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阿含解脱道次第》第三十二章 涅槃、无为、空 问答▪P2

  ..续本文上一页自我才会真正臣服,当我慢消失,就能切入“无想无愿”,体会到无学、无修、无为的境界。假的空三味,你是用头脑从文字上去思维,用“有为法”达成的。所以区别真假三三味的原则在于一个是无为法,一个是有为法。

  406、证入涅槃的意义是什么?(211页)

  答:证入涅槃就是贪瞋痴的止息,是烦恼与颠倒梦想的止息。等于说涅槃就是把你的精神病医治好了,成为一个觉悟者,如实了悟身心内外,宇宙人生的真理实相,不在颠倒梦想,真正解脱自在。

  407、解脱者对是非好坏是怎么对待的?(212页)

  答:解脱者对是非好坏的分辨,是没有任何个人的贪瞋痴,没有任何个人的预设立场,没有众生二元对立的思想分别,他是以平等心,以无量包容心,以无限的慈悲心,帮助众生成长与改变,因一切都是无常,人是可以改造转变的,以恨不能止恨,唯有慈爱才能消融那些仇恨。

  408、风与空的性质有什么不同?(214页)

  答:风属于物质界,不可以包容贯穿现象界的一切,

  空是无色界,可以包容又贯穿现象界的一切。

  409、体证缘起、空有次第吗?(213页)

  答:现象界的生生灭灭就是缘起,现象界的一切,一直在生灭变异,若见缘起就是见法,你会看到无常无我的法印,也会看到涅槃、无为、空。当你了解甚深的缘起之后,就能够体证到空。如果没有真正解读缘起,没有如法体证三法印,你就不会真正体证到空。那么你所谓的空,都变成空洞的空。

  410、“常、恒、住、不变易法”符合于什么?为什么?(214页)

  答:符合于“空”。因为“空”的特性是宇宙本体,本来就存在,而且是实际的存在。“空”是涅槃寂静,因此只有空是“常、恒、住、不变易法”。

  411、如何理解我们内心所有的苦,都来自于颠倒梦想和错误的抓取?各自回答,在心得分享时,让大家发言,广泛讨论。(216页)

  412、贩买佛法是什么行为体现?(217页)

  答:如果还有我私人的秘法,认为要对我多好,要对我怎么巴结,要供养我多少,要捐出多少,我才跟你讲什么法,而且法还要分很多等级,你要赞助多少,才跟你讲到什么法,这都是在贩买佛法。如果有你私人的法,那是你还有我是、我能、我慢,个人还在迷惑颠倒之中。

  413、没有见到法的大师是什么行为展现?(217页)

  答:如果一个善知识不是帮助你去见到法,你跟他学法越久,他越强调自己很厉害,对他的关系越抓越近,越抓越紧,表示这位“大师,善知识”还没有见到法,还是在树立山头,树立我是、我能、我慢、一个很厉害的权威偶像,这样很可惜。

  414、如何理解“此法常住、法住法界”?(220页)

  答:此法常住:这些法则就是大自然的法则,真理实相,它本来就如此,跟整个大自然的运作一定是相同的,也一定常存于大自然里,现象界的一切一定有这些现象三法印、四圣谛一定是法住法界。法住法界:法就是法则,就是无常、无我、缘起法,法是人类智慧者、解脱者、深观现象界所归纳出来的法则,名相。法界指的是宇宙本体空,包括从本体空衍生出来的万事万物,现象界的一切,这些法一定长存于法界。

  415、一切来自于空,以空为背景,以空为舞台,最后又回归到空的含义是什么?(221页)

  答:一切来自于空:是说现象界的一切都来自于空,以空为背景,以空为舞台,最后又回归到空。为什么说来自于空呢?就是从空里的能源转换过来,然后形成有形的物质之后你又是浸泡在空里,你必须以空为背景,以空为舞台,离开空你根本不可以存在。比如这个空就像大海,大海的波浪来自于大海,当波浪形成的时候,它底下一定靠大海的支撑,因此波浪必须以大海为背景。以大海为舞台,如果没有大海的支撑,你这个波浪不会存在,当这个波浪缘尽的时候,又回归到大海,也就是一切来自于空,以空为背景,以空为舞台,最后又回归到空的含义。

  416、怎么理解“一切无自性”?(222页)

  答:现象界一切的生生灭灭,它都没有自性。就是你本身的存在,你自己没办法决定,自己做不了主,包括一个呼吸,你都没办法决定,何况你还能主宰谁?因此叫做一切无自性。现象界的一切都是缘聚而生,缘尽而灭,生灭变化,随顺因缘,不是谁能掌控的。

  417、怎么理解“但法自然”?(222页)

  答:一般的理解是种什么因,就自然得什么果。只要好好耕耘,自然会有收获。这里另有深义,老子曰:“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是让我们回到以大自然为师,大自然处处都在跟我们讲经说法,大自然是一部无字天书,只要走出自我的梦幻世界,就能在大自然中看到实相的世界,从中看到活生生的真理、佛法与启示。

  418、在讲到各宗教所指时,我们应转变哪些观念呢?(223页)

  答:修行不要求神通,感应这些,这样会误事,甚至一进去,几十年都难出头,不要迷信,不要盲目崇拜偶像,成佛是成为一个觉悟者,决非三十二相,八十种好,神通广大,无所不能。不要以为你信佛,就认为佛教才是究竟,其它的都是外道,不了义。没有所谓的末法时期,因为真理实相是过去如此,现在如此,将来也必然如此。要回归到以大自然为师,不要见指不见月,要透过佛陀的手指,到大自然中、到法界里去见到活生生的法。只要“自我”消失,涅槃彼岸就在眼前,它不是修出来的,它本来就存在,心净则佛土净,净土就在你心中。

