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駱全通居士念佛往生淨土事迹▪P2

  ..續本文上一頁佛法,先要做到對父母“更加孝、更加順”,使父母真正感覺到孩子學佛之後不一樣了,再介紹父母佛法,可能障礙會少些。 我的具體作法包括:

  第一:比以前常打電話回家向父母親噓寒問暖一番。

  第二:在物質上比以前更真誠地滿足父母親的需求。

  第叁:對父母親的說話態度比以前更恭敬。

  第四:與父母親聊天時,少打岔、少批評、多聆聽。

  第五:放長假有機會回家探望父母親時,就跟父母親聊聊佛法,也隨緣地帶著父母親吃素放生。

  此外,再以父母親的名義量力而爲地助印助錄各種法寶。這樣約莫做了幾個月,有一次我帶著孩子回家探望父母親,父親告訴我說:“你學佛之後,整個人都變了,不一樣了。”我便開始將自己由佛法中所得到的殊勝利益一一向父親說明,也向他說明我們今生能遇到佛法,是無上的因緣,而能遇到“持名念佛”法門,更是殊勝。而且淨空老法師也特別強調,學佛不必要改變原有的生活方式,好好念佛,身體一定會愈來愈好等。當時父親並沒有很積極地表示他要學佛,但也沒有表示他不要學佛。于是在下一次返家之前,我先去了一趟華藏圖書館,向師父請教應如何引導父親學佛?華藏圖書館的師父告訴我,可以介紹父親讀《無量壽經》,于是我爲父親請了《無量壽經》的大字讀本及兩小時的念誦帶,又請了阿彌陀佛的佛像回去。當然,我也爲父親准備好錄音機,念佛機等。父親約在一九九四年下半年開始,每天早課跟著《無量壽經》的錄音帶念兩小時的《無量壽經》。

  自此以後,我更頻繁地打電話回家向父母親請安。每次大概都是家母接的電話,除了問安之外,幾乎每次我都會問:“爸爸有沒有做早課?有沒有讀《無量壽經》?”家母都說:“有(聲音拉得很長,很肯定的意思 )。每天有時候四、五點,有時候六點起床,就開始做早課,每天都有念,沒有缺課啦!”我又問家母:“媽,你自己有沒有念佛?”(因爲家母在家要負擔所有的家事,包括買菜、燒飯、洗衣、照顧父親及妹妹的孩子等,工作相當勞累。由于家母沒有時間坐下來好好讀經,但我很希望家母至少能隨時隨地念佛 )。家母幾乎每次都是有點不好意思、笑笑地回答我說:“我沒有念出聲啦,但我心裏有想啦!”我則接著鼓勵家母:“憶佛也是一個很好的方法,有些人不習慣念出聲,心裏想佛也很好。”這段期間,因爲父母親都不反對,因此我自華藏圖書館請了大幅的阿彌陀佛及觀世音菩薩的聖像回家,在家中客廳設置了一個莊嚴簡單的佛堂。

  自從父親開始念《無量壽經》以後,我每次回家都會與父親聊聊佛法,談談六道輪回,講講生與死的問題。而每次也會問父親想不想去西方極樂世界?父親總是這麼回答我:“像我這種人怎麼去得了嘛!也不知道西方極樂世界在那裏?我現在是什麼都不想,但是這個《無量壽經》我是一定會繼續讀下去的。”我也趁此機會告訴父親:“爸,淨空老法師在講經時特別強調,想要去西方極樂世界一定要具足“信、願、行”叁資糧。信,就是信有西方極樂世界,信有阿彌陀佛;願,就是願意去,願意移民到西方極樂世界去;行,則是肯“持名念佛”。而淨空老法師也多次在講經的機緣中說過,蕅益大師在《阿彌陀經要解》中提及“往生與否是在信願的有無,而品味的高下則在工夫的深淺”。”雖然父親已持續不間斷地在讀《無量壽經》,但不知父親是否深信切願?然而每一次與父親討論到這個問題時,我自己一定是很堅定地告訴父親:“我是深切體會到六道輪回太苦太苦了,這一輩子好不容易又遇到佛法,而且又是遇到“持名念佛”此一殊勝的法門,我是決定要好好把握此一難得的機緣,這輩子一定要往生西方極樂淨土。”

  原本,我也想照廖居士在“妙音居士往生見聞記”中所記述的,爲增加父母親往生西方極樂世界的信心願心,帶父母親去佛光山參觀淨土洞,但一直沒有這個機緣。在某個機緣下,在華藏圖書館請到《晚晴集》、《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金剛經講義》等錄影帶,我又爲父親准備好錄影機,好方便父親看淨空老法師講經的實況錄影。父親對看講經錄影帶比較不那麼積極,下午晚上都仍要看電視,包括看連續劇、綜藝節目及新聞等,有時新聞看了是愈看愈氣。我常常勸父親:“既然看了會生氣,就不要看了嘛!”父親說:“怎麼能不看呢?看了生氣還是要看啊!”勸父親不要看連續劇,把看連續劇的時間拿來看講經錄影帶,父親也說不行,雖然看連續劇看了也會生氣,但還是要看。

