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眼睛也在看,耳朵也在听,你的心就是动荡的。所以象这样,你再禅修多久都没用,你只是在散心杂话。
所以为什么禅修,要营造这样宁静的气氛?就是让你沉淀、沉淀,收摄六根不要攀援,内外逐渐宁静下来,你的心就会越来越清、明。这就是让、带动我们逐渐进入明心的阶段。明心你才能见性;明心才能见法;明心之后你才会开启智慧。
所以禁语就是帮助我们,营造良好的气氛、磁场、环境,让我们心能够逐渐的宁静、沉淀下来,进一走后面的见法、开悟。这样你们知道,禁语的重要了喔!
因为禅修要求的都是高品质的,那要禅修的环境,也都是需要比较安静。喔!现在已经八点四十几分了。
所以,希望大家有时间的话,能够深入闻、思,也深入实修。原始佛法里边,佛陀引导大家的都是,闻、思、修、证。那在原始佛法里边,佛陀所讲的那个修行的方法,完全是以四念处为主的修行方法。不是因为今天,我在倡导四念处的修法,我才这样的表榜,不是这样。我们回归历史的原貌实相的话,二千五百年前,佛陀引导大家的修行方法,就是四念处的修行方法。那四念处的修行方法,它不是用某个法门,一门深入,不是这样。四念处的修法…,这里刚好…。
再来!有学员刚好问到这个问题:四念处修行时,专修某种念住,与四念住一起修习,有什么异同?
这位学员刚好问到这个问题。四念处修行的时候,首先,我们要了解,什么是四念处的修行?四念处的修行,就是身、受、心、法。它是有次第、有步骤,由浅入深。从某一个点开始,然后逐渐扩大到,全面性的修行。所以要知道喔!四念处的修行,它不是用某个法门一门深入,它是让我们全面性的展开,再修行。四念处的修行是全面性的展开,再修行。然后那个核心,重点、核心在于:行住坐卧、语默动静,都在开发明觉。记住这个核心!四念处的修行,这个是非常重要的关键!整个的、整套的修行,身受心法各方面,就是要帮助你,清、醒、明、觉,活在每一个当下。你以为要做到这一句话,那么容易啊!没有那么容易、没那么容易!
如果你真的了解四念处怎么修行的话,你行住坐卧、语默动静,都是在修行。“行亦禅,坐亦禅,语默动静体安然。”这一种大禅师,潇洒、洒脱自在的这一种作风,那是因为来到,把四念处全面的展开,从有为法来到无为。
那四念处,它是由身、受、心、法。这里问的就是,专修某种念住与四念住一起修习,有什么异同呢?
因为在、现在在中国大陆这边,也有一些南传的宗派,来大陆这边,传南传的这个修法。事实上南传佛教世界,不管是泰国、缅甸、斯里兰卡。南传的佛教世界,他们的修行方法,不管是在家众,或是出家众,他们的修行方法,就是只有四念处,这个修法。不管你到哪一个国家,南传佛教世界,他们的修行方法,就是只有四念处,没有其它的。其它的是可以,从这里延伸一些方便,就这样。那有的只是他们着重在某个、四念处里面的某个部分,特别强调、特别加强,就这样。但一定都是不脱离四念处的修法。倒是这个非常重要的修法,在北传却是被冷落、被忽略,真的是非常可惜,非常、非常的可惜!所以希望大家,真的能够重新来认识它,重新来重视它。
四念处是帮助我们,你…,不管你在行住坐卧,各方面都是在开发明觉。所以要知道,不是光只是停留在身念住。因为如果你只是开发,因为…。好!我现在把这四念住的那个连贯性,跟大家讲一下。你才知道,为什么要四个一起,由浅入深的来修行。
四念处就是,身、受、心、法。身念处就是开发,我们身体动作的明觉、觉察力。第一个阶段,身体动作的明觉。走路的时候,清楚的知道,我现在在走路的情况。轻、重、缓、急,你要去觉察到。我现在在工作、在扫地、在切菜、在煮菜、在煮饭,或洗衣,或是我现在在上班。当下,我在做什么工作,我都清楚的知道,我现在在做什么。所以身念住的修法,它是让你的脚到心到、手到心到;让你做什么事情,都能够身跟心合一。置心一处,怎么样?置心一处,无事不办。
所以四念处第一个阶段,它就已经是让你能够置心一处,无事不办。你匆匆忙忙的做、急急忙忙的做,反而效果不张啊!或是错误百出啊!当我们慢下来,保持明觉。走路、做什么事情,你都保持明觉的话,你的做事的效果反而更好,成功率更大,失败率更少。而且明觉、我刚才强调说明觉很重要就是因为,你要从凡夫的世界,来到象佛陀他们这样大彻大悟的世界,关键就在于,有没有开发明觉。
你的明觉没有开发出来,一切都免谈!明觉没有开发出来,一切都免谈!明觉是你要从凡夫位,迈向证果、解脱、成圣的非常重要的关键!我再强调一次,这个关键,如果你没有开发出来,你想安心自在,那是不可能!因为你明觉没有开发出来,你就继续活在梦幻世界、颠倒梦想,或是无明的世界。
佛陀成佛…,我们要知道喔!佛陀,闽南话——佛陀,它本来只是个意译呀!它只是个声音的意译呀!那它真正的意思就是,觉醒者、觉悟者。大家都知道嘛,佛陀的本意、它的意思。所以佛陀,只是个声音的意译。它的本来、它的真正的意思就是,觉醒者、觉悟者。一定都有个“觉”字!你一定要有明觉,要觉醒过来。你醒过来,你才能够去觉悟真理实相;你醒过来,你才能够看清实相。
所以四念处的修法就是让你,从现在开始,每一天都逐渐的醒过来、醒过来、醒过来。它不是在让我们用某个法门一门深入,然后在那里只是吃止痛剂、安慰剂、麻醉剂,不是这样。四念处的修法,身念住就在开发,你身体的动作、肢体语言,你都要保持明觉。
讲话也是属于身行喔!讲话,你都要清清楚楚的知道,你在讲话。每一字、每一句,你都要清清楚楚的听到。在表达的时候,清楚的表达。所以四念处的修行,那都是全面性的展开。从比较粗的,渐渐来到微细的。所以它四个步骤,它是由粗的到微细的;从有形的物质、有形的身体,逐渐深入到无形的心理、心灵。如果你粗的,你看不到,微细的你看得到吗?能不能看得到?看不到的。你的动作如果还很急躁、很粗鲁,你说你开悟,那是自欺欺人。你的我慢那么大,你的心还很粗糙,还充满着无明、污垢,你根本没有明觉呀,那是自我在膨胀、自我在吹虚啊!