  419、为什么说佛陀要我们回家的这条路没有了?(224页)

  答:佛教徒一般的目标都是好好修成佛,把佛陀当成一个超级的大偶像,一直在拜,要成为佛陀的样子,金光闪闪威力无穷。实际上成佛就是成为一个觉悟者,佛陀本来是要协助众生回归法界,回到自依、法依,结果今天很多的修行者,都是背道而驰,距离佛陀越来越远,都是心外求法,所以佛教也很可惜,这一条路也消失了。本来此生此世就可成就,结果演变成佛要三大阿僧只劫,都把目标索定在佛陀的身相上,崇拜偶像,盲目迷信,真的很可惜。

  420、怎样来到超越一切宗派、宗教的境界?(224页)

  答:就是“入空戏论灭”,当你真正体证到空,与空溶为一体,你就不会说:我这个宗派最好,最究竟,其它宗教都是不了义,是外道。如果你有这些看法,表示你还有排他性,还没有超越出二元对立的世界,表示你还在名相上面绕。所以你本身必须体证到空,才能来到超越一切宗派、宗教的境界。

  421、怎样把说实相与批判区别开?(225页)

  答:说实相是超越二元对立的,是自我消失,无明永尽,是溶入一体世界的展现,是慈悲与智慧的展现。因此佛陀很感慨的讲,不是我跟众生争,是世间人与我争,我只是如实叙述真理实相而已,我没有跟众生对立,我没有批判的那种意味。批判是仍然处在二元对立当中,是我是、我能、我慢的展现,是自我的展现,是烦恼众生所为。如果说实话、说真理、说实相的人,跟你原来预先所了解的观念不同,就认为人家在批判,就认他是错的,你就随缘吗,那就任他诽、任他谤,把火烧天徒自累。

  422、如何体会“空”对我们的生命重要?(227页)

  答:你可以一天不喝水,你可以三分钟不呼吸,高空弹跳的几秒钟,我是降落伞从高空降下来,几秒钟没有踏到大地,你还不会死,但是你一秒钟,或是百分之一秒,千分之一秒没有“空”,你都不可以存活。从这里去体会“空”对我生命的重要,虽然你平时,往往忽略了空,忽略了空的存在,然而当你了知这一切,你会体会到“空”的浩大,“空”的玄妙,才真正体会到“空”对我们生命是何其重要!当你体会得越深,就越懂得感恩!

  423、如何去体会空贯穿一切的含义呢?

  答:空涵溶一切,贯穿一切,如果没有空,现象界的一切不可能存在,如果没有空的支撑,物质也就不可能存在。比如,气球里面必须吹进空气它才会膨胀起来,如果没有空的话,它就会泄掉。再比如这栋大厦,我们用一个很厚的密封的罩子把它罩住,用很强的吸力把里面的空气都抽出来,这栋大厦能不跨下来吗?一定会跨的。那么一栋大厦的存在,除了外面种种硬件建筑设备都具足,还必须有空的贯穿与包含,空一定要贯穿到里面来,这栋大厦才会存在。我们人的身体里面如果没有空贯穿进去的话,你不会活着。大家去体会,现象界的一切不止空包溶你,它还贯穿到你的里面,在此包溶跟贯穿还有不同的含义呢。很多人有游泳的体验,当我们跳下水去游泳,人泡在水中,这时候是水包溶我们,如果我把杯子里的水喝进体内去,这个水它就贯穿到我们的身体里面,我们现在有空包容我们这个身体,但它不只在我们身外,空同时又贯穿到我们身体里的每一部分。所以佛教讲的空是非常奥妙的。绝不是一般人所想的什么都空掉、断灭空、顽空这些,空它是宇宙中最奥妙的存在,空里有能量,空里能生妙有,空能起妙用,空是甚深极甚深。

  424、怎样理解禅宗所讲的“能所双泯”、“心境合一”、“主客消融”?

  答:“能所双泯”:是禅宗相当重要的阶段。“能”就是主体,“所”就是客体,把我们的五蕴身心当成一个主体,能听、能看、能说,我能够做什么的“能”这是一个主体。“所”呢?就是主体所做出来的,所听、所看到的那些东西,这是“所”的境界,如果能所还没有消失的话,你会认为我很厉害!我多么行!一般人是能所分开的,如能来到能所双泯的时候,我觉得插一盆花来庄严道场,我就去做,没有我是、我能、我慢,当下觉得有意义就去做,是回馈这个世间,能所双泯决不是什么事情都不去做,什么事情都不知道。

  “心境合一”:心就是五蕴身心,我们把这个五蕴身心缩为一个“心”、“境”呢?就是外面的种种境界,心与境界接触的当下,当你听到不好听的鸟叫声、去排斥、就是你的心跟境划分开了,我是我,他是他,我是万物之灵的人类,它是畜生道,你那个心跟境是截然分开的,是不能合一的,你的生命不会和谐。要慢慢来到心跟外面境界合为一体,鸟叫的声音,蝉鸣的声音在听的当下与其合为一体。在看花的时候,我跟花合为一体,就是心境合一。

  “主客消融”,我是主体,外面的六尘就是客体。我是主人,你们是客人,这样主客就不会消失,还是有二元对立的存在,这就是有为法来到溶为一体。那么主客消融就是来到把主、客的界线拆除掉,大家不分彼此,没有二元对立,来到互相融合的一体世界。能够在闻思修证逐渐深入,自我会一直淡薄、淡化、到最后自我就会消失,就会来到一体的世界。

  

  

《《阿含解脱道次第》第三十二章 涅槃、无为、空 问答》全文阅读结束。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