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彌陀經講記(十二)
“是故號爲阿彌陀”。法身充滿不必說,從阿彌陀佛報身說,眉間的白毫要放光,胸間卍字德相放光,都“照十方國,無所障礙”。阿彌陀佛的光明是“照十方國,無所障礙”。我們一天都在念阿彌陀佛,咋沒有見到阿彌陀佛給我放光呢?你的功夫淺了,你才念了好久,念了好多?還不可能達到見到佛放光,我們自己無始以來無明黑暗太大了,我們念一點佛,不能見佛放光,我們無明還沒有趕走。你只要好好念,最後必定見到佛。二是無量壽。佛又喊舍利弗說“又舍利弗!彼佛壽命及其人民無量無邊阿僧祗劫”,阿彌陀佛及其人民,阿彌陀佛連他極樂世界歸他教化往生的菩薩,就是他的人民壽命都是“無量無邊阿僧祗劫”,不但他自己長壽,往生他那個世界的人民也長壽。佛的法身沒有變,法身的功德的常,常就是超出世間生死流轉的無常,世間一切事物都有生滅變化,生住異滅,所以人的生命有生老病死,受這個時間的限製。極樂世界的人沒有生老病死,所以壽命無量無邊阿僧祗劫。阿僧祗:是無量,無量劫,無量無邊的無量劫。不但阿彌陀佛的壽命如此,往生極樂世界的衆生都是如此,所以稱爲阿彌陀,叫無量壽。阿彌陀佛發願住世,再一個他發願力:我這個國土的衆生的壽命都是“無量無邊阿僧祗劫”,這個就是阿彌陀佛在他因地中修,因地中修就發了這個願。阿彌陀佛究竟還走不走,阿彌陀佛的法身不滅,但是阿彌陀佛的報身化身在極樂世界還是有個時候要涅槃,到了阿彌陀佛在極樂世界的法滅的時候,有另外一個佛接位,在極樂世界從法身跟報身說沒有滅,從化身說還是有時間性,在極樂世界阿彌陀佛的化身要退位的時候,就該觀世音菩薩接班,阿彌陀佛的正法在上半夜結束,下半夜觀世音菩薩就成佛,叫普光功德山王如來,就在極樂世界出世,觀世音菩薩就是阿彌陀佛的接班人,觀世音菩薩早已成佛,在極樂世界當菩薩很久,又在極樂世界接班,極樂世界永遠有佛,觀世音菩薩正法完了,大勢至菩薩就接著,這個說的是化身佛,極樂世界有類衆生只能看到化身佛的,就看到阿彌陀佛入滅觀世音菩薩又接班。光明無量這個話我們也要說,光明就是法身的代表,因爲我們衆生從未看過法身是什麼樣子,佛跟我們說法只好用光明形容佛的法身,就是智慧光明,我們衆生愚癡無明,光明正與無明相對,所以我們修行的時候要修光明觀。不但修淨土的人修光明觀,就是修小乘禅定的人也修光明觀,修密宗的人也修光明觀,修光明觀是普遍修法,入門修法,雖然我們用持名法門修行的,不定修光明觀,但我們應懂這個道理。究竟阿彌陀佛的壽命有好長,下面講先說:“舍利弗,阿彌陀佛的壽無量”,他在極樂世界成佛好久,他成佛到現在經過了十個劫,以後有好長?所以壽命無量,阿彌陀佛成佛的因緣有好多種說法,爲什麼有這麼多說法?這個經這樣說,那個經那樣說,是對不同衆生那樣說,多種經說阿彌陀佛什麼時候成佛,《無量壽經》說在定光佛之前,倒推上去五十叁佛,那時有佛叫世自在王佛時有國王聽佛說法出家,叫法藏比丘,對世自在王佛前發了四十八願,就是阿彌陀佛,這是一處成佛;二處《妙法蓮華經》中說大通智勝佛時有十六王子出家修行,大通智勝如來涅槃了,這十六王子都受持《妙法蓮華經》都成了佛,十六個中的第九個王子就是阿彌陀佛,這是第二經說阿彌陀佛成佛。