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以解决烦恼的方法,并没有发现人类心灵当中的真正安乐园。所以就在物质和心灵之间,塑造出一个能够与心灵沟通的外在力量——神。神,即是一种物质的真实存在,又是一种最高的精神体。然后可以通过信仰等等一系列的具体方法,而能够让人们到达神的世界。无论是西方的宗教,还是东方的宗教,都有一个至高无上、不可企及的神存在。神是万能的,是可以创造一切、改变一切的人类外在力量。神的这种力量是无限的,正好可以与人类的贪心(也是无限的)相吻合,所以宗教信仰的力量往往比人们对科学的态度还要虔诚。当然,不信仰的人便没有这种力量可言了。
但人类的烦恼能够靠神来完全解决吗?显然是不可能的。首先,神具有一种永远都是高高在上的威严,信仰该宗教该神的人们,就算是通过最大的努力,最多可以上升到神的世界里面,也永远只能作神的臣民而已!也就是说人类的心灵并没有与这最高的真理或者力量相等,绝对不能完全一致。所以心灵的烦恼也就自然得不到根除了。其次,神的世界是人们死亡之后才能到达的地方,这种地方仍然离人类的心灵世界太遥远了。因此,对于现存的人类而言,也是远水解不了近渴。看来神是解决不了人类的烦恼。
可是人类的文明还是要发展下去的,还是有它自己的真正归宿。这种归宿也就是把文明的出发点——除烦恼,彻底的解决。
三
这么说来,艺术、科学、哲学、宗教等等,虽然对人类文明的发展,确实具有重要的作用和巨大的贡献,但是都不能真正彻底的解决人类的烦恼,也就都不能成为人类文明的真正归宿了。或者说,都只是一种头痛医头的权宜之计,并不能够成为根除烦恼的方法。所以,人类目前有绝大多数人都是带着遗憾和无知的困惑,离开这个世界。那么,人类文明的归宿又将是一种什么样的结局呢?
从上述的文明发展情况看,只有宗教文明离人类文明的出发点是最接近的。因为人类的烦恼就是一种切实的内心感受,科学之前的其它文明都是通过一种外在的形式解决或者发泄烦恼的,科学就直接从外在的物质世界切入,而宗教就从外在的物质世界开始回归于内在的心灵世界,但并没有彻底的回归到心灵当中来,半路杀出一个程咬金,而是在物质与心灵之外、或者之间,又建立了一个神的世界。但它已经开始向心灵回归了,这就是距离人类文明出发点——除烦恼,较为接近的地方。
就回归的角度来说,佛教的根本思想理论和实践方法,又超出了世界上所有的宗教,这表现在:第一、佛教认为烦恼是从内心生出来的,要在内心中努力,才能够解决和根除烦恼,所谓“佛说一切法,为治一切心,若无一切心,何须一切法!”所以佛教是彻底回归到内在的心灵当中来了。第二、从佛教根本思想上看,佛教并没有在物质与心灵之间或者之外,建立一个神的世界,即没有一个独自高高在上的神所管辖的世界。佛教认为一切生命都具有成佛的可能性,而且一旦成佛了,就与所有已经成佛的生命完全平等,毫无差别可言。所谓“心、佛与众生,是三无差别。”第三、佛教认为生命当中的烦恼彻底消除了,也就成佛了,并非在生命之外去寻求什么佛来做。进一步说,成佛就是针对烦恼而言的,没有烦恼也就没有成佛可言。从这点上说,成佛就是生命的完全解放,烦恼的彻底解除。第四、佛教的一切修行方法,都是针对人类的烦恼而建立的。也就是看到人类烦恼的根本在什么地方,就从什么地方下手,最后根除烦恼。而消除烦恼的方法也就因此超出了其它一切宗教理念的范围,如印度的“文殊拿剑要砍佛”、中国的“喝佛骂祖”就是这种表现。因为佛教有了这些与其它宗教,根本上完全不同的地方,所以有人大声疾呼:佛教非宗教、非哲学。也有人说:学佛是人生最高的享受。
四
如此说来,人类文明的归宿就是佛教了吗?不是佛教,而是一种佛教的思想理论。如果有这么一天的话,人类真的能够完全彻底的解除烦恼,那个时候就不是存在“佛教”这个名词了,而是可以利用任何名词来形容,也可以说是科学、哲学,或者别的什么名词。但对于文明的回归心灵,是一定要彻底到位的,否则就根除不了人类的烦恼和痛苦,也就谈不上文明的归宿问题。
当人们通过外在的形式来发泄烦恼的时候,往往会给外在的世界带来一定的影响,而烦恼的根本却一点也没有改变。如果人类的文明仅仅朝这个方向去发展,人类将是可悲的,文明也只是一种自我暂时的满足和自我欺骗罢了。因为这些距离文明的出发点——除烦恼,会越来越远。所以,文明出发点的本身,就是人类文明的真正归宿。除此之外,一切都只是暂时的安顿,都只是发展过程中的一个环节而已。
而对于一个真正解除了烦恼的人来说,文类的所有文明便显得毫无价值可言,就如同简单的吃米饭、穿衣服一样平常,而人类文明的一切现象又都成为生命的恰到好处的微妙功用。这个时候,宗教、哲学、科学、艺术,乃至最简单、最直接的自然生命所具备的吼叫、斗打、流泪等等,也都成为了生命的完美点缀。一切生命都过着恰到好处的生活,也就永远告别了无知和烦恼的束缚,在他的世界里,人类真正得到了彻底解放,文明达到极致。这就是人类文明最好、最彻底的归宿。
《文明的归宿》全文阅读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