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 乘
佛乘,俗姓彭,湖南桂阳人。从小在当地小庙出家,年稍长,闻歧山道风颇为兴盛,即前往参访。未几,又往衡州罗汉寺楠檀林,掩关打七,有省。后遇道阶法师,令往南岳,亲近默庵老人。老人一见之下,深加器重,口授唯识义。师亲侍有年,于性相二门,俱能通彻,颇为同道所赞扬。师常称佛恩难报,因燃一指,以报佛恩。曾因天童邀请,宣讲楞严。以后即居无常,随缘化导。一九二二年,主席南岳祝圣寺,从受戒法者三百余人,倡办僧学及佛学讲习所。次年交待院事,退居福严寺静养,忽示疾。于十月十二日,沐浴更衣,面西跏趺而坐。同参安德法师问道:“老法师是当世宗匠,今逢最后一著,应该猛著精进,留做后学标榜。”师答:“诺!”于是合掌念佛一声而寂。年五十一。遵遗嘱,瘗灵骨于福严寺之普同塔中。
传 信
传信,字清华,四川三台县人,于峨嵋山金顶礼海福禅师出家。一九一六年,宝光寺冬期受具足戒。一九二二年挂单于浙江嘉兴县城北二十里池西乡之栖真寺。寺乃明云谷禅师塔院所在,为当地名刹,始建于宋,代有兴废。清光绪二十六年,莲仁和尚住持该寺,重修大雄宝殿及千佛阁、西方殿。寺中设念佛堂,堂中净课,每日四时作观、二时功课、二时忏悔,犹有红螺云栖之遗规,十方海众归者甚多。师游方到寺之翌年,复请假朝礼五台。朝台归来,入念佛堂,笃修净业。一九二四年夏历四月十八日晨,念佛坐化,世寿五十有五。往生前一月余,告寺内知客师,将有远行。知客师问何往,师云有去处。知客喻之言:“能往西方净土,是最好的了!”师曰:“诺!”往生之日,早课毕,师先在佛前展具顶礼。次到方丈,向莲仁和尚告假,顶礼长跪,请求开示。和尚问何故。师言:“机缘已熟,自当往矣!”和尚随向他开示说:“努力念佛,必定如你心愿,往生西方,得见弥陀。”师叩谢而起,回堂趺坐念佛,不改常度。众见师顶上热气薰蒸,就视之,已泊然化去矣!
修 无
修无,营口人,砖瓦匠出身。因感人生多苦,屡思出苦之法。后闻人言念佛能离苦得乐,遂发心念佛。出家后,念佛心益恳切,逢人亦必劝之念佛。一九二九年,谛闲法师在哈尔滨极乐寺传戒。师发心在戒期中,侍候病人。住寺才十几日,忽说要走。监院师问:“走何处去?”师说:“我不是往别处走,是要往生。请监院师慈悲,给我预备几百斤劈柴,死后焚化。”监院师问:“你几时走?”师言:“在十天以内吧。”第二天又对监院师说:“给法师告假,我今天就要走,请给我一间房,再找几个人念佛送我。”送者请留偈作纪念,云:“我做苦工出身,不会作诗偈。不过我有一句经验的话,可以告诉诸位,就是:“能说不能行,不是真智慧。”于是大众齐声念佛。师面西趺坐,随众念佛。不到一刻钟,已往生矣。入龛,面目如生。谛闲法师亲见其事,叹为稀有。
修 航
