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驰名,大家都知道,有个江郎文采好。但是后来他又做梦了,那个人重回梦中要回这枝彩笔。从此,他就不再动笔了,这就是“江郎才尽”成语的由来。
如果你梦到棺材,解梦的人就会恭喜你快要发财了;如果你梦到刀枪临身,就表示你要高升了。唐元稹寄给薛涛的诗中说:“纷纷辞客多停笔,个个公侯欲梦刀。”可见梦境对人的影响了。梦到失火,表示家运即将昌隆;梦到熊罴,表示你快生麟儿了;梦到看戏,表示就将要和人发生争斗的事情,或者即将有战争发生;梦到水果,解梦的人会告诉你,即将生疮得病了;梦到落雪纷纷,就代表家中即将发生不幸,或者就要有丧亡的事。
各位认为这些释梦的例子,值得相信吗?其实这不过是痴人说梦话罢了!因为梦中的各种情况,只是心理的幻象、生理的反应而已。若与事相比,还是相差甚远的。梦毕竟是梦,梦中的吉凶,如果真的能影响现世人生,那么,一个人一生中的吉凶实在是太复杂繁多,难以排解了。因此,我们对于梦境不要太执着,相反的,我们应该当知道如何将梦境给予适当的艺术化,对于一切的吉凶,抱着超然洒脱的态度,那么梦将会丰富你的生活。
二.梦的时候与梦的速度
在南传大藏经的《弥兰陀王问经》里,曾经记载弥兰陀王和那先比丘有关睡眠与梦境的精彩对答。弥兰陀王问道:
“我们人类的睡眠分为哪里些部分?”
“国王!我们的睡眠分成三个时段,第一时叫初时,这个时段身体极端的疲倦,各种活动状况迟钝不灵活,所以很难入梦。第二时叫中时,这时眼、耳、鼻、舌、身等五根都完全停止活动,只有第六意识的心还在活动,似睡非睡,通常做梦就是这个时候。第三时叫终时,心深入意识状态,也就是熟睡的状态。”那先比丘回答。
根据那先比丘的说法,欲睡的初时和熟睡的终时都不易有梦,只有半睡半醒,独头意识活动的时候,也就是心理学家所谓的半意识状态之下,最容易做梦。
在什么情况下容易入梦,什么情况下不易有梦?在下面几个时候容易进入梦乡:(1)初入睡眠时,(2)久寐将醒时,(3)精神恍忽时,(4)身心疲倦时,(5)仰面而卧时,(6)身有疾病时,(7)思虑过多,带有神经质时。因此身体康泰,事事如意的人,当然就不容易做梦。
在什么情况下不易有梦?在以下的状况下好梦难圆: (1)清醒的时刻,(2)熟睡的时候,(3)灭尽定的境界。所谓灭尽定就是灭尽一切表象和感受作用的禅定境界,这时心能进入统一宁静的状态,所以此时不容易做梦。但是罗拔麦卡尼及阿伦克逊的原理却认为人在酣睡时,每隔九十分钟,脑部的原始地带便会发出讯息,刺激中央神经系统,脑部综合储存的这些记忆资料及幻象,一并在梦中出现。不管有梦无梦,希望我们所做的梦都是好梦。
纵然是做梦,独头意识的心理活动却很辛苦。大家也许有这个经验,做了一场费时长久的梦,醒来已经是身心俱疲了,虽然历经一段很长的睡眠时间,却一点也无济于事,根本没有达到养精蓄锐的目的。每个人一天的睡眠时间,假定是八小时,大概有一至二小时在做梦。二十岁到二十五岁的青年时期,梦比较多。
有人或许会说:“我天生福气,根本没有做梦的习惯。”其实人人都会做梦,只是你没有感觉而已。有时候,我们做了梦醒来,正要告诉别人的时候,却一下子记不清情节了,怎么想也想不起来。那么,如果你做梦做到一半,突然醒来,这时你就静静不要翻身,也不要妄动,把这个梦的情形,仔仔细细再重温一遍,然后到第二天再告诉别人,就不会忘记了。这是什么原理呢?
因为刚刚睡醒一动也不动,这个梦境还在你的记忆里,你以清晰的意识再次输入记忆,等到隔日,就能告诉别人始末了。
以上我们说明了做梦的时候,现在再来谈一谈梦的速度。
梦的速度究竟快还是慢呢?历史上有名的黄梁梦,黄梁一梦到底需要多少时间?
