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阿彌陀經講記 十一▪P2

  ..續本文上一頁供養,你今天就回去打清齋,有這個本事才敢說乞食,沒有這個本事不敢乞食,中國沒有立起乞食之風,居士也沒有把飯煮起等你的習慣,所以在中國沒有乞食之風,在寺中僧中食,過堂吃飯,佛許可的。住叢林的人都要勞動,禅宗叢林就是要勞動,後來禅宗哪裏都有勞動,有的勞動重,有的勞動輕。一般才開山的叢林在深山老林現開荒,自耕而食,那勞動量大得很。但是它有個好處,不太受社會波動的影響,早期出家人在大廟住皇帝修的,宰相修的廟,供的和尚,皇帝江山垮了,哪個供養?要受影響。後來禅宗自耕而食,建立農禅並舉,靠自己的勞動吃飯,另外開辟一條道路,就脫離了邪命。

  六,正精進,應該修行的事我精進就是正精進,水平越高精進的內容就不同了,念佛的人要念到一心不亂就是正精進,啥子閑岔都打不到。

  七,正定,念佛宗的人就是念佛叁昧,正定就是見道,以後心住在諸法無我的真理上。這八個都叫正,是見道以後修道位,沒有一個不正,又叫八聖道分。極樂世界不是佛在講這個,人在講這個,連鳥都在講這個。我們現在說佛法難聞,那地方佛法易聞,鳥都說佛法,不但佛菩薩說法。

  “其土衆生,聞是音已,皆悉念佛、念法、念僧。”聽了說法之後就要起正念,念佛念法念僧,念叁寶,正念。這段因爲是我們修行必經之道。“五根五力七菩提分八聖道分”,我們要簡單解釋一下,這就叫法相法數,要把數投出來,人家問你才講得出數來。二個要把內容講得出,不是給別人說得出來,是我們自己修行要用,是我們自己要走的道。叁十七道品就是我們要走的道,我們要走這條路,這條路就有這麼些東西,我們要走這個道,這才叫修行,這不是盲修,至少我們佛弟子把叁十七道品在心頭弄得來滾瓜爛熟,這是我們的本分事,是我們的本行,正業。業:行道,事業,木匠要懂木工,泥水匠要懂修房子,修行人要懂五根、五力、七菩提分、八聖道分,這是我們修行必須要通過的道路。

  “是諸衆鳥,晝夜六時,出和雅音”極樂國土的鳥出的音是和、雅,諸上善人說法的音更和、雅,我們佛弟子說的語業要和雅。和:就是話說出來要能接引衆生,四攝叫愛語,話說出人家喜歡聽。不是討厭的話。有些人說話,好好一句話說出來人家聽到難以接受特別出家人說話,應說柔軟語,才能使佛弟子和合。海公上師說:度衆生要有膠黏性,人家來了就喜歡,把人家攝引得住。有些出家人脾氣孤僻,不願意人家來,說話讓人家心頭不喜歡,起嗔心,那不是佛法,佛法,菩薩法,就說軟語,不粗惡語,所以叫和。阿彌陀佛極樂世界的法就是接引衆生,所以叫極樂世界。阿彌陀佛給衆生所有喜歡的,那個世界都給你預備了,就是攝受人。雅:說話文明,不說粗話,低級趣味的話不說。“其音演唱”演:道理不是那麼簡單,五根五力是什麼?法相背出來了,還要把道理闡發給大家聽。暢:就是通,衆生鈍根不多說心不通,好好說想通了才叫暢,說的別人懂了。

