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慧能~菩提本无树

  ◆慧能(638—713)

  唐代禅僧,一作惠能,禅宗六祖,南宗创始人。实为中国禅宗主要开创人。俗姓卢,广东新州(今广东新兴)人,后移住南海。三岁丧父,后卖薪为生,闻人诵《金刚经》而有所省悟。661年往见东山弘忍,选嗣法子时,请人代书一偈,并深得弘忍赏识,秘得法衣顶相。为避法衣之争,隐遁岭南十六载,676年于法性寺因“风动幡动”一案遇印宗法师,落发为僧。翌年回曹溪宝林寺,力弘“直指人心、见性成佛”之顿悟法门。门人法海汇其语要,编成《坛经》,成为禅门的经书。卒后,唐宪宗追谥为“大鉴禅师”。王维、柳宗元、刘禹锡等为撰写碑铭。名弟子有神会、行思、怀让、玄觉等。

  菩提本无树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

  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赏析】

  这是一首内蕴深奥的佛禅哲理诗,是禅门南北宗的宣言书,为南北分野最重要、最典型的代表作。

  慧能对佛教思想中的“空”是理解得最为透彻的。一切均非实有,本自虚无,又哪里来什么菩提树与明镜台呢

  “无”、“非”二字用得正妙。正因为佛性常在,本自清净,本来无物,哪里又会有什么尘埃

  

  在意能看来,佛性即人的本性本来就是清净的,只要觉悟到这一点,便可立地成佛,这就是南宗主张的顿悟大法。这位观空大师,承先启后,为中国的禅宗从理论上、方法上找到了一条超尘脱俗的捷径,开辟了一代宗风,是中国文化史、宗教史上深具影响力的伟人。故后人有言“话到南能旨,怡然万虑空”。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