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加,每晚必到,法会之胜,得未曾有。
四、各见不同莫妇,广东高州人。居广州市,因夫失业,儿女读书,经济困难,每日到光孝寺街观音庙求祐中奖,果中八千余元,旧债还清,学费有著,深感慈恩,到处宣扬。忽遇傅二姑,谈及普陀山观音现身,欲朝普陀,而中奖之款,所剩无几,又每日往求,竟又中奖。即乘船至上海,邀二亲人同往,齐跪梵音洞前,诚念观音圣号,约六小时之久,发愿不见观音,誓不回头,至下午四时许,果见洞内帐幕揭开,观音菩萨高大庄严,放大光明。但最奇者,左跪女人,惟见台上一贵妇,及一婢搬椅奉茶。右跪女人,惟见一神牌位,及一小狗。次日再攀上梵音洞,实地考查,以穷究竟,但见观音现身之处,惟大石一块,有三裂缝,各长小树青草,随风飘动,如何能现圣相,实不可思议!
五、见相皈依 庞氏姊妹,广东人。妹在上海启明学校肄业多年,深信基督教,拟即正式接受洗礼。姊甫毕业香港庇理罗士女学院,闻普陀山观音现身,即赴沪邀妹同往。妹笑姊迷信消极,与愚夫愚妇同一见地,不要去拜偶像。姊定要妹陪往同游,妹云:“如陪汝朝普陀,见到活观音,即随汝信佛。若均不见,要与我同受洗礼。”姊即应允,双方订好条件,方买舟前往,同跪梵音洞前,口念观音圣号,果然帐幕揭开,现出一光华灿烂、艳绝人天、德相庄严、千花献瑞之观音菩萨,十八罗汉合掌围绕,如走马灯,叹为观止,便五体投地,心悦诚服,倍极钦崇!大喜同归,禀告双亲,将前认为天经地义之圣经付之一炬。并考虑出嫁为管家奴,不如清净自居为大菩萨,遂从姊研习教典,皈依海仁法师,为入室弟子。民国廿二年法师到广州西关讲楞严经,每日下午命庞氏姊妹复讲,舌灿莲花,折服知识份子甚多。
六、久祷方见 密显法师,在普陀前山住茅篷,为求见观音圣相,每日往返梵音洞二十余里,一次不见,次日再来,跪数小时,惟见乱石。第三日再来,跪拜恳祷,痛责业障深重,无缘见佛,仍然不见。第四日再来,誓不见不休。如此往返二十余日,最后方见光中现佛,如愿以偿。如无诚心与恒心,岂能亲睹圣相耶?
按南海普陀山为观音菩萨应化道场,凡往朝山进香或游览观光者,多礼梵音洞看菩萨现身。大士为增其正信,或化导向善,屡放光现相,以垂接引。如王等基督教徒,傅为龙华外道,皆一见即改信皈依,或修庙念佛。莫等跪六小时之久,密师连往二十余日,皆久祷方见,以试其诚心,而消其业障。此皆慈航普渡,俯顺众生,曲垂方便也。
第二节 普现圣像
一、窑现磁像 江西有一陶家,制磁为业。一日装白磁碗满窑而烧之,迨开窑不见磁碗,惟见白磁观世音菩萨,卓立窑中,妙相庄严,光明晃耀,迥非人所能制,举家欢喜,叹未曾有。远近闻风,咸来瞻礼供养。一夕梦菩萨嘱将其像送供福建鼓山涌泉寺,有司具奏其事,朝廷遣使欲请入宫供奉,寺主梦菩萨曰:“明日朝廷有使来山,欲将我像移供宫中,汝可用小槌在我身衣一敲,以慰我愿。”黎明遵命持槌击之,衣上裂一长缝,使至见有裂纹,用以奏闻,遂不移供。以后凡祈晴祷雨,迭彰灵应。至民国十六年忽然不见,未知何往。
按菩萨示现,在普度众生,故不愿移供皇宫,惟供帝王瞻礼,且知清廷气数将终也。
