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骆全通居士念佛往生净土事迹▪P2

  ..续本文上一页佛法,先要做到对父母“更加孝、更加顺”,使父母真正感觉到孩子学佛之后不一样了,再介绍父母佛法,可能障碍会少些。 我的具体作法包括:

  第一:比以前常打电话回家向父母亲嘘寒问暖一番。

  第二:在物质上比以前更真诚地满足父母亲的需求。

  第三:对父母亲的说话态度比以前更恭敬。

  第四:与父母亲聊天时,少打岔、少批评、多聆听。

  第五:放长假有机会回家探望父母亲时,就跟父母亲聊聊佛法,也随缘地带著父母亲吃素放生。

  此外,再以父母亲的名义量力而为地助印助录各种法宝。这样约莫做了几个月,有一次我带著孩子回家探望父母亲,父亲告诉我说:“你学佛之后,整个人都变了,不一样了。”我便开始将自己由佛法中所得到的殊胜利益一一向父亲说明,也向他说明我们今生能遇到佛法,是无上的因缘,而能遇到“持名念佛”法门,更是殊胜。而且净空老法师也特别强调,学佛不必要改变原有的生活方式,好好念佛,身体一定会愈来愈好等。当时父亲并没有很积极地表示他要学佛,但也没有表示他不要学佛。于是在下一次返家之前,我先去了一趟华藏图书馆,向师父请教应如何引导父亲学佛?华藏图书馆的师父告诉我,可以介绍父亲读《无量寿经》,于是我为父亲请了《无量寿经》的大字读本及两小时的念诵带,又请了阿弥陀佛的佛像回去。当然,我也为父亲准备好录音机,念佛机等。父亲约在一九九四年下半年开始,每天早课跟著《无量寿经》的录音带念两小时的《无量寿经》。

  自此以后,我更频繁地打电话回家向父母亲请安。每次大概都是家母接的电话,除了问安之外,几乎每次我都会问:“爸爸有没有做早课?有没有读《无量寿经》?”家母都说:“有(声音拉得很长,很肯定的意思 )。每天有时候四、五点,有时候六点起床,就开始做早课,每天都有念,没有缺课啦!”我又问家母:“妈,你自己有没有念佛?”(因为家母在家要负担所有的家事,包括买菜、烧饭、洗衣、照顾父亲及妹妹的孩子等,工作相当劳累。由于家母没有时间坐下来好好读经,但我很希望家母至少能随时随地念佛 )。家母几乎每次都是有点不好意思、笑笑地回答我说:“我没有念出声啦,但我心里有想啦!”我则接著鼓励家母:“忆佛也是一个很好的方法,有些人不习惯念出声,心里想佛也很好。”这段期间,因为父母亲都不反对,因此我自华藏图书馆请了大幅的阿弥陀佛及观世音菩萨的圣像回家,在家中客厅设置了一个庄严简单的佛堂。

  自从父亲开始念《无量寿经》以后,我每次回家都会与父亲聊聊佛法,谈谈六道轮回,讲讲生与死的问题。而每次也会问父亲想不想去西方极乐世界?父亲总是这么回答我:“像我这种人怎么去得了嘛!也不知道西方极乐世界在那里?我现在是什么都不想,但是这个《无量寿经》我是一定会继续读下去的。”我也趁此机会告诉父亲:“爸,净空老法师在讲经时特别强调,想要去西方极乐世界一定要具足“信、愿、行”三资粮。信,就是信有西方极乐世界,信有阿弥陀佛;愿,就是愿意去,愿意移民到西方极乐世界去;行,则是肯“持名念佛”。而净空老法师也多次在讲经的机缘中说过,蕅益大师在《阿弥陀经要解》中提及“往生与否是在信愿的有无,而品味的高下则在工夫的深浅”。”虽然父亲已持续不间断地在读《无量寿经》,但不知父亲是否深信切愿?然而每一次与父亲讨论到这个问题时,我自己一定是很坚定地告诉父亲:“我是深切体会到六道轮回太苦太苦了,这一辈子好不容易又遇到佛法,而且又是遇到“持名念佛”此一殊胜的法门,我是决定要好好把握此一难得的机缘,这辈子一定要往生西方极乐净土。”

  原本,我也想照廖居士在“妙音居士往生见闻记”中所记述的,为增加父母亲往生西方极乐世界的信心愿心,带父母亲去佛光山参观净土洞,但一直没有这个机缘。在某个机缘下,在华藏图书馆请到《晚晴集》、《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金刚经讲义》等录影带,我又为父亲准备好录影机,好方便父亲看净空老法师讲经的实况录影。父亲对看讲经录影带比较不那么积极,下午晚上都仍要看电视,包括看连续剧、综艺节目及新闻等,有时新闻看了是愈看愈气。我常常劝父亲:“既然看了会生气,就不要看了嘛!”父亲说:“怎么能不看呢?看了生气还是要看啊!”劝父亲不要看连续剧,把看连续剧的时间拿来看讲经录影带,父亲也说不行,虽然看连续剧看了也会生气,但还是要看。

