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普贤行愿颂讲记 五

  普贤行愿颂讲记 五

  我们众生执著的我,我……就是执著的那个心。哪个不晓得这个身体是一堆物质,要烂要坏的,但是总执著这一堆物质中有个我,执著实际上在心上起的,这个道理非常的深,所以说佛法甚深就是这些道理深。我们众生常说“我”,啥子是我?就是认为能想的能感觉的这个东西就是我,这个我们就叫“心”,就认为这个心就是我。我们凡夫所见到的心实际上就是我们执著为我,所以佛法说一切法无我,等于说否定我们执著的这个心,这个道理甚深,但是随时要接触到。

  所以诸佛的功德甚深,我们不要不相信佛,因为佛的功德我们不容易懂得。实际上我们本来是佛,一切众生皆有佛性,都能够成佛,都是我们不晓得怎样才是佛,佛的功德甚深,我们知道一点就称赞一点。我们一上殿就念这个偈“天上天下无如佛,十方世界亦无比,十方所有我尽见,一切无有如佛者”,毗尼里说见到佛心里要念这个。“天上天下没有哪个赶得到佛的,十方世界也没有赶得到佛的。十方世界都是凡夫咋赶得到佛?“世间所有我尽见”,我们有智慧真正信佛的人随时就应这样观察,究竟哪样还超得过佛的?“一切无有如佛者”。你常常念,你就对佛真正生起信心了,要能起这样的信心,就是比较正确的正信。

  “甚深功德海”,这是发的愿,普贤愿。实际上我们对佛的甚深功德我们不了解的,所有说的是愿。我们赞佛就要这样赞“各以一切音声海”,用种种音声赞,用种种语言来赞,所以我们上殿要唱赞。唱赞不是那个音乐,是那个赞,赞佛的功德。赞佛要出种种““妙言辞”,“妙言辞”就是语言美。我们赞佛怎样知道佛的走在功德呢?我们就是要学。所以这么多经书就是给我们介绍佛究竟有哪些功德,我们不看这些经书,就不知道佛的功德,所以要学。

  究竟佛有哪些功德?二天我们有机会把上师的《宝相赞》讲讲。《宝相赞》就是说三宝具体有哪些体相,有哪些功德。这是说赞的方式很多,“普出无尽妙言辞”,要善于赞叹。

  时间是“尽于未来一切劫”,不是说赞一会就算了,二天不赞了。有些佛弟子先信佛的时候他赞,搞一段时间他过去的业识种子发了,他又不信不赞了,甚至谤。我们要发愿“尽于未来一切劫”都要赞佛。为什么?因为佛的功德甚深如海一样深,我们赞叹不完。

  这是一者礼敬诸佛,二者称赞如来。下面是三者广修供养。

  “以诸最胜妙花鬘,伎乐塗香及伞盖”,这是说供养的东西。供养这些东西其实佛又不需要,佛受用的是法乐,佛哪里需要我们供养这些东西?这不过是我们众生一个供养的心,一个表示而已。真正我们能供养的东西实在太少太渺小了。所以我们的供养光靠拿物质来供养太少,因为我们是凡夫,限于我们的能力,限于我们的福报,我们说买香来供养,拿油点灯来供养,都有限得很,所以佛教我们供养的时候除了实际能供养之外,我们思想的供养,心头的供养,观想的供养,供一朵花就观想好多花;供一炷香就观想是好多香。你有观想在里头供的东西虽然少,少就变成多了,心力不思议。

  还有尽各人的力量。佛在世时,在大法会上,有个贫女,吃的也没有,穿的也没有,是个乞丐,看到众人供那么多灯,想供灯又没有油,她没有可供养的,她只有烂衣服,把衣服上的烂布洗了又洗,洗干净,搓来做一个灯芯,去乞讨了一盏灯的油,供灯。风吹熄了所有的灯,却没有吹灭贫女所供的灯。佛给弟子说:你们晓得吗,贫女虽然供养得少,但是尽己所有供养,并且发的愿很大,所以她虽然供养小感得供的灯风吹不熄。所以供养不在乎实物多少,而在乎是不是尽心尽力,殷重心供养。

  供养要发大愿,那个供养的功德就大。

  还有供养有时人家正需要时供养,不需要供养很多就成了浪费,人家看到要说。这里说供养很多,很多是观想的。你都没有在哪找很多呢?

  “以诸最胜妙花鬘”:花鬘是把花穿成一长窜供养,挂在人家颈项上。周总理出国到南洋国家,那国的人就以花鬘挂在他颈项上作为供养,供养佛可以挂起。我想用这样好的花穿成花鬘来供养,花可以供养。

  “伎乐”乐:音乐,我们早晚上殿唱赞以梵音的音乐来供养,也是赞叹佛,也是以音乐供养佛。还可以“伎”,杂技戏。西藏跳神,如唱戏来供养佛,总之以世间所喜欢的来供养佛。现在我们一般供养佛就是梵音唱赞就是音乐的供养。“塗香”:是香水,可塗身,也可以洒地,印度是热带,咬人的虫很多,把香塗在皮肤上,蚊虫就不来咬,所以这是一种药香,作为防蚊子的香可以塗,不是一切世间的香,塗香可以供养。“伞盖”:印度天气热,出门就要打伞,打伞是一个尊贵的表示。喜饶大师到南洋国家去,那个国家待贵宾就要叫人打伞在后面跟着。一般说伞盖是一个尊贵的表现。普通人不得用,用伞盖都是尊贵的法王、大法师才用,所以伞盖是供佛的,大殿上都要做盖宝,表示伞盖的意思。提几样供养的东西,这些也可以供养。