二、瓢现画像 普陀佛顶山自文质老和尚重兴以来,道风日振。大寮有一茶头师,是一在家居士,发心在大寮烧开水,供养大众。最信观音菩萨,每晨三时起烧开水,至晚上九时止,手持大铜瓢,盛一瓢水,念一圣号,手动口念,工作不停,圣号不断,如此念念无间者二十年,大水瓢之铜柄上,忽现观音菩萨全身圣像,圆满庄严,初疑人画,用水洗之?愈洗愈明,以布拭之,愈拭愈显,令众生敬,感茶头师发愿出家。文老和尚以菩萨垂慈,现希有事,我等应生希有心,珍藏供奉,永镇山门,请圆瑛大师撰观世音菩萨应现记。
按瓢现圣像,乃手持口念,二十年精诚所感,接引其出家得度也。
三、石现圣容 民国三十二年三月初五日,无锡佛教净业社社友王德超等男女百余人,雇轮往苏州灵岩山进香参拜,同谒在山闭关之太平寺退隐真达老和尚,谈及山上西施洞之名,与佛法颇不相应,当改名观音洞,方丈妙真和尚深善其说,请王发心在洞内恭绘观音圣像。十三日下午一时王与袁德常等数人同赴洞中,见洞内顽石高低不平,碎纹复杂,无从下手,皆有难色,虔诚同念观音圣号。刹那之间,石上忽现大士圣容,眉目毕肖,妙相天成,莫不喜出望外,赞叹礼拜。适有游客多人,见亦致敬。王即登梯,依相绘出。不意石上又现身相,或大或小,或坐或立,见者各有不同,殆亦普陀梵音洞之第二灵境耶?众益惊喜!旋又现鳌鱼一头,在圣像下,张口翘尾,俨然大士端坐鱼身。其下石隙,顿现天然大海之象,令皆得见。从此妙相庄严,永留名山胜境,寻声救苦,特来饶益有情也。
按改西施洞为观音洞,即现妙相庄严,令王依绘,供众瞻礼,得福无量也。
四、洞现石像 民国六十年元月廿二日,台湾水泥公司高雄厂工人在高雄市寿山水泥原料工地炸开石块时,发现一天然石洞,约深二十公尺,宽十五公尺,中央矗立观世音菩萨圣像一尊,高约四公尺,头戴盘卷佛巾,身穿洁白佛袍,脚立圆型莲华台上,右手抱婴儿,栩栩如生,较一般寺庙供奉之雕刻圣像,更生动自然。附近居民纷往参拜,厂方恐人多挤坏,派工掘运办公室,前往瞻仰礼拜者仍络绎于途,将献高雄市佛教支会供养。菩萨于此时此地现身应化,俾各地人民皆能恭敬礼拜,共沐救苦救难之慈恩,永免刀兵水火等劫难也。
五、阁毁像存 太鲁阁建于台湾省东西横贯公路东端之半山,不知若干年也。下俯雾溪,上耸才岩,中供观音大士铜塑立像,灵感甚多。民国五十一年春忽岩石崩坠,阁宇全毁,惟大士像前移八尺,近临铁鼎,屹立如故,毫发无伤,观者赞叹,咸谓大士威神之力,如此其验且著也。是年夏公路局重建太鲁阁,阁后凿岩为洞,深达丈许,移供大士圣像于其中。请湖南张龄居士撰观音灵感碑文,刻于阁壁,以传灵异。尤以东西横贯公路之告成,经历奇险巨艰,笔难尽述。如四十六年覆测,改从南线开始,值上游迎宾峡崩石塞溪,堵水成泊,山洪冲决,怒涛卷人畜入海,使先易辙改图,而免执事者尽为鱼鳖也。当筑路工程进行中,先总统 蒋公亲临巡视,路基甫奠,虑生险阻,而土石坚固,警跸无惊。自全线通车迄今,往来车辆,悉庆康庄。凡此祥符,实由灵贶,信乎大慈宏誓,无往而不被其覆帱也。
按横贯公路即将告成之时,太鲁阁车可直达,忽岩崩阁毁,惟像独存,使重建新阁,以供朝参,而起敬信,俾共沐慈恩也,。
