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爱的修行

  爱的修行

  我们今天受八关斋戒有一个根本的目的,不论你作了多少事情,有福报或是没福报。学佛的根本目的,就是解脱生死。我们今天愿意归依三宝,对三宝有那么大的信仰,也是因为我们对痛苦的逼迫感觉愈来愈强。有些信徒问我,师父我现在又病又老,该怎么办呢?我说很好啊,又病又老的,代表你即将死亡了,不赶快修行,打算如何?生命的目的一定要抓到,苦啊,病啊,这些才能让你产生对苦的出离心。学佛不是追求什么现世的快乐或福报,只为了体悟世间一切皆变化无常。因此,当我们痛苦的时候就必须深深的思惟,因为一切痛苦也是自己造成的。造成的原因,第一个就是烦恼障。因为内心的无明、贪爱才会造业,所谓「业障」。有了业障之后产生果报,叫「报障」。所以一切的痛苦都是来自于「意」,因此当我们正在受苦,那就应该好好检讨,一定要在今生舍报前将生命的缺点消灭。我们生命的缺点是什么?心量狭小,嫉妒心强,怨恨心重。到老了还跟媳妇不合,各位想到这些会觉得我怎会如此?你不能想说,我就保留这个缺点,希望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心中却还存着嫉妒。

  有时有一些在家女众,或者出家女众要跟我修行,我都跟她们说,你们要去亲近善知识,女众依止女众。她说不要,只要找男众,看男众比较顺眼,而瞧不起女众,女众会瞧不起女众,也就是瞧不起自己了,这还存有一个男、女相。所以出离心一定要拿出来,因为这是我们生命痛苦的来源,问题究竟在那里?包括我很多出家的学生,我经常告诉他们,不要打瞌睡,他一坐下就睡着了,但他认为没关系,睡觉又不妨碍 又不伤人,只是他不知道这样来生有可能堕畜生道,永远在睡眠状态中,听闻不到佛法。大家要知道,只要有讲经说法的地方,都不应该打瞌睡,但总有人认为不要紧,睡觉没关系,或是不专心,不专心就是掉举。老师在讲话,你却心猿意马,这叫「掉举」。这一些,我们都叫作烦恼,五盖烦恼,因为这样,你无法拥有智能,无法了解痛苦的本质而离苦得乐。佛教的智能就是追求这个,而不是比赛谁比较会读书,谁比较会打坐,谁比较会持咒,而是在内心里面,愈来愈清净。有了清净心,我们才产生服务众生的智能。

  现在这个社会,各位都知道是五浊恶世,包括台湾的社会状况,政治的不安定,经济也不是这么发达。不管有钱没钱,老、病、苦者愈来愈多。独居老人,贫穷人,生病临命终的,那么多人受苦,因此各位要有观照缘起无我的思惟。缘起,就是我与这个社会是一个相关体、共业体,它好我才好;它坏我也好不了,彼此息息相关。而我们对这个社会,更要存有绝对的感恩心。离开社会,离开众生,我们哪有可能存在?所以应该对社会有所关怀,具有责任感及使命感,这个社会若能多安定一分,自己才能安静一分,快乐一分。不可以说,我念佛念得很好,一定往生的,但是对这个社会的痛苦,却漠不关心,那这样也不是真正的大乘念佛人,不是发菩提心的,最多是小乘的解脱而已,往生西方净土最多得到下品,好一点 中品往生,没有办法所谓上品往生,也没办法早度众生。所以八关斋戒第一个目的,是佛陀制订给在家菩萨,觉悟世间痛苦的因缘,使对痛苦有所觉受的人生起出离心,虽然目前无法出家,但也要领受出家的功德与善根,什么叫作出离

   就是放下舍离。各位想想看,出家人跟在家人,差别在那里?出家人,没什么亲戚朋友或个人财产,因此他没有这些烦恼;而在家的菩萨尽管有钱,心中烦恼的是孩子该如何,事业该如何。所以佛说在家众虽然有如孔雀那么美丽,但还不如野雁能高飞啊,还不如一个出家菩萨。出家菩萨好比野雁在空中飞,快乐自在啊。

  痛苦是从何而来的?就是没有舍离。没有舍离「我」及「我所」,这一点很重要哦,各位知道,痛苦是因为放不下、看不开,怎么办?要有超越的智能,而不是不理它,离开我的太太、先生,不是这样。是以不执着的心,了解真相的心态与对方相处,以智能的方法,慈悲的方法跟对方相处,不是要求对方,如果你对他没有慈悲,只是讨厌他,那你也不是在修行,只是讨厌他,你还有个瞋恚心,排他之心,没有慈悲心,还有一个「我」在讨厌,还有一个「你」被我讨厌。这个世间有那么多众生在使坏,有无量无边的众生正病着,我们自己也生病,才知道众生生死轮回。我们希望自己离苦,更但愿众生皆同样得到离苦。所以受八关斋戒的目的是要改变我们的业、烦恼与习气。这是我们修行的三项重点,第一、业障,命运的主宰就在于业力,所以作善业得善报,恶业得恶报。业从那里来?是无始劫来的身、口、意所造作,产生了一个生命的影响力,叫「业力」。既然知道如此,我们一定要净化身口意,所以各位今天受八关斋戒,一日一夜要随时注意自己的起心动念,讲话的方式,以及身体的行为种种。

