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让世界充满爱

  人类生存的基础,不是达尔文的进化论,而是释迦牟尼佛的慈悲论。我们东方人要学会忍,学会让,忍一步、让一步,海阔天空。忍让是一个智者的行为,是尊贵的品格。所以说我们大家要自己肯定我们自己民族,我们东方的文化。

   -----传喜法师

   阿弥陀佛!

   我们今天在座的可以说大多数都是炎黄子孙,作为这个世界上,可以说五大文明古国,我们东方是文明延续到今天的,没有消失掉、没有断灭掉。所以作为东方人,特别我们中国人来说,有非常优良的传统。

   前面,我们尊贵的海涛法师跟大家讲了很多很浅显,但是我们这个生命当中都是非常重要的道理。我们今天在座的这所大学,是学习的地方,有很多的书,每天都有很多老师带领我们,教导我们。但是可以这么说,像今天所讲的这些道理,或许是我们书本上不一定读过,也不一定会有老师跟我们讲过这些道理,但却是我们生命当中非常重要的。决定了一个生命是成功还是失改败,就象一个生命的方向,有没有准。我们现在只学习我们掌握了什么,比如说文化知识,是认识生产力和运用生产力,乃至说世界的发展,历史的进步,是生产力推动的,但是我们中国有一个很传统的成语——南辕北辙。这个现在读来,其实对我们的生命还是有意义的。

   我今天要到某个国家去,目的你定下来了,但是你方向开反了,你不能说因为我现在有很好的生产力,我开的是宝马。别人提醒你,你要去某个国家,现在方向反掉了,“不要紧,我开的是宝马”,别人说你开的再是宝马也没有用,方向反掉了,“不要紧,我油加得多”,别人再劝你,你说:“我钱带得也足够”,那也只会越跑越远。也就是说现在很多的人,学习很多的知识,但是未必成功,没有成功。因为他正好不知道方向,把方向给搞反了,所以有一些生命最基本的教育,现在其实很缺乏的,就像大家都追求快乐,但是方向找错了。

   快乐它的属性是什么?我们现在如果从哲学的角度,它是唯心还是唯物的?快乐是不是嘱于精神的范畴?但是我们现在可以知道,我们现在到哪里找到快乐了?方向错掉,整个世界都变掉了。

   我们释迦牟尼佛在七岁的时候,他的爸爸带领他,说七岁了!我可以带领你去参加农耕节。悉达多太子看到牛驾着犁耕地,人打着鞭子,把土地翻过来,大地里的虫出来,小鸟啄食着虫子,老鹰跟着后面吃鸟。佛陀看到这种生命与生命之间的关系,我们现在认为是食物链,认为很正常。但佛陀悉达多太子,他就认为这个不正常,他看生命之间难道只有这样存在的关系——弱肉强食的关系吗?他认为这个不是最合理的,不是生命最好的状态。但是影响我们现在社会的达尔文,他同样看到了七岁的悉达多太子所看到的现象,但是他并没有认为它不合理,他总结出来,哦!生命与生命之间就是这样子的关系,就是弱肉强食的。所以东方人在武装自己的道德,在克服我们的缺点,西方人却在生物的进化论上,用我们东方发明的*,去制造了洋枪洋炮,制造出了坚利的轮船,四处去征讨。从海盗变成帝国。这种错误的思想,一个人错误的目标,他会影响整个世界。

   我们所以说要让世界充满爱,要让世界充满光明,但是我们这个世界有很多地方不是很正确的,并不正确,并不光明。那你怎么样去实践让世界充满爱,如果你的孩子学会抽烟了,你爱你的孩子,你会支持他抽烟吗?“儿子真棒,你会抽烟了”,会不会这样?因为每一盒烟都写得清清楚楚:吸烟有害健康。在我们新加坡很多地方,都是严禁吸烟的。日本人做得更绝,不单单禁止抽烟,还专门给你几个抽烟室,周围贴上去抽烟一个月的肺部透视图,抽烟三个月的肺部透视图,抽烟一年的肺部透视图,你自己看了你不就敢抽了。这个肺部透视图你看了之后,难道是希特勒把你拿到煤气室里去灌的?不是!就是你自己抽出一支香烟,叼在嘴上,一口一口吸进去的。虽然科学告诉我们,被动吸烟比主动吸烟还有害,但是我们必竟是被动吸烟,我可以逃走,我闻到烟味可以避开,他主动吸烟的,他不会避的,因为他脑子里有问题,他很甘愿地接受这个错误的行为。特别有一些发展中国家,他甚至不去提这个问题,比较发达的国家,就已经有规定,就会严禁香烟和酒做广告,认为这是不道德的行为。我们佛教五戒里还有戒酒,因为对人的脑细胞伤害最严重的就是酒。但是为什么发展中国家还要做广告呢,甚至用最好的媒体在做广告。有的抽烟的还很自豪地跟我说:因为我们在给国家增加很多的税收。他说别看我们抽烟,我们还在支持国家发展。

