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弥陀经讲记(十一)
八圣道分属修道位,已经见了道的圣人在这个八圣道的路上走,真正见到诸法真理了。八圣道就是戒定慧三学,开始是正见,四念处是资粮位的正见,八圣道的正见是见道后的正见。修行第一有正知正见,正见见到诸法真理,小乘讲的就是把四谛看清楚,大乘是不是要看四圣谛要看四圣谛?大乘要出生死,还是要照四圣谛次第修,知苦断集慕灭修道。正见:见真理,真理就是谛,真理只有一个,说四个是四个阶段,先要知苦晓得有苦,才得找佛,才思断集,晓得有苦才过问这个问题,芸芸众生浑浑浊浊,哪里知苦,生老病死来了才知苦,事到临头才知苦,苦到临头才知苦,他不晓得苦从哪里来?要知苦,要知苦思断集,苦从哪来?自己烦恼造业才变了人,变人是造了善业,生在人中,善趣,有好多人,遇到违缘,就抱怨,該晓得不来变人,变都变了,变人有好多痛苦,各有各的痛苦。现在那些娃娃非会扯筋,他骂他妈:哪个喊你把我生出来的?妈生你的,你没有造那个业还是不得投胎,苦,自己遇到环境了先昏昏浊浊,一天到晚想办法好好过,想好好过,就不好过。想好好过就乱想钱,生老病死把你跟着在,再有钱没钱都是生老病死把你跟着在,都是苦,哪个喊你来的?自己起了烦恼造了业,买了这个票上了这个船,一天在生死苦海中滚,你想不要受苦就不起烦恼不造业,佛法要懂这点学问就对了,不要起烦恼不要造恶业,这是生死根本,生死根本是你自己起烦恼造业,说到深层就要断你的根本我执——俱生我执。俱生我执不易看到觉察到,一天到晚都在管事,但不容易认得,喇嘛善知识教我们说你要认识你的俱生我执,你下楼梯脚偏一下,你心头想:看把我绊着!那时的俱生我执就出来了,那就是我的俱生我执,因为这个我执千番百相地变样,加上多少打扮不易认识,在最基本最简单的地方去体会那个俱生我执,那时不是想把肉或灵魂绊着,就只有:看,把我绊着!人一天就为那个东西,保卫不受侵害。而这个东西佛法讲根本没有的,是你活见鬼,是你无始来俱生我执的习气,总觉着有个我,生死的根子就是俱生我执,集谛的根子,搜到根子就是俱生我执,禅宗用功的方法还是要把你的俱生我执搜出来,自己认识你的俱生我执,这个东西既是错的,就千万百计要打消,这个东西附着在我们的身见上。因为我们粗的我,认为身,几十斤肉是我,我执常常跟身见在一起,所以五邪见中我见是邪见,身见是最突出的,这个肉身子是我,身见就是邪见,是俱生我执的具体表现,人人说我首先是说我的手脚,这一生为了这个身要享受,它喜欢的就追求,它怕的就躲开,趋乐避苦,归总来不管人也好蚂蚁也好,一天都干的这个事,所以我们首先要认识生死根本是这个。我们把俱生我执看不到,我们先要把身见看到,身见这个东西就是我们自私自利的根本,自私自利还是为这个身子打算,要钱买好的吃、穿,请人侍候我,都是为这个身子打算,最恶的根本就是这个,这个就是烦恼的根子。起贪心:我要受用,你不给我,起嗔心,都是从这个起,四谛说了苦谛,要追苦的根子就是这个,我聪明会为自己打算,你傻瓜不会为自己打算,就颠倒了,傻瓜才是聪明的,聪明的是傻瓜,聪明的就拿给我见身见,缚得绑紧,这个就是烦恼的根子集谛,念佛念到不为自己打算,不晓得我要吃好穿好,吃好穿好的打算。五台山广济茅棚挑水的老修行,别人送他什么他都不要,他说:俺甚也有,俺甚也不要。山西人说我就说俺,他觉得他很满足,他只晓得修行培福,像那样的修行人就把为自己的受用,为自己肉体的打算就没有了,人家帮他挑水不行,别人帮他挑他把扁担一丢,你要挑一起挑完,未免执著,那么多人用他一个人挑水,包完,忘我的劳动,这个人把劳动当成忘我的享受,劳动就是断我执,体力劳动更是断我执。律宗修行的时候什么都不能干,从前和尚不能托钵,只靠皇帝达官贵人供养,供着供着和尚就卷入政治漩涡,玄奘法师都免不掉。后来那些法师不要人供养,自己种田,没有田到山上开荒,靠自己劳动,劳动是断身执,出家人不要轻视劳动,不要逃避劳动,劳动首先是培福,劳动要用体力,断身执就是断我执的头一个办法,所以禅宗后来不用从前的办法,他去种田。不从事劳动,后来丛林办庙,人家说挖苦俏皮话“架大屋养闲汉”说修庙子养的和尚个个不劳动,当然出家人真正在戒定慧发明心地,要开悟,真正用得起功,不是闲汉,不说怎么用功,就是我们办佛学院你们还是不能当闲汉,要考试,禅宗天天参究生死问题,发明心地,人家在用功夫,没有用功就成了闲汉,真正用功就不是闲汉,多数不真正用功就是闲汉。今天大家在研究,和尚也努力,社会上的人还气不过和尚:你们和尚耍起,人家把你们养起。我们是不是耍起,人家把我们养起,我们心里有本账。现在劳动就成为我们的戒律,农禅并举,出家人多多少少力所能及该做的劳动,那些人又不去庙里看都在劳动,不做重的要做轻的,真正用功修行那是一个艰苦的劳动,禅宗门下要开悟给大家看,你不用功咋拿得出成果来。真正开悟人家给你挂破参牌,就算修行毕业了,金山、高旻住禅堂,老修行开悟经过上座印证,要给他挂牌,某人开悟了。挂牌之后就要走,不能在那呆,不然人就来缠着他,这个人搞得门庭若市,用不起功,挂了破参牌之后马上就走了,不知去向,你看到好像没有做事那是很细微的,那个就是脑力劳动。脑力劳动做不起就搞体力劳动,这就是断身执,啥都不做,居一息养一体就要成闲汉。
