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四念处修行法要”问答(一)▪P2

  ..续本文上一页慢慢的深入,真的以平等心善待一切众生,而且体证到也真的做到,你就会体悟到佛陀无上正等正觉的那个法号,没有大小眼、没有尊卑贵贱之分。

  不错!是有总统、有小职员,但是在你的内心中,他们都是平等的,“无上”就是众生平等,“正等”是完全平等,“正觉”是清楚明觉,而且清清楚楚彻底的了悟实相的存在就是这样,对宇宙、对大自然存在而言,众生都平等,我们跟佛陀完全平等,如果你真的能够体会到跟一切众生平等,你跟诸佛菩萨都平等,你就会来到没有所谓的溶入、不溶入,也就是来到真正一体的世界,那是涅槃解脱自在的境界,而这个境界是可修可证可达。只要大家一步一脚印的深入,一定可以来到这样的境界。

  5.问:如何对治昏沉?

  如何对冶昏沉?这是很普遍,尤其是打坐的人很常遇到的问题,有的人他用某种法门,譬如说,持续的持咒或是念佛,他可能会觉得比较不容易昏沉,不错!是有这样的一种情况,但是因为我们要进入禅定,要进入到比较微细的内心世界,我们要用更单纯的方法、更简便的方法。观出入息法,是在各种方法里面来讲,算是相当高级的阶段,就好像说有些方法是适用初学者,有些方法是适用你要进入比较深层的、内心宁静的时候所用的。

  “出入息法”就是要帮助大家进入到微细的内心世界,来开发明心的阶段,你心不明,你的内心是常常处在凹凹凸凸、无明的世界里面,你带着凹凸镜的心镜在看世间,看的是幻相的世间都不知道,在你还没有觉醒过来之前,跟你讲所看的是幻相不是实相,你就是不知不觉、也不以为然。你活在颠倒梦想的世界,都不容易觉察到,所以修行一定要有打坐的阶段,透过打坐禅修,内心渐渐宁静下来之后,你才会有能力来看到自己过去真的是活在颠倒梦想的世界。

  所以,观出入息而进入比较深的宁静、比较深的禅定,这是很重要的,也是很高级的禅修方法,大家不要小看这样的因缘,因为我们所用的是很单纯的出入息方法。如果以治病来讲,我们是用比较单纯又没有副作用的药物,我们不是用麻醉剂、不是用兴奋剂、不是用安慰剂。所以,在用这一种单纯简便的方法,当我们心渐渐宁静下来的时候,有一个情况很容易会发生,就是很容易就进入昏沉。

  比如一个人平常靠抽烟在提神,现在要让你把那个烟戒掉、放下烟,在这个戒烟的期间,没有抽烟的时候,你很快就会无精打采、会昏沉,因为那个兴奋剂、麻醉剂、刺激剂渐渐减少,当没有的时候,你一下子没办法适应,就好像有些吸毒的人,他要靠一些毒品才能够兴奋、才很高兴、很快乐,但是那个副作用很大。现在来戒毒的时候,他会有一段期间很痛苦、很不能够适应,现在大家本来在欲界里面打滚,欲界里面有很多的兴奋剂、有很多的麻醉剂,现在要让你放下那些兴奋剂、麻醉剂,单纯的坐在禅堂,用单纯的方法来用功精进,你很自然、很容易进入昏沉的情况,所以这是修行过程很自然的现象,你不要排斥昏沉的现象,因为这是必经的过程。

  请你用爱心、用耐心来包容它,有昏沉的现象是代表我们过去身心的疲惫,我们没有让心真的宁静下来,有昏沉的现象代表我们过去吃太多的兴奋剂、麻醉剂,我们没有让心回到单纯宁静的情况。今天的禅修正是要透过这样的殊胜因缘,而且透过大众的加持力量,如果你一个人在家里禅修,那一种精进力道没办法这么强的,大众的精进用功、大众的精进力量,会鼓励我们提起精神振作起来,就像一个戒烟的人,一个人要单独戒烟不容易,但是如果大众集体来奋斗,那一种互相勉励的力量会更大。

