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禅茶一日(游祥州)▪P14

  ..续本文上一页念几遍,这样就不会忘了,好吗?

  我记得第一天下午,宗舜法师在讲老和尚写的《赵州禅茶颂》有两句话,叫做“正清和雅气,慈悲喜舍花”。我想这个是讲出了中华茶道的一个精神内涵,这个请大家要记住。

  还有一段话就是日本的茶道大师就是井伊直弼,他在一部著作《茶汤一会集》里面有一段话,叫做一期一会。这个一期一会是什么意思?就是每一次的茶会,都是你生命中独一无二的机缘,就是它不会重复。譬如说我们今天在柏林寺这边一起参加生活禅的夏令营,明年再来,我们不同。不同的课程的内涵,不同的气候等等,所以我们要珍惜生命中每一个当下,这个就是无常之美。无常表面上看起来就觉得很消极,无常,好像不行了。可是你知道吗?就是因为无常,这个世界生生不息;就因为无常,我们不断有创新的机会。所以我觉得茶道这个一期一会这句话,我们在讲禅茶的时候,要去体会。

  我喜欢日本有一个思维:禅者,我们行这个茶道的时候,一个行茶的人,当他要把茶放下去的时候,他是怎么样一个思维,什么态度呢?他觉得他是在跟一个非常熟悉的朋友,正要跟他说“再见”。所以你看跟一个很熟悉的朋友,要去跟他说“再见”这个事情,你会把茶杯像这样子随便往桌子上一丢吗?不会吧,因为这是我很熟的一个朋友,他正要离开,所以这一些思维是非常的圆融的,所以我希望大家来体会。

  另外一点就是说,我一个朋友在美国的波士顿,他有一篇文章叫“舍识用根”,这个就是他认为,在动中禅,或者在有些——譬如说我认为“茶”,就是动中禅的一部分,一种形式。这里面就是说,这也是佛教一个修行很关键的地方,就是“舍识用根”,这个“识”就是我们第六意识的思维能力。

  因为人的思维分别,他在理性化在概念化的过程前面,他把任何东西都二分了,我请问大家,什么叫左边?请问大家,什么叫左边?不是右边嘛!对不对?什么叫右边?不是左边嘛!什么叫长的,不是短的嘛!什么叫做短的,不是长的嘛!你有没有发现,人一进入概念化的思考范围的时候,你就会不断的进入所谓逻辑思维的三个定义,第一叫同一律,长是长,短是短;第二叫排中律,它不是长就是短,不可能不长又不短;第三,矛盾律,你不能说既是长,又是短,这是逻辑思考的三个基本定律。这三个定律本身,都把人的概念化思考,逼出一个很重要的特质,叫做dichotomy二分法。可是你看佛教,像《维摩诘经》讲到最高境界,它用一个非常简单的形容词,叫“般若法门”。比如说我说喝茶这件事情,当我们以茶为主,或者以禅为主,或者以人为主——如果你在喝茶的时候,茶是茶,人是人,我在喝茶,还有这个我相,还有茶相,你喝就是普通的茶,凡夫在喝普通的茶——禅者在喝茶的时候,茶跟我的同体性是同时存在的。所以我非常反对一件事情是什么?有人在台下吃饭,台上有人奏乐,音乐变成是一个什么?附属性的一种调剂性的,娱乐性的。同时喝茶也是一样,我也反对吃饭的时候,一边有人吃饭,一边有人在旁边泡茶,我觉得行茶这个事情,是非常神圣的。所以茶、人、禅这些都应该用一个非常平等尊重的方式来进行。

  这个茶要谈的东西还是太多了,我想时间真的是不够了。我们明杰法师特别给了我这个多一个半小时,我们同学问的问题,这么多。如果不回答同学的问题,觉得是太对不起大家,所以我跟大和尚做了一个分工,有些我回答不了的问题就请大和尚回答。

  明海大和尚:

  这个问题是这样的——第一个问题:到底是禅茶,还是茶禅?都可以。

  第二个:茶与禅或禅与茶的关系。

  从你提问题到现在已经过去好长时间了,游老师也讲了很多,相信你应该很明白了。

  第三个问题:佛陀时代,有无喝茶的讲究?

