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彌陀經講記(十一)
八聖道分屬修道位,已經見了道的聖人在這個八聖道的路上走,真正見到諸法真理了。八聖道就是戒定慧叁學,開始是正見,四念處是資糧位的正見,八聖道的正見是見道後的正見。修行第一有正知正見,正見見到諸法真理,小乘講的就是把四谛看清楚,大乘是不是要看四聖谛要看四聖谛?大乘要出生死,還是要照四聖谛次第修,知苦斷集慕滅修道。正見:見真理,真理就是谛,真理只有一個,說四個是四個階段,先要知苦曉得有苦,才得找佛,才思斷集,曉得有苦才過問這個問題,芸芸衆生渾渾濁濁,哪裏知苦,生老病死來了才知苦,事到臨頭才知苦,苦到臨頭才知苦,他不曉得苦從哪裏來?要知苦,要知苦思斷集,苦從哪來?自己煩惱造業才變了人,變人是造了善業,生在人中,善趣,有好多人,遇到違緣,就抱怨,該曉得不來變人,變都變了,變人有好多痛苦,各有各的痛苦。現在那些娃娃非會扯筋,他罵他媽:哪個喊你把我生出來的?媽生你的,你沒有造那個業還是不得投胎,苦,自己遇到環境了先昏昏濁濁,一天到晚想辦法好好過,想好好過,就不好過。想好好過就亂想錢,生老病死把你跟著在,再有錢沒錢都是生老病死把你跟著在,都是苦,哪個喊你來的?自己起了煩惱造了業,買了這個票上了這個船,一天在生死苦海中滾,你想不要受苦就不起煩惱不造業,佛法要懂這點學問就對了,不要起煩惱不要造惡業,這是生死根本,生死根本是你自己起煩惱造業,說到深層就要斷你的根本我執——俱生我執。俱生我執不易看到覺察到,一天到晚都在管事,但不容易認得,喇嘛善知識教我們說你要認識你的俱生我執,你下樓梯腳偏一下,你心頭想:看把我絆著!那時的俱生我執就出來了,那就是我的俱生我執,因爲這個我執千番百相地變樣,加上多少打扮不易認識,在最基本最簡單的地方去體會那個俱生我執,那時不是想把肉或靈魂絆著,就只有:看,把我絆著!人一天就爲那個東西,保衛不受侵害。而這個東西佛法講根本沒有的,是你活見鬼,是你無始來俱生我執的習氣,總覺著有個我,生死的根子就是俱生我執,集谛的根子,搜到根子就是俱生我執,禅宗用功的方法還是要把你的俱生我執搜出來,自己認識你的俱生我執,這個東西既是錯的,就千萬百計要打消,這個東西附著在我們的身見上。因爲我們粗的我,認爲身,幾十斤肉是我,我執常常跟身見在一起,所以五邪見中我見是邪見,身見是最突出的,這個肉身子是我,身見就是邪見,是俱生我執的具體表現,人人說我首先是說我的手腳,這一生爲了這個身要享受,它喜歡的就追求,它怕的就躲開,趨樂避苦,歸總來不管人也好螞蟻也好,一天都幹的這個事,所以我們首先要認識生死根本是這個。我們把俱生我執看不到,我們先要把身見看到,身見這個東西就是我們自私自利的根本,自私自利還是爲這個身子打算,要錢買好的吃、穿,請人侍候我,都是爲這個身子打算,最惡的根本就是這個,這個就是煩惱的根子。起貪心:我要受用,你不給我,起嗔心,都是從這個起,四谛說了苦谛,要追苦的根子就是這個,我聰明會爲自己打算,你傻瓜不會爲自己打算,就顛倒了,傻瓜才是聰明的,聰明的是傻瓜,聰明的就拿給我見身見,縛得綁緊,這個就是煩惱的根子集谛,念佛念到不爲自己打算,不曉得我要吃好穿好,吃好穿好的打算。五臺山廣濟茅棚挑水的老修行,別人送他什麼他都不要,他說:俺甚也有,俺甚也不要。山西人說我就說俺,他覺得他很滿足,他只曉得修行培福,像那樣的修行人就把爲自己的受用,爲自己肉體的打算就沒有了,人家幫他挑水不行,別人幫他挑他把扁擔一丟,你要挑一起挑完,未免執著,那麼多人用他一個人挑水,包完,忘我的勞動,這個人把勞動當成忘我的享受,勞動就是斷我執,體力勞動更是斷我執。律宗修行的時候什麼都不能幹,從前和尚不能托缽,只靠皇帝達官貴人供養,供著供著和尚就卷入政治漩渦,玄奘法師都免不掉。後來那些法師不要人供養,自己種田,沒有田到山上開荒,靠自己勞動,勞動是斷身執,出家人不要輕視勞動,不要逃避勞動,勞動首先是培福,勞動要用體力,斷身執就是斷我執的頭一個辦法,所以禅宗後來不用從前的辦法,他去種田。不從事勞動,後來叢林辦廟,人家說挖苦俏皮話“架大屋養閑漢”說修廟子養的和尚個個不勞動,當然出家人真正在戒定慧發明心地,要開悟,真正用得起功,不是閑漢,不說怎麼用功,就是我們辦佛學院你們還是不能當閑漢,要考試,禅宗天天參究生死問題,發明心地,人家在用功夫,沒有用功就成了閑漢,真正用功就不是閑漢,多數不真正用功就是閑漢。今天大家在研究,和尚也努力,社會上的人還氣不過和尚:你們和尚耍起,人家把你們養起。我們是不是耍起,人家把我們養起,我們心裏有本賬。現在勞動就成爲我們的戒律,農禅並舉,出家人多多少少力所能及該做的勞動,那些人又不去廟裏看都在勞動,不做重的要做輕的,真正用功修行那是一個艱苦的勞動,禅宗門下要開悟給大家看,你不用功咋拿得出成果來。真正開悟人家給你挂破參牌,就算修行畢業了,金山、高旻住禅堂,老修行開悟經過上座印證,要給他挂牌,某人開悟了。挂牌之後就要走,不能在那呆,不然人就來纏著他,這個人搞得門庭若市,用不起功,挂了破參牌之後馬上就走了,不知去向,你看到好像沒有做事那是很細微的,那個就是腦力勞動。腦力勞動做不起就搞體力勞動,這就是斷身執,啥都不做,居一息養一體就要成閑漢。
