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果听者没有辨别能力,不加思索地被动听受,听闻多了,内心就会逐渐加强对邪说的认同,不由自主地受邪见支配,整个身口意随之而运转,如此延续只会增上烦恼。因为邪法唯是增上烦恼的因,所以越是随学行持,就越会染污内心。比如,有人说:“追求物质享受是人生的意义”,世人如果信奉这种言教,后果就是增上对物质的贪欲,对生活的要求会越来越高,越来越不知足。又比如,纳粹分子宣称:“必须灭尽低劣的犹太人种,才能实现人类种族的净化”,受这种邪见染污的纳粹党徒,心中不由自主地生起对犹太人的嗔恨。所以,言教与烦恼的产生有直接的关系。
未五、串习
【串习者,谓增长烦恼昔串习力。】
串习,即是指能增长烦恼的串习力。
当烦恼现行时,如果数数不断地串习,导致烦恼势力强大,以此势力能让未来的烦恼增上而产生,所以串习也是能生烦恼的因素。比如,某人爱说绮语,在烦恼现行时,不断地随着烦恼而转,以此串习势力,将来绮语烦恼会更猛利地生起。再比如,一再串习贪心后,所贪境不必现在眼前,心缘着总相,就会强烈生起贪心。
未六、作意
【作意者,谓妄增益爱非爱相,及于无常妄执常等非理作意。】
作意者,即虚妄增益可爱或不可爱相,以及对无常妄执为常等[83]非理作意。
比如,当心前显现某人可爱相时,可以观察心前的现相是否符合真实状况?对境本来是以业和烦恼造就的有漏不净法,五脏六腑腥臭污秽,没有任何悦意之处,又是无数微尘暂时的聚集体,刹那生灭不已。但凡夫却以非理作意,将它变现为清净可爱之相,执著是固定不变、一体的可爱相,认假为真,这唯是以心假造放大之相,不符合事实真相,这就是增益相。随此非理作意就会引生贪心。相反,以如理作意会不会增上贪心呢?若见到对境是有漏法,是不净、无常、多体的自性,本来就没有任何可贪执的可爱相,随着就会止息烦恼。
我们平时应当好好观察分别心作意的方式,认清其虚妄的本性,否则,就会处处受其蒙骗。切记,分别心的作意方式一直都是非理,不可信赖。本来是多体之法,分别心却将它单一化;本来是不断变化之法,分别心却将它固定化;本来是苦、不净的体性,分别心却将它执为安乐、清净。原来我们是完全信任分别心的,任其指挥,现在明白它只是非理作意之后,应当赶紧对治。
以上六因当中,第一所依(随眠)、第二所缘(境界现前)、第六非理作意,这三者是主因,不可缺少。《集论》以及《俱舍论》都这样宣说。《俱舍论》说:“由具尚未断随眠,境住非理之作意,此三因中生烦恼。”而这三因当中,又以非理作意最为主要。在未生起证空智慧之前,无法根除烦恼种子,由于因缘力,也无法避免出现所缘境,因此,遮止非理作意就显得极其重要,修行的进步也体现在能否安住在如理作意上。
如果修行人一日之中,十分之九的时间都在非理作意,如此能否生起佛法的智慧呢?如果生活在大都市,不肯放弃追求现代时髦生活,脑袋就像烦恼加工厂,非理作意马不停蹄,却口口声声说自己在学佛,是不是以学佛为时髦,拿佛法开玩笑?想证得烦恼大圆满?
不要以为自己真的在修行,这非理作意无勤就能生起,起心动念、一言一行都是受非理作意的指使。烦恼深重、心不清净,念佛、参禅、修观不得力,还是因为非理作意的力量强大。如果不在此处转变,闻法也是枉然,听闻两分钟正法,稍有感受,课后八百分钟都在非理作意,闻法所得少许正知正念早已抛到九霄云外,还妄想获得寂静安乐,岂不可笑。
从下士道到上士道整个道次第的修心过程,就是数数如理作意而修心的过程,如果修学时间较长,而烦恼仍未减灭,不是法不得力,而是未能如理作意,未依法思惟,结果唯是虚学而已。皈依三宝最主要的是皈依法,皈依法的学处是“亲近善士,听闻正法,如理作意,法随法行”,其核心是如理作意。听闻圣法之后,缘圣法如理作意,如此才能对治烦恼,转化自心,才能彰显圣法的净化功能。
未七、摄义
以上宣说了生起烦恼的六因是随眠、所缘、猥杂、言教、串习和作意。以下对应当今的社会现实,逐一诠释六因,就能明白如今人类烦恼为何如此炽盛。
随眠:对凡夫而言,无始以来深植在识田中的烦恼种子无量无边,从古到今没有差别。
所缘:如今天诱发种子现行的外缘相比古代,有着翻天覆地的变化。如今社会物欲横流,在都市的街头,处处耸立着耀眼迷离的广告牌,商铺饭店森然密布,我们的六根时时处处都被强大的欲尘包围,所受刺激的强度远胜古代千百倍。一接触到这些六尘,自心就会不由自主地随之而转,潜伏的烦恼种子顿时猛利现行,很快就迷失在尘境中。同时,人们的思想、言行相互感染,从而增上烦恼浊与见浊。在激烈的竞争当中,几乎每天都无法遏制地现行骄慢、嫉妒、虚荣、攀比等烦恼。
这个时代显著的特征就是信息业发达,各种媒体信息通过影视、网络、杂志等冲击着我们的视野,通过耳目直接挑起内在的烦恼,因为所缘境纷繁迷离、闪现频繁、感染性强,所以众生的烦恼也就不断地增上。
猥杂:古代人们是随学圣人贤士,但现代人却崇拜影星、歌星、球星以及商界、政界的成功人士,作为自己行为的导师。他们的生活方式成为人们,尤其是青少年的模仿对象。不论饮食服饰还是言行举止,乃至于生活习惯都深深影响着狂热的追星族。其实这些明星、成功人士,原本就是贪嗔烦恼炽盛的具缚凡夫,他或她如何能指引我们走向自我净化的正道呢?