修航,黑龙江省拜泉县张氏子。少以品学闻乡里,为小学教师。年四十,忽思出世。礼沈阳永安寺智如法师为师,法名仁荷。一九三五年,於呼兰净土寺依溊虚大师受具足戒。是年至青岛,习天台圆顿止观。阅法华释签,深有悟入。一九三七年从弘一大师学律,誓尽形寿护南山宗。及闻弘公入灭,痛不能已。复取公咏菊花偈,铭诸座右。偈云:“亭亭菊一枝,高标矗晚节。云何色殷红,殉教应流血。”其为法之心,可见一斑。日中一食,常坐不卧,效灵峰大师礼占察忏,感获清净轮相。为湛山戒学教授,立身严正,依四念处行道,不以世法干怀,敝衣草履晏如也。待人直言不讳,或短其不通世故,夷然不顾曰:“宁受热铁轮旋顶,终不以佛法做人情也。”偶染微疾,知不起,取手自圈点律典二十一部送藏经楼,余五十余部,标号抽签,与大众结缘。缁素有馈药资者,均送斋堂供众。临终命学者唱普贤行愿品,回向西方。凝神观佛,正念分明,吉祥而逝。时为丙戌三月十二日中夜,逾时顶相犹热。世寿五十有二,僧腊十二。
通 理
通理,俗姓曹,江苏苏州人,业中医。年五十九始闻佛法。阅印光大师文钞,于净土法门深生信仰,到浙江天台礼慧莲和尚祝发。一九四○年,年已六十二,仰慕灵岩净土道场,遂上山随众念佛。未几得妙真和尚允许,住普同塔院。师自住进塔院后,万缘放下,毫无留恋,一心念佛,求生西方。一九四六年夏天,渐觉身体衰弱,饮食减少,住如意寮休养,仍手掐佛珠,念佛不辍。七月十五日夜,钟鸣九下,仍在院内阶前乘凉念佛,忽对香灯师道:“我要回房。”香灯师扶入房内,师云:“我今晚要生西去了,赶快点灯来。”说罢,上单养息,默念圣号至十一点钟,香灯唤之不应,急请诸师助念。方经片刻,师已安祥坐脱。次日入龛,顶门犹温,面貌如生,光泽异常。
宏 慈
宏慈,号妙觉。本名喜生,俗姓张,陕南安康人,汉留侯张良后裔。师幼时即与常儿异,秉性沉默,不好嬉游,有出尘之志。稍长,投南山礼大行尊者为师,剃染离俗。壬午年春,至西安卧龙寺,从朗照法师受具足戒。因闻善知识教,深信净土法门,三根普被,九界同归,诸有顿超,一生成办。乃往翠华山净业院,专修持名念佛法门。日夜翘勤,用功不辍,历时五年,众来请益者随机酬答,要言不繁。师虽为大众所景仰,但居常卑以自牧,无骄矜之色。丁亥年夏,预知无常时到,起精进七,禁语不眠,专诵大悲神咒。九月廿五日佛七圆满。是日午后,诵大悲咒毕。回向,即面对西方。瞑目趺坐,如入禅定。众见师颜如朝霞,唇似渥丹,以手探之,则全身冰冷,惟顶热如沸。于是大众齐集称扬圣号,为师助念。寂后依法荼毗,遗灰中,检得金红紫白蓝青灰七色坚固子二百余粒,师示寂之期,乃一九四八年九月也。
弥 高
弥高,俗姓仲,江苏如皋北乡戚家庄人,兄弟三人皆舍俗为僧。师年十九,在如皋西场镇观音庵剃染,庵乃如皋定慧寺下院,定慧寺为如皋驰名丛林。师年五十余至定慧寺,六十多岁选为方丈,前后住寺三十多年。宏法利生,不遗余力,为地方人士所称道。平日修持专诵法华。一九五八年旧历六月十九日,观音圣诞日,念佛坐化,终年八十四岁。
寄 莲
寄莲,俗姓黄,浙江黄岩人,十六岁出家。天台静权法师,师之法兄也。师后至苏州仓米巷隆庆寺,依静观法师座下继承衣钵,住持隆庆寺,达数十年之久。曾开过三次大戒,最后一次在一九三四年。师为人正直慈悲,经常劝人老实念佛,持诵金刚经、大悲咒、普门品,始终不辍。一九五六年农历十月初十日上午九点,了无病苦,念佛坐化,世寿八十有六。
虔 法