灭谛,苦与集都能断,了道就是不受苦了。把生死断了不受生死轮回的苦,把集谛先断,把俱生我执的根子先铲了。怎样断?就是道谛,道就是办法,就是三十七道品,南传国家修行就是修三十七道品,这个归纳起来就是八个,八圣道分,正道,正道往圣人地方走,不往凡夫流转生死的道上走,往圣人路上走才叫正道,当了圣人不是凡夫,不受生死,由于前头见道位七觉支,才能入见道位。见道:见出世间的圣道,第一是正见,八正道还是认识,第一要认识正确,懂得苦集灭道四谛,四谛十六行观这不详细讲了。照这样修就不流转生死,所以叫无漏行观。修其它的行不能出生死,修四谛行才能出生死,你眼才擦亮了,慧眼分明,见道理才正确认识上没有错,头一个要紧的就是正见,资粮道说的正见是四念处,处:点子,认识在点子上,念头摆在该摆的地方叫念处。观身不净、观受是苦、观心无常、观法无我,资粮位修行叫四念处,在八正道这个就是正见,正见之后是正思维,你的认识出发点正确了,你的思维推理从正确的出发点推理,你推理的心才正确,你根本认识正确,推理的思维也正确,基本认识就是身不净、受是苦、心无常、法无我四要点,遇到其它的问题要以四个要点基本认识推理就叫正思维,思维就是我们的意业,第三,正语,思想正确说的话就正确,语业。第四,正业,业就是你的行为,行为美。正语就是语言美,思想正确说话正确,行动要正确,正业:没有恶业邪业,凡是不该做的事叫邪业。要由正业还要有正命,命:生活来源,养命之道,来路正大光明,吃这个饭吃得该吃才是正命。不是办法弄来吃叫邪命。出家人有五邪命,邪命:凡是用不正当的手段来谋生,解决自己的生活问题,不该做去做就叫邪命。演员靠唱戏,唱戏就是他的生活来源,他唱人家不讥嫌,和尚去唱戏就是邪命,你不该。正命:以正当的职业养命,在出家人特别提出五邪命,一,诈现异相,有些内道外道的出家人做些怪相与众不同,异相:学外道,如不吃五谷,吃旁的东西,有些在荆棘上灰上去睡,你们都要睡床,认为自己的修行高人一等。出家人依戒修行,戒律里规定我们如何修行不叫诈现异相,剃头是释迦佛的出家弟子的规定,就是要剃头,如果当了和尚不剃头长长了又在头上挽个髻,说是头陀,就成了诈现异相。和尚应是光头,你是出家人应学佛行仪,不学佛行仪现怪相就叫诈现异相。如穿粪扫衣,古人穿粪扫衣是捡来做成袈裟样子,后来行头陀行的不披袈裟,穿件衣服千疤万补,作为粪扫衣,有的补来合色点,有的补上五颜六色的。头陀行的师父在丛林下受到尊重走前头,现在不许穿,怕外国和尚说中国和尚穷的伤心,粪扫衣不出钱买,都是别人丢的布,捡来还是要做成袈裟样子,有的是老实这么修,有的是做些怪样子令别人特别信仰我,来供养,叫诈现异相,不叫正命。你有了功德与众不同不叫诈现异相,释迦佛三十二相八十种好有那个功德不叫诈现异相。
二,自说功德,这个很容易犯,菩萨戒头一条自赞毁他,自己说自己功德,自己修行好自说功德,自赞没有毁他,不犯菩萨第一条,自己没有那个功德更说不得,自己有点修行也不能挂在嘴上吹,自己把这个当活招牌到处炫耀,自说功德为了让人听到,觉得这个师父好修行好赶紧供养,想人家供养。
第三占相吉凶,打卦算命说人家今年运气不好,报吉谈凶这个不好,国家禁止算命打卦求签,那就是来钱之道,求签要给钱,中国的大庙里几乎没有了,那个哄人的,如果兴求签打卦,佛在世时好多人抱着签在佛前摇,释迦佛在世时没有人求签打卦,那不是佛法。第四高声现威,说话很凶人见了怕就供养他,吓人,里头包括自己去说自己认识哪个大官,人家怕他就供养他,这个师父有点名堂,赶紧与他拉关系。
第五以利求利,说自己在哪里得了某居士供养,你看他悲心好好。这个居士听了想:我拿不出那么多,至少要拿一点象样。这就是和尚取钱的办法,不准的。说别人供养下文就是,看你今天咋说,你总多少也要供养点。这条是:说所得利以动人心,术语叫以利求利。不正式化缘只说别人供养多少,对方就自觉想自己也该供养,这个叫邪命。
正命:佛在世时,出家人如法乞食,挨门挨户走七家,到七家没有人…
《阿弥陀经讲记 十一》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