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文益~拥毳对芳丛

  ★文益(885—958)

  余杭(今属浙江)人。法眼宗开山鼻祖。参桂琛禅师契悟,嗣其法绪。后于金陵(今南京)清凉院传法,开创法眼宗,世称“清凉文益”,亦称“法眼文益”。大兴法门,学众逾千。其始创法眼宗深受华严宗影响,主要特色为“一切现成”,即处处是禅,无须离开世间去找。卒谥“大法眼禅师”。着有《宗门十规论》。得意法嗣有德韶、文遂等。

  拥毳对芳丛

  拥毳对芳丛,由来趣不同。

  发从今日白,花是去年红。

  艳冶随朝露,馨香逐晚风。

  何须待零落,然后始知空。

  【赏析】

  这是一首诗意盎然的示道诗。

  史书记载:宋太祖将问罪江南,李后主用谋臣计,欲拒王师。法眼禅师观牡丹赋于大内,作此谒讽之。这就是这首偈的由来。

  史书又载:后主不识其意。有意思的是当时的李后主不识,等他成为阶下囚,“罗衾不耐五更寒”时,他作的诗词却饱蕴禅意空韵:“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首二句讲僧家与花冠大氅的俗士观花的情趣是不一样的。那观空之士是如何观花的呢

  头发是从今天才开始发白的,但牡丹花哪一年不是一样红呢

  花儿在朝露中艳丽地绽放,馨香随晚风四处飘散。可见花事亦匆匆。何必要等到花儿凋零后才明白一切本空的道理呢

  诗人在一首诗中一共用了四个表示时间的词:“今日”、“去年”、“朝”、“晚”,就是强调时光荏苒,无常迅速,宜尽早知空,早日归乡。

  文益大师还写有一首很有意思的咏莲诗:“一朵菡萏莲,两株清瘦柏。长在僧家里,何劳问高格。”(《庭柏盆莲》)在觉者眼中,四大本空六尘不有,什么名节高格,真是多事。

  幽鸟语如篁

  幽鸟语如篁,柳摇金线长。

  云归山谷静,风送杏花香。

  永日萧然坐,澄心万虑忘。

  欲言言不及,林下好商量。

  【赏析】

  这是一首意境圆融的禅趣诗。

  前四句描写春日美好的风光。这种风光最适合做什么呢

  它带给觉者何许心境呢了当然最适合坐禅静心,把一切都放下。当然这样讲你还会觉得有什么意犹未尽,那么好吧,我们到林中去好好商量!

  当然,这林下商量,无非还是对坐默然。

  

✿ 继续阅读 ▪ 清海~开悟诗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