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再迎和谐世界▪P2

  ..续本文上一页度、忍辱度、精进度、禅定度、智能度。此“六度”之果为:布施之果为发财;持戒之果为安乐;忍辱之果为平静;精进之果为成功;禅定之果为寂止;智慧之果为胜观。

  六度修行法:布施度以施自身、施资财、施善根等众生所需,绝无任何自私地施于他人,这就是布施。佛祖所说“布施之果为发财”,其涵意为不仅是布施对象发财,布施者自身也以上百倍上千倍的发财。宗教提倡布施,在现实生活中对社会做贡献,帮助他人,捐助穷人是共产主义的美德,应大力提倡。

  修戒度应把别解脱戒、菩提心、密乘律仪等各种戒律视为生命进行守护,摄善法戒,为众生谋福利。佛祖说:“法律之果为安平”,毛主席说:“纪律是执行路线的保证”。天下无法度,就会人食人。法律既能约束人,又能保护人。宗教戒律是实现得绳的保证,作为一名修行者如不守戒律修不出正果,就世俗而言,不守国法就实现不了目标,更谈不上以法治国。 因此,无论宗教和世俗都要以法度来约束自身。

  忍辱度为,不管三界众生发怒,相互争斗杀生,但你仍然平心静气,以善报恶,这就是忍辱。佛祖说:“忍辱之果为平静”,佛教的矛头是指向三毒的,即“痴、贪、嗔”。痴为愚昧无明,指分不清黑白善恶;“贪”为贪欲世间富贵,食山饮海还不满足的贪得无厌之心;“嗔”为愚昧和贪婪所使而产生的破坏修行的恨心。三毒重度发作之时,就会引起战争;中度发作之时会引起区域不宁;轻度发作之时就会引起家庭不和等灾难。因此,小事不忍则如干柴引火会乱事,在生活中能够忍辱就会身心很安适。宗喀巴大师说:毁害世代修来的福泽之大敌乃“嗔也”。如一个经过长期苦练修行得到了一定正果的修行者和一个从政为国家和人民做出贡献有一定政绩的人,一旦忍耐不住突如其来的一些小事,做出愚蠢之事,那一瞬间把自己的所有成绩和名声毁于一旦。因此,“忍”唯之重要。中国的思想家孔子所说的“克己复礼”同宗教上讲的“调伏自身”是一个道理,因此,“忍辱”乃宗教和世俗共倡之德。

  精进度是为了每一个生灵,即使在无间地狱的炽热烈火中生活,也不悲叹地精进苦修菩提心。佛祖说:“精进之果为眼见成果”,精进指努力修行,作为一个修行者,修行“觉者”不应间断,同样从政者也应做到为人民服务要彻底,而不是半途而废。这如同一名大学生,大学毕业后才称大学生,如果只进大学没有完成或间断学业就不能成为大学生。精进要有正确的动机和甘受苦痛的精神。作为一名修行者,应有我为恩人众生甘受苦行之念。从世俗观念来讲,自己是党和人民培养的,因此应该树立忘我地为人民服务的精神。故精进度对宗教和世俗都很重要。

  “禅定”,要戒除一切昏聩懈怠之罪,为认识一切法谛实空之理,一心修持禅定。佛祖说:“禅定之果为寂止。”这就主要通过闭户静修和念修,一方面要修练身心,另一方面要用正确的观念来提高自身的境界。

  智慧度是通过了知无我的智慧俱生的轻安大乐相连的胜义等所引生的虚空观行智慧。佛祖说:“智慧果为胜观。”佛教以“四法印”为正见,即诸行无常,有漏皆苦,诸法无我,涅槃寂静。比这更深的正见为“没有超生死轮回的自性与因果缘起不欺之理相互结合”的观点,此观点驳斥了上帝创造世界和上帝安排命运之说。因此,这与社会科学的观点基本不产生矛盾。

