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2009年 第十六届夏令营 禅修指导▪P4

  ..续本文上一页,这个比喻可能对你们有的人来说可能缺乏经验。如果你们做过饭的话,揉面知道吗?这个面粉用水和了以后,它是不均匀的,有的是硬疙瘩,有的是干的,有的很湿,揉面就是要把整个面团揉到很均匀。所以我们这种慢行实际上是在揉面,揉你这个身体的面。你发现你身体里面有很多紧张,有的是干的,是疙瘩的,没水的,有的是有水的。所以慢行中要达到我说的非常之平衡,非常之从容,非常之柔软,注意,身体很柔软,这个就像揉面一样,它完全达到了均匀,达到一种均匀状态。这个就要有个过程,这个过程就是要不断地重复,把呼吸和步伐统一起来后,去重复,这样慢慢你会找到身体的紧张,哪里紧张,你会发现,比如你发现你的肩很紧张,你的脖子很紧张,你走的时候怎么老往左边歪,当然静坐中也能够发现这些问题。我前不久在德国带老外打坐,小参的时候有个老外问:我打坐的时候怎么老往右边歪呀?他身体老往右歪,后来我过去拍他的肩胛骨,他右边的肩胛骨比左边的高出一个拳头来,是他右边的肩胛骨本身有问题。但是你们诸位因为还年轻,可能这些问题,什么风湿呀,这些问题没有,但是紧张是有的,所以在行走的时候,你先做到如同刚才你们看到的,像我那样的非常慢、非常平稳、非常柔软,跟呼吸配上得有一个过程。还有问题吗?

  营员:有没有固定的模式?

  明海大和尚:没有,没有固定的模式,注意,呼吸进气、出气,左脚、右脚,没有固定的模式。注意,这就是这个方法的特点。如果有固定的模式你就紧张啦,我呼气迈左脚……不对,因为你在一个呼吸之中会左脚右脚迈好几步呢。你根本不用考虑,你只要考虑,我倒觉得你们刚开始找这种节奏,在你的脑子里面有一个默念,你看啊,我把这个默念说出来,比如说:“咚哒哒哒哒哒哒。”它有节奏,步子和呼吸,“咚哒哒……”哎,有这种节奏感,从心里去找这种节奏感,不考虑迈左脚还是迈右脚,这些太麻烦了。

  这个方法就是帮助你放松的,如果在行走中你一旦发现你有紧张或吃力,你只要按照这个方法去做,慢慢地就好了,就放松了。

  营员:(略)

  明海大和尚:不要数数,先找到这种节奏就好了,不要数,我呼气走了三步,吸气走了两步,当然你要了解它很容易,你稍微一注意就知道你这一吸气走了几步,呼气走了几步,这太容易了,但是你的注意力不要放在这上面,注意力还是在呼吸上,在呼吸、在脚步上。当呼吸把整个身体统一起来的时候,把行走把步伐统一起来的时候,你会感觉到虽然你在行走,但是你的身体是个“一”,是个完整的很轻松、很放松的“一”,在这种时候你再体验我说的,脚掌在地板上接触那种感觉,那种奇妙的感觉。佛学里讲“触”,脚掌接触地板那种“触”,那一刹那原来是非常丰富的。我们平时走路,走了千步万步都没觉得,因为我们的心都浮躁了嘛,都粗了嘛!现在我们是要做第一步,就是把步伐和呼吸统一,做这一步。还有提问吗?

  营员:(略)

  明海大和尚:活在当下,当下也是个相对而言的,正在发生的,你说哪是当下呀,一说它,它已经不是了。把握当下,一说它已经不是了。生命就像一条河流,在不断变化中,每一个正在进行之中的就是当下。所谓活在当下,你们会问那我们不用计划喽,还要计划,注意,计划也是在当下。那么我们说未来的目标和希望给我们鼓舞,这算什么呢

   未来的目标和希望如果你不在当下去落实它,它不会给你鼓舞,它会落空。未来的东西要实现也是从现在开始,从你正在进行的,从现在的状态开始。所以大家去体会一种非常自信,非常内敛,非常平静的当下,然后来展开我们生命的一切。

  营员:我们在寺院中让我们体验并不难,可是回到学校,回到生活中好像很难。

  明海大和尚:他的问题问得很好,他的问题是:“我们在寺院中让我们体验并不难,可是回到学校,回到生活中好像很难。”就是因为难才要到寺院来充电啊,你充了电以后回到学校,回到单位,回到家庭,你每天可以留出一定的时间来做这个训练,自己在家里还可以充电,用这种方法来充电。有时候我跟你们是一样的,我每天也要做很多工作的,有时候我们也是要用这个办法来让自己静下来,定下来,回到当下,回到自己的正在进行时,在这里面把所有的担忧、所有的工作先都放下,清空自己,回到当下你会找到路。

  现在我们大家跟刚开始一样,都坐在蒲团上,就地找蒲团坐,不要紧,别人的东西不要动,还是面对面。

  刚才讲行禅,现在我们静下来静坐十五分钟。上午我讲了坐禅有一些ABCD,还有一个细节就是你们刚学坐禅的人,回家以后每次打坐时间不要太长,每次不要超过二十分钟。因为刚开始你还不容易体会到静坐的快乐,超过二十分钟让你感到苦恼,你下次就怕,所以二十分钟之内是比较合适的。现在大家坐好,按照我们说的要求去做。蒲团是有坡度的,让你们能够觉得后面显得高。

