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敬天爱地聚福缘 灾难频仍 深觉来不及

  敬天爱地聚福缘 灾难频仍 深觉来不及

  第二届世界佛教论坛前言 

  首先感恩中国佛教协会、中华宗教人文协会、国际佛光会及香港佛教联合会,共同举办第二届世界佛教论坛,广邀诸山长老、佛教界鸿学大儒共聚一堂,为佛教在当今世界之贡献及责任做精辟深入的阐释。证严有幸受邀参与发表,未曾敢言对当代佛教之期许,只为略书管见,以慈济环保志业实践之理念为题,尚祈对当代佛教之发展及思惟有所裨益。

  灾难频仍 深觉来不及

  我们身处的宇宙是一个大乾坤,我们人的身体则是小乾坤。大乾坤会“成、住、坏、空”,亦如小乾坤会经历“生、老、病、死”。这大小乾坤原本就互为依存。宇宙大乾坤的法则,自有其自然运行之道;人生活在这天地之间,不宜扩大自我小乾坤的欲望,而破坏大乾坤的运行;应该谦卑地顺天时,应地理,不应自恃才智,强逆而行。大乾坤的四大──地、水、火、风,四大调和,即四时兴焉,则万物生焉。古人云:风调雨顺,则国泰民安。如果大乾坤的四大不调,水不调、风不调、地不调、火不调,则人类社会就注定要多灾多难。

  在二○○三年美伊战争爆发之际,慈济志工即刻在伊拉克边境搭起帐棚收容难民;紧接着五月份,SARS病毒在亚洲几个重要城市不断地播散开来,慈济人也立即站到第一线提供救援。全世界的慈济分会将医疗物资,包括上百万个口罩与防护衣等,经由慈济人送到各医院。

  慈济总共动员七万多位志工肤慰关怀医护人员与病人,但是也就在那一个时刻,证严心中一直有一个强烈的声音,一种挥之不去的感受,“来不及!……来不及!”佛陀谕示的“大三灾——火、水、风;以及小三灾——刀兵、疾疫、饥馑”,这大、小三灾真正考验着当代人类的智慧与良心。

  根据佛经《俱舍论颂疏论本》所载,我们身处的时代似乎正是坏劫时期。佛陀预言,世界趋向毁坏时,会发生大三灾、小三灾,而终将灭绝。大三灾是指水灾、火灾及风灾,下自地狱、上至色界天,都将受此三灾之难。小三灾则指饥馑灾、瘟疫灾及刀兵灾;饥馑灾、瘟疫灾即是人类大半死于饥饿及疾病,在刀兵灾时可说是草木皆兵,不仅一草一木都成杀人凶器,并且骨肉反目成仇,人与人相互残杀,直至人类所存无几。剩下的极少数人逃到深山无人之地,才终于自我反省而发露忏悔,但此时文明社会已消失,又回复到一无所有的原始时代了。

  看看这几年,人类的灾难层出不穷,不管天灾或是人祸都接踵而至。从美伊战争、SARS,到伊朗大地震死亡人数达八万人,之后的南亚大海啸,死亡亦高达三十多万人,连一向富裕甚或一度被誉为天堂的美国,除了各地的风灾、火灾连连,二○○五年甚至发生让整座纽奥良城市几近全毁的卡崔娜风灾;同年十月,巴基斯坦克什米尔地区发生芮氏规模七点六级地震,超过八万人埋在海拔四千公尺的深山之中,乃至今年二○○八的缅甸风灾与四川地震,亦造成前所未有的重大伤亡。

  超越五浊恶世 从克己克俭开始

  面对这么多的灾难,全球慈济人除了身体力行,以佛陀“无缘大慈、同体大悲”的精神深入灾区救援苦难、肤慰灾民,以及协助其重建家园之外,心中仍必须戒慎虔诚、时时谨惕,这一切世间的灾难,无论天灾或人祸,多起于人心的造作。人心因为口腹欲望的贪念,无止尽的物质消费,加上工业化带来的各种污染,让温室效应的速度,变得难以逆转。佛陀所教悔末法时代的“五浊”——劫浊、命浊、众生浊、见浊、烦恼浊,正在今日的世间一幕幕地呈现着,警示着迷茫于欲望之海的芸芸众生。

  欲念,是一切恶之薮。随着欲念发展的世界,亦即人类当今身处的这个末法时代,人们酖溺于无止尽的欲望之追逐而不能自拔,就是佛陀警示的“劫浊”。十九世纪初全球只有十亿人口,到二十世纪结束,人口已增加到六十六亿,科学家预估二○五○年会增加到一百亿人。不断增加的人口势必争夺有限的生存空间,这正是“众生浊”。人类为了扩大生存面积,不断地砍伐森林,原本与人类相离甚远的病毒,如今随着人们脚步的进入,逐渐以人类作为延续其自身生存的载体。大量的传染病夺去无数生命,这不正是佛经所说的“命浊”?还有因为宗教或政治见解的不同,或为了资源的争夺,人类发动战争,展开无情的杀戮,这是“见浊”所引发的家破人亡与无尽苦难,如何不令人闻之心碎?物质发达的国家,因为沉溺于欲望与物质的贪念所造成的心灵与价值之空虚,让忧郁症与心理疾病的人数急速增加,也让自杀跃升为十大死亡原因的第九位,这不正是佛陀所说的“烦恼浊”?而身为佛弟子,在这“劫浊”之际,我们如何挽救人类即将面临崩解的颓势,匡正人心之贪念,净化身心,创立祥和社会,让天下无灾无难?