  (二)论人天果

  修人天正果,必须遵行出家十善和在家道德规范十六条。出家十善便是戒除十恶,即杀生、偷盗、邪淫、妄语、两舌、恶口、绮语、贪、嗔、邪见。细分守杀戒有两种,出家人不能杀害任何生灵,杀生会失戒,俗人根据自己的信仰和观念守戒可以分巨细,但无端杀生越货是宗教和世俗都不可容忍的罪过要戒除。偷盗是没有对方准许或赏赉的情况下偷、抢、骗、诈他人资财,给对方制造极大的痛苦,此举乃罪过和卑鄙之举,宗教和世俗都要严戒。邪淫是奸淫亲属,通奸他人之妻,强奸等行为,此举乃被宗教视为大逆不道的罪过之举,从世俗来讲违反了国家法律中“三代以内禁止通婚,提高人口素质”的规定,强奸又是犯罪行为,因此,邪淫乃宗教和世俗都不容许的。妄语会颠倒是非,大则谣言会扰乱人心,给社会带来灾难,小则是非混淆,因此宗教和世俗都要严戒之。两舌乃挑拨离间之意,它会破坏友谊,从宗教上讲会使渝盟败缘,从世俗讲会破坏团结,因此宗教世俗也要严戒之。恶口会伤害他人,其结果会引发冲突争斗,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提倡语言美,因此恶口乃宗教和世俗所治。绮语乃信口乱说,它对宗教世俗都有心意驰散之害,特别是吹嘘偷盗、抢劫等卑鄙之事,会导致青少年误入歧途,故其为宗教和世俗所治。贪乃如食山饮海都不满足的贪心,这会使人因得不到欲望的满足而痛苦。由此产生偷、抢、骗等邪念,这在宗教上是一大罪孽,从世俗来讲人一旦猛发贪心就会犯错误,故其为宗教和世俗所治。嗔,在佛经中写到“嗔心者不运也”,毛主席说:“以损人开始,以害己告终”,为众生谋福利是宗教之性相,世上把维护公民的权利视为最基本的人权。因此“嗔”乃宗教和世俗所治。邪见是诸实有事物视为非实有事物的染污慧,因此戒除邪见,做事要取舍得当。

  在家道德规范十六条即:敬信三宝;求修正法;报父母恩;尊重有德;敬贵尊老;义深亲友;利济乡邻;直言小心;追踪上流;饮食有节,货财安分;追认旧恩;秤斗无欺;慎戒忌妒;不听女流之见;温语寡言;担当重任,度量宽宏。以上条款中敬信三宝和求修正法二条在信教自由的情况下根据信教者个人的信仰去敬信。第三,报父母恩,这无论是宗教、世俗都视为善举和文明之举,也是中华民族的美德。第四,尊重有德,这是宗教和世俗共倡之德。从宗教上讲,拜师是修持的前行,宗喀巴大师说“拜认恭敬一切知识之源之恩师乃经行道根也”,从世俗的观点来讲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其来源于知识分子,故宗教和世俗都提倡恭敬知识分子。第五,敬贵尊老是宗教和世俗共扬的文明之举,宗教上对长辈持一不亏吃、二不亏穿、三不亏言语等三不亏法则,特别是对聋、哑、盲等残疾之人以加倍的爱护和抚育,永怀慈母之心,从世俗的观点来讲,这就是革命人道主义,是精神文明的重要内容之一,属宗教和世俗共扬之事。第六,义深亲友,这是宗教和世俗共倡之德,在世界上义深亲友会带来长久的和平共处,在不同地区之间是如此,家庭夫妻之间也是如此。第七,利济相邻,这是宗教和世俗共倡之德,从宗教上讲这就是“为他人修菩提心,为他人谋福利”之道,从世俗的观点讲,这就是为人民服务和互帮互助之意。第八,直言小心,这是宗教和世俗共倡之德,这就是说,做什么事情都要公平正直。第九,追踪上流,高瞻远虑,这是宗教和世俗共倡之德,就是说向上看齐,各方面定会不断地进步。第十,饮食有节,宗教和世俗都应该去深刻理解其涵意。以贪念所致的欲望和挥霍浪费是不容许的,再者不珍惜今生获得的宝贵人生,在如此美好的社会里自受贫穷到处流浪自毁人生是极大的罪过。第十一,追认旧恩,这是向良师、父母和恩人感念报恩,这是宗教和世俗共倡之德。毛主席说:“吃水不忘挖井人”,我们现在的幸福生活来自伟大的共产党的领导,因此我们要感念共产党的恩情,为党和祖国做出贡献。第十二,秤斗无欺,这也是宗教和世俗共倡之德,缺斤短两是损人利己的卑鄙之举,社会上某些人私下制造非法秤斗,欺骗他人谋取利益,甚至有人造假酒假药危害群众的生命,此等行为从宗教上讲是无悲心之举,此乃伤害他人,罪孽深重。从世俗讲也是危害群众生命安全的犯罪行为。第十三,慎戒忌妒,这是宗教和世俗共倡之德,对人不能过分奉承或轻视,更不能忌妒他人。佛经中说:“随喜众生为善”,正如世道上也支持和鼓励做好人好事,只要做了好事,就是冤家对头也得实事求是地肯定。第十四不听女流之见。从字面上理解,这句话有蔑视女人之意,佛祖反对在古印度人分四等,他说:“佛法只求德行不分高低贵贱”,因此佛经中没有蔑视女人之意。“不听女流之见”,这种说法也许与历代执政者屈服和顺从女人而出现过诸多失误有关系,正如牧区有一句俗语:“当雄百户的首领是我,我的首领在家里(妻子)”和社会上也有“找官先找妻”的说法。另外,在西藏封建社会里铁匠等被视为黑骨头受歧视,但佛祖说过佛法不分高低贵贱,并月佛祖自己也做过工匠活,因此佛经中没有蔑视铁匠之意。当时蔑视铁匠。也许是统治阶级怕一旦工业发达劳动人民就会起来造反而采取的一种手段。第十五温语寡言。这是宗教和世俗共同所倡之德,与上述“弃恶口”相符。第十六担当重任,度量宽宏。这是宗教和世俗共同所倡之德,有宽宏大量之意。我认为上述在家道德规范十六条中,除了个别以外,其余大部分是可取的,其中也有未涉及到的东西,如有关教育儿童内容。儿童是未来的希望,国家的主人,家庭的寄托,宗教和世俗都需重视儿童教育。因此,十六条中应增加“以德教子”一条。“以德教子”包括道德和文化两方面。第一,道德方面,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个老师,从小教育孩子要从善除恶。教育孩子回报父母,尊敬师长,专心学习,孝敬老人,互相团结;教育孩子不偷盗,不说谎,不诅咒,不赌博,不酗酒。教育孩子不得当,就会出问题。正如牧民有句俗语:“子不教,家必败”,其寓意深长。第二,文化知识方面,要教育孩子学好本领。在旧社会里孩子想上学也没有环境和条件,如今在文明进步的社会里,孩子必须受到义务教育,孩子不学文化知识就等于自毁。农牧民群众不能只顾眼前利益,从长远利益着想,让孩子上学受教育,因为当今社会已进入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信息网络化时代,没有文化知识就办不成事。譬如,出家人没有文化知识就无法学经,因此,今后达不到初中文化水平的就不应该入寺学经。同样,在社会上没有大专以上文凭就很难找到工作。普通百姓没有一定的文化知识,在市场经济的竞争中也找不到立足之地。总之,从德智两方面能否教育好孩子与提高中华民族的素质、实现家庭的希望、把握自己的前途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以德教子”很重要,必须加以重视。

