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普贤行愿颂讲记 五▪P2

  ..续本文上一页!我们天天要吃饭,饭从哪来的?饭从田里来,田里有虫没有!我们吃素没有杀鸡鸭,田里种谷子要杀虫,不杀虫就没有饭吃。我们吃的米打过农药,一天喝的水没有大虫有小虫,微生虫还是有。所以我们在生死流转中的众生很难说自己没有造业。这一说就必须经常要忏悔。没可如何咋忏悔!不可能不吃饭,吃饭就要种田,种田难免伤生命,有啥办法呢!但都不能避免,在这个五浊恶世都是免不掉烦恼业,一天把我们网着的,所以就应天天忏悔。“我昔”:往昔生中,过去所造一切恶业要忏悔。

  我们无心的没有办法,忘念无记罪就轻些,但是有些是有心的,“皆有无始贪嗔痴”,要有烦恼才造业。佛法说的烦恼就是现在说的不正确的思想,坏思想。坏思想大的就是两个方面,一个是贪、一个是嗔。我喜欢的东西就贪,我们吃饭菜好吃就想多吃一点,想二天还要吃;菜弄得不好我们不爱吃,埋怨弄菜的人没有弄好,就发气,就吃饭中间都有烦恼。所以我们出家人过堂要存观,“佛制比丘食存五观”。我们吃饭的时候存没存五观?有时大家就忘了,二天写出来贴在观堂里,吃饭要起烦恼,所以应食存五观。

  第一“计功多少,量彼来处”这碗饭不容易。有时端着饭想:粗茶淡饭!想到生活这么撇!就没有想这碗饭来之不易。一个包子就要一千个人才做得出来,很多工夫集成的,吃饭不光是炊事员弄出来。米从哪来?米要来,要劳好大神,不说田里种,就是从田里拿来到我们这来,要劳好大神。有些粮是多远火车装来的。一个火车中也有好多问题。所以要“计功多少,量彼来处。”我们出家人就是粗茶淡饭,要随时想到这个来之不易,你不想就不觉得。“啥来头,一个月二十多斤米,管好多钱!”你一想那个东西就来之不易。深刻想一下,光是米就来之不易,衣裳也来之不易,所以“计功多少”穿件衣服要劳好大神才穿得上这件衣服;吃粗茶淡饭要劳好大神才生产出来粗茶淡饭。这个我们出家人要想我们全国的人,大家都要过几年紧日子。日本人当了战败国,三个小学生用一支铅笔,那么紧,没几年就翻身了。我们不过几年紧日子不行,过穷日子抱怨不行。我们国家自来就穷,穷人不要乱想阔,要有志气才站得起来,中国人民要站起来。向人家伸手就硬不起。我们出家人就是要过简朴的生活,并且就是这简朴的生活也要想是来之不易。所以观堂头一条说“计功多少量彼来处”,吃这一碗饭要想一下,这一碗饭要劳好多神才做得出来,这个饭是哪来的?

  第二“忖己德行,全缺应供”要想一下我自己有好大的修行,对国家、对人民、对佛教有好大的贡献。今天吃这碗饭受之无愧,该不该受?我到底该不该应供?“应供”是阿罗汉,阿罗汉才叫应供。我们成了阿罗汉才该吃,出了生死人天师表该受人供养,阿罗汉才叫“全应供”,没有成阿罗汉的初果、二果、三果圣人叫“缺应供”还没有打满分,分数还扣,“应供”可以,但还不够“缺”。我们这些凡夫僧吃这个饭是借来吃的,赊来吃的,我还没有成圣果,今天赊点饭吃,吃了二天我会成阿罗汉给你们看的,成了阿罗汉才敢说“应供”。

  第三“放心离过,贪等为宗”吃饭时我们就有好多过失,就会好吃的多要点,不好吃的就冒火。“等”就是嗔心。吃饭都是起烦恼的,所以观堂要叫食洊五观,要“防心”把心防倒。要“离过”:远离过失,不要吃饭好吃拿在房间里攒来二顿又吃;不好吃发气,就是贪跟嗔,反正就这两个方面。人也是,跟我合适的就拉着,拉拢;跟我不合适的就滚你的,不是贪就是嗔。

  我们凡夫吃饭时应认识“正事良药,为疗形枯”。吃饭是工作,饭是良药,不吃人就要倒。是正事,吃饭是正事,必须要办。饭是良药,为了治疗形枯。“形”就是身体,不吃饭,身体没有营养就要干枯,吃饭如病了吃药一样。

  第五、为成道业、应受此食。我今天吃饭有个目的,吃饭才能生存。生存了要修行,成就我的道业,所以为成就道业而吃饭,这是有目的的。吃了饭要修行,要修道,这就是我们吃饭的时候,要有五种观想,五种正确的看法才吃饭。所以贪嗔,吃饭的时候也要起贪嗔。

  “往昔所造诸恶业,皆由无始贪嗔痴”,贪嗔从哪来?贪嗔从痴。痴就是不明白,不明白这个我是个假相,一天就为这个我服务,我喜欢的就要贪,我不喜欢的就要嗔。痴就是无明,就是对于这个我没有认识。

  佛法并不是不讲唯物,佛法就是说你这个人就是四大,四大就是物质。你要在四大假和的身中执著有个我。痴就是一切烦恼的根子,贪和嗔就像毒蛇的两大触角,无明就是毒蛇,你逮不到它就在贪嗔上逮,就是它的触角,须上逮,它不露须你不好找他。我执到底是个啥东西?善知识常常开示我们。俱生我执很不容易找到。有些善知识说:我执,你咋找得到

  你在楼梯上走,不小心踩虚了,你想“哎呀!担心把我绊倒!”那个我执就在那找。无始以来跟着你的,就从那个东西里伸出两支触角,一个是贪,一个是嗔,你找不到我执就在贪嗔上找。贪嗔一起你追它根子“哪个喊你贪?”还是那个我执。“哪个喊你发气?”还是“我”在发气,你就把它找到。

  所以重大粗大的烦恼叫三毒,微细的烦恼,我们学百法,不是学来考分数,答卷。百法最要紧的是讲烦恼,学了百法就认得什么是烦恼,二十个随烦恼,大随烦恼、中随烦恼、小随烦恼,学起来枯燥,用起来才管用,烦恼起时才认得到是烦恼,不然自己起烦恼的时候都觉得是理所当然,“就是应该骂人,该冒火”。学百法要紧的要认识根本烦恼随烦恼,把这个认识才是真正修行。

  

《普贤行愿颂讲记 五》全文阅读结束。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