  父亲读《无量寿经》约莫读了一年半左右,又向父亲建议可以再加做个晚课,再读一遍《无量寿经》。后来从与家母的电话问安当中,得知父亲已开始加做晚课,每天晚上再念一遍《无量寿经》。一九九七年下半年返家,父亲告诉我,他现在读《无量寿经》效果比以前好,以前有时候念一念会打瞌睡,现在不会打瞌睡。而且父亲也告诉我,三年来他从来没有缺过课,每天一定两小时的早课,后来更增加到做晚课。不过父亲也说到《无量寿经》的意思好深唷!读了懂的还是懂,不懂的还是不懂。我也告诉父亲:“《无量寿经》的意境真的很深,我也有好多不懂。可是我有一个经验,有些原本不懂的地方,读久了,有时候好像突然就自然了解里面的意思了。有时候净空老法师讲经的录音带,听是听了,但不一定懂里面的意思,有时要重复听好多遍,才会领略它的意思。”家母则告诉我,有时家母早晨走路去买菜,走著走著心中就响起阿弥陀佛的圣号来。我就鼓励家母要更精进地忆佛念佛,譬如说切菜时,切一下念一声佛号,炒菜时炒一下就念一声佛号,家母则点头应:“好。”

  三、助念前的准备工作

  一九九七年十二月下旬,家母来电告诉我说:“翁霓,爸爸要你准备十万元,说他要走了。”我则劝家母要提醒父亲专心念佛。家母也提及父亲身体很不适,去医院检查的结果是疝气,后来吃吃药就好了。家母又告诉我,父亲也曾问:“衣服准备好了没有?”又说他要走了。而之后在与父亲的电话聊天当中,很明显的感觉得出来父亲体力大不如前,说话有气无力。由于工作的关系,无法立即返家探望病中的父亲,但由家母口中得知父亲身体状况不乐观时,我开始规划著为父亲助念的事,而且将为父亲助念往生一事,当作一件相当重要的任务在准备。但毕竟自己从来没有帮人助念的经验,唯恐因为自己的缺乏经验或疏失而使父亲错失往生的机缘,这罪过可就大了。因此再将过去看过的、与为人助念往生有关的书,如“怎样念佛往生不退成佛”及“妙音居士往生见闻记”重新复习。由于父亲曾问:“衣服准备好了没有?”为了以最庄严的佛门仪规为父亲准备后事,我尽可能地、多方面地向人请教,正式佛弟子在往生时应穿著什么服装。最后得到的结论是:一套干净的卫生衣,一套居士服及一件海青。另外往生助念时可准备往生被给父亲盖,莲花被则是往生之后需要的。

  虽然无法确定父亲何时准备往生,也尚未决定返家的行程,但当我问清楚了所有应为往生人准备的物品之后,一九九八年一月三日星期六下午,我前往佛教文物流通处将所有的用品一次都买齐了。除了上述衣物等必备用品(居士服、海青、往生被、莲花被、居士鞋)之外,我还请了两组莲花灯、一个往生牌位、及一只引磬。请引磬是因为“怎样念佛往生不退成佛”中提到,当临终病人意识不清时,可以用引磬提醒病人念佛(其实我原本不知道引磬长什么样子,而是佛教文物流通处的老板介绍而认识的)。俗话说“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我当时唯一的想法是,只要是对父亲往生有帮助的,应先要有万全的准备,这样事到临头时只要专心念佛就好,不必再为缺东缺西而烦恼。

  为了事前能将临终为人助念的注意事项了然于心,我将“怎样念佛往生不退成佛”这本书一遍又一遍地仔细地阅读,深怕自己还有那些小细节没有注意到,该准备的东西没有准备好。关于为人助念一事,书中有一段话是这么写的“最好请有助念经验的同修来助念,家人有时必须避开,以免临终人有亲情的挂碍而障碍了往生。”虽然希望能亲自为父亲助念,但又怕因自己没有经验,在处理过程中有疏失而误了父亲往生的大事,因此开始向各方打听,如何能请到助念团?但事情进行地并不顺利,当时又是过年前,我与中部又不熟,所以连络请教了好几处,得到的都是否定的答案,没有助念团。另有一些地方联络的结果,是有为往生后的人助念,但没有往生前的助念。还有一些是要先登记排队,最后能不能等到,还要看机缘。

  最后,实在是没有办法了,我翻开“妙音居士往生见闻记”的封底内页,找到妙音净宗学苑的电话,希望能请教廖居士。其实当时我并不认识廖居士,但对“妙音居士往生见闻记”中廖居士如何为老菩萨助念的过程并不陌生,因此想请教廖居士有关于为人助念及请助念团的问题。那一天是一九九八年的一月五日星期一上午,我在电话中向妙音净宗学苑的服务人员说明,想要请教廖居士有关为人临终助念的问题,妙音净宗学苑的服务人员给了我另外一个电话,很顺利地与廖居士联络上了。廖居士很有耐心地听我讲完问题之后,廖居士告诉我几件为人助念的关键: 第一:为人临终助念,不在人多而在于心诚,如果有很多

  人助念,若无诚敬而杂念妄想纷飞,还不如一两个人至诚恳切地念,来得清净庄严,来得效果好。 第二:家人助念也有好处,要将父亲对子女亲人的亲情执著,转换成往生西方极乐世界的原动力。要告诉父亲,父亲因缘成熟得早,所以先移民到西方极乐世界去,将来我们要往生时,父亲再随著阿弥陀佛来接引我们。 第三:廖居士特别叮咛我,若能请到助念团是很好,但若请不到助念团,也不要心生烦恼。他告诉我在处理为父亲助念的整个过程中,必须保持清净心,因为清净心才能与…

《骆全通居士念佛往生净土事迹》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