  什么叫做恶业呢?伤害他人,这叫恶业。「烦恼」讲的是你内心的状态,我们内心还有种种毒,所以佛说生命的敌人不在外面,生命的敌人在我们内心--贪 瞋 痴 慢 疑,叫「五毒」。五种烦恼对应着五大智能的成就,也代表五方佛的功德力,五大智能可以转化我们的贪瞋痴慢疑。我们的五毒烦恼是黑暗的,痛苦的,但你可以有智能,能放光照见五蕴皆空,变成五道光芒。所以一定要想尽办法,去除烦恼。我常说:「死亡之前的死亡」,有时为一些老菩萨开示,他们生病即将往生了,我发觉很难呢!他只知道自己将去世了,希望师父为我念佛,让我能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但是不想改变自己。你跟他说一句,他回十句,找尽一百个理由不承认自己有问题,这是不了解自己。再来就是习气,什么叫习性?坐下来就想睡乃至行动鲁莽,每个人都有习气,但菩萨不能有不好的习气,习气虽然不是烦恼,也不伤害众生,但是一犯威仪就不庄严了。所以要随时检讨自己,在我们有生之年,想尽办法改造自己,改造自己种种的身口意行为,对待众生的态度。 我的师父如虚长老对我讲了一句话,修行要日日进步,月月进步,年年进步,不可以三年前的你跟五年以后的你都是一个样,没有进步,佛法在你身上就没有用,反而怪说,药吃了却无效呢!

  不管唱诵、打坐、作事,处理任何事情,都要有进步,代表佛法在你身上产生了效果。写字愈来愈漂亮;本来有脾气,现在愈来愈少;本来懒懒的,现在愈来愈努力;本来散乱散乱的,现在很清明。各位一定要要求自己生命的品质进步,有进步以后,自己才有法喜。不但有法喜,也因为别人的存在,我们也可以提供更多更多的服务。过去很悭贪、爱钱,现在很喜欢布施;以前会排斥他人,现在心量很广,尽量接受别人。那各位呢,这八关斋戒,各位要利用斋戒来净化反省自己,那么愈是反省自己,愈觉得自己有惭愧心,想精进,想努力。有人问我:师父啊,我总是想睡觉,要如何才不会想睡觉呢?打巴掌就不会了,要不要试试看,还是要用铁钉。是方法的问题,若不想改,谁也帮不了,有时我跟他们说,不要睡哦,要保持精神,过不了五分钟,又看他在睡觉了。这是什么?放逸自己,想对自己好一点,不想进步。佛陀说他只是老师,解脱靠自己,假如连小小的习惯改不过,想要成就大大的佛道就困难了!所以各位每天要保留一些时间,好好反省自己,我的问题在那里?好好听别人劝告。就像各位现在坐在这儿,看见前面的人打瞌睡,你稍微提醒他一下,刻意制造声音给他,互相帮忙,因为你帮忙他,生生世世他帮忙你,大家互为增上缘。你知道这个人有缺点,有机会要跟他讲一讲,不要在背后说他缺点,说他的缺点,你造口业,还让对方起心动念。

  中国人的习惯总是不好意思向对方说,总是背后讲。我个人没有这个习惯。碰到任何事情,人家说我很凶,因为我敢讲。当然,一种人是讲了有用,一种是怎么讲都没效,讲了他而毫无效果的就随缘吧,回向给他。如果是讲了有用的,那你应该慈悲的跟他说:你有这样的问题,希望能改进。你若能由衷的为对方好,说他的缺点,将来对方看到你的缺点也会慈悲的告诉你,如此大家互为善法眷属,愈来愈进步了。修学佛法如果有这种同伴、助缘,生命的品质才会进步,好比母亲看见孩子,唉啊,你穿那件衣服不好看,唉啊,你那个头没剃好,希望他庄严一点,你会苦口婆心的跟对方讲。我们作儿女的也知道父母的出发点都是为我们好,这样才会互相。不能说,他错了,不理他,这样你不慈悲,不会进步。一个修行团体不分在家、出家,就要有这种互相劝化,互相进步的功能,但我发觉这个世间是这样,你若跟他说,他以后就不作这件事情。如果都不会犯错,那永远不会进步了,但是修行人就不一样,知道自己不对要勤加练习,明天不能有错,我要练习到天亮,而不是放弃我自己。你若放弃自己,那永远没有进步的空间。所以各位,这就是八关斋戒,也是我们修行的目的--净化与提升。一方面消除贪瞋痴,二方面升华我们的佛性,乃至加强服务众生的能力,让别人觉得自己有所进展,这样我们才能帮助愈来愈多人。

  好 我们今天的讲义是《追求成佛的三种资粮》,成就慈悲、智能与力量。佛有大智、大悲、大力量,有些人是有能力但没有德行,但中国人是强调先有德行,再有能力,这个德行就是慈悲与智能,合起来成为圆满的德行,那自然有能力服务众生,我们要向这方面追求。各位今天来受八关斋戒也不是为了个人好,是想到社会有问题,我为这个社会来守八关斋戒,所作功德回向这个社会,乃至回向恶道以及轮回受苦的众生,一切为了别人。大乘佛教的精神就是爱,就是慈悲,就是奉献,别人比我重要,永远是众生第一,自己放在最后。

  第一句话。爱的修行能带来心灵的平静,也能够帮助他人,所以各位,当你自私的时候,痛苦就来了,压力也来了,当你不再自私,愿意去奉献,这…

《爱的修行》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直接转到: 第2页 第3页
✿ 继续阅读 ▪ 修行六法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