唐朝有一位姓卢的书生,由于家贫,四处流浪,遇到一个高士吕翁,吕翁给卢生一个枕头,卢生就枕着那个奇异的枕头,在邯郸的一个旅社中睡着了。卢生睡着以后,做了一个梦,这时床边不远处有人正在煮黄梁。他梦见一个美丽的姑娘,姓崔氏。这姑娘十分爱他,于是就下嫁给他了。结婚之后,卢生中了进士,后来平步青云,当了节度使。他生养有五个儿子,都有相当的官阶。后来皇帝又派他率兵攻打西域,打了胜仗回来,由于功劳匪浅,就升为宰相了。子孙满堂,姻亲难计,五福临门,人间称羡。自从他遇见崔氏结婚到年老,一生荣华富贵,受用不尽。终于活到八十岁,年老力衰行将就木了,他这一惊惧,突然就苏醒过来了。这时,床边不远处的黄梁还未煮熟,而他自己却经历了人生的荣枯盛衰,一段漫长的生人旅途,这就是史上有名的黄梁一梦,又叫邯郸梦。所以说梦可以给人一种心灵上的宽慰,虽然自卢生娶崔氏,一直到年老将死,总共五十年,只不过是梦境虚幻,却也历尝人生的富贵荣华,生死荣衰了。
这种梦境的人生经验,对于人的现世生活,究竟有什么特殊意义呢?而梦境的五十载,与现世人生的迟速,又到底有多少差别呢?梦所给人生的最大意义,无非是心灵的安慰和精神的惕励。梦如果与现世人生的快慢相比,就有千差梦别了。这个故事发生在唐朝,照理说当时必定没有今日科技文明的产物,有所谓的电器化制品,诸如电锅、瓦斯炉等等,当时一定是用柴火来烧,这个黄梁在灶上烧煮,顶多只消一个时辰就行了,而卢生的梦,居然过了五十载。所以梦中的一切,尽管是一生的事,在人间来说,只不过是一个烛光或一炷香的光景而已,何其的迅速,并且短暂。唐朝有一位叫淳于棼的人,热衷名利,可是仕途不顺,有一天到酒馆买醉,终于醉倒在廊下,呼呼大睡入了梦乡。梦中看到一批御林军穿戴盔甲,前来迎接他。到了郊外一棵古老的槐树下,有一个幽深山的山洞,他走进去一看,别有洞天,里面是一座庄严富丽的宫殿,殿内早有国王率领文武百官欢迎他,并且把公主许配给他,后来还受封为南柯太守。二十年中夫妻恩爱,育有五男二女,政好民,欢享尽人间的荣华富。后来因为兵败失官,妻子也死了,晚境凄凉,就惊醒了过来。就这样二十年的岁月生旅,在现世人间算起来,也不过是几分钟而已。唐朝诗人岑参有一句诗描写梦的飘忽短暂说:“枕上片时春梦中,行尽江南数千里。”有时候人生的离患哀乐,不也如春梦一场吗?
现在有许多心理学家用各种的科学方法来研究梦的速度,推算出最短的梦只有五秒钟,长一点的大约九十秒。如果连续运作,反覆进行,也能维持二十分钟之久,但是一般正常的梦是二十五秒左右。有人说他做梦,做到一半起来和人讲讲话,上个厕所,回来再蒙被大睡,又可以回到原来的梦境,好像连续剧一样。不管是不是连续剧,每一场梦和每一场梦的连接时间都是极其短促的。历史上妇孺皆晓的唐太宗李世民游地府的故事,写的正是李世民梦中游地狱的事迹。假定他十八层地狱,每一层都去巡视,等到全部都游遍了,必定要经过很的时间,他在梦境中游历了这么长的时间,怎么赶得上隔日的早朝呢?另外,唐明皇李隆基游月宫,假如他游月宫,所花的时间太长,太阳升上来了,同样也无法赶回去上早朝了。因此,不管是唐太宗游地府,还是唐明皇游月宫,都来得及回朝上殿,可见梦境看似漫长,其实却很短暂迅速,梦中可能历经三世,但在人世不过是刹那瞬间而已。
三.梦的内容与梦的真假
人人都可能做梦,每一个做梦的内容又是如何呢?一般来讲,梦的内容大约可以分成四类:
(一)由于恐惧而做的梦
大部分的梦,都是因为恐惧才有的,生性胆小、害怕、焦急、疑虑心重的人,梦的内容多半是神奇鬼怪、骇人听闻。譬如梦见鬼魅魍魉,或是被猛兽追逐,恶人加害的情形。
(二)由于愤怒而做的梦
喜爱发脾气的人,入梦以后,就会产生沮丧、嫉妒、激动等种种不平的现象,在梦中甚至还与人相骂,大打出手。
(三)由于忧郁而做的梦
先天带有忧郁气质的人,落落寡欢,做的梦常常是失望、气馁、苦闷、愤懑等等无可奈何的奇情异状,这就是把烦恼带到床上的人。
(四)由于快乐而做的梦
乐天派的人,睡着好不容易做了一场梦,做的梦大抵也是得意的事,充满兴奋惊奇,因此睡前应保持好心情,才能做个好梦。
白天我们所背负的烦恼已经够多了。有的人不能放下,还要继续把它带入梦中去温故而知新,实在是太辛苦了。不管是快乐的梦、忧郁的梦、愤怒的梦、恐惧的梦,都不能达到绝对的安眠,“心中无事一床宽”,经常保持一颗无事的心,必能享受没有梦魇的轻宁!
关于梦的内容,佛教归纳为以下五类:
(1)化自他梦
在现实生沽中,你我是绝对不同的个体,但是在梦中可以不分自他、男女、老少,甚至种族、国籍的种种差别,你可以是我,他也可以是你。譬如有人今天听了讲演,回去可能做了一场梦,梦见自己站在讲台上,对着睽睽众目,高谈阔论了起来。梦见自己能歌善舞,一下子为男,一下子为女,忽而老弱,忽而年幼,各种千变万化,这就是化自为他的梦境。
(2)不觉自身
有人做梦,甚至会梦见自己,指着自己骂道:“你是什么东西?”或是骂自己真懒惰,日上三竿了还赖在床上不肯起身。这种梦就是忘了自己是谁,角色错乱,完全无我了。
(3)不合事实
譬如鸟才有翅膀可以飞行,可是做梦的时候,有的人可能梦到自己身着飞翼,翱翔天际。只有公鸡才会报时,有的人却梦到自己变成一只雄赳赳的公鸡,为人司晨报晓。大致来说幻想型的人,比较容易在梦中把自己超人化、神奇化,满足现实生活里无法实现的一些奇异事情。
(4)不合时空
…
《《星云大师讲演集》-说梦的神奇》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