  五根、五力、七菩提分、八聖道分,這些佛法通過水鳥的音聲給我們演說使我們暢達,懂得這些道理。水鳥不是光叫得好聽而已。“如是等法”簡單說五根五力七菩提分八聖道分,這裏邊包含很多很多的法。“其土衆生”極樂國土的衆生都是菩薩,“聞是音已”聽到水鳥說法的聲音之後,“皆悉念佛、念法、念僧”極樂國土這麼高的境界,那些往生的人都是不退菩薩,聽到說法最後得到的結果,僅僅是念佛、念法、念僧,這不是太簡單了嘛,念佛、念法、念僧不間單,我們作爲佛弟子我們皈依佛法僧,這是我們起碼入門。但是修行中最後也不離念佛、念法、念僧,不要說這個簡單。念佛:佛是怎麼一回事?我們弄清清楚楚。念法:法是什麼,念僧,僧是怎麼回事?我們弄清楚沒有?如果沒有弄清楚,我們念佛、念法、念僧的功夫就還沒有到家,因爲我們學佛法,學來學去就是學一個叁寶,什麼是佛?什麼是佛說的法,什麼是佛的弟子的團體,這個意義非常高深,所以我們不要在念阿彌陀經的時候輕輕把這個放過:極樂國土也不過念佛、念法、念僧,我們當了佛弟子一直到我們成佛,都要學佛法僧。什麼是佛?佛的意義甚深甚深,什麼是佛法?佛法甚深甚深。什麼是真正的僧?僧就是學佛法,依佛法修行能夠證道證果這個意義甚深甚深。我們作爲佛弟子學的中心問題,一輩子都要圍繞這個學。沒有弄清楚怎麼是佛怎麼是法,你不算學法。怎麼樣才是僧?七衆弟子都是僧,我本人就是僧,四衆弟子在家二衆,出家二衆,我們都是僧寶,我們僧寶應該如何?我是僧中一員,應該如何才是夠格的僧?所以僧的含義就是善衆,僧就是衆。一個人不叫僧叫僧人,僧是團體,一般居士不叫僧人,但居士是佛教徒是佛教的一個成員,從這個意義上說還是僧人。我們作爲佛弟子,要對佛負責,我是這個團體中一員,我要怎樣做我才夠格?水鳥一天說法,我們佛弟子在極樂世界最要緊的,就是念佛念法念僧,我們在娑婆世界更要緊,在極樂世界念不念不要緊,周圍都是佛法僧包圍著。在五濁惡世就要憑你自己了,你內心世界有佛法僧跟外面的五濁惡世對抗,內心世界是濁,你內心有個清淨的世界隨時要想到佛法僧,你內心世界就清淨才跟外面染汙的五濁惡世對抗。如像有傳染病的地方,你本身要強健才能抵抗。隨時念佛法僧,就是使你內心清淨,使你對叁寶生起信心,信心有了心就清淨了。佛法說信心,信心是一種寶珠,如像水清珠,珠丟在濁水中水就清淨了,信心像寶珠,心再亂再不清淨,信心一起的時候心就清淨了,所以我們不是光念過這句話,曉得西方極樂世界說的這些法,說了之後,其土衆生都要念佛念法念僧。反過來說,我們決定不能忘記了念佛念法念僧,隨時都要念佛法僧的功德。

  下面有個問題,既然極樂世界沒有叁惡道,怎麼極樂世界有水鳥?怕我們懷疑,釋迦佛先把這個問題幫我們提出來,舍利弗這麼大智慧不會懷疑,是恐怕我們懷疑,所以叫舍利弗說“汝勿謂此鳥實是最報所生”你不要這樣說就是你不要想到白鶴、孔雀、鹦鹉、舍利,都是造了罪的有情才在那裏變畜生受惡報,不是這麼回事,你不要這樣想。“所以者何”?爲什麼呢?“彼佛國土,無叁惡道”阿彌陀佛四十八願說:我成佛國土中不會有叁惡道,衆生都不造惡不會受惡報,所以不會有畜生。佛說法的語氣非常誠懇再叁叮咛舍利弗不要想錯了。