  (三)论恶途缘

  恶途是指今世多行恶业(五无间罪)而后世生为地狱、饿鬼、旁生三者。佛教中称三种恶途,由多行“五无间罪”所致。“五无间罪”即:弑父、弑母、恶心出佛身血、破僧和合、妄说上人法。其中弑父、弑母是宗教和世俗都不可容忍的罪行。恶心出佛身血是指杀死觉者或上师、善友的行为,其罪孽深重,也是犯法的。破僧和合是指佛僧和信徒之间进行挑拨离间的行为。在西藏由于宗教的影响较深,很多群众敬重上师和僧人,若他们之间进行挑拨离间,会造成上师、师弟及信徒间不和,宗教上称其为“渝盟”。譬如,20世纪40年代在西藏发生的热振事件是典型的例子。虽然热振和达札,都是有师弟关系的高僧大德,但是帝国主义利用西藏分裂势力进行挑拨离间,最终酿成了热达事件。无论从政治上或人道上,人与人之间进行挑拨离间,是有害而无益的。妄说上人法中,妄说就是歪曲事实或搀杂恶念的表现,特别是对信教群众来说,相信自己所信仰的一个假装成高僧大德而无证德人说的谎言,那就有可能把自己的一切都献给他,其后果是不堪设想的。譬如,在佛经中降神和卜卦都作为“妄说上人法”加以制止。但如今社会上有些人穿着法衣装神弄鬼,很多群众受蒙骗,出现恐慌、痛苦、乱花钱财、迁居、不吃药等现象。从教义上说这是无间罪的一种,从世俗上说是危害公民的身心、财产、生命安全的行为。因此,这种行为需要依法管理,加以制止,这样也就保护了宗教本身。

  (作者系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西藏分会会长)

  

《再迎和谐世界》全文阅读结束。

✿ 继续阅读 ▪ 佛教真理要义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