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果聽者沒有辨別能力,不加思索地被動聽受,聽聞多了,內心就會逐漸加強對邪說的認同,不由自主地受邪見支配,整個身口意隨之而運轉,如此延續只會增上煩惱。因爲邪法唯是增上煩惱的因,所以越是隨學行持,就越會染汙內心。比如,有人說:“追求物質享受是人生的意義”,世人如果信奉這種言教,後果就是增上對物質的貪欲,對生活的要求會越來越高,越來越不知足。又比如,納粹分子宣稱:“必須滅盡低劣的猶太人種,才能實現人類種族的淨化”,受這種邪見染汙的納粹黨徒,心中不由自主地生起對猶太人的嗔恨。所以,言教與煩惱的産生有直接的關系。
未五、串習
【串習者,謂增長煩惱昔串習力。】
串習,即是指能增長煩惱的串習力。
當煩惱現行時,如果數數不斷地串習,導致煩惱勢力強大,以此勢力能讓未來的煩惱增上而産生,所以串習也是能生煩惱的因素。比如,某人愛說绮語,在煩惱現行時,不斷地隨著煩惱而轉,以此串習勢力,將來绮語煩惱會更猛利地生起。再比如,一再串習貪心後,所貪境不必現在眼前,心緣著總相,就會強烈生起貪心。
未六、作意
【作意者,謂妄增益愛非愛相,及于無常妄執常等非理作意。】
作意者,即虛妄增益可愛或不可愛相,以及對無常妄執爲常等[83]非理作意。
比如,當心前顯現某人可愛相時,可以觀察心前的現相是否符合真實狀況?對境本來是以業和煩惱造就的有漏不淨法,五髒六腑腥臭汙穢,沒有任何悅意之處,又是無數微塵暫時的聚集體,刹那生滅不已。但凡夫卻以非理作意,將它變現爲清淨可愛之相,執著是固定不變、一體的可愛相,認假爲真,這唯是以心假造放大之相,不符合事實真相,這就是增益相。隨此非理作意就會引生貪心。相反,以如理作意會不會增上貪心呢?若見到對境是有漏法,是不淨、無常、多體的自性,本來就沒有任何可貪執的可愛相,隨著就會止息煩惱。
我們平時應當好好觀察分別心作意的方式,認清其虛妄的本性,否則,就會處處受其蒙騙。切記,分別心的作意方式一直都是非理,不可信賴。本來是多體之法,分別心卻將它單一化;本來是不斷變化之法,分別心卻將它固定化;本來是苦、不淨的體性,分別心卻將它執爲安樂、清淨。原來我們是完全信任分別心的,任其指揮,現在明白它只是非理作意之後,應當趕緊對治。
以上六因當中,第一所依(隨眠)、第二所緣(境界現前)、第六非理作意,這叁者是主因,不可缺少。《集論》以及《俱舍論》都這樣宣說。《俱舍論》說:“由具尚未斷隨眠,境住非理之作意,此叁因中生煩惱。”而這叁因當中,又以非理作意最爲主要。在未生起證空智慧之前,無法根除煩惱種子,由于因緣力,也無法避免出現所緣境,因此,遮止非理作意就顯得極其重要,修行的進步也體現在能否安住在如理作意上。
如果修行人一日之中,十分之九的時間都在非理作意,如此能否生起佛法的智慧呢?如果生活在大都市,不肯放棄追求現代時髦生活,腦袋就像煩惱加工廠,非理作意馬不停蹄,卻口口聲聲說自己在學佛,是不是以學佛爲時髦,拿佛法開玩笑?想證得煩惱大圓滿?
不要以爲自己真的在修行,這非理作意無勤就能生起,起心動念、一言一行都是受非理作意的指使。煩惱深重、心不清淨,念佛、參禅、修觀不得力,還是因爲非理作意的力量強大。如果不在此處轉變,聞法也是枉然,聽聞兩分鍾正法,稍有感受,課後八百分鍾都在非理作意,聞法所得少許正知正念早已抛到九霄雲外,還妄想獲得寂靜安樂,豈不可笑。
從下士道到上士道整個道次第的修心過程,就是數數如理作意而修心的過程,如果修學時間較長,而煩惱仍未減滅,不是法不得力,而是未能如理作意,未依法思惟,結果唯是虛學而已。皈依叁寶最主要的是皈依法,皈依法的學處是“親近善士,聽聞正法,如理作意,法隨法行”,其核心是如理作意。聽聞聖法之後,緣聖法如理作意,如此才能對治煩惱,轉化自心,才能彰顯聖法的淨化功能。
未七、攝義
以上宣說了生起煩惱的六因是隨眠、所緣、猥雜、言教、串習和作意。以下對應當今的社會現實,逐一诠釋六因,就能明白如今人類煩惱爲何如此熾盛。
隨眠:對凡夫而言,無始以來深植在識田中的煩惱種子無量無邊,從古到今沒有差別。
所緣:如今天誘發種子現行的外緣相比古代,有著翻天覆地的變化。如今社會物欲橫流,在都市的街頭,處處聳立著耀眼迷離的廣告牌,商鋪飯店森然密布,我們的六根時時處處都被強大的欲塵包圍,所受刺激的強度遠勝古代千百倍。一接觸到這些六塵,自心就會不由自主地隨之而轉,潛伏的煩惱種子頓時猛利現行,很快就迷失在塵境中。同時,人們的思想、言行相互感染,從而增上煩惱濁與見濁。在激烈的競爭當中,幾乎每天都無法遏製地現行驕慢、嫉妒、虛榮、攀比等煩惱。
這個時代顯著的特征就是信息業發達,各種媒體信息通過影視、網絡、雜志等沖擊著我們的視野,通過耳目直接挑起內在的煩惱,因爲所緣境紛繁迷離、閃現頻繁、感染性強,所以衆生的煩惱也就不斷地增上。
猥雜:古代人們是隨學聖人賢士,但現代人卻崇拜影星、歌星、球星以及商界、政界的成功人士,作爲自己行爲的導師。他們的生活方式成爲人們,尤其是青少年的模仿對象。不論飲食服飾還是言行舉止,乃至于生活習慣都深深影響著狂熱的追星族。其實這些明星、成功人士,原本就是貪嗔煩惱熾盛的具縛凡夫,他或她如何能指引我們走向自我淨化的正道呢?