  又喊舍利弗“又舍利弗,其佛國土,尚無惡道之名”其佛國土:其佛:那一個佛,就是阿彌陀佛的國土不但沒有叁惡道根本沒有惡道這個名字,何況真實有那些鳥類呢?不是真正的鳥類畜生。“是諸衆鳥”剛才說的那麼衆多水鳥,“皆是阿彌陀佛欲令法音宣流變化所作。”都是阿彌陀佛的神通變化,鳥給你們說法。爲什麼要變化這些鳥?“欲令法音宣流”阿彌陀佛要使你們隨時隨地都能聽到說法的音聲,流:流通,法要流傳走,佛宣傳佛法,佛的神通變化鳥類,鳥類是阿彌陀佛化出有情的音聲。另外無情的東西也要說法,“舍利弗,彼佛國土,微風吹動”微風,不是受不得的風,是柔和的風。“諸寶行樹”極樂國土的樹子一行一行,長得很整齊。這些樹都是寶貝所成,樹上空中還有羅網,行樹和羅網樹葉發聲,羅網也能發聲。“出微妙音”什麼叫微?不是粗暴的聲音,位是微細,優雅,要說法,所以叫妙。再好聽是低級不算妙音。聲音像什麼?不簡單“譬如百千種樂”,一種音樂就簡單,是種種,許許多多微妙音樂。“同時俱作”各種樂器同時奏樂,各種音樂。“聞是音者,自然皆生念佛、念法、念僧之心。”有時我們聽不得,我們當沙彌,居士受八關齋戒起,叫我們不聽歌舞伎樂。爲什麼聽不得?五濁惡世的音樂有些聽了使你起放逸的心,不把你引向佛法,清淨的思想,不然佛爲什麼製這個戒?居士受八關齋戒,不聽歌舞伎樂,出家人從受沙彌戒起就不聽歌舞伎樂。有些音樂聽了對我們沒有益處,隨順我們凡夫的思想,增長我們的煩惱,增長我們的貪嗔癡。極樂世界的音樂聽了之後自然不費很大力就得這種感受,就生起念佛、念法、念僧之心,心就是清淨心。彌陀經再再就說一個念佛、念法、念僧,而這念佛、念法、念僧,把我們所有佛法的要點包含完了。佛法的內容是什麼?就是叁寶,把叁寶學完了就把佛法學完了。所以有《寶性論》,把叁寶的性相弄得清楚,你佛法就學完了。學佛法一輩子叁寶都沒有弄清楚,所以念佛念法念僧之心就是最高的佛法,不要看成最低的佛法。海公上師慈悲給我們編了《寶相贊》,我們頭一班同學都作爲教材來學,學佛學一輩子叁寶沒有學清楚,叁寶學完了佛法就學完了,不要把這個看成簡單問題,真正把佛法僧的性相功德弄得清清楚楚,這是我們佛弟子的起碼要求,要懂得了才會念佛念法念僧。我們沒有念,就是,沒有懂得佛法僧的功德,懂得了我們自然念佛念法念僧。極樂國土的水鳥,小動物演暢都是使我們念佛念法念僧,寶樹羅網音樂也是讓我們念佛念法念僧的音樂,佛就許我們聽,聽了就念佛念法念僧。上殿也有音樂叫法樂,不是世間的音樂使我們生貪著。總一句“舍利弗!其佛國土成就如是功德莊嚴”歸納一句,上面說的水鳥、樹林、寶網都要說法。

  把極樂國土依報莊嚴環境說了,要說正報的莊嚴。正報是說阿彌陀佛,阿彌陀佛是極樂世界的化主,教化極樂世界的主人,要從阿彌陀佛來說。

  第一個問一問爲什麼阿彌陀佛有這個名號?“舍利弗!于汝意雲何”釋迦佛最會教學生,釋迦佛有教授法啓發式,先喊你想,舍利弗你怎麼想的?“彼佛何故號阿彌陀”?極樂世界那尊佛爲什麼他的名號稱爲阿彌陀?因爲這卷經主要就是念南無阿彌陀佛,就是要持這個名號,不把名號講清楚,那我們持名修行的力量就不那麼大,所以要曉得爲什麼稱爲阿彌陀,曉得這句名號有不可思議的功德,所以特別講佛的名號,名號就是我們的修行。我們的修行就是念這一句名號,這是個最好的修行,所以叫持名妙行。爲什麼妙?只念一句阿彌陀佛。那麼多經怎麼念得完?光是淨土五經念完都麻煩,現在說一個法門光念一句佛號就要往生極樂世界,其它那些修行都不是主要的,不要你一點一點斷煩惱,把叁界的煩惱斷完才能夠出去。這不講這一套,就念這一句阿彌陀佛,什麼問題都解決完了,叫橫超叁界,不是一步一步往上爬。找了一條捷路,橫起一下就出去了,簡捷,只要念十句佛號都可以往生,當然這個問題下面還要談。

  有人說五逆十惡,念佛法門說造了很大重罪只要臨命終時你念十句阿彌陀佛的名號不受惡報就往生了。就有人這樣想我現在就亂搞五逆十惡都做到了要死我就靠十句阿彌陀佛,這個就是邪見了。你假使平生作惡多端,到了臨命終時惡業的力量把你障著了念不出來,不說十句可能一念也念不到,僅管這個法門釋迦佛說臨終時念都可以往生,甚至五逆十惡都造了命終十念都往生,但我們不可能僥幸,臨終十念往生,不可以想到臨終十念往生,我現在什麼都做,到我命終時就去了。如果這個人是個十惡不赦的人,臨命終時他的業障把他障著,他念不起,雖然有個殊勝法門。所以我們不能說僥幸,一輩子都做惡事,要死了才找阿彌陀佛來解決問題。臨終業障障著想不起阿彌陀佛。所以雖然說這個法門如此殊勝你不能如此想。但是這個法門就是有如此殊勝,你十念都可以往生。只要念佛往生了淨土你就不退菩薩,但是法門如此殊勝就靠念這句名號。那你就要曉得這句名號什麼意義。你一點不懂光念也不好。

