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勝的法門,下面說修行的法門,你要想去不簡單,“舍利弗!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緣得生彼國”,那麼殊勝的地方,你培一點點福報,一點點善根就能生那個地方,不可能。這樣說不是我們就去不到?其它辦法不行,你少善根福德因緣,要什麼福德因緣?“若有善男子善女人”佛陀說法常常平等,男女平等,善男子可以修善女人也可以修。“聞說阿彌陀佛,執持名號”聽到阿彌陀佛的名號功德,教你這個法門,你就執持名號,執:逮著不放,執持不要悠悠忽忽,不論修那個法門都是如此,修這個法門就要逮著不放,丟了就完了,我們在生死海中,好容易遇到佛法,就像在河裏抓著樹、木板那還丟得?要執持。說了念佛就要念,執持要得緊,其它不執。清淨的東西要執,執到阿彌陀佛的名號,就把無量的煩惱、執著一下就丟完了,不然怎麼能斷得了?你就把這句名號執持著。執到就念。“若一日、若二日、若叁日、若四日、若五日、若六日、若七日。”總之要念到“一心不亂”,這個要求就有點高,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緣,我們都在修行,修行就是善根。什麼是善根?叁十七道品就是善根,但是小小一點不行,什麼才行?執持名號才行。這個善根才大,因爲阿彌陀佛的功德大,所以善根就大,不是少善根。所以你發了心想成佛,發了菩提心,通過什麼辦法?如果你只發了小乘心只想自己了生死,沒有發成的菩提心,這個善根就少,光修一點人天福報這個善也叫“少”。什麼是“多”?第一發菩提心想成佛;再一個修這個法門,阿彌陀佛往昔生中修行成了極樂世界,我也往生極樂世界。第一你的信心。第二,發願,第叁要修行,就念阿彌陀佛,這就是你的福德、智慧資糧都在裏頭了。主要是你發大心,發成佛的心。阿彌陀佛成佛我也要成佛,發起菩提心來念佛,才成佛,跟佛的願力相和。這說得很簡單,打七大家念佛互相增上也有好處,是不是能一心不亂?就看各人的環境了,如果你在打七能一心不亂,或一個人修行才能一心不亂,就各人自己審一下,因爲末法之世有的地方打七人多鬧熱,我們有些居士,愛說那個地方鬧熱就去,有人在鬧熱地方大家都在念佛,有時人多了還是不行。真正要一心不亂還是要各人選一個清淨的場合,不一定在打七的地方去。打七的地方有法師講開示,有師兄弟組織大家一起念,不定在那個鬧熱地方去,各人找個淨土,心淨土淨,各人修行把家庭的事安排好,少事少惱,少找事做,把這些麻煩事排除了,外緣牽引少了,逐漸一心不亂。真正在哪個道場打七打到一心不亂,不一定。真正自己家裏就有清淨佛堂,把家事安排清淨了,自己好好用功那個一心不亂才可靠些。佛叮咛舍利弗就是叮咛我們一切衆生。
“衆生聞者”你們聽到我講極樂世界殊勝,你們好大因緣才能聞這個好消息,衆生聽到我說了,就應發願,佛慈悲鼓勵我們,應當發願。不要聽到好聽,當擺龍門陣,當然第一要信佛說了極樂世界阿彌陀佛的功德,極樂世界的殊勝,應當發願。不發願,你說得再好聽,我不去就沒有辦法了。發什麼願?“願生彼國”。發願將來到那地方去受生,我們如果不相信叁世,就不能學佛法,相信有叁世,這一世過了往哪走?人人都知道無論再小再老,二天往哪走?走個好點的地方,用其它方法很不容易,就要保這個人身都不容易,保你往昔生中惡業不成熟,如果往昔生中惡業成熟了,這一生過了,往惡趣裏走怎麼辦?哪個有把握?我來生一定在人天善趣,哪個都不敢說這個大話。你這一輩子是沒有造什麼惡,那你往昔呢?自己的歸宿,佛弟子才有這個考慮,一般不信叁世因果的人死了算了,不考慮,不打主意。佛法說我們在得了人身機會中又遇到佛法,我們要考慮將來往什麼地方去,我們今後的歸宿,每個人都曉得打主意。這輩子的歸宿,有些人爲今生打主意,好好讀書,好好做人,有能力。有時候還保不到這輩子不做其它的事。有些人僅管又有學問又有技能,又是好人,還是吃虧,現生自己保不到,何況來世?來世往哪裏走,作得到主不?我們學了佛法的人,只要止惡修善,這個是對。往昔生中的惡業先成熟了怎麼辦?所以極樂世界佛說這個法門就是個保險的法門。帶業往生,往昔生中的惡業沒有償就帶去,帶去怎麼辦?業力怎麼消得了?帶到極樂世界你盡修的善法,無窮無盡,壽命無盡,都是你的時間,那個環境絕對清淨。阿彌陀佛給你作善知識,還有那麼多菩薩,那是個保險的地方。