所以四念处的修法,第一个阶段就是,把我们的身体的动作、肢体语言,都清楚明觉。这个绝对不要小看这方面喔!这个就是你修行是要三大阿僧只劫,还是这一生这一世?关键在这里啦!如果你所用的方法,不是在帮助你,开发当下的明觉的话,你就继续在方便法上面绕啦!那就要三大阿僧只劫啦!
那为什么佛陀带领大家修行,那都是这一生这一世,就能够开悟,就是都是扣住开发明觉。你把明觉开发出来,就好办!那四念处它就是从身体的觉察,再来进一步去觉察我们的感受,觉受;第二个阶段,就是受念处,觉受。
那为什么要觉察觉受?如果你觉受,第二个阶段,你没有觉察到的话,你要看到你的起心动念,不可能。你没有透过、这样逐渐的越来觉察力,越敏锐、越细腻的话,你根本看不到里面的起心动念,你根本看不到你的潜伏在里面的那个深层的意识。
那一般人喔!如果大家有学现代心理学的话,我们也有讲那一个课程——《心灵成长事事本无碍》,里面都有很清楚的解析。一般的众生常常是,言行不一,身口不一。讲更细腻一点,常常是表意识,跟潜在里面的潜意识不一。一般常常处在这样的情况喔。那你不以为然,是因为你不知道、你没觉察到。
所以只要你有深入心理学去解析,我们讲的那一套喔!《心灵成长.事事本无碍》就是让你,深度的去解剖、深度的去看,我们是怎么样在颠倒梦想,怎么样在构筑梦幻世界,怎么样在制造苦因。
所以那个是深入到深层的那个心念处里面,去看我们的起心动念,看我们那个潜伏在里面,那个很幽微的心态。如果你前面的明觉,身体的语言,你看不到的话,你里面你根本看不到的啦!那就都在继续处在无明的情况,继续在冲动、冲动、冲动。然后制造苦因,你也不知道。你以为你在行善,但是你一边行善,一边在造恶,你都不知道;你以为你在布施,你是大施主、大功德主,但是你不知道,你一边在累积功德,另一边同时你在损漏你的福报,你不知道。
无明的可怕,就是这样喔!你一边在行善,一边在造恶,你不知道;一边跟众生结善缘,一边跟众生结恶缘,你不知道。这就是因为你的心,没有澄清、没有宁静下来,你看不到你潜意识里面,是在怎么样在运作,你看不到。所以这就是说,就会继续处在无明的世界嘛。无明就是这样啊,你不清不楚啊、不清不楚啊!你不知道你在种恶因、结恶缘,你不知道啊!你也不知道,我这样做是背道而驰;你不知道这样做,是会造来很多的苦因,真的就是不知道。这就是处在无明!
那我们修行,佛法之深,它就是要让你去,找出真正的苦因、找出真正颠倒无明的那些原因。那如果,因为我们讲话啦,我们为什么会去骂人,为什么身体会想要去打人?身、口,它的根源来自于哪里?意根啊,意根的冲动。那意根为什么会冲动?因为它处在无明的情况,它也不知道。所以要知道!如果你的修行,没有进入到意根的净化,那你都只是在修表相、在修支流末节。
所以佛教的这一句偈,非常简单,但是含义却非常深!“诸恶莫作,众善奉行”。再来呢?“自净其意,是诸佛的教诲。”所有的那些解脱者,所有那些大彻大悟的成就者,他最后一定会告诉你,核心在这一句话。你真的要找到净土、要找到极乐世界,真的要解脱、真的要出离苦海,核心就在这一句话!
前面的“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这是在培养善根、福德、因缘,核心就在于“自净其意。”所有修行的核心,就在自净其意。但是如果你没有方法、…
《2010年12月7日空海法师厦门开示答疑》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