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第十一届夏令营 净慧老和尚开示禅修▪P3

  ..续本文上一页是,我在初接触佛教时发心很猛利,可是后来心慢慢地懈怠了,我想请问您,有什么方法可以使自己在日常生活中不断地发起菩提心?

  净慧老和尚:现在是三个问题,发心是一个问题,调身体是一个问题,调饮食是一个问题,我们先从最后一个问题来讨论。发心呢,就是我们做任何一件事的动机是什么,你为什么做这件事。比如我们为什么参加夏令营?你一定是有一个动机有一个目的、有一个要求,这个要求可能是多种多样的。如果说我们的要求或目标远大一点,可能在夏令营里收获会多一点;如果这个目标要求很简单,这个庙里我没有呆过,这个和尚没有接触过,夏令营是怎么回事,我去看看。如果抱着这种心态而来,可能收获就会少一点。因为这样一个目标很容易就达到了,你住上半天,或者顶多住上一天就可以了,再住下去就觉厌烦了,和尚的生活不过如此,夏令营也是不过如此,天天是粗茶淡饭,睡觉蚊子还很多。如果我们志存高远,我就是要来磨练自己的意志,锻炼自己的毅力,训练我的这种身心素质,要从这个要求出发的话,那么这七天他会很认真地做每一件事,很认真地坚持每一项活动,按照规范的要求来完成。因为这每一项活动都和自己目标是一致的,这可能是一般人都有的要求。再其次,有一些有信仰的朋友,他会知道发心的意思是什么,发心就是要发菩提心,菩提心是什么呢?菩提心是求觉悟的心,是度众生的心,是尽未来际,在生死苦海中上求佛道,下化众生,无悔无怨的心。如果要发这种心的话,那就什么问题,什么困难他都克服得了,这是一个大目标。大家记住,我说的是在生死苦海中上求佛道,下化众生,无悔无怨,这个很难了。这就像地藏菩萨的愿力一样,像观音菩萨的愿力一样,你发了这样的心,什么腿疼,什么腰疼,什么蚊子咬,什么睡得很拥挤,那一切的一切都是微不足道的,一点小小的困难而已。

  所谓发心呢,从佛教的要求,从学佛的要求,从大乘佛法的要求,从禅宗的要求就是要发这种心,在生死苦海中,不是到极乐世界去啊!是在生死苦海中上求佛道,下化众生,庄严国土,利乐有情,无悔无怨,这是佛教的根本精神。我想佛教的根本精神不是叫大家都到极乐世界去,都到极乐世界去,我们这个人间的苦难谁来救济呀?虽然说我到极乐世界去还要返回来,倒驾慈航,乘愿再来,但是往往它会把人引向独善其身那样一个目标。所以发心呢,一定要发菩提心,发无上菩提心,像我刚才所讲的那个就是无上菩提心。

  其次讲到腿子疼,管还是不管?这个属于调身体的范围,腿子疼还是要管,因为你不管,疼是很现实的,所以就一定要有个方法去调。这个方法是一些操作层面的事情,比如说我刚才讲到从十分钟开始,要求一次能坐到十分钟,慢慢在这基础上经过若干时间加到一个小时,这是调的一种方法。第二个方法,比如说现在只能够单盘,还不能双盘,那不妨从单盘开始,单盘能够坚持一个小时,以后慢慢再来练双盘,这是第二个方法。第三个方法,不管你是十分钟也好,一小时也好,你一定要注意保护你的腿子,你坐一分钟也要保护它,不要让它受风。腿子如果受了风,风钻到骨头里边去了,你再想打坐几乎是不可能的了。因为腿一拿上去,一弯过来,就弯不过来,它就疼,疼得你难忍、难受,所以一定要保护这个腿子。冬天包上毯子,夏天包上毛巾被,要避风,要让人面对风坐,不要让风从左右后面吹过来,风一定在前面,面风而坐。因为我们这个脸,不管在任何时候,都是迎风前进,它不怕风,人的前部不怕风,我们长期的生活锻炼养成了这样一种功能。所以你打坐的时候也是面风而坐,这样你一般不会出毛病。左右和后边没有这种锻炼的经历,所以一吹了风你不知道,等你知道了,到骨头里边去了。在家里打坐也是如此,在家里打坐如果是门和窗,你就要对着门窗,即使门窗是关着的,你也对着那边,因为门窗关着不见得门缝就没有风,它还是有风。这也是调身的一个方法。所以腿疼不要不管,你不管,这个心静不下来,但腿一定要练。我刚才说了你一天可以从十五分钟开始,并不是说在十五分钟以外,或者早晚加到一起半小时以外,再也不去练,还是可以练。比如说你坐在那里看书,你可以把腿子盘起来,你坐在沙发上,沙发宽一点,你也可以把腿盘起来。这样你长期地训练,把软组织能够使它宽松的,有些绷得很紧的筋能够使它慢慢拉长了,慢慢拉长了以后,腿子就不疼了。现在疼是什么?是那个筋绷得很紧,还没有拉长,那个血液就在筋里边胀着疼,主要是那个疼。