言教:古时候,人们恭敬圣言,以圣贤的经论教言为准绳,代代相承,没有中断。人们因为依止了圣言量,而具有正知正见,知道如何取舍,但傲慢无知的现代人不再尊崇圣贤,完全推翻圣言量,认为是迂腐、封建、迷信思想。一正不立,百邪丛生,随顺烦恼以及宣扬贪嗔痴、断常见的邪说纷纷粉墨登场,人们接触的尽是如何享乐、欺诈、竞争的说教或自欺欺人的自我包装技术……。这些令人眼花缭乱的种种方法都是诱发、增上烦恼的邪说。我们无始以来的烦恼已经够深重了,再受这些邪见的熏染,导致内心更加污浊。
非理作意:现代人因为不依止圣言量,而丧失了取舍的智慧以及辨别善恶染净的能力,遇到诱生烦恼的对境时,不知道防护对治,非理作意随即现行,一发而不可收拾。
串习力:如果烦恼不加以对治,就不会止息丝毫,心中的贪嗔痴只会不断串习加强,即使远离对境,在独处乃至睡梦时,烦恼依然会涌沸,一旦失控,就会现前各种严重的心理疾病,甚至于精神崩溃、人格分裂、丧心病狂。
对此再以具体例子分析。比如,一位受性开放思想(言教)影响的青年,被朋友(猥杂)引到网吧上网,他下载了黄色网站的信息(所缘),当眼耳接触到淫秽色声时,内心毫无对治力,无间就生起非理作意(非理作意),心中的贪欲种子(所依)如水决堤,汹涌澎湃,屏幕上有多少刹那的信息闪动,相应就会现起多少刹那的不净念头。如此持续数小时后,烦恼不断猛利增上,形成强大的串习力(串习力),即使离开了网吧,仍然沉溺在染污的心态中。
以此为例,展开分析现代生活的方方面面,我们就会知道现代人的烦恼为什么如此深重,这个时代为什么被称为五浊恶世。
午四、烦恼的过患分四:一、具有极大过患之理 二、计烦恼是怨敌之理 三、对照祖师教言,宣说修习对治法 四、摄义
未一、具有极大过患之理
【第四过患者。谓烦恼才生,先能令心杂染。】
烦恼才生起就会蒙蔽自心,如同戴上墨镜后,就不能客观地看待所缘境。
【倒取所缘。】
心被烦恼蒙蔽之后,随即就会颠倒执取所缘境,对无常、苦、不净、无我生起常、乐、我、净的颠倒。
我们生起烦恼时,整个心都是颠倒执取所缘境,毫无理智可言。比如贪欲,常言说“恋爱中的人十个有五双智商是零”,就是因为以贪欲颠倒执取对境,不由自主地显现清净可爱之相,沉溺在其中,完全不管也不考虑其它的事。又比如嗔心,《入中论》曾说嗔心可以夺去辨别理非理的智慧,嗔心才一生起,就牢牢执取对方的损害相,并且一再强化,自心完全被嗔恚所控,无法回转。又比如慢心,如果有位农民一夜暴富,成为世界首富,我慢心必定也会随之骤起,执著自己是全世界最富有的人,不愿放下高大的我相。
知道上述内容之后,我们必须结合自身的经历思惟,观察“自己在生起各种烦恼时,是否处在颠倒执取所缘境的状态中?”这样才能对烦恼倒取所缘的过患,生起真正的定解。
【坚固随眠。】
生起烦恼时,会坚固烦恼种子,即令自相续中的烦恼种子进一步转成上品,难以破坏。
也就是烦恼生起一次,就加强习气势力一次,数数生起就数数加固,逐渐串习就变得像生牛皮一样,难以逆转。
【同类烦恼令不间断。】
生起烦恼时,会辗转引发同类的烦恼,令同类烦恼相续不断。这一同类烦恼相续的过患,极其可怕。每个人应反观自心,何种烦恼最重?如果没有努力对治,这类烦恼一定会一再遇缘,而反复现起。比如,为官多年者的言行举止之间,自然流露出一副官派,只要留心观察,处处可以看到他傲慢烦恼的现行。
【于自于他于俱损害,于现于后于俱生罪,领受苦忧。】
“于自于他于俱”是从受害的对象而言,烦恼对自己或他人以及自他双方都会造成损害;“于…
《菩提道次第系列——中士道(新广论讲记6)》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