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说明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这里的善恶的界定标准是什么?(2010.09.17章华寺)
答:善恶界定的标准是什么?你们说是什么?因为昨天我在那一边讲的时候,你们这边一样都有听到吗?不过不错今天有一位学员他就跟我讲说,听了昨天那一席话之后,他才更具体的去看到,真的很多以前自己所界定的善恶大有问题,以前总是把自己认为是好人、正人君子、正义之师,所以在家庭里面总是别人是错。那现在慢慢的,真的,会懂得反观净化了。你在二元对立的世界里面,那是没完没了的冲突。
你的生命要真正和谐,你要逐渐来到超越所有的二元对立。这一句话说起来很简单,每一个字你们都了解,每一个字你们都能听懂,“超越所有二元对立”,才八个字嘛,你修一辈子,都不容易做到。但是我可以很简短的跟大家讲,如果你没有来到超越所有的二元对立,你的冲突对立他就一定存在。
现在要讲的就是那善恶的界定标准是什么呢?我先讲大原则,等一下再来举例,因为这个问题很好。我问一个你们在座还没有看过我所讲的《老子道德经》的请举手,唉,只有少部分,好,好,那大多数都有看过。老子讲的就是协助人类来到超越所有二元对立。但是很深,很深,你不容易真正的了解,你真的要用心灵、用生命去体会。
我现在先讲一个大原则。因为如果我们没有讲清楚的话,很多人会迷惑、会迷糊了,甚至认为说:这样学解脱道就没有善恶是非观念,这样就好像没有因果,这些都是错解,好像修行人就没有那些善恶、是非观念,绝对不是啊。一般人你的是、非、好、坏、善、恶的那一种界定标准,是从自我出发去界定,那我们所要学到的是逐渐的净化、提升到无我的世界。如果你是用无我的心眼、智慧眼来看的话,你才会看清真正的是非、好坏、善恶、对错。
刚才这一段话很重要。我再讲,把这个重点讲出来,我是把那个重点先讲出来,然后我现在再来解析。一般人世俗的人,他的是非、好坏、善恶、对错,是从自我的好恶出发去界定。
只是这个深义,当你历缘对境的时候,你落入里面你不知道。所以这个就是要举例来说。我们先讲一般世间的是非、好坏、善恶、对错的这一种界定未必正确,我们先来举例,然后等一下再来讲我们要来到的是什么样的心灵世界。好,请大家洗耳恭听啊。我们现在网络上的学员,他们一样都可以现场接收得到。也有很发心的学员,他用速记的方式记下来,然后很快,把它输入文字,然后让很多人可以分享。
为什么说世间人所界定的是非、好坏、善恶、对错未必正确?没有绝对的标准,金刚经所讲的“法无定法”,那个含义都很深,我现在举例来说。当你落入在二元对立的时候,你会站在哪一边,你会认同哪一边,当你认同哪一边之后,你就会反对你所不认同的那一边。你有很多你反对的理由,但是你所反对的理由,你所界定的坏的、恶的,事实上未必是真正的坏,未必是真正的恶。
我举例来说,比如说大家比较熟悉容易了解的,北传的佛教跟南传的佛教,我们来做一个明显的比例,对比一下,南传的佛教界出家人,原则上他们是不碰触金银,不碰触到钱,但是他们是没有素食这方面的问题,因为他们是托钵,人家供养肉类给他们,他们就是接受然后就是吃,他们会吃到肉类。所以南传、南北传你看啊,这是很明显的一个区别,南传的他们不持金银,但是没有界定吃素的问题。那北传的呢,有碰触到金钱,但是强调吃素。
好了,你看,在交流的这个过程,北传的认为南传的出家人或是包括藏传的出家人,他们都没有强调那个素食的问题,甚至他们常常都会吃到肉,都是很正常的。那因为这个问题,吃到肉类这个问题,对他们来讲不是问题呀,这样知道吗?他们也不认为那是犯戒啊!他们也不认为那是坏啊!因为历史上,早期佛陀、原始佛教的时候,佛陀他过的是托钵的生活,那托钵的生活就是人家供养什么,我们就是一种感恩的心来接受,那吃到肉类也是把它当作像在吃药物疗这个身体。所以像南传跟藏传的佛教他们本身,不会说因为吃到肉类就认为说很罪恶、很罪过。
但是北传的佛教界的话认为如果你吃到肉类的话,就认为这是错的、不应该的,甚至在台湾这方面一样都有根深蒂固的这种观念。所以很多人认为说,你们佛教徒、你们修行人、你们学佛人、尤其出家人,你们如果吃到肉类的话那就认为这是严重的犯戒。严重犯戒对他们来讲就认为这是恶的、坏的、不好的,甚至界定为你这个不是修行人。我要学的是那些人家持戒清净的人,怎么样严格的人,然后他们不碰触到肉类,然后那个才是我的偶像。所以你心中有你很多的标准,你认为:什么才是对的,什么是不对的,什么是应该的,什么是不应该的……
