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参加‘佛七法会’所获得的灵异记 &如何净化.天灾.人祸之劫运▪P8

  ..续本文上一页向此生生净土,投胎一错悔时难。

  清朝 实贤.省庵大师

  念弥陀佛贵专精,念到功深念自纯。

  念念圆明真性体,声声叫醒本来人。

  婴儿堕水频呼母,荡子还家始见亲。

  却话从前离别事,翻令呜咽泪沾巾。

  欲得工夫无间断,直须精进始相应。

  暂时失念云蔽日,瞥尔生心蛾掩灯。

  小水长流终贯石,沸汤停火亦成冰。

  往生作佛浑闲事,只在当人念力能。

  娑婆魔外事纵横,寂灭无如安养城。

  苦乐双忘名极乐,死生俱尽说无生。

  佛无彼此皆同体,地有东西是假名。

  何须劝人生彼国,只缘此地道难成。

  佛声易可除昏散,出口还收入耳来。

  蓦地乱茅随火尽,蔽天浓雾逐风开。

  通身是佛谁为念,遍界生莲不用栽。

  何时临终生极乐,即今端坐玉楼台。

  余教修行歧路曲,此门直入垣途平。

  三祇行远终难就,十念功成便往生。

  大石载舟还不没,苍蝇附骥始堪行。

  行扬帆顺水风便,何惮迢迢十万程。

  (意思即如持百枚大石,置于船上,因船力故石不没水。若无其船,小石亦没。大石喻重罪。船如佛力。不没喻不堕三途。无船喻无佛力。小石喻轻罪。)