佛給舍利弗說,阿彌陀佛成佛已十劫,有不同經說阿彌陀佛成佛,《悲華經》中說在無量劫前轉輪王叫無诤念,供養一佛叫寶藏如來,轉輪王發了願,願成佛時國土清淨莊嚴,寶藏如來爲他授記:過了恒沙數劫,你到西方極樂世界去成佛,有個安樂國(極樂世界的名字)成佛,現在阿彌陀佛就是那個轉輪王。還有經叫《大乘智等總持經》說,那時有個佛叫無垢焰稱其王如來時,有個比丘受持淨命,這個比丘遠離邪命,受持很多經,淨命比丘總持諸經,持了十四億部經,比我們叁藏真經多得多,哪個聽什麼法,淨命比丘給他說什麼法,後來淨命比丘成佛就是阿彌陀佛。
第五,《賢劫經》雲雷吼如來,有個王子叫盡福報雲音王子,供養如來,發了菩提心,修行成佛,現在阿彌陀佛那個王子成的佛;六,《賢劫經》說有金龍水光佛時,有個法師叫無限寶音行,專門弘法,就是阿彌陀佛;第七,《觀佛叁昧經》空王佛時有四個比丘都有煩惱,空王佛爲其說法令觀佛得念佛叁昧,阿彌陀佛就是其中的第叁個,成就了阿彌陀佛。說了那麼多都是成阿彌陀佛,這個道理說阿彌陀佛往昔修因時經過那麼多不同時間,八部經所說成阿彌陀佛都是我們現在的阿彌陀佛。阿彌陀佛不是一下就成阿彌陀佛,阿彌陀佛這麼大的功德不是一世修成的,所以阿彌陀佛往昔因地經過許多地方遇了許多佛,修許多的行,才成阿彌陀佛。這說阿彌陀佛往昔修行的功德,都是說的阿彌陀佛在不同的國土不同佛出世他發心修行,歸總成的阿彌陀佛。釋迦佛沒有詳細說阿彌陀佛修行,在其它經中說,注中引了八部經。這種種說法不矛盾,因爲阿彌陀佛不是一世修成的,他在這尊佛是什麼人,那尊佛又是一種人,經過了許多佛他發心修行才成了阿彌陀佛,阿彌陀佛不是簡單的。從他在極樂世界真正成佛以來“于今十劫”。法身沒有時間,福德有時間智慧圓滿才成報身。法身佛本來具足,一切衆生本來是佛,法身不說成佛不成佛,報身佛有時間,化身佛示現度生,示現成佛。有好多經說釋迦佛在娑婆世界示現成佛只住世八十年,這是個示現,並不是這一世才成佛。但是如果是報身化身佛就可以說有時間,說“成佛以來,于今十劫”,說的報身化身,佛的叁身,雖然說法身本具,我們也具足,我們的法身沒有修行成就法身不起作用,什麼時候成佛有時間性。諸佛成道過去經曆不可思議,不可推測,什麼時候成佛都是示現,阿彌陀佛成佛已十劫,可知佛的壽命已經過十劫以後時間長,所以你們快些念佛,趁阿彌陀佛在極樂世界說法住世時趕緊往生,什麼事都圓滿,跟佛一樣的壽命,不再流轉生死跟佛一樣。這說阿彌陀佛的功德,只說無量光無量壽。佛的光明中就能出無量的功德,說不完。
說教主阿彌陀佛之外,又說他的眷屬,“又舍利弗!彼佛有無量無邊聲聞弟子”,像我弟子千二百五十人,阿羅漢的聲聞弟子有無量無邊。極樂世界的聲聞弟子不是小乘,是大乘,發了大心的阿羅漢,到底多少?數不清,“非是算數之所能知”。“諸菩薩衆亦複如是”,菩薩衆亦“非是算數之所能知”。到底阿彌陀佛的眷屬有好多?阿羅漢菩薩數不清。聲聞不是定性的,極樂世界都是菩薩,現在是聲聞弟子,以後要成大菩薩。