“衆生聞者”你有機會聽到我給你說這個法門,應該發願,願生彼國,一定能生。生到阿彌陀佛那個國土有什麼好處呢?最好的好處“所以者何”?你老人家要我們到那地方有什麼理由?什麼因緣?佛自己提問爲什麼叫你們到極樂國土去?這是接上文說的極樂世界隨便哪個往生去的都是不退菩薩,不觀世音菩薩,大勢至菩薩所有往生的都是不退菩薩。“得與如是諸上善人俱會一處,”與那些上等的善人俱會一處。去親近善知識。在娑婆世界要遇到菩薩很難得,好不容易觀世音菩薩,到了極樂世界“得與如是諸上善人俱會一處”你要發願,願這個力量不可思議,願就是你的希望志向,想做什麼才做。如我們想出家,如果沒有這個願就出不成家,在現實世間能當個出家人還是憑自己的願,不但現生有願,往昔生也有這個清淨願,今生也有這個願才能出家。中國十一億人有幾個人出家,出家當小和尚不容易的事,就憑你這個願,極樂世界那麼殊勝,也就是憑阿彌陀佛的四十八願。我們要修這個法門能往生淨土就是要有這個願,普賢行願品說,這個人臨命終時一切諸根悉皆散壞,眼耳鼻舌身意,器官都散壞,就是要死了。眼看不見,耳聽不到,知覺沒有了,身體沒有了,不清楚了,眷屬也跟著去不到,自己再有地位,當皇帝的死與叫花子的死一樣,再有什麼財富珍寶也不能跟自己去,只有自己的願才跟自己,自己的心力,這個引導人命終以後往哪走。心頭有這個願,與阿彌陀佛的願相應,死了就生西方,所以先要發願。
爲什麼定要往生極樂世界?到處佛國都有佛,那個國土才有這麼多菩薩,諸上善人,就是一生補處的菩薩。往生西方的人只此一生就要補佛位,不再受生死,觀世音、大勢至、普賢菩薩,那麼多大善知識,雖是凡夫到那去親近這些諸上善人。“俱會一處”你這個凡夫跟聖人差得多遠,到極樂世界與他們平等了。凡聖同居土,雖你是個凡夫,那個淨土許你跟聖人住在一塊。釋迦佛在世時,雖然法會中也有菩薩,阿羅漢,但拿整個世界說還有很多凡夫俗子,不像那個地方純粹都是聖人。到了我們今天要遇個善知識好難好難!不說遇個菩薩給你說正法,不亂說不把你引上邪路,遇到善知識都難。有的人說相似佛法相似般若,把人家引在不是佛法的地方去。外道披起佛法的外衣,說的相似佛法,這更可怕了。如果他說我是基督教,道教,我們不信的,他說我是佛法,你就不知道,實際上有的佛法被搞成世間法,外道法,就危險,不學佛法當然危險,要學佛法遇到相似佛法更危險。因爲你分不到,假藥越吃越惱火,所以佛教了我們叁法印,我們聽說法符不符叁法印。你要往生西方極樂世界憑什麼業力?惡有惡業,善有善業,要往生不能無因而至,念佛往生的業力是不可思議。
信得急感得跟諸大菩薩一起給他當同學當學生,這是不可思議無漏業,不感生死,最清淨最清淨的業,到西方極樂世界頓超佛地,一下子就超越了要成佛的階級,其它法門說要成佛,要修五根五力七菩提分八聖道分,修了還不定成佛,還是初地十地步步地爬,十地菩薩就快成佛了,這個法門一到極樂世界就與十地菩薩一樣的等級,成佛的這些階級你一下就跳過了。往生淨土的衆生就是一個凡夫帶業往生都是不退菩薩,跟觀世音大勢至一樣。講的阿彌陀佛極樂世界淨土法門的道理,所有佛說的法中沒有,所以是“教網所不能收”。釋迦佛說那麼多教法,沒有說過這麼殊勝的法門,佛說這麼多教法都把淨土法門收羅不進去,包括其它所說教。其它法門一步一步的階位,菩薩的位次五十二位四十二位,這個一下就把所走的位走完了。佛說了無量法門如教網,漁網打撈魚,佛說法度有情,這個是殊勝。佛說的法門裏我們要修行要成佛,這是大事因緣,要跟諸大菩薩住在一處,我們最想不穿去極樂世界就跟菩薩住在一塊,這個事不可思議,我們應該認真的把這個道理想清楚,這是一大事因緣。佛在《法華經》中說一大事因緣“開始悟入佛之知見”這個講的就是諸佛出世的一大事因緣,使你能了脫生死,很迅速的就成佛,這就是成佛的大事因緣,所以我們現在有人說學密法,密法講即身成佛,淨土法門就是即身成佛。“只此一生便補佛位”這一世過就到西方極樂世界,直到成佛,這個就叫即身成佛。
密法說即身成佛隨時想現在就是佛,上師傳文殊法,教我們學文殊法的人每天隨時隨地都要想我就是文殊菩薩,這就叫即身成佛。密宗跟其它宗派哪點不同?密宗說了多少法門繁複得很,根本不同在哪?法尊法師說密宗之不同就是自觀佛,自己想到我就是佛。上師把這個法教了他沒有說這個,尊法師才說了修密宗的要點在:修密宗的人想我就是本尊就是佛,修文殊法,一天到晚行住坐臥都要想到我就是文殊菩薩,這是修密宗的修法,密宗也修阿彌陀佛,也修長壽法,如果修長壽佛就一天到晚想我就是長壽佛,這是密宗跟其它宗派不同。密宗的修法是“大我慢”,要慢就再大一點,修什麼本尊就想自己就是本尊,這就叫即身成佛。給你說了你敢于想,你就是文殊菩薩,你要敢這樣想。你想都不敢想你還成得到?修觀世音菩薩法一天到晚就想我是觀世音菩薩;修文殊法一天到晚想我就是文殊菩薩;修長壽佛一天到晚想我就是長壽佛。這個就叫即身成佛,你想著自己是佛菩薩你一點壞事都不敢幹,不但不敢幹壞事只有精進修行,菩薩沒有放逸懈怠的,這就是密宗。念佛法門的簡單就是你決定…
《阿彌陀經講記 十二》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