那你接受哪一种观念熏习之后,你就认为,那个没有吃到肉类的修行才比较高,那有吃到肉类的修行就比较差,他们没有持戒严谨。所以你认为,这个不是我所要学的,这个是不好的。所以你看,北传的一般熏习的观念,认为吃到肉类就是不好的、恶的、坏的、不持戒的。但是,在南传世界里面呢根本没有这些问题,藏传佛教一样根本没有这些问题。
你认为是坏的事情对他们来讲,没有这个问题呀。好了同样的南传的出家人,他们出家人就是要不碰触金银的,不持金银戒子。那你们北传的出家人你们有拿到钱,你们有碰触到钱,所以他们就认为,你们北传的出家人你们没有持戒清净,你们这样是犯戒的,你们是污垢的,你们持戒方面是有染污的。比较严谨的那个道场,他就认为我们都是清净的,我们不持金银的,你们那些有碰触到金银的,你们是犯戒的、染污的,我们不跟你们共修、不允许你们住在我们这个道场。因为他认为你有碰触到钱就是恶的、坏的、犯戒的、不好的。一样噢,他有他们的界定。那我们在北传的世界里面,我们碰触到金钱我们觉得很正常啊。所以那你说是非、好坏、善恶、对错,谁对?谁才是绝对的对?啊,没有绝对的对、错。
所以如果你坚持你很多的那个善恶标准的话,你的人生处处都会跟人家对立。然后,好了,我比如说你在北传地区,我们就坚持不吃肉,但是我碰触到钱;当别人吃到肉,我们认为别人是坏的、犯戒,但我们没有看到,别人也界定我们——你有碰触到钱,你才是真正的犯戒。
所以这个问题,如果你存着这样一种根深蒂固的观念的话,怎么样来真正平等心的互动、交流呢?怎么样来到真正的尊重呢?你的观念里面就把别人界定。所以每个人都要去看到,我们的内心世界里面有很多的框框、标准,符合我们这个框框、标准认定、认知的这个范围,我们就认为是好的、对的,不符合我们所认定的这个框框、标准、范围,我们就认为是坏的、错的、不应该的,这个叫做从自我出发去界定。那这样的界定,有没有绝对的正确?没有绝对的正确。所以当你说别人不对的时候,别人也认为你不对;当我们讲别人是坏人,别人也认为你是坏人。
我们再举个例子来讲,印度教他们是不吃什么肉?印度教不吃牛肉。他们把牛当作是神圣的动物,所以印度教他们不吃牛肉,如果你在印度教徒面前杀牛、吃牛肉的话,对他们来讲,是非常严重的污辱。他们所接受的观念就是不吃牛肉。但是其他肉,除人肉之外,其他的他们就不禁。
那回教不吃什么肉?不吃猪肉,所以猪八戒后来改信回教嘛。回教他们的观念里面认为猪是有智慧的,是聪明的,猪是神圣的,所以,在回教的世界里面他们不吃猪肉,也不杀猪。好,那你在回教世界里面你吃牛肉有没有问题?没问题,没有犯戒,但是,如果你在回教世界里面你吃到猪肉的话,那就是非常严重的污辱啊。好了,那在印度教里面,吃那个牛肉的话算是严重的犯戒、侮辱,那吃猪肉呢无所谓。好了那到底谁才是真正的对?谁是真正的错?有没有绝对标准?没有,这就是法无定法。
不要拿着死板的,比如说我是回教徒,好,我们尊重我们不吃猪肉,但是,不要去界定别人,你们其他宗教的有吃到猪肉你们就是坏人,你们就是严重的犯戒,不要这样去界定别人。
再来,像结婚方面,台湾的这几十年来我所知道的结婚新娘子都是穿白色的婚纱礼服比较多,传统都是这样,参加那个喜宴的人也都是会穿着比较鲜艳靓丽的、喜气洋洋。但是我知道我有看过,大陆有某个云南那边还是贵州那边,有某个那个少数民族,然后他们的那个结婚的、传统的、神圣的礼服是黑色的,这个你们知道吗
有听过吗?所以我看过,他们结婚认为穿黑色的礼服那个是神圣的,是喜事。如果你在台湾你是新娘子,你穿着黑色进入娘家的话,穿着黑色结婚的话,你肯定没好日子过的。他们就认为:怎么喜事你来穿黑色的?因为在台湾的观念是穿黑色代表丧事的,如果是丧事方面的穿黑色的比较多。所以那你说这些观念谁绝对对、谁是错?没有绝对的。所以这方面希望大家能够深入去体会。
我再举个例子来讲,我们这里是荆州地区嘛,荆州地区以前在历史上三国演义的时候,是一个很有名的地方嘛。荆州这里就有那个历史博物馆,里面就存放着很多三国时代的一些资料。三国里面他塑造一些英雄人物,他所塑造的形象:孔明,关公这两位,刘备其次,张飞再其次。把曹操通常塑造为偏向坏蛋的那一个角色。
但是我们回归到历史的事实来看,我们用一个很超然的立场来看。因为那时候三国在对立的时候,孔明跟关公他们是非常的效忠蜀国的刘备,他们真的是非常的效忠。但是在关公跟孔明他们心目中,魏国是敌对的国家,所以他们心目中是想认为是魏国这是不应该的,他们是篡位,他们甚至认为是汉贼,所以关公跟孔明他们都想要替天行道,要讨回正义。所以你看到魏国的那些政治人物或者是军人,就认为他们是坏人,在对立的情况之中敌人就是这样树立起来的。
好啦,到最后是谁统一三国…
《请说明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这里的善恶的界定标准是什么?》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