..续本文上一页子出了家,阿难尊者负责教他们读诵。才学了几天,两外甥便懈怠不读,阿难便将他们托付给神通第一的目犍连,但依旧如此,没有什么改变。阿难嘱咐目犍连说:“你应当设法让他们发起厌离心。”
以下便是目犍连以方便度化他们的故事。
【目犍连子引至昼日所经处所,化为有情大那落迦,彼等闻其斫截等声,遂往观视,观见斫截所有众苦,又见彼处有二大镬,涌沸腾然。】
目犍连尊者将他们引到白天要经过的地方,并以神通力将此处化现为一座有情大地狱。他们路过时,听到阵阵砍劈、割截等声响,便上前观看,结果看见有情遭受砍斫的痛苦,又看见那里有两口大锅,里面热油沸腾翻滚。
【问云:“此中全无入者耶?”报云:“阿难陀有二甥,既出家已,懈怠废时,死后当生此中。”彼二慌恐,作如是念:设若知者,现或置入。次返目犍连子处,详白所见。】
两人便问:“这油锅内没有有情进去吗?”
狱卒说:“阿难有两个外甥,出家后整日懈怠,浪费时光,他们死后就生在这锅里。”
两人听后,极其恐慌,心想:“如果知道我俩就是阿难的外甥,可能现在就被放入油锅。”于是两人迅速返回目犍连的住处,向尊者详细禀报今天所见之事。
【目犍连子告云:“二求寂[49],若此过患,若余过患,悉是由其懈怠所生,当发精进。”彼二遂发精进,若未食前,忆念地狱,则不饮食;若于食后而忆念者,即便呕吐。】
目犍连尊者就此告诫:“二位小沙弥,这种过患,或者其他过患,都是由懈怠所引生,你们应当发起精进心。”两位沙弥因为见到苦、害怕苦,从此便发起大精进,一改以往的懈怠。如果在饭前忆念起地狱,就没有食欲;如果在饭后忆念起地狱,当即就会呕吐。
目犍连尊者在达到初步的效果后,进一步以方便引导他们。
【又引至余昼经行处,于余一处,化为诸天,彼由闻其琵琶等声,遂往观视,见有天宫,天女充满而无天子,问其无有天子因缘,答云:“阿难陀有二甥,既出家已,发勤精进,彼二死后,当生此中。”彼二欢喜,还白目犍连子。】
目犍连尊者又将他们引到另一个白天经行的地方,并且以神通力将此处化现为诸天。两人经过时,听到琵琶等美妙的乐声,非常好奇,便前往观看,看见一座庄严的天宫,里面充满天女,却没有天子。两人便问天宫里没有天子的原因。天女答道:“阿难的两个外甥出家后,发起精进,两人死后,将转生此处。”两沙弥听了,心里很欢喜。返回后将这次经历也告诉了目犍连尊者。
【教曰:“二求寂,若此胜利,若余胜利,悉从勤发精进而生,应发精进。”】
尊者便应势利导他们:“小沙弥,这类殊胜的利益,或者其他殊胜的利益,都是从勤发精进产生的。你们应当发起精进。”
【次发精进受圣教时,见如前引,真实相应经中宣说,从诸善趣而生恶趣。问云:“圣者,我等若从人天之中死后,复生三恶趣耶?”】
在尊者的循循善诱之下,二人从此发起大精进。他们在听受圣教传承时,听到具有真实义的经典中“从诸善趣而生恶趣”的文句,心生疑惑,便问目犍连:“圣者,我们从善趣人天中死后,是否仍要转生三恶趣?”
【告云:“二贤首,乃至未能断诸烦恼,尔时于其五趣生死,如轳辘理,应须轮转。”】
尊者告诉他们:“二位贤首,乃至未断烦恼,尔时决定需要在这五趣生死中,如水车般上下不停地轮转。”
【彼二厌离,作是白云:“今后不行诸烦恼行,惟愿为说如是正法。”目犍连子为说法已,证阿罗汉。】
二沙弥闻言,便厌离轮回,他们对尊者表白说:“我们今后一定不作烦恼行,唯愿圣者为我们宣说这样的正法。”目犍连见法器已经成熟,便为他们说法,说法之后,两沙弥都证得了阿罗汉果。
宗大师以此公案引出评论。
【是故能灭懈怠,能发精进,勤修正道,策发其意,令希解脱,及证解脱,其根本因者,谓赞修苦。纵有大师现住世间,于此教授,更无过上而可宣说,即于此中,发生下中士夫意乐,次第极显。】
由此公案,我们可以体会:能灭除懈怠,能发起精进勤修正道,策发道心,令心希求解脱,以及证得解脱,这一切的根本因,正是修苦。即使大师佛陀现在安住世间,对于这方面的教授,也没有超胜修苦的法门可以宣说。正是在修苦中,将会发生下士和中士的意乐,这个道的次第极为明显。
以下再说一则公案,此公案前半部分出自《释门自镜录》,后半部分引自《高僧传》。
晋朝沙门慧达,西河离石人,在家时叫刘萨河,喜好打猎,三十一岁时,暴病而亡。因当时身体还是很软,所以家人不敢处理。