  贵人虽贵未为欣,死后还他一个坟。

  三谢圆亭空燕子,五候门户但寒云。

  身登上品方为贵,心悟真如始立勋。

  却到莲池更回首,世间蝼蚁尽纷纷。

  世间唯有苦人多,自造新殃可奈何。

  满天蓬蒿春不到,一身枷锁夜难过。

  称怨莫更呼天地,叫痛应须念弥陀。

  三界从来是牢狱,劝君及早出娑婆。

  少年念佛正精神,莫待衰迟始问津。

  青草半埋红纷骨,黄泉多见黑头人。

  献珠龙女疾成佛,访道善财还证真。

  一旦无常音信至,此时追悔欲何因。

  暮年光景苦无多,电影沤华一刹那。

  黄叶渐凋真老矣,秋风将至奈愁何。

  无心不用贪浮世,有口唯应念弥陀。

  珍重临行须努力,莫教万劫自蹉跎。

  我教原开无量门,就中念佛最为尊。

  都融妄念归真念,总摄诸根在一根。

  不用三祇修福慧,但将六字出乾坤。

  如来金口无虚语,历历明文尚具存。

  借问往生何计策,须凭信行愿具全。

  信根先向心田种,行足还加愿力坚。

  路乏资粮终不到,马无缰御孰能前。

  但将三事为符契,携手同登九品莲。

  念佛休嫌妄想多,试观妄想起于何。

  无心收摄固成病,著意遗除亦是魔。

  救火抱薪添烈焰,开堤引水作长河。

  直须字字分明念,念极情忘有甚么。

  不净观颂

  皮肉既堕落,五藏于中现。

  凭君彻底看,何处堪留恋。

  本是骷髅骨,曾将狂惑人。

  昔时看是假,今日睹方真。

  火势既猛烈,残骸忽无有。

  试看烟焰中,著得贪心否。

  晋朝 跋陀罗

  不结良因与善缘,苦贪名利日忧煎。

  岂知住世金银宝,借汝权看数十年。

  晋朝 迦哩迦

  爱欲牵缠没了期,日生烦恼镇相随。

  官中囹圄犹存赦,家业拘牵没赦时。

  宋朝 无名

  杀业怨家渐债多,将何词理见阎罗。

  教君一路超生法,不如知悔念弥陀。

  明朝 一元禅师

  西方化主度迷情,佛力加持道易成。

  散手便行无异路,最初一步要分明。

  西方极乐众称尊,普劝诸人入此门。

  有口不须闲讲论,单提佛号度朝昏。

  西方弘誓广流通,一句弥陀好用功。

  历历分明无间断,声声唤醒主人翁。

  西方谛信莫生疑,念佛修行要及时。

  有限光阴宜早办,骷髅著地几人知。

  西方有路少人登,一句弥陀最上乘。

  把手牵他行不得,但当自肯乃相应。

  宋朝 一行禅师

  吾年九十头雪白,世间应无百年客。

  一行道人归去来,金台生断乾坤窄。

  宋朝 长芦禅师

  三界炎炎如火聚,道人未是安身处。

  莲池胜友待多时,收拾身心好归去。

  唐朝 白香山

  病中画西方变相颂

  极乐世界清净土,无诸恶道及众苦。

  愿如我身痛苦者,同生无量寿佛所。

  清朝 莲隐禅师

  一句弥陀火里莲,五宗诸教莫能诠。

  声声不断魔难近,念念无差佛现前。

  多劫沉迷根尽拔,一生精进果堪圆。

  含灵抱识皆同体,但办肯心谁不然。

  摄心快向乐邦来,莫待无常老病催。

  若使此生重磋过,难逃永劫堕轮回。

  天边落日勤修观,世上空花不用栽。

  念念直前无退怯,宝池坐看一莲开。

  莲隐禅师

  渐看鬓发著霜痕,自省已非自讨论。

  一世竟成何事业,百年遇有几朝昏。

  元朝 中峰和尚

  尘沙劫又尘沙劫,无尽尘沙劫未休。

  当念只因情末撇,无边生死自羁留。

  佛与众生夙有缘,众生与佛性无偏。

  奈何甘受娑婆苦,不肯回头著痛鞭。

  自家一个弥陀佛,论劫何曾著眼看。

  今日更随声色转,这回欲要见还难。

  深思地狱发菩提,父母家乡勿再迷。

  痛策归鞭宜早到,莫教重待日移西。

  身膺宰辅与朝廊,盖世功名世莫量。

  自性弥陀如不念,未知何以敌无常。

  朝参暮礼效精勤,金沼连胎入梦频。

  粉骨碎身千万劫,未应容易报慈亲。

  要结莲华会上缘,是非人我尽倾损。

  无时不作难遭想,欢喜同登解脱船。

  为存爱见起贪嗔,埋没黄金丈六身。

  今日幸然归净社,不应仍旧惹风尘。

  富贵之人宜念佛,黄金满库谷盈仓。

  世间受用无亏缺,只欠临终见愿王。

  贫乏之人念佛时,且无家事涉思惟。

  赤条条地空双手,直上莲台占一枝。

  老来念佛正相当,去日无多莫暂忘。

  南无阿弥陀六字,是名越苦海慈航。

  尽道少年难念佛,我云年少正相当。

  看他八岁龙王女,掌上神珠夜宝光。

  元朝 白云禅师

  娑婆苦光影急如流,宠辱悲欢何日了。

  是非人我几时休,生死路悠悠。

  三界里水面一浮沤,纵使英雄功盖世。

  只留白骨掩荒丘,何以早回头。

  明朝 妙意禅师

  铁狗铜蛇正奋嗔,风刀火锯肉成尘。

  一声佛号翻身去,回首何曾见旧人。

  鸡声茅店月华明,客梦沉迷尚未醒。

  开得眼来天大晓,蓬头垢面奔前程。

  (即此心识造地狱,即此心识见佛成佛。)