  父親讀《無量壽經》約莫讀了一年半左右,又向父親建議可以再加做個晚課,再讀一遍《無量壽經》。後來從與家母的電話問安當中,得知父親已開始加做晚課,每天晚上再念一遍《無量壽經》。一九九七年下半年返家,父親告訴我,他現在讀《無量壽經》效果比以前好,以前有時候念一念會打瞌睡,現在不會打瞌睡。而且父親也告訴我,叁年來他從來沒有缺過課,每天一定兩小時的早課,後來更增加到做晚課。不過父親也說到《無量壽經》的意思好深唷!讀了懂的還是懂,不懂的還是不懂。我也告訴父親:“《無量壽經》的意境真的很深,我也有好多不懂。可是我有一個經驗,有些原本不懂的地方,讀久了,有時候好像突然就自然了解裏面的意思了。有時候淨空老法師講經的錄音帶,聽是聽了,但不一定懂裏面的意思,有時要重複聽好多遍,才會領略它的意思。”家母則告訴我,有時家母早晨走路去買菜,走著走著心中就響起阿彌陀佛的聖號來。我就鼓勵家母要更精進地憶佛念佛,譬如說切菜時,切一下念一聲佛號,炒菜時炒一下就念一聲佛號,家母則點頭應:“好。”

  叁、助念前的准備工作

  一九九七年十二月下旬,家母來電告訴我說:“翁霓,爸爸要你准備十萬元,說他要走了。”我則勸家母要提醒父親專心念佛。家母也提及父親身體很不適,去醫院檢查的結果是疝氣,後來吃吃藥就好了。家母又告訴我,父親也曾問:“衣服准備好了沒有?”又說他要走了。而之後在與父親的電話聊天當中,很明顯的感覺得出來父親體力大不如前,說話有氣無力。由于工作的關系,無法立即返家探望病中的父親,但由家母口中得知父親身體狀況不樂觀時,我開始規劃著爲父親助念的事,而且將爲父親助念往生一事,當作一件相當重要的任務在准備。但畢竟自己從來沒有幫人助念的經驗,唯恐因爲自己的缺乏經驗或疏失而使父親錯失往生的機緣,這罪過可就大了。因此再將過去看過的、與爲人助念往生有關的書,如“怎樣念佛往生不退成佛”及“妙音居士往生見聞記”重新複習。由于父親曾問:“衣服准備好了沒有?”爲了以最莊嚴的佛門儀規爲父親准備後事,我盡可能地、多方面地向人請教,正式佛弟子在往生時應穿著什麼服裝。最後得到的結論是:一套幹淨的衛生衣,一套居士服及一件海青。另外往生助念時可准備往生被給父親蓋,蓮花被則是往生之後需要的。

  雖然無法確定父親何時准備往生,也尚未決定返家的行程,但當我問清楚了所有應爲往生人准備的物品之後,一九九八年一月叁日星期六下午,我前往佛教文物流通處將所有的用品一次都買齊了。除了上述衣物等必備用品(居士服、海青、往生被、蓮花被、居士鞋)之外,我還請了兩組蓮花燈、一個往生牌位、及一只引磬。請引磬是因爲“怎樣念佛往生不退成佛”中提到,當臨終病人意識不清時,可以用引磬提醒病人念佛(其實我原本不知道引磬長什麼樣子,而是佛教文物流通處的老板介紹而認識的)。俗話說“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我當時唯一的想法是,只要是對父親往生有幫助的,應先要有萬全的准備,這樣事到臨頭時只要專心念佛就好,不必再爲缺東缺西而煩惱。

  爲了事前能將臨終爲人助念的注意事項了然于心,我將“怎樣念佛往生不退成佛”這本書一遍又一遍地仔細地閱讀,深怕自己還有那些小細節沒有注意到,該准備的東西沒有准備好。關于爲人助念一事,書中有一段話是這麼寫的“最好請有助念經驗的同修來助念,家人有時必須避開,以免臨終人有親情的挂礙而障礙了往生。”雖然希望能親自爲父親助念,但又怕因自己沒有經驗,在處理過程中有疏失而誤了父親往生的大事,因此開始向各方打聽,如何能請到助念團?但事情進行地並不順利,當時又是過年前,我與中部又不熟,所以連絡請教了好幾處,得到的都是否定的答案,沒有助念團。另有一些地方聯絡的結果,是有爲往生後的人助念,但沒有往生前的助念。還有一些是要先登記排隊,最後能不能等到,還要看機緣。

  最後,實在是沒有辦法了,我翻開“妙音居士往生見聞記”的封底內頁,找到妙音淨宗學苑的電話,希望能請教廖居士。其實當時我並不認識廖居士,但對“妙音居士往生見聞記”中廖居士如何爲老菩薩助念的過程並不陌生,因此想請教廖居士有關于爲人助念及請助念團的問題。那一天是一九九八年的一月五日星期一上午,我在電話中向妙音淨宗學苑的服務人員說明,想要請教廖居士有關爲人臨終助念的問題,妙音淨宗學苑的服務人員給了我另外一個電話,很順利地與廖居士聯絡上了。廖居士很有耐心地聽我講完問題之後,廖居士告訴我幾件爲人助念的關鍵: 第一:爲人臨終助念,不在人多而在于心誠,如果有很多

  人助念,若無誠敬而雜念妄想紛飛,還不如一兩個人至誠懇切地念,來得清淨莊嚴,來得效果好。 第二:家人助念也有好處,要將父親對子女親人的親情執著,轉換成往生西方極樂世界的原動力。要告訴父親,父親因緣成熟得早,所以先移民到西方極樂世界去,將來我們要往生時,父親再隨著阿彌陀佛來接引我們。 第叁:廖居士特別叮咛我,若能請到助念團是很好,但若請不到助念團,也不要心生煩惱。他告訴我在處理爲父親助念的整個過程中,必須保持清淨心,因爲清淨心才能與…

《駱全通居士念佛往生淨土事迹》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