  所以,真正最大的加持来自于学员们的精进用功,你们的精进用功会让其他的学员产生正面的效益,他们会看齐、会学习,也比较会有信心、有毅力,来突破昏沉的阶段、烦燥不安的阶段,请大家也用爱心来包容其他学员呈现一些烦燥不安的时候,或是有干扰到我们的时候,也请你用爱心来包容他们,彼此多体谅、相扶持,这是最好的加持。所以昏沉方面,你用爱心来接纳它,用一段期间让它慢慢的沉淀下来,没多久,这个昏沉就会消失。

  6.问:容易昏沉打瞌睡,怎么办?

  因为我们平常身心就是静不下来,就是一直冲动、一直的攀缘,你又静不下来,背后就是要有更多的刺激,为什么很多人静不下来?因为他内心没办法安祥,也不知道心要依归何处?所以他就继续不断的在攀缘,因为平常心没有宁静下来,导致我们的身心疲惫,所以现在来打坐的时候,就很容易会打瞌睡、很容易陷入昏沉,除了要用爱心、耐心来包容之外,再来,对治昏沉还有一招很有效果,就是如果真的要昏沉、想睡觉的时候,你不用挫折,你用爱心、耐心来包容它、接受它。

  如果真的想睡的时候,你也正知明觉的进入睡觉,不是不可以睡,睡觉也是个卧禅,只是用打坐的方式来进入卧禅的境界,如果你内心一直在跟昏沉拉扯,觉得今天要精进用功,我七天里面一定要开悟,怎么可以昏沉呢?我不可以睡觉啊!然后当昏沉一起来的时候,你又在那里责备:别人坐的好像佛陀一样,一动也不动,而我却拚命在那里点头……,你一直很自责,当你越拉扯、越自责的时候,你昏沉的时段会越拉长,想睡又不好意思睡,昏沉又不敢让它昏沉,然后就不断的在那里拉拉扯扯、拉拉扯扯,结果怎么样呢?提不起、也放不下,你不断在那里拉扯、拉扯,禅修经过了一半,人家已经渐渐的安祥下来了,你还在那里:糟糕!别人都进入情况了,我却还没有……,你又会越慌乱。

  所以,修行也要有大丈夫的气势,要能够提得起、放得下,不要提不起、也放不下,包括对昏沉、对打瞌睡也是一样,我敢做敢当,我敢在禅堂里面睡觉、敢做敢当,没关系!你就好好的睡。对治昏沉最好的方法,就是你好好安心的让它睡觉,本来我们安排的睡眠时间都已经够,但是因为在睡眠的时候,你又在那里打妄想,又在那里胡思乱想,没有好好睡觉,结果到禅堂里面又是在打妄想,又是在那里昏沉,但是没关系,这都是很正常的过程,我敢做敢当啊!我精进用功,我也精进努力的睡觉,置心一处、无事不办。

  真的昏沉的时候,你就用爱心来接纳它,所以前面三天有昏沉、有昏睡、打瞌睡的这种情况,我不会提醒你,也不会去摇醒你,但是到了第四天我就会,所以前面的三天是让你把身心慢慢安定下来,消除疲劳的一个阶段,如果没有消除你的疲劳、你的昏沉,后面你没办法进入的。昏沉是属于五盖之一,只要你有这五盖其中的昏沉盖还存在,你没办法进入后面的,所以前面的这几天,一方面是一个很拉扯、浮动不安的过程,没关系!就是用耐心来接纳它。

  再来就是要能提、能放,身心放轻松,让这个昏沉能够早点消失,它会自然的很快消失,只要你睡饱、睡够,自然它就不会昏沉,所以对冶昏沉最好的方法就是好好的睡觉,在禅堂内不是不可以睡觉,可以,但是只要你精进用功,我睡觉是为了不必睡觉,我睡觉是为了对治昏沉,你就好好的去接纳它,接纳自己的丑陋、接纳自己的不足,我就是为了将来能够更好,所以这是对治昏沉的良方。

  7.问:一打坐很容易打妄想,怎么办?如何对治呢?