虔法,安徽人。四十岁时,在宁波天童寺受具足戒。四十余年,热心常住工作,艰苦朴素。精进用功,老实念佛。历任饭头、园头等职。师深信净土,真为生死,发菩提心。一九八一年八月二十日(农历七月廿一日),师当众宣告:“我将于三天内逝世。”普亲自在一块小木板上预先写明生西之日。农历七月廿四日(八月廿三),嘱管库房师父,将寮房内的常住物品,悉皆搬出。师胁不沾席,唯坐在一张椅子上休息,日夜如此。八月廿二日,即农历七月廿三日晚上七时,寺内几位小沙弥为之助念。翌晨,师神智清醒,就饮少量开水,问:“现在是几点钟?”是时适八时正。十时左右,师挥手示意,令助念者吃中饭,大众换班助念。至午后一时零五分,身无病苦,在念佛声中,安祥坐化矣。年八十四。
品 兴
品兴,初名青福,俗姓郑,福建福鼎前歧公社人。一九二九年,年二十四,投福鼎硖门凤山瑞云寺,礼见山和尚为师。移赴普陀参学,充园头、饭头,历经三载。二十七岁,受具足戒于普济寺。同年朝礼五台碧云寺,担任行堂、寮火等职。一九五○年,师年四十五,返福鼎礼太姥山白云寺步德老和尚为次师,改今名。五十八岁,驻锡南溪马槽庵,又至鳌岭昭明寺、枯岭栖林寺。师在寺,不辞劳苦,起早摸黑,披星戴月,为常住操劳。五十九岁,到平兴寺。担任生产骨干,开荒种茶,任劳任怨,爱寺如家,怨亲平等,历尽辛勤,福鼎广大寺众均谓师为末法生产修持之好模范矣。师一生崇仰净土法门,遵循印光老法师教导,专心念佛,求生净土。不做当家,不做经忏,不广收徒众。行住坐卧,念佛不断。一九八三年,农历七月初一,师早起觉不适。初十日向全寺告假,说:“今晨五时,见弥陀亲来开示。五日后,上午八时当生极乐。”即将平日积蓄及衣物,交当家世行师,与寺僧结缘。命人致电家乡前歧公社,言七月十五,八时生西。至十四日下午索清水一盆,沐浴更衣,端坐念佛。十五日上午,准时安祥而逝。世寿七十八,僧腊五十一。荼毗后,于骨灰中,检出坚固子多丸,精彩夺目。遵遗嘱散于大海中,与水族结缘。
性 寂
性寂,俗姓关,辽宁人,毕业于东北大学外语系。九·一八事变南来,拜见印光大师,蒙开示,即发心出家,时年二十六也。其后五十余年,常住灵岩山,一心念佛,精勤无间。一九八三年农历十月初八时,畏寒卧床,连睡四日,体力渐弱,饮食减少。朱智超居士往访时,问:“要否请众助念?或用录音念佛磁带?”答:“不需,我自有把握。”自是闭门不接访问,一心念佛。于第七日,即十月十四日上午十一时零八分,吉祥而卧,身无疾苦,心不贪恋,意不颠倒,安祥西逝。年七十七,僧腊五十一。往生后,按灵岩饬终规定办理,由常住委派八名寺僧,日夜轮班助念,于次日下午四时入龛,面目如生,四肢柔软。师于病终前,将生平积余三百圆,助印净土十要,余款供众结缘。并预写遗书四封,嘱于身后寄发亲友。书中有云:“境界现前,我要去了。”火化后,于骨灰中捡出大小不同之各色坚固子、舍利花、琉璃珠等数十颗,有大如花生米者。□□
往生比丘尼
妙 净
妙净,俗姓王,乃虚云和尚之庶母。云公生母早逝,由净抚育成长。云公之父,欲云公兼祧…
《近代往生随闻录》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