   听上去有道理吗?那反过来想,这国家为什么还支持别人香烟和酒做广告,大量地赚取香烟钱。有的人跟我讲过,说一包香烟的成本其实只要两毛钱,却要卖二十元!为什么要这样暴利的、甚至不顾自己老百姓的健康。他们是纳税人,但是纳税人的健康却视而不见,这又符合我们中国传统的一句话,叫“人为财死,鸟为食亡”。所以我常常会讲这句话。我们自己调侃自己,“钱是命,命是狗屎”,虽然是很粗,但是粗的里面有细的道理。当一个人不能理性地面对这个问题的时候,他的爱怎么样在这个世界上让他充满,所以佛陀他为了这样一个关系,甚至他放弃了做国王的机会。我们现在做总统还要竞选、还要拉票,那么悉达多太子让他做他都不要做,他觉得作为一个国王,他可以用政治好的环境来给一个国家造福,但是作为传播一个好的思想的话,国王这种方法并不是很好。就像我们出家人是为了传播真理,对一个讲经说法的法师而言,最好自己不要有寺庙。因为有了寺庙,会挂碍自己的寺庙,要搞建设,又要化缘,讲经讲得再好,最后大家帮帮忙,帮帮忙,有钱的捧钱场,有人的捧人场,你这样一讲,再妙的法,别人听了都已经走味道了。所以过去的法师他也发誓不做方丈、不管庙,到处走,哪里有因缘就到哪里去,以清净的动机,清净的意而讲法。

   所以佛陀悉达多太子那时候也是这样。他出家追求真理,追求到了之后千方百计地传播到世界各地。这样的真理不人国界、不分种族地去超越,让大家去接受,得到利益。所以我们对佛陀那种浓浓的情感,往往不用“爱”去形容。因为这个“爱”字,在人类情操中它并不是很高的,爱下面还有一个字:染,有爱就有染,怎么样形容佛陀的情感呢?慈悲。慈予一切众生快乐,悲是拔一切众生的痛苦。他这种慈悲的情感,我们大家就讲——佛光普照。这个佛光是什么光?我们佛法里对它是有定义的,佛的光是清净光、欢喜光、无障碍光、超日月光。你看,佛的光明的含义是很多的,是不是?不单单是让世界充满爱。所以说作为一个佛教徒,怎么样让世界充满爱,很方便,把佛教的真理传播出去,传播在这个世界,这世界就会收获喜悦、平静、和谐、安详,这些都会具足在里面。

   我们东方人自己会体验到这些老祖先留下来的、非常优秀的文化,中国人讲“文以载道”,中国的文字都是非常伟大的。中国的文字在传播这方面,在世界上是比较著名的。我们在座的知不知道一个很传统、同时又传播得很广的一个小故事:“俞净意公遇灶神”,这个故事以前年轻人都是要学习的,他跟《了凡四训》有异曲同工的效应,现在在台湾还专门成立了弘扬《了凡四训》这样的机构。

   故事很简短:这个姓俞的,他住在江西,他生来就很聪明。在读书的时候,老师讲什么几乎他都能领会,所以很早就考中秀才,在乡里他聪明也是出名的。但是再往后,怎么样考,每次考举人都考不上去。后来没办法要混日子,自己就开私塾,教一点学生,这样过日子。后来娶了妻子,生了四个男孩,结果夭折了三个,只剩下一个聪明伶俐的老三。但是到八岁的那一年,那天出去玩,再也没回来,唯一的一个儿子又丢掉了。生了五个女儿,四个女儿死掉,就剩下一个。他就很艰难地这样过日子,带着老婆和一个女儿。后来和他以前的同窗组成了文昌社,提倡做善事,珍惜字纸和戒杀、放生,乃至戒淫,健康的生活规律,这样一直努力地在做,但是他的命运还是那样子凄凉。

   到四十七岁那一年,年三十除夕的时候,他坐在家里面,家里穷得连点灯都没有点,别人家里年三十都很热闹,他就跟他的妻子、女儿,凄凄惨惨地坐在家里面。每一年,他还要把家里所有的经过写成纸,灶神升天的那一天,他把这些纸都烧到锅灶里,呈报给玉皇大帝申屈。他说:我这个人这么多年来结文昌社提倡善法,为什么我的命还是那么差,就很抱怨。正在四十七岁当年年三十的晚上,他听到有人敲门,他把灯点亮之后,一开门有一位长者,六七十岁,花白头发,身上穿深色的衣服,头上带着罩巾,也就是我们看到的普通的古人的形象,非常稳重的、有礼貌的一个人。他说我是远路而来,路过你这里,看到你家这么忧愁,我来慰问慰问。俞老先生一看,虽然看看没什么,但是感觉这个人不一样。连忙把他请进家,非常尊重他,说“感谢你能够来慰问我们”。于是他又很自然地在聊天当中把自己的遭遇告诉给那位长者。长者跟他说:“你不用说,你的事情我都一清二楚。”那俞老先生就说了:那为什么我的命运还那么差?长者说:“你做的都是表面工作,是很虚伪的,好名。你做的是好名,其实内心是虚伪的”。这句话说过来,俞老先生还辨驳,说为什么?“我们说要爱惜字纸,你那样爱惜,但是你的学生拿着纸擦桌子,拿有字的纸包东西,你从来也没有去指责过你的学生。仅仅是在外面走路的时候看到字纸,做表面工作捡起来,放到火里面烧掉”,讲得他没话说了。长者又说:“在戒…

《让世界充满爱》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 继续阅读 ▪ 心灵的装修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