  这是很普遍的现象,平常不觉察到内心怎么会这么多的妄想,一打坐的时候,就是妄想纷飞。师父告诉我们“出入息法”观出入息,很简单、很单纯,但是我们做起来没多久就被妄想拉着走,常常是想到九霄云外,当有所察觉之后,又已经是在西方极乐世界,然后很不好意思,就赶快拉回来……,这都是在禅修过程中很正常的现象。

  很多错误的观念就是想要设法要去打压妄念,或是想要设法去排斥它,很多人在修行过程的前几天,会修得很烦躁、很烦恼,觉得这个昏沉怎么比麦芽糖还更黏,甩都甩不掉,越甩黏得越多,所以会觉得修得很挫折,坐了好几天,怎么还是一样,一坐下来就是妄想,怎么都去除不了?师父告诉我们的方法,我有用啊!但是没多久,那个方法又被那些妄想打倒了。禅修的前几天,尤其是到第三天是不容易克服,内心拉扯最大的时候。

  第二天、第三天是内心拉扯最大的时候,如果你能够过了第三天,到第四天就稳定下来了。妄想怎么处理呢?错误的方式是任你如何去对治它、压抑它,但是这个妄想是法界的一个现象,它也是一个众生,你要去除掉那些妄想,要用方法去对付那些妄想,就像说你不喜欢虚空中、天空中飘着乌云,当乌云来了,就认为:奇怪!我只喜欢看到白云,甚至晴朗的天空最好了,怎么……,至少白云过来就好了,乌云怎么可以乌云过来?我喜欢的正面过来就好,怎么可以有乌云过来?……

  所以,你就会设法要持咒、要念佛,要用什么方法、就要搬出最高级的武器,甚至还拿出核子飞弹,要把那乌云射掉……。你要使出种种方法去对抗乌云,去对抗妄想、妄念,就像你用种种方法要去对抗乌云,你是白浪费体力、白浪费生命。

  现在告诉大家一个非常好的方法,“虚空不碍白云飞,虚空不碍乌云聚”,虚空不会阻碍白云飞,也不会阻碍乌云的聚集。如果你内心有无量的空,白云过来也好,就欣赏它;乌云过来也一样包容它、接纳它。不管是白云、乌云,在你的包容之下,在你无边无际的虚空里面,它也会成为法界的装饰品,也会成为庄严法界,这是从根本来治疗。

  不要跟妄念对抗,只要你拉回来,回到当下,保持清醒明觉,用爱心、耐心接受过去的种种,活在当下,清醒明觉就好。活在当下、清醒明觉,就是用无量的虚空来包容过去,不要在那里跟它拉扯,不要在那里跟它抗拒,保持一个不迎不拒的心,内心很清楚、很明觉,回到当下、回到现在,继续再用功就好,也不要把它贴上一个标签:那个念头不好,那个乌云不好。

  就是因为把它贴上不好的标签,你在抗拒它,后面的副作用、反弹力、拉扯力才更大、更久,如果不要去对抗它,就只要回来、接受过去,接受过去的妄想、接受过去的种种,现在就回到当下。也不要认为把它贴上一个标签,认为它不好,因为当你用不好的念头去对付它,贴上不好的标签的时候,你内心里面是含有微细的嗔心,而这个微细的嗔心,会引起现象的反弹力量,让你对付不完,会让你修个没完没了。

  所以,修行不是在对抗那些妄想、念头,你只要保持清醒明觉。清醒明觉就像一个晴朗的天空,无边无际的虚空;清醒明觉就是一个无边无际的虚空。然后虚空它可以不碍白云飞、不碍乌云聚,而这些都可以庄严法界,只要你的心胸无量、保持明觉,它们真的可以庄严法界。

  

  

《“四念处修行法要”问答(一)》全文阅读结束。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