滅谛,苦與集都能斷,了道就是不受苦了。把生死斷了不受生死輪回的苦,把集谛先斷,把俱生我執的根子先鏟了。怎樣斷?就是道谛,道就是辦法,就是叁十七道品,南傳國家修行就是修叁十七道品,這個歸納起來就是八個,八聖道分,正道,正道往聖人地方走,不往凡夫流轉生死的道上走,往聖人路上走才叫正道,當了聖人不是凡夫,不受生死,由于前頭見道位七覺支,才能入見道位。見道:見出世間的聖道,第一是正見,八正道還是認識,第一要認識正確,懂得苦集滅道四谛,四谛十六行觀這不詳細講了。照這樣修就不流轉生死,所以叫無漏行觀。修其它的行不能出生死,修四谛行才能出生死,你眼才擦亮了,慧眼分明,見道理才正確認識上沒有錯,頭一個要緊的就是正見,資糧道說的正見是四念處,處:點子,認識在點子上,念頭擺在該擺的地方叫念處。觀身不淨、觀受是苦、觀心無常、觀法無我,資糧位修行叫四念處,在八正道這個就是正見,正見之後是正思維,你的認識出發點正確了,你的思維推理從正確的出發點推理,你推理的心才正確,你根本認識正確,推理的思維也正確,基本認識就是身不淨、受是苦、心無常、法無我四要點,遇到其它的問題要以四個要點基本認識推理就叫正思維,思維就是我們的意業,第叁,正語,思想正確說的話就正確,語業。第四,正業,業就是你的行爲,行爲美。正語就是語言美,思想正確說話正確,行動要正確,正業:沒有惡業邪業,凡是不該做的事叫邪業。要由正業還要有正命,命:生活來源,養命之道,來路正大光明,吃這個飯吃得該吃才是正命。不是辦法弄來吃叫邪命。出家人有五邪命,邪命:凡是用不正當的手段來謀生,解決自己的生活問題,不該做去做就叫邪命。演員靠唱戲,唱戲就是他的生活來源,他唱人家不譏嫌,和尚去唱戲就是邪命,你不該。正命:以正當的職業養命,在出家人特別提出五邪命,一,詐現異相,有些內道外道的出家人做些怪相與衆不同,異相:學外道,如不吃五谷,吃旁的東西,有些在荊棘上灰上去睡,你們都要睡床,認爲自己的修行高人一等。出家人依戒修行,戒律裏規定我們如何修行不叫詐現異相,剃頭是釋迦佛的出家弟子的規定,就是要剃頭,如果當了和尚不剃頭長長了又在頭上挽個髻,說是頭陀,就成了詐現異相。和尚應是光頭,你是出家人應學佛行儀,不學佛行儀現怪相就叫詐現異相。如穿糞掃衣,古人穿糞掃衣是撿來做成袈裟樣子,後來行頭陀行的不披袈裟,穿件衣服千疤萬補,作爲糞掃衣,有的補來合色點,有的補上五顔六色的。頭陀行的師父在叢林下受到尊重走前頭,現在不許穿,怕外國和尚說中國和尚窮的傷心,糞掃衣不出錢買,都是別人丟的布,撿來還是要做成袈裟樣子,有的是老實這麼修,有的是做些怪樣子令別人特別信仰我,來供養,叫詐現異相,不叫正命。你有了功德與衆不同不叫詐現異相,釋迦佛叁十二相八十種好有那個功德不叫詐現異相。
二,自說功德,這個很容易犯,菩薩戒頭一條自贊毀他,自己說自己功德,自己修行好自說功德,自贊沒有毀他,不犯菩薩第一條,自己沒有那個功德更說不得,自己有點修行也不能挂在嘴上吹,自己把這個當活招牌到處炫耀,自說功德爲了讓人聽到,覺得這個師父好修行好趕緊供養,想人家供養。
第叁占相吉凶,打卦算命說人家今年運氣不好,報吉談凶這個不好,國家禁止算命打卦求簽,那就是來錢之道,求簽要給錢,中國的大廟裏幾乎沒有了,那個哄人的,如果興求簽打卦,佛在世時好多人抱著簽在佛前搖,釋迦佛在世時沒有人求簽打卦,那不是佛法。第四高聲現威,說話很凶人見了怕就供養他,嚇人,裏頭包括自己去說自己認識哪個大官,人家怕他就供養他,這個師父有點名堂,趕緊與他拉關系。
第五以利求利,說自己在哪裏得了某居士供養,你看他悲心好好。這個居士聽了想:我拿不出那麼多,至少要拿一點象樣。這就是和尚取錢的辦法,不准的。說別人供養下文就是,看你今天咋說,你總多少也要供養點。這條是:說所得利以動人心,術語叫以利求利。不正式化緣只說別人供養多少,對方就自覺想自己也該供養,這個叫邪命。
正命:佛在世時,出家人如法乞食,挨門挨戶走七家,到七家沒有人…
《阿彌陀經講記 十一》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