  注意,你要放松的,头部运动一下,身躯运动一下。好,我们坐十五分钟,听到木鱼声就是我们正式入静,听到金属的引磬的声音时就是我们开静。(木鱼三声,坐禅开始)

  (引磬声)这个信号是出静的,出静之前要深吸一口气,呼出来,然后再慢慢地动,慢慢地起来。原因是什么呢?原因是因为我们在静坐的身体和平时生活中不一样,静坐中我们的气息比较细,比较精微,比较细微,而平时我们的气息比较粗,这细和粗之间的转化不能突然,突然会造成身体不舒服,以后我们慢慢地行禅,我们的气息和运动都是很细的。那么大家稍微活动之后再站起来,站成刚才一样,三行,顺时针方向,现在开始行禅,开始!慢一点,非常好,有的人做得很好,有的人已经找到那种感觉,一边走一边要发现自己:身体哪些地方是紧张的;你的脖子哪个地方有点酸,右边有点发沉,深呼吸,为什么呼吸不深呢,是不是这儿有个结呀?气息在那里不畅通,当呼吸深的时候,你特别想哭,心里面有委屈;最大的发现是,平时你都没有去观照过你自己,表面上你很爱自己,其实呢,你对自己一点不了解。如果有个人代表了我们的身体和你的神经系统发言的话,他就会抗议你平时对他的态度;所以慢慢地经行就是要观照自己,觉照自己,这才是真正地对自己好。

  慢慢地经行,有一种自我治疗的作用,自我修复的作用。就像举重运动员,当他向重量发起冲刺要举起来,失败了。他会在一边休息,恢复体力,重新下一次发起冲刺。我们在人生路上经常要向一个重量发起冲刺,我们举不动它,我们现在就是要恢复体力,我们现在要修复自己,准备下一次的冲刺。所以大家不要小看这缓慢的行禅,依照我的理解,它应该成为你们生活中的必修课。首先,你不要把你的目标设定得太高,设定到你要开悟啊等等,首先你要设定,就用这种禅修来修复自己,给自己充电,让自己学习、工作、生活得更好,这是千真万确的。

  (木鱼声)好,站住。禅堂里面有一个规矩,就是在行禅的时候,听到这个号令你就要站住,这是无条件的。下面我再讲几句,在我讲话的过程中,如果有的同学要方便就可以去。我们衍空法师已经教给大家坐禅数呼吸,刚刚我们讲行禅,不数,但是呼吸和脚步要找到一种同步的感觉。你们会有一个问题,为什么老说呼吸呢?因为释迦牟尼佛讲过这样的话,过去,在释迦牟尼佛以前——那当然是很早以前的文明中出现的佛,叫古佛,到现在释迦牟尼佛,都是以呼吸作为修行的目标而觉悟。他讲过这样的话,他讲这话是强调呼吸对于禅修的重要性。为什么我们把呼吸做为禅修的目标呢?因为呼吸是我们生命中时时刻刻都在进行的一件事,没有停过,如果呼吸停了,就有问题了。呼吸,我称它为肉体和精神的桥梁,我们生命不是有身体和精神吗?身体和精神的连接就是呼吸。不管是身体还是精神的变化都会投射在呼吸上:你的情绪波动,呼吸会发生变化,你生气的时候,有的人说气得喘不过气来;你特别高兴的时候,你的呼吸也会发生变化;长时间的忧伤,你的呼吸也有变化;乃至于你的某一个念头,你某一个心念的变化,都会影响呼吸的变化。这种速度非常快,几乎是同时的,你心念的一种波动变化,会很快地反映到呼吸质量特征上,你需要在静坐中才能发现。反过来说,我们的身体有问题,它也会投射在呼吸上,刚才说你长时间忧郁,会影响呼吸,通过呼吸进一步影响我们的身体,我们知道林黛玉长时间的忧伤,她肺就不好。怎么忧伤就影响肺了呢?在场有学中医的学生,人的情志和人内脏的对应关系,这种对应中间的连接点大家都没有找到,这个连接点就是呼吸呀!大喜会伤什么,大怒会伤什么,它是怎样影响我们的内脏的?首先是呼吸有变化了,时间长了就影响内脏喽,就是这样的。所以说呼吸是身体和精神之间的连接,我们通过把注意力关注在呼吸上,就容易非常自然地在我们的生命中起到这种治疗、修复、调节的作用。是非常自然,为什么说自然的,因为呼吸不需要我们刻意去造一个呼吸,它自己就有,我们只是把注意力拉回到它上边就可以了。所以这就是为什么我说坐禅以呼吸做为目标,尤其是初学者是比较容易的。佛陀也讲过:你要学到深的地方,呼吸可以一直伴随到你开悟,你以它做为修行的目标,当然它后面还有许多其他的技巧。现在我们开始学,首先就是要体会到呼吸的妙处。当我们静坐的时候你会发现,呼吸它会很粗,会有声音,有时是长短不一。在静坐中,在正常状态的时候我们呼吸要深,要长,要匀,最好没有声音,还有就是变慢,呼吸变慢,真正你静下来的时候,你消耗的氧气,你所需要的外界的氧气就减少,对氧气的依赖会减轻,身体会得到修复。现在我们再坐在蒲团上,再静坐一刻钟,你们平时在家里如果有一天或者半天修行,就可以用这种方法,静坐一刻钟,二十分…

《2009年 第十六届夏令营 禅修指导》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