到了第七天,萨河苏醒过来,说:临终时,见到有两人将我绑住,一直往西北方向走,路越来越高,等路稍平时,两旁排有树木。我看见一个人持着弓带着剑,拦路而立。他指着两人说:“将萨河带到西边。”在西边,我见到很多房屋。不久,有两位沙门对我说:“你认识我吗?”我说:“不认识。”沙门说:“现在你应当皈命释迦佛。”我便依言在心中发愿。
这样随着沙门一起走,远远看见一座大城,形状像长安城,但颜色很黑,这就是铁城。铁城中所见到的人,身体非常庞大,皮肤如黑漆,头发披散,拖在地上。沙门说:“这就是地狱的鬼。”城中极为寒冷,有冰像石头一样飞散,碰到头,头便断,碰到脚,脚也断。两沙门说:“这就是寒冰地狱。”当时我便自责,也能知道宿命,知道二位沙门过去在维卫佛时是我师父。当时我做沙门,因为犯了俗罪,不能受戒。虽然佛出现世间,但竟然不能见佛。后来再得人身时,有一世生在西南羌族中,现在出生在晋地。之后我又见到刀山地狱,这样次第经历,见到了很多地狱。地狱和地狱之间地界不同,不会错乱。地狱中人数很多,无法计量。受刑的方式大致如经中所说。
不久,出现了非常明亮的金色,有一位身高两丈的人,相好庄严,全身都是金色,左右的人都说:“这是观世音菩萨。”人们都起身顶礼。我顶礼后,菩萨为我说法,说有十多句。菩萨又说:“你本来应该历劫备受罪苦,因为曾经听闻过佛法,心生欢喜。现在只要受一次轻报,即可免除而得复活,可以做沙门。”
当时,又遇到有人对我说:“在襄阳时,你为什么杀鹿?”我跪着回答:“别人杀鹿,我只是加枪而已,我又不曾吃肉,为什么要受果报?”当时在地狱中,我看见襄阳射鹿的地方,山林水草地宛然就在眼前,所骑的黑马都会说话,它们都证明我杀鹿的年月时日,我害怕得无法回答。不久,有人用铁叉刺入我的身体,放在铁锅热汤中,我见到身体全都糜烂。有风吹着身体,忽然又恢复如初。有人对我说:“你又杀野鸡,也曾杀大雁。”说完又用铁叉刺我,放入大锅热汤中,如前一般糜烂。这样受罪后,才派人送我走,到了一座大城,有人对我说:“你受轻报,又能够复生,靠的是福力,今后不要再造罪。”便派人送我,我远远见到自己的身体,不想回来,但被送的人一推,心便附在身上活转过来。
在《高僧传》中还说到:当时在地狱中,沙门对他说法教诫,命他出家,去丹阳、会稽、吴郡礼阿育王塔像,忏悔罪业。萨河醒后,便出家修道,改名慧达,在福业上极其精进,而且唯一以礼忏作为最首要的修行。
晋朝宁康年间,他到京师。先是皇帝在长干寺修有三层塔,塔建成后,每晚放光。慧达上城楼观看,看见塔顶有不同的光色,便前去恭敬礼拜,早晚极为诚恳。一晚,他看见塔下,时有光明放出,就让人挖掘,挖到一丈深时,得到三个石碑。石碑中有一铁函,铁函中又有银函,银函中又有金函,金函内藏有三颗舍利,而且有头发指甲,头发长达几尺,卷起便成海螺形状,光色炫耀,这就是周敬王时期,阿育王所造八万四千塔中的一座。
慧达后来又到吴县[50]礼通玄寺的石像,此像极其灵异,慧达在通玄寺前后住了三年,每天从早到晚虔诚礼拜,从未间断。不久又到会稽[51]礼佛塔,此塔也是阿育王所造,年远失修,只剩下塔基。慧达奋发,摄心观想,见遗塔发出神光,由此就修复遗塔。当时鸟类不敢在上面逗留。凡是靠近寺院,猎人和渔民皆无所获,猎人打不到野兽,渔民捕不到鱼。
慧达礼拜塔像,屡现瑞相,他精勤努力,终年也没有改变。后来不知所踪。
慧达经历地狱的痛苦之后,幡然忏悔,发起大精进。他以佛像、佛塔作为所依,多年始终虔诚敬礼忏罪,得到很大的感应。能发起如此勇猛的忏悔心,关键就是因为亲身感受了地狱的痛苦,生起了大怖畏心,以惧苦心自然会远离懈怠,发起真实出离心、皈依心和一心行善的心。
以下宣说缘苦修心的修量。
【净修心量,亦是乃至未起如是意乐以来,应须恒常励力修习。】
修心的量,即乃至自相续没有发起如是意乐以来,应当要恒常努力修习。
“如是意乐”指下士、中士的意乐,即如公案中阿难两位外甥的意乐。
【内邬嗉巴亦云:应观能生彼中之因,先作未作,现作未作,为念不念,当来应作。若先已作,或现正作,或念后时,而当作者,则当生彼。若生彼中,尔时我当何所作耶,我能忍乎?作是念已,作意思惟,必须令其脑浆炎热,起坐慞慌,无宁方便,随力令发畏怖之心。】
内邬素巴也说:应当反观自己转生恶趣的因,以往有没有做过,现在是否还在作,将来是否还想作。如果以往已作…
《菩提道次第系列——下士道(新广论讲记3)》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