  证严呼吁慈济人,挽救地球唯有从人心做起。回顾四十多年来,我们一直落实“克己、克勤、克俭、克难”的精神,节制欲望贪念,过俭朴的生活。尤其从二○○六年开始,慈济人更在台湾及世界各地启发人人力行减碳行动——骑单车、少吹冷气、素食、少杀生、省水、省电、少消费。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迁问题小组(IPCC)的执行长帕卓理(Rajendra Pachauri),在二○○八年初曾说,解决温室效应的问题只有三个方法:第一是素食;第二是骑单车;第三是俭约生活;关心环境的人士所见相同。生活形态决定大地生态。人类贪图口欲,每一年宰杀上亿头牛,而牛所排放的甲烷占温室效应比例的百分之二十以上。 为了吃而豢养的牲畜,造成每两分钟就必须砍掉等同于一个足球场大小面积的雨林树木。科学家相信这种“食”的行为文化,对于大地干旱与气候变迁有直接而重大影响。所以提倡素食,过简约生活,才能常保地球与人类的永续生存。

  人在世间可以创造一切,却也容易毁灭一切。不只食的文化会对于地球的生态造成巨大影响,人们无限的欲望也耗损了有限的资源。人类竭尽一切心力所追求的目标就是“富裕”与“享受”;不顾一切地追求富裕,虽然消费能力不断地提高,但是消费物质即是消耗自然资源,其结果不言自明。人一旦不能顺天时、应地利,倒行而逆施,其苦果渐生,其崩坏必至矣。

  老子在《道德经》有言:“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宇宙大自然有其运行的法则,不容人类过度自恃、过度的放纵,而伤害其它生命,乃至破坏自然宇宙运行之常轨。过去两百年间,人类社会为了发展经济、便利生活,钻原油、挖山矿、开马路……不断地砍伐森林、破坏水土,将大山开肠剖肚。大地供应五谷杂粮,人类却使之千疮百孔、遍体鳞伤;当破坏愈来愈密集,宽谅忍耐到无法负荷,不得不反扑。今日温室效应、气候异常,或洪涝、或干旱;冬季暖化、春季骤逝;夏季方至、大雪纷沓!四时更迭之常轨破坏了,人类首当其冲受到波及。地球的安危,也是人类的安危;唯有地球平安,人类才能平安。伤害地球的是人类,保护地球的关键也在人类的手中,在人类的一念心。

  温室效应即心室效应

  证严认为,“温室效应就是心室效应”。当人类极力发展经济与追逐富裕之际,却造成全球六十六亿人口中,有将近二十亿人生活在每日不到一美元的贫困边缘。两极的社会形态是今日人类社会发展的重大隐忧,而困苦社会因贫穷带来的疾病与医疗问题,影响所及不只是发展较缓的国家而已,疾病的散播不分国界,富裕社会一样会被波及。不管是禽流感、肠病毒、西罗尼病毒等,不都是从发展较缓的国家逐渐侵入富裕社会的吗?他们为了生存,拥挤的生活在都会里卫生条件极差的生活环境,那正是疾病的温床。为了生存砍伐森林,原本远离人类的病毒,开始有机会寄居在人类身上。而透过航空器,病毒飞向全世界。

  整个地球原本就是共同的生命体;其实仔细思索,垃圾问题,传染病问题,或大气变迁,正是人类追逐“享受”与“富裕”的后遗症,也是人类忽略其它弱势国度与族群的生存条件,漠视大地,不珍惜“物命”的心态所导致。现今的人类的确享尽有史以来空前的优裕文明生活,这要感恩祖先们的开发与建设,但是如果我们继续大量开发、建设,不顾环境安全与大地的承受力,因而对这颗蓝色星球造成无以回复的破坏,我们如何对未来的子孙做交代?

  所以慈济不断提倡,将一切建设根植在最低限度的资源消耗,同时也顾及并保持社会生活水平的提升。这看似两难的目标如何能兼顾?唯有人人知福、惜福、再造福才能达成这项理想。

  知福、惜福,应从何觉悟与理解?证严鼓励慈济人,从实践中才能获得真知。珍惜“物命”,是证严不断呼吁慈济人的一个重要观念。佛陀教导我们爱众生,所谓“蠢动含灵皆有佛性”,众生不只是人类,还包含一切万物有情。慈济人正是经由双手做环保来体验珍惜物命,这真切实质的心路历程,让每个人体会大地滋养人类的伟大,感受一切生命、物命的珍贵,并重新审视与忏悔自我生活中点点滴滴的浪费与欲望之扩张。这是知福、惜福;然后慈济人还要再造福,还要亲身投入为贫苦、为大地洁净而努力付出。

  慈济环保资源回收工作

  一九九○年,证严在台湾中部一场公益讲座演讲中,第一次呼吁慈济人推动环保资源回收。志工菩萨们从中部到北部、南部、东部热烈响应,整个台湾逐渐展开资源回收的风气。近二十年来,证严在各型讲座中一直向社会大众提倡:“用鼓掌的双手做环保”,帮忙做资源回收;以行动支持、肯定、信任、响应我的呼吁,实际做资源回收。

  十多年下来,慈济人在世界各地推动垃圾分类,从印度尼西亚垃圾河的整治,到马来西亚的幼儿环保,乃至菲律宾、南非、墨西哥、中南美的秘鲁山区、原住民的环保教育,甚至富裕的新加坡和美国,都有志工用“双手”推动环保分类回收之工…

《敬天爱地聚福缘 灾难频仍 深觉来不及》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