“舍利弗!彼佛國土,成就如是功德莊嚴” 如是功德莊嚴:說佛本身的功德與弟子功德。爲什麼能夠成就這些功德莊嚴?是阿彌陀佛的大願,阿彌陀佛修如是行所以才能成就。我們能不能成就?不光佛成就,發起信心願力依佛的教授好好受持阿彌陀佛的名號,也能成就如是功德莊嚴。如果你沒有成就如是功德莊嚴,怎麼能往生淨土?你要成就必須要好好修行。下面說這個法門不可思議的作用。極樂國土佛的莊嚴,土的莊嚴,你應生起信心,生起信心之後再說極樂國土的因緣。
釋迦佛說“又舍利弗!極樂國土,衆生生者”,衆生只要生在那個地方去了“皆是阿鞞跋致”。阿鞞跋致:是梵語,就是不退的意思,不退的菩薩。我們五濁惡世好容易發起菩提心,一會又退了,不是菩薩叫輕毛菩薩只要往生到極樂世界那個環境中怎麼會退,已見到佛了,所以叫不退菩薩。什麼不退?第一去了聖人,是菩薩,叫位不退,地位不同,生了極樂世界是不退菩薩了。第二行不退,到了極樂世界一定要修菩薩的行,不但阿彌陀佛在度衆生,你在極樂世界當阿彌陀佛的弟子隨佛度衆生,在極樂世界就要度衆生,不是小乘了。第叁念不退,你念頭一心念佛,增長成佛功德,念念流入成佛功德海中。有這叁個方面不退,一,位不退,是菩薩,不是凡夫,二,行不退,度衆生,不是小乘,叁,念不退,念佛的心與佛心相應,是一個。
“其中多有一生補處”往生淨土的菩薩中,一生補處:這一生就成佛,補成佛的位,哪個世界佛滅度,沒有佛度衆生,那個地方衆生因緣成熟,該佛去度就在極樂世界請一位菩薩在那走馬上任。如現在當幹部一樣,哪裏有缺就調一位去。極樂世界往生的菩薩沒有其它,最後的出路都是要成佛。一生補處,是他不會死,不受生死在極樂世界等,等到哪個地方因緣成熟需要成佛度衆生,他就去,叫一生補處菩薩,不再轉世,這一生就要成佛。處:佛的位子。
阿彌陀佛極樂世界往生的人中,這樣成佛的人多得很,數不清,“其數甚多,非是算數所能知之”,只“可以說無量無邊阿僧祗說”阿僧祗是最大的數,還加“無量無邊的阿僧祗”極樂世界補處菩薩如此其多,有我們的分,多得很的菩薩,我們只要認真念佛,就有可能走到那個地方去,到那個位置去,這個因緣殊勝,一個凡夫到了極樂世界一下子就跟彌勒菩薩一樣,這一世就要當佛,太稀奇了,其它經,沒有說這個事。
下文勸你“舍利弗!衆生聞者”凡是哪個國土的衆生聞佛說阿彌陀經這個法門,有這個福報幸運聽到這個法門,這麼好事好地方,你應發心去“應當發願,願生彼國”你自己要願意去,爲什麼要願意去?“所以者何?得與如是諸上善人俱會一處”。諸上善人:上等的善人,不是普通的善人,補處菩薩。一下子去了就當補處菩薩,與那些人平起平坐,這是最大最大的好處。這樣給你說你還不發心去啊?就沒有智慧了。說了極樂國土往生的殊勝,釋迦佛勸我們衆生聽說這個法門應發願,去了就成大菩薩與觀世音、大勢至菩薩齊等。修行,第一願最要,再叁勸大家,就是要大家曉得這個法門如此殊勝。曉得如此殊勝就發心,怎樣發願?我們都願意去。發願之後什麼辦法才能去?修什麼行我們才能去?這麼殊…
《阿彌陀經講記 十二》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