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安忍波罗蜜▪P24

  ..续本文上一页、修行还是利他,都要修习安受苦忍,即无论是对现前生活饮食起居的苦、人际关系的苦、老病死的苦、求法修行的苦、利他操劳的苦,都要修习安忍。

  酉三、法思胜解忍的修法

  胜解的体性,是于法印持,其作用是以违品不可引转。

  获得胜解的方法,是数数如理思惟,即依靠圣教和正理不断思惟。

  胜解的状态:内心对于法义的认可稳固不变。

  法思胜解忍是一切修行的核心,一切种类安忍的依处。无论修何种耐怨害忍和安受苦忍,都需要依靠因果胜解忍和空性胜解忍。因此,对修忍而言,引生胜解是关键中的关键。

  

  

  

安忍度思考题

  1、安忍的自性是什么?违品是什么?

  2、忍波罗蜜多圆满之量是什么?如此安立的理由何在?

  3、说出安忍的六种胜利。

  4、驳斥以下观点并安立“坏善根”的正确含义。

  有人说:所谓坏善根,即摧坏过去善根速疾感果的功能,让果延后成熟,并非遇缘不自生果,因为以世间道都不能断除所断种子,决定不能断除烦恼种子故。

  5、说出嗔恚的五种现法过患。

  6、“无如嗔之恶”的理由何在?

  7、如何观察怨敌有无自在而破除嗔恚?

  8、如何观察自性和客观而破除嗔恚?

  9、如何观察直接间接由何者作害而破除嗔恚?

  10、如何观察能发动损害之因而破除嗔恚?

  11、从哪些方面观察有境而破除嗔恚?

  12、如何观察所依而破除嗔恚?

  13、如何生起亲善想、无常想、苦想而修耐怨害忍?

  14、如何破除怨敌障碍誉、称、利敬时无法容忍之心?

  15、如何破除怨敌毁谤、说粗语、传恶名时的不忍之心?

  16、如何破除不欢喜怨敌富乐、欢喜怨敌衰损的心态?

  17、用自己的语言说出修耐怨害忍的原理和方法。

  18、为什么必须安受众苦?

  19、引发安受苦忍的方便是什么?

  20、如何思惟苦的功德?如何思惟能忍众苦难行的功德?二者有何差别?

  21、解释忍苦八处:

  (1)依止处(2)世法处(3)威仪处(4)摄法处

  (5)乞活处(6)勤劬处(7)利有情处(8)现所作处

  22、说出法思胜解忍的胜解之境和胜解之理。

  23、修安忍时如何具足六种波罗蜜多?

  24、第五“此等摄义”中讲了哪些要点?

  


  [1] 此科判乃本讲记所拟。

  

  [2] 所为事:所须达到的目的。

  

  [3] 老拙:老笨蛋。

  

  [4] 衲袄:缝有补丁的衣服。

  

  [5] 能忍结使:“结使”即烦恼,“能忍结使”即心能安忍而不起烦恼。

  

  [6] 铠:古代战士所穿的护身铁甲,相当于今天的防弹衣。安忍能保护自己的相续,让心不为境界所动,从能护的角度而将安忍比喻为铠甲。

  

  [7] 一切支礼:五体投地。双手、双足以及头部都顶礼对境,即以身体的所有支分敬礼,叫一切支礼。

  

  [8] 具寿:比丘之通称,因比丘不但具有世间的寿命,而且具有法身的慧命。又作慧命、净命、长老、尊者、大德等。

  

  [9] 如前所说:如《般若摄颂》中说:如果未获得授记的菩萨以嗔恚心斗诤轻毁一位已获授记的菩萨,则其生起多少刹那的恶心,就要在那么多劫中重新擐甲,发起精进。

  

  [10] 本科判是本讲记所拟。

  

  [11] 我、有情、命者、生者:均为人我之异名。

  

  [12] 此颂译师后来译为“既许彼苦能永尽,往昔所作恶业果,云何嗔恚而害他,更引当来苦种子。”

  

  [13] 原文漏译“二皆致苦因,双出器与身”这两句。

  

  [14] 原文中“修利他行摄受一切诸有情者”乃多余,应删去。

  

  [15] 此科判系本讲记所拟。

  

  [16] 鞦:拴在牛马屁股后的革带。

  

  [17] 此科判是本讲记所拟。

  

  [18] 似尊:类似于尊长的人,虽不是尊长,但与尊长的功德相仿、相似者。

  

  [19] 二种利益:现法利益(现前人生的利益)和后世利益。

  

  [20] 无屋用沙屋:没有居住、储藏、办公等任何房屋作用的沙屋。

  

  [21] 等:包括称和利敬。

  

  [22] 訾:诋毁、指责。

  

  [23] 伏后者:西藏方言,指屁股轻的人,形容人不稳重而到处乱跑。今天这里有什么事可以看到他,明天那里有什么法会也能见到他。

  

  [24] 三界供:佛是三界有情普应供养的对境,故名三界应供。

  

  [25] 亲友:一切有情都是菩萨的亲友。

  

  [26] 原译文的“是故”应改为“即此等故”。

  

  [27] 此复:此中还有一层道理在。

  

  [28] 徇利:“徇”是追求、谋求,徇利即追求利益。

  

  [29] 病缘医药:因病所需之医药。

  

  [30] 什物:日用杂物器具。

  

  [31] 诸障法:指五种盖障——贪欲、嗔恚、睡眠、掉悔、疑。

  

  [32] 非时:中夜之外的非睡眠时间。

  

  [33] 胁:身体的两边,从腋下一直到肋骨尽处。

  

  [34] 床座草敷叶敷:大床、小座或者以草、树叶铺设的座等。

  

  [35] 存济:维持生活,延续生命。

  

  [36] 唐译是“尽寿从他求衣服等,于所获得非法珍财、久所贮积,不受用故。”

  

  [37]《力种性品》:见《瑜伽师地论·卷三十八》。

  

  [38] 违逆:相违、相反。

  

  

《安忍波罗蜜》全文阅读结束。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