  “彼佛何故號阿彌陀”爲什麼那尊佛稱他爲阿彌陀佛?阿彌陀翻爲無量,無量就是說不完。功德無量說不完,簡單說究竟哪些方面無量?釋迦佛就提了兩點:一是光明無量,光明大得很,好遠都照得去,什麼東西都擋不住,我們衆生心裏有煩惱的黑暗,但是因爲阿彌陀佛的慈悲願力,阿彌陀佛的光明普照。所以無量有兩方面,一是光明無量,二是壽命無量。壽命無量,阿彌陀佛活好多歲數?釋迦佛在我們娑婆世界八十歲入涅槃,阿彌陀佛可不是這樣,他的壽命長得很,長到我們說不出,所以是無量壽。光明無量就是在空間上阿彌陀佛的光明橫遍十方,十方世界阿彌陀佛的光明都可以照著,就是現在我們娑婆世界阿彌陀佛的光明也到達。阿彌陀佛的光明如果不到達,我們衆生怎麼會曉得有阿彌陀佛。壽命無量,說盡未來際,過去從什麼時候才起?不知道。今後到什麼時候才完?沒有完沒有了,過去、現在、未來。時間上一直貫通,實際上講阿彌陀佛的含義,一切諸佛的法身都是如此,在空間上是橫遍十方,在時間上是豎窮叁際,豎窮叁際是貫徹過去現在未來,也就是沒有時間性。我們短促的世界才有相對的時間性,佛的法身就超出了時間性,沒有過去現在未來,所以才能豎窮叁際。豎:立起說,在時間上說沒有時間性,沒有過去現在未來,也就說貫穿過去現在未來,所以豎窮叁際不受時間性限製。我們無常的世間就要受時間限製,諸佛的法身沒有時間性。證了涅槃,涅槃就是無爲法,我們世間是有爲法,有爲法有生有滅,有變動就有時間性,諸佛法身不生不滅,超越時間性,沒有時間性,沒有過去現在未來,所以叫豎窮叁際。佛佛道同,不光是阿彌陀佛。早上禮叁身佛就念:一真法界,湛寂圓融、豎窮叁際,橫遍十方。空間上沒有地域性,遍十方,遍于虛空,叫盡虛空遍法界。佛的法身從空間上說盡虛空遍法界充滿。所以一切佛的法身都是盡虛空遍法界。他們不擠得打架?如室千燈,每個燈的光充滿屋子,一千盞燈都充滿屋子,光明跟光明不會打架的。佛與佛的法身不會沖突的,所以說沒有時間性,也沒有空間性叫豎窮叁際橫遍十方。我們說阿彌陀佛光明無量,是在空間上說,法身的光明充滿法界,從時間說不受時間限製,豎窮叁際,所以叫無量壽。我們衆生的壽命有限量。做生日,祝你長命百歲,還是要死。說現在的人普遍要活一百六十歲,有好多人活了一百六十歲,一百六十歲還是要死,法身是豎窮叁際,沒有時間性,永遠不滅,才叫無量壽,阿彌陀佛就是長壽佛。我們求壽拜藥師佛,消災免難。求長壽拜阿彌陀佛。阿彌陀佛是紅顔色,密宗就講不同顔色的作用,紅顔色使人興奮,精神發揚,常常想到阿彌陀佛的紅顔色,使你長壽,因爲他長壽對你的加持也長壽。

  “光明無量,照十方國,無所障礙”哪一尊佛法身都充滿于法界,但阿彌陀佛特別的接引衆生的願力不同。願不同所以光明無量,光明到達的地方就能接引衆生。“無所障礙”:衆生的業力自己障礙,“阿彌陀佛的光明照我,我咋沒有看見?”是你自己的無明,佛照你,你是否被照著,是你自己的問題。佛在照你,你要跟佛心心相應,才把你照得到。佛在念你,你不念佛,也不大起作用,這說光明無量。

  

《阿彌陀經講記 十一》全文閱讀結束。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