  在我自己的知识的储备里面,好像佛陀时代,没有在佛经、佛教文献上看到佛陀关于喝茶的开示,但是我知道佛陀关于如何穿衣、如何走路、如何吃饭、生病的时候怎么办、上厕所应该怎么上。这有些刚才游老师也讲了。

  第四:如何理解妙玉,括号红楼梦中,对喝茶的解释,她说:“一杯为品,两杯为饮,三杯是牛饮”,所以看来不能超过三杯。

  游祥州教授:我想,刚好有一篇论文,刚好可以补充刚才师父所回答的,就是我对禅茶的教学,基本上归纳成四句话,就是“正念分明是根本,趣味仪轨基本功”,就是说要修禅茶,正念分明的功夫这是最基本的,这是明相应触;然后你要注意到它的趣味性,注意到它的仪轨,因为没有仪轨就会乱掉,泡茶有基本功——水温哪、茶量呀,还有泡茶的时间哪,这些都有关系,而且每一种茶有不同的茶性;“身教境教易简行”身教非常重要,境教,环境也很重要,最好用简易的方式来进行;“全茶是禅当下觉”,这就是我应当回答,到底是茶禅还是禅茶。这四句话的架构就是:正念分明是茶禅的根本原理,而趣味、仪轨跟基本功是茶禅入门的三个要素,身教跟境教是最有效的善巧方便,简易泡茶法在茶禅教学上是最容易上手的入门泡茶法,但是这些都还在相上做功夫罢了。

  茶禅的真实内在功夫只有六个字,就是“如实觉知当下”,也就是明相应触与当下一切境界。什么叫全茶是禅呢?就是强调在行茶过程里处处都是禅,所以一道茶泡下来,从倒茶、供茶到品茶全茶是禅。我在全茶是禅所以能够落实,就是因为在这个寻常的过程里,你每一个当下都保持着如实觉知当下,所以叫当下觉。

  不过全茶是禅只是说到一半,还要加上一句意思才能完成,那就是全禅是茶。所以一个茶事进行的过程里,只要走入正念分明的功夫,整个禅的境界,就在泡这杯茶,品这杯茶的当下,完完全全的展现出来了。所以这个时候,已经不需要任何其他的形式来做禅的方便,所以茶与禅在这个地方,一味、一法、一时、一境、一心、一意,当下就没有差别,这就是和、静、清、寂,这就是无念、无住、无相。

  我有三篇论文放在师父这边请师父指正,如果同学们有兴趣,文章可以放在网络上面,让同学来阅,好不好?同学们,今天讲的只是个大概,有些是文字上不能表达的,那么我想可以上网去看这三篇文章,一个专讲明相应触。(明海大和尚插话:上柏林寺的网,你们就搜索柏林禅寺。)

  游祥州教授:师父,这个问题是大一点的问题,请师父来答复。

  明海大和尚:本来是考官成了考生了!

  第一个问题:客观上茶有好坏之分,而佛没有分别之心,我们应如何面对其中的矛盾?究竟该不该去分别?

  分别有两种:第一种就是自我为中心的,比如,以贪嗔痴无明驱动的那种;第二种就是刚才游老师讲的,与明相应触,观照的。你用的好坏这个词不是太准确,好坏应该就是个判断,那确实是一个分别,是个自我为中心的分别。在喝茶中,那一种与明相应触的观照,喝茶中那种觉知和观照,远比你这概念判断的好与坏要来得更直接、更细腻、更全面。简单来说,就是你知道什么是什么,至于你说是好是坏,那就是另外一层判断了。

  第二个问题:“阐释一些禅诗”,这还是一个专业的题目,需要游老师再讲一次课。

  游祥州教授:师父,这个问题也很麻烦。(又递过一张纸条)

  明海大和尚:(念营员问题)“为什么要开悟?多累呀!”