言教:古時候,人們恭敬聖言,以聖賢的經論教言爲准繩,代代相承,沒有中斷。人們因爲依止了聖言量,而具有正知正見,知道如何取舍,但傲慢無知的現代人不再尊崇聖賢,完全推翻聖言量,認爲是迂腐、封建、迷信思想。一正不立,百邪叢生,隨順煩惱以及宣揚貪嗔癡、斷常見的邪說紛紛粉墨登場,人們接觸的盡是如何享樂、欺詐、競爭的說教或自欺欺人的自我包裝技術……。這些令人眼花缭亂的種種方法都是誘發、增上煩惱的邪說。我們無始以來的煩惱已經夠深重了,再受這些邪見的熏染,導致內心更加汙濁。
非理作意:現代人因爲不依止聖言量,而喪失了取舍的智慧以及辨別善惡染淨的能力,遇到誘生煩惱的對境時,不知道防護對治,非理作意隨即現行,一發而不可收拾。
串習力:如果煩惱不加以對治,就不會止息絲毫,心中的貪嗔癡只會不斷串習加強,即使遠離對境,在獨處乃至睡夢時,煩惱依然會湧沸,一旦失控,就會現前各種嚴重的心理疾病,甚至于精神崩潰、人格分裂、喪心病狂。
對此再以具體例子分析。比如,一位受性開放思想(言教)影響的青年,被朋友(猥雜)引到網吧上網,他下載了黃色網站的信息(所緣),當眼耳接觸到淫穢色聲時,內心毫無對治力,無間就生起非理作意(非理作意),心中的貪欲種子(所依)如水決堤,洶湧澎湃,屏幕上有多少刹那的信息閃動,相應就會現起多少刹那的不淨念頭。如此持續數小時後,煩惱不斷猛利增上,形成強大的串習力(串習力),即使離開了網吧,仍然沈溺在染汙的心態中。
以此爲例,展開分析現代生活的方方面面,我們就會知道現代人的煩惱爲什麼如此深重,這個時代爲什麼被稱爲五濁惡世。
午四、煩惱的過患分四:一、具有極大過患之理 二、計煩惱是怨敵之理 叁、對照祖師教言,宣說修習對治法 四、攝義
未一、具有極大過患之理
【第四過患者。謂煩惱才生,先能令心雜染。】
煩惱才生起就會蒙蔽自心,如同戴上墨鏡後,就不能客觀地看待所緣境。
【倒取所緣。】
心被煩惱蒙蔽之後,隨即就會顛倒執取所緣境,對無常、苦、不淨、無我生起常、樂、我、淨的顛倒。
我們生起煩惱時,整個心都是顛倒執取所緣境,毫無理智可言。比如貪欲,常言說“戀愛中的人十個有五雙智商是零”,就是因爲以貪欲顛倒執取對境,不由自主地顯現清淨可愛之相,沈溺在其中,完全不管也不考慮其它的事。又比如嗔心,《入中論》曾說嗔心可以奪去辨別理非理的智慧,嗔心才一生起,就牢牢執取對方的損害相,並且一再強化,自心完全被嗔恚所控,無法回轉。又比如慢心,如果有位農民一夜暴富,成爲世界首富,我慢心必定也會隨之驟起,執著自己是全世界最富有的人,不願放下高大的我相。
知道上述內容之後,我們必須結合自身的經曆思惟,觀察“自己在生起各種煩惱時,是否處在顛倒執取所緣境的狀態中?”這樣才能對煩惱倒取所緣的過患,生起真正的定解。
【堅固隨眠。】
生起煩惱時,會堅固煩惱種子,即令自相續中的煩惱種子進一步轉成上品,難以破壞。
也就是煩惱生起一次,就加強習氣勢力一次,數數生起就數數加固,逐漸串習就變得像生牛皮一樣,難以逆轉。
【同類煩惱令不間斷。】
生起煩惱時,會輾轉引發同類的煩惱,令同類煩惱相續不斷。這一同類煩惱相續的過患,極其可怕。每個人應反觀自心,何種煩惱最重?如果沒有努力對治,這類煩惱一定會一再遇緣,而反複現起。比如,爲官多年者的言行舉止之間,自然流露出一副官派,只要留心觀察,處處可以看到他傲慢煩惱的現行。
【于自于他于俱損害,于現于後于俱生罪,領受苦憂。】
“于自于他于俱”是從受害的對象而言,煩惱對自己或他人以及自他雙方都會造成損害;“于…
《菩提道次第系列——中士道(新廣論講記6)》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