  宋朝 苏子瞻画阿弥陀佛像赞

  佛以大圆觉,充满十方界。

  我以颠倒想,出没生死中。

  云何以一念,得往生净土。

  我造无始业,一念便有余。

  既从一念生,还从一念灭。

  生灭灭尽处,则我与佛同。

  如投水海中,如风中鼓橐。

  虽有大圣智,亦不能分别。

  愿我先父母,及一切众生。

  在处为西方,所遇皆极乐。

  人人无量寿,无去亦无来。

  怀安养故乡诗

  宋朝 樝庵大师

  几年衣袂惹京尘,志气陵云莫自伸。

  南雁数声乡梦断,秋风终夕泪痕频。

  此回若不怀归计,向后从谁结善邻。

  请看路傍埋朽骨,其中多是未归人。

  昔年容易别琼楼,本也无心作远游。

  岂意而今发垂雪,片怀常挂月西钩。

  枕中忽听思归鸟,槛外频惊落叶秋。

  一灶檀烟一声磬,等闲遥望泪横流。

  唐山百八摩尼劝念佛文

  是心作佛、是心是佛、三世诸佛、证此心佛、六道众生、本来是佛。

  只因迷妄、不肯信佛、智者觉悟、见性成佛、释迦世尊、开示念佛。

  弥陀有愿、接引念佛、观音菩萨、头顶戴佛、势至菩萨、接受念佛。

  清净海众、皆因念佛、六方诸佛、总赞念佛、祖师启教、劝人念佛。

  捷径法门、惟有念佛、历代祖师、个个念佛、古今圣贤、人人念佛。

  我今有缘、得遇念佛、念佛念心、念心念佛、口常念佛、心常念佛。

  眼常观佛、耳常听佛、意常想佛、身常礼佛、香花灯烛、常供养佛。

  行住坐卧、常不离佛、苦乐逆顺、不忘念佛、著衣吃饭、无不是佛。

  在在处处、悉皆是佛、动也是佛、静也是佛、忙也是佛、闲也是佛。

  善也是佛、恶也是佛、生也是佛、死也是佛、念念是佛、心心是佛。

  无常来到、正好念佛、撒手归家、必定见佛、一道圆光、即性空佛。

  了此一念、是名为佛、常住不灭、无量寿佛、法报化身、同一体佛。

  千佛万佛、皆同一佛、普劝有缘、一心念佛、若不念佛、失却本佛。

  贪嗔嫉妒、自丧其佛、酒色财气、污失真佛、人我是非、六贼劫佛。

  一息不生、何处觅佛、地狱三途、永不闻佛、万劫千生、悔不念佛。

  叮咛相劝、念自己佛、急急回光、休别觅佛、念念不昧、谁不是佛。

  愿一切人、自归依佛、回向西方、发愿念佛、临命终时、亲到见佛。

  九品莲台、礼弥陀佛、得无碍眼、见十方佛。

  大众虔诚同音念、临终必定见弥陀。

  天上人间、作福为先、生死海中、念佛第一。

  念佛.可以灭除罪业.增慧增幅

  念佛.可得清净自心.如意吉祥

  念佛.可获弥陀接引.往生极乐

  念佛.可消无明烦恼.息灭妄念

  七佛灭罪经云

  受持淫戒者,有五善神侍卫。

  一名,贞洁。二名,无欲。三名,净洁。

  四名,无染。五名,荡涤。

  佛说泥洹经云

  佛告柰女,不邪淫者,有五增福。

  一、多人称誉。

  二、不畏县官。

  三、身得安稳。

  四、死生天上。

  五、从立清清,得泥洹道。

  八、往生传

  吴棠居士

  吴棠居士,是滁州人。在光绪初年的时候,曾任总督的高官。他平时勤俭成性,总是穿著粗布衣服,每日食的不过是简单的蔬菜,生活淡泊。由于他生平好佛,广行一切善事,把自己的节蓄和省下来的钱用之于公益,诸如建淮阴城门、改善民众卫生保健的来,又设一施粥厂,和准备御寒的冬装,都是用来救济一般贫苦无助的百姓,真是爱民如子了。

  后来他解甲归田退休以后,更是专修净土法门,整天念佛不停。到了七十高龄,仍然是精神抖擞的样子。

  某年四月间,他忽然嘱咐家人说:

  “今天天气十分清和,我想小睡一会儿,你们可别打扰我哦!”

  说完以后,就到前厅近窗的床上睡了。这一睡睡了好久,家人觉得有异,想要去一探究竟。忽然看见一位从外面来,从不认识的出家人,气貌轩昂,来到吴棠睡卧的地方围绕一周之后,出门去了。

  等到家人们来到卧室一看,吴棠已经很安然的别世,可是脸色却还是红润。那位异僧或许就是佛化现前来接引生西的吧?