  你终于开悟了。你开悟什么了呢?你知道人生还有累和不累,如果你知道这个,你明白了这一点,就可以了。

  游老师带我们学习和体会了一天的禅茶一味,他很客气,说是让我打分,禅茶一味这个考题是谁出的?是释迦牟尼佛,是赵州祖师,所以说只有释迦牟尼佛、赵州祖师才有资格打这个分数。我今天实际上和大家一样,我们大家,包括我们在内和游老师也一样,我们都是禅茶一味的考题之下的考生。经过这一天的学习,我感觉我跟大家一样很幸运,在我们正要回答这个考题之前,有一个老师给我们做了辅导,告诉了我们怎么去答这个题目,我们可以抄在纸条上,到时候——考试那个词叫什么?就是进考场的时候带个条子进去,(游教授插话:夹带)哦,夹带,所以我们游老师,给我们考试的这个辅导,我个人是非常受用的,我相信有他这样的一个辅导,我们诸位在答这个题的时候,一定能够答满分。在听了游老师的“禅茶一味”以后我的感想是什么呢?禅茶一味,我们实际上说茶,去体验禅。游老师这个讲课,让我想起佛教里面经常讲的一句话:“一花一世界,一叶一如来。”《华严经》里面讲:你把一粒微尘——微尘很小啊,你把一粒微尘剖开,里面有三千大千世界微尘数这么多的经卷,经卷是代词,就是指的法义。

  今天游老师畅谈一片茶叶,给我们剖开了、展开了,应该说他还没有完全展开,这一天是不够的,所以诸位有没有注意到,我们生活中的一片茶叶展开了,就是佛法,就是生命之道。我们生命中,像这样的微尘,这样的花,这样的叶,何其多也!我们要步入佛法这道门,也是处处都有。不过对于我们中国人,对东方人,在以茶的特殊的性格来说,这条路确实有其特别之处,以至于我们喝的茶叶,没准是哪一位菩萨的化身呢。有一个同学说,这菩萨也够难受的,被我们给喝下去了,还要用水煮,开水烫,之后的话,就被人扔掉。但是菩萨的精神就是这样,他愿意被我们吃到肚子里,愿意走这样一条路。所以茶禅这个道是特别值得留意的,特别在我们中国,它成为我们文化传承一个重要的构成部分。时至今日,刚才那个营员提到他是学环保的,游老师今天讲到茶禅中,也提到环保的形势,所以里面可以引起我们很多的创造性的想法、做法,这是一法——就是一个微尘生出无量的微尘,生出无量的法来。由此我们要体会到,它最终是要落实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茶和禅不二,它也昭示了生活和禅不二,生活的内涵太多了——吃饭、睡觉、穿衣……,游老师为了让我们明白,把生活中我们最容易忽略的那一部分,今天还提出来和茶相提并论。你们好好参一下,如何这样“执其两端而扣”,你们就会体验得深一点。所以我们的生活,就是六根六尘,眼耳鼻舌身意,色声香味触法,《心经》里面说这些词,一定要把生活对上号。就是要在六根六尘的接触中,就是要在六尘中去悟这个道,也是要在六尘中去转*轮——等你悟了以后,等你明白了——你再用六尘去转*轮,去度众生,这个是我今天听了这个课的感想,作为一张卷子交给辅导老师,请他给我打分。

  明杰法师:感谢游教授今天主持的禅茶一日,也感谢明海大和尚最后给禅茶一日所画的句号。

  今天是一个非常特别的活动,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今天大家六根具用,一般的讲座只到眼见耳闻,而今天我们又多了鼻嗅茶香,舌啖茶味。无论如何,大家今天喝了很多的茶,你们喝出味道来了吗?(营员:喝到了)

  那么喝完茶之后该做什么?吃饭去。

  好,再次感谢游祥州教授。

  

  

《禅茶一日(游祥州)》全文阅读结束。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