  再讲到吃饭,就是调饮食,吃得饱或者说吃十成饱和吃八成饱,对身体的营养应该说没有大的影响。现在都讲要减肥嘛,如果说每餐都吃七八成饱,那你一定会是一个非常健康的身体,不会像我们那位一样,那位就太胖了,你贵姓?姓任,你今年多少岁?二十一,你这个体型与年龄不成比例。你多拜佛,多打坐,多吃蔬菜,不要吃肉,就会慢慢地把你的重量降低下来,就能减肥。这个打坐呢,在饮食方面说,两种情况下不宜打坐,刚吃饱饭你不要打坐,吃饱饭一个小时以后你再打坐;第二种情况,饥饿难忍的时候你不要打坐。所以太饱太饥都不适合打坐,就是在半饥半饱的情况下,最容易进入状态。记住这个,这个也是调。这是从食量方面来说,从食物的选择方面来说,打坐不宜吃油腻的东西,不宜吃对肠胃有刺激性的东西,比如葱、韭、大蒜、辣椒不宜吃,因为它有刺激,它一吃了以后,你定不下来。第四,那些已经陈旧了的食品,比如家庭里边剩饭剩菜,不是在冰箱里保存的,带馊味了,那千万不要吃,吃了以后对打坐不利,一定要吃新鲜的食品。上面所举是不宜的食物,它可能会导致你的一些宿疾,就是以前有什么病,会导致它又会爆发。大概从这三个方面来解释这个问题。下面还有哪位有问题,举了手,话筒在后边。

  某营员:尊敬的上净下慧老和尚,我说说打坐中的感受,我打坐时有时会觉得身体要爆炸了,或者是有些非常恐怖的状况。后来通过看书知道这是一种幻,我就不执着它,但是慢慢的它就没了。我想问一下我这样做是不是对的?

  净慧老和尚:打坐叫做用功。功是什么呢?气功就说功是功法。功有个功法,打坐也有个坐法,参禅有个禅法。意思就是说,我们在这个过程当中不管别的,在这个方法上抓住方法不要放。在方法上用心,在方法上用功。那初步来说,就是心如墙壁。虽然你有一个念头,一个方法,那对其他的杂念来说,你的心已经达到像墙壁一样。你能够做到这个样,其他的一切问题都能够解决得了。比如说那些幻觉、幻听、幻视,那都是我们内心的一种反映,在用功过程中的一种反映。如果你做到心如墙壁,那些境界出现了,你不要去理它,你一理它,就随妄想跑了,随幻的东西跑了,你就把你的方法丢掉了。所以在用功还没完全打成一片的时候,一定不要丢掉方法,能够不丢掉方法,你就慢慢地可以达到绵绵密密,打成一片,到达了这样的境界,你就能真正做到心无二用。但是不要满足,还没有做到桶底脱落,做到了桶底脱落,那就是开悟了。开悟了以后才只是真正修行的开始,开悟就是见道嘛,见到了修行的道路,见到了你所要达到的目标的境界,那个时候你会更有信心去修行,你也知道如何去修行。

  某营员:我在打坐的过程中出现胸闷的现象,不知是什么原因,应如何对治,请老法师慈悲开示。

  净慧老和尚:胸闷就是你的呼吸没调好。昨天明海大和尚也讲了,这个息有四象:风、喘、气、息。胸闷就是你的呼吸在喘上面,出入息不均匀,或者是太快,或者是太慢,或者是太长,或者是太短。你希望这个呼吸能够一步到位,做不到。以为好像一吸气就希望能够吸到丹田,出息也希望能从丹田引出,一步到位到不了,要经过长时间的训练才能做到这一点。所以你在调呼吸的时候,数呼吸的时候,随呼吸的时候,一定要顺其自然,不能过分地去要求它,你过分地要求它,就会有胸闷气短这样一些后果。如果长此以往,你就会对修行丧失信心,没有力量去坐,所以希望在调呼吸,或者念佛、诵经的时候,一切要顺着你本身生理素质的要求,顺其自然。

  某营员:尊敬的净慧法师,我以前没有打过坐,以前我都是静坐。静坐的时候,我觉得我观察我的第八识很容易达到定的状态;但是我打坐的时候总在和腿打架,心不能静下来。我就想问一下,为了修行的话,只静坐不打坐行不行?

  净慧老和尚:因为盘腿静坐这种姿势是和我们所用的这些方法是一致的。因为一个人只有把脚和手都真正按照传统方式的要求调整到这种位置,人的心才能够真正收摄,凝聚在一块。因为诸佛如来成道,都是以这种姿势。所以如果想修行,而且也能够盘起来,看来你的年龄也不是很大,身体也没有什么特殊情况,还是慢慢练打坐这种方式,会对你有好处。在转换一个姿势的时候,肯定会有一些不同,因为原来就是垂腿静坐嘛,也许可能会容易进入那种状态。如果你把打坐练好了,经过一段时间,它同样会有更好的效果。至于你说能够观第八识,我想大概不太可能,还是观察你当下这一念,这个最实在。这一念是什么呢?从第一识到第八识都在其中,但它最现实的可能是我们的第六意识,是这个东西。

  问:净慧法师您好,我想问的问题就是,您刚才讲,心如墙壁,然后又提到应该关注两个念头之间,我想知道具体的方法是怎样的?

  答:我刚才也讲到,就是当下这一念,你要观察到其他的念头不插进来,你这一念就像墙壁一样,任何东西都进入不了。我刚才也说到,这是一种方法,这个不是究竟,它还是有一念在,但这种方法是必须经过的,不经过这种方法,安心不可能。当下一念就是前念已灭、后念未生那一念。好,今天上午跟你们交流分享就到此为止。(完)

  

  

《第十一届夏令营 净慧老和尚开示禅修》全文阅读结束。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