  (佛学半月刊第九十二期)

  焦女士

  焦女士,法名心理,民国时代扬州地方人。在十九岁芳龄时就嫁给本城管心存作妻子。只不过婚后四年,管心存就死了。丈夫早死,焦女士不禁感叹红颜命薄,就立志要为夫守贞。进入本城建立贞堂,发心念佛。皈依了长生寺的性莲和尚。

  到了二十九岁那年就吃长素。修行念佛更加用功。后来就专念佛名,志心净土。

  民国十三年正月,当时只有三十一岁,偶然身体违和,却做了一个梦,梦见观世音菩萨对她说:

  “我看你目前娑婆缘份已到尽头,他方面净土善缘却到了成熟的时候了。这对你来说,应算是桩喜事。这样吧,二十九日那天,我会派人来迎接你的。可是你必须先两天落发,礼请一位大德为你说幽冥戒。事关重要,你可不要忘了!”焦女士就依照菩萨的吩咐,同堂董们告别,去到长生寺师父性莲和尚处禀明这件事。二十八日那天在长生寺安养堂落发,又请戒德庄严的性莲师父为说幽冥戒,兼开示一切。

  到了二十九日早上,她隐约看到有一个手拿幢旛的童子来到,心中明白去西方时间到了,就加紧清心念佛。不久之后安然去世了。

  去世后三七日,在荼昆时,火中显出五彩耀眼的光,似乎部直朝西方照耀。然后在燃成骨灰的余烬内,竟然找出一个很像她趺坐合十,长二寸余的尊像来,实在是不可思议。性莲和尚就把这尊像装进小龛,供奉在安养堂上。到今天还保存著呢!(俞慧郁钞集)

  徐马氏

  徐马氏,民国时代江苏省苏州地方人,十七岁时嫁给了徐子畏作妻子。徐家家境富裕,翁姑早去世。丈夫却好嫖赌,短短几年的挥霍,去掉家产十分之四了。

  “唉!遇入不淑,这也是我的宿命。有什么办法呢?”

  历经多次想尽各种方法劝谏丈夫:

  “回头吧,不要再荒唐下去了,不仅败坏家门声誉,对自己的健康尤其大大有损!子畏!浪子回头金不换啊!听我的忠言劝告吧!”

  “噜苏!长舌妇!讨厌!不用你管!我喜欢怎样便怎样,反正我花的用的又不是你家的,你担心个什么劲!”

  丈夫却处处以恶言还报,十足伤透了她的心。

  既然怎么样劝告都忠言逆耳,无法挽回了,就集亲族把剩余的财产分成了两份,正式和丈夫分居了。

  她自己持长素奉佛,心境平静似水。家中设有佛堂,从此专修净业。二十多年如一日。

  另方面丈夫把他所有一分财产挥霍个精光,无奈带了妾侍来投靠徐马氏,她收留了甘以礼相待。丈夫渐渐有了悔意,大家相安无事地度日,过了几年就死了。

  很凑巧,她有个胞妹,嫁夫家姓邵,邵姓丈夫也同样喜欢挥霍不自爱死了,这真是“同是天涯沦落人”,基于同病相怜,她就招呼胞妹和她同住一起。同时也劝妹妹要念佛,妹妹听了她的话。就这样和妹妹相依为命。

  民国二十一年正月十三日,徐马氏病重。忽然对妹妹说:

  “我明天早上十时当远去西方了。”

  洗完了澡,召亲族来遗嘱后事一切,把俗务都打点好了,就静挣趺坐床上,只是留下妹妹一个人,陪她一同念佛。

  不料子夜时分,妹妹也病了。就请来两位尼师在她们姊妹身旁助念。一时佛声朗朗。到了第二天早上十时,在清脆嘹亮字字分明的念佛声中。徐马氏安然自在地逝世了。她的妹妹过一天也逝世了。

  (佛学半月刊第八十三期)

  

  

《参加‘佛七法会’所获得的灵异记 &如何净化.天灾.人祸之劫运》全文阅读结束。

✿ 继续阅读 ▪ 无量寿经启信录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