六、照现圣相 夏秋之际,常有台风起于太平洋中,中途或变强变弱,方向亦或西或北,变化无常,西岸各国,常遭肆虐,轻则拔木毁屋,重则伤害人畜,诚天灾难防。民国六十二年六月十九日美国空军为研究台风变化情况,派飞机携照相机追踪拍摄。台风中心有所谓“台风眼”,晴空无云,兹忽发现其中有一黑云,云上有光,当予拍照,携回冲洗,则云中有龙,爪牙可辨,头立一人,妙相庄严,不知何神?持示华人,即知为观音菩萨镇压台风,不使为灾。索取寄台,证明观音菩萨无时无地不实现其救人救世之大愿也。
七、屡赐圣像 民国三十八年冬在重庆撤退前,拟请观音圣像,求保平安,忽于地摊请得阿弥陀佛及观音、关帝小相片各一帧,俾便搀带,蒙祐履险如夷,安抵台湾。即恭设佛堂,拟供西方三圣像,求确保台澎金马,光复大陆,拯救同胞。而当时台北不易请到,忽承台中陈翁恭送香港影印五彩三圣像及镜框三帧,俾常供奉。五十六年秋退隐台北市郊净莲别墅,忽有某居士出国,将所供观音瓷像送供迄今,未见来迎。六十四年十一月廿三日,内子郑侣梅见隔壁衡钰居士以五千五百元,新雕地藏菩萨檀木小像,妙相庄严,因发心塑一观音圣像,祈祐胃病早愈,全家均无病苦,命终往生极乐。次日下午余赴十普寺开财团法人董事会,便购胃药及奶粉,至吴兴街候车,即见乡妇挑一篮二纸盒,篮内卧一观音铜像,谓系其翁生前所供,索价五百元,还二百元而未允,竟随余上车坐下,以腿加护篮盒,据云内共观音铜像三尊。当不忍见其亵渎受报,愿将买药及奶粉之款共六百余元,全部交付,并请三尊,经伊数后,嫌少退还。至潮州街口下车时,突允两尊五百元,俾留百余元,迎往买药开会后,回墅供奉,始悉均为明宣德年铸古铜佛宝,焚香顶礼,共赞希有!内子求大悲水吞药后,胃即痊愈,台澎金马现已确保,大陆光复之期谅不远也,若非大士遗赐圣像,何随感随应皆如斯之巧耶。
第三节 接引比丘
一、专持圣号 源度大师,字慈舟,河南镇平张氏子。弃儒出家,旋受具戒。素皈心弥陀净土,尤敬信观音大士,所居辟净室,敬供圣像,若大若小,若绘若雕,若金若玉,若绢若纸,五色灿烂,巍峨庄严,皆为大士金身。身拜拜斯,口念念斯,意观观斯,净念相继,感观音灌顶,而尘惑顿消,本性朗然。精勤靡懈,数十年如一日。诸皈信者请求开示,悉以净土导之,士庶倾心,皈依甚众。清咸丰七年谓弟子言:“二八归西”,皆不解。八年七月中忽示疾,弃诸杂缘,专持圣号,日以万计。八月十五日力疾别众,合掌颂曰:“观音来接引,既望自归真。”十六日卯时卒于寺,年六十七。遗嘱逝后七日且勿发讣,至期某退居舍寿,得并治丧。
按大士既为灌顶,复接引往生,以其专持圣号也。既预知二八归西,乃八年八月十六日,皆二八也。复遗嘱七日勿发讣,更预知他人之生死也。
二、工念无间 具行大师,名曰辩,云南会理人。幼时怙恃,赘盐源曾氏,生二子,家贫苦,全家工鸡足山祝圣寺。清宣统二年廿一岁,领全家八人同礼虚云和尚求出家,旋受具戒。耳聋貌丑,不识字,教念阿弥陀佛及观音菩萨求生净土法门,遂屏…
《观音灵感录续编》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