  “如是最胜庄严具”,庄严了三宝,使众生起欢喜心,起信心。佛不需要受用这个庄严,佛本身就是无上的庄严,这些庄严是我们的一个供养,发心供养越多越好,但是有时别人不懂,看到佛教徒烧多少香、蜡,那些人就要谤说,看他们在浪费,拿那么多东西烧!那些不懂的愚痴众生就谤,带过。所以我们烧香点灯都适可而止,表现我们信心就是,不一定点好多,这可以观想,所有大乘经典说的。好多东西都不是我们实际上办不到,办不到我们就观想,都是用禅定的力量在自己定心中。那些很好的料子不一定做成衣服,那些锦绣绫罗,都可以拿来供养佛,那些年西藏的东本格西到内地来烧护摩,啥子都拿来烧了,把这些内地人看了都吓倒了,说:那些喇嘛搞啥子?衣服都拿来烧了!烧有道理,烧才是真正供养了,你没有烧拿去供养了,自己又穿,没有供养着,喇嘛那个办法搞得彻底,要供养就真正供养,就用火把它烧了,把好多人吓着了。皮袄、念珠、帕子……啥都拿去烧,那是一种供养的方式。有的人有点想不通说:佛教徒是真正的浪费!烧了才是真正的舍了,我们供东西,买点心供在佛前,一会儿又拿下来自己吃了,哪供养了呢?那不可能那样(烧)做了就使世间人不懂要谤,烧了就是供养,就是舍了。

  都要最好的,“最胜衣服最胜香”。都要拿最好的供养,供佛不能把好东西自己受用,拿不好的供养,就没有福气了。

  “最胜”,我们的力量只能买这样,就买这样,就算最胜了。可供养香,种种香,“末香”香面子,散的。“烧香”点燃了的香。“灯烛”是供养光明。

  “一一皆如妙高聚”,“妙高”,是须弥山。印顺法师说,须弥山就是喜马拉雅山,佛经说的须弥山比喜马拉雅山大得多,喜马拉雅山大的不得了,还说真正的须弥山!“一一”每一样每一样,教我们观想,想我供养的东西一点点就要变成许多许多,变成跟须弥山那么高,堆积起那么多,不要想只供了那么一点,你会想就变成多得了,事实上我们办不到那么多,二天(注:四川话,以后的意思)有了就供养这么多,“一一皆如妙高聚,我昔供养诸如来”,尽我所有,我有这么多跟妙高山一样的东西,拿来供养十方诸佛。

  “我以广大胜解心”,“胜解”我们心头那样想,不是那样把它想成那样,就叫胜解。我们不要心量小,想供养一包花生就是一包花生,你心头把它想成那么多,就有那么多。心力能把物质转过。“胜解”,把外的境界胜得过,我供养虽小,发的心大,我的东西虽然只有一点点,我观想它很多很多。“深信一切三世佛”“广大胜解心”,就是要信有“三世佛”,信有很多很多佛,不但现在有十方无边佛,还信以过去现在未来三世无量无边的佛,我都一起想起,相信我的供养诸佛一定能够接受我的。所以,要这样想,想到这么多佛。

  “悉以普贤行愿力”,我学普贤菩萨,普贤菩萨的愿力。这卷经就叫普贤行愿品。我们没有讲长行,我们先讲颂文,要学普贤菩萨那样发愿,我学普贤菩萨那样发愿,我就能“普遍供养诸如来”。想到我有那么多东西,我把十方三世一切佛都供养完,不是光供养一尊佛。有些佛弟子供养,每尊佛前都要供养一点,每个庙子都要供养一点,世上那么多庙子咋走得完!学普贤行愿品这样想,有这个胜解,这样想就到处都供养了。所以现在有好多佛弟子都喜欢到处朝山,我这样说了二天都没有人朝山了,没有哪个相信我这个说法。到处朝山走了很多路走得很幸苦,花了很多钱,不去朝山你把钱寄在山上去请他们给你烧香供养就好了。有居士说去朝山花了很多车票、船票,走拢了又没有好多钱来供养了。你发心一样何必跑那去。印光老人和那些大德——特别对女弟子说“你就在屋里念佛,不要到处跑!”会修行就像这样观想就普遍供养了。

  这就是一者礼敬诸佛,二者称赞如来,三者广修供养。

  修了供养之后主要是要忏悔业障。我们讲六祖大师的忏悔品那个很好。我给大家说:啥子叫开悟?忏悔就叫开悟。我们做错事情就是糊涂,就是没有智慧,晓得做错了就是悟,凡是做错都是无明,自己晓得错就是开了悟,自己错了自己认识。忏悔是个很好的法门。有时我们觉得没有什么忏悔的,我又没有做什么坏事,为什么要忏悔呢?过去无量劫来流转生死做的坏事,谁也不敢保证我往昔生中没有做坏事。这个人,假使业不重不生娑婆。自己往昔没有造业就不会在娑婆世界来变人。因为娑婆世界就是苦得很,佛成道一开始就说苦谛,苦就是真理。为什么这么苦?就是往昔生中造了业,所以人人都该忏悔,现前想得起来的该忏悔,早上做错、昨天、上个月做错的事想起来就忏悔,再想不起,往昔生中多得很都总的应忏悔。

  “我昔所造诸恶业”我往昔所造的,现在还造的还多得很,我们哪里不造业…

《普贤行愿颂讲记 五》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