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弥陀佛助念法
大光法师在香港佛教医院讲
一、什么是助念
二、为什么要助念?
三、助念有什么好处?
四、为什么念阿弥陀佛?
五、阿弥陀佛是什么意思?
六、助念的规矩
七、曲终人不散该如何?
八、莲华化生
(一)甚么是助念?
各位善知识:你有没有听说“助念”这回事?在这里我可以静静的告诉您。
“助念”,就是当病人,医药无效,寿命已尽,临命终时,请别人帮助他(她)念佛,用念佛的功德,送他(她)在人生的旅途上,走完最后的一程。让他安安乐乐,自由自在,往生佛国。这样无论对生者、对死者,两者皆得安乐。
譬如一个人,要乘飞机,或坐轮船出远门,亲友们都来送行,祝福出门的人,有一个愉快的旅程。“助念”的事也和这情形一样,只不过送行是送生人出门旅行,亲友话别。“助念”则是送亡人往生佛国,最后“诀别”。这是佛教所具有的特点,也就是“助念”的本意。
大家都知道,世人都想多活几年,谁也不想死,也不愿死,但谁也逃不过无常的定律。无常到来,寿命已尽,不死都不成,怕死也要死,不怕死也要死,人总归要死的。同时,死的滋味并不好受,佛说:“人死如活马剥皮”,这是说人死是一件很痛苦的事。
儒家说:“朝闻道夕死可矣”!为什么?因为闻道之死,等于未死,因其闻道,得超升故,助念的事,也是如此。助念就是念佛,佛就是道。不论亡者生前做何行业,只要他有一善行,临命终时,获一善友,起一善念,为他助念,诵一佛号,而他本人,也仗此助念,得闻佛号,得入佛道,回光返照,而得超升。
这是一个人,生死的重要关头;也是人生最后的一著,信佛善友,不可不予“助念”!
(二)为什么要助念?
普通人以为人不喘气了,就算死了,事实不然。
须知人死之后,八小时内,他虽不喘气,但他的八识,(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第七末那识—又名传达识,第八阿赖耶识—又名含藏识,含藏一切染净种子)还没有完全走完,普通人所谓三魂七魄还没完全离开。虽然他当时已不能说话,但还恍兮惚兮的知道。并且对世事发生留恋,对未来发生憧憬。恰在此时,用善业辅助他;用佛声指引他,其灵性不昧,随此佛声,自会往生佛国。
你到过街市吗?你看见过鱼市场的大鱼吗?一条大鱼在案板上,被鱼贩活生生的劈开成两扇之后,它的内脏肌肉仍在活动,要几小时后才停止。墙上的壁虎,尾巴被截断之后,仍然蜷动不已。受刑之人,人头落地,全身仍在翻滚。鸡被杀之后,仍在跳动。这就证明人虽不喘气了,但其知觉仍没完全离开。按照佛经所说,约过了八小时后,其识神才完全离开身体,变为“中阴”。中阴、就是人已死,而灵性尚未投生的时候,名为“中阴身”,亦名“中有身”。这时,其在生眷属,不但应该助念,而且在七七四十九日之内,应该诵经、礼忏,广作佛事,予以超度。
另有一问题大家也须搞清楚,即人死之后,照普通说是“气走春风肉走泥”,气随春风去了,肉身变为泥土,一了百了。但其精神灵魂,是否也从此化为乌有?
这里若照佛经所说:人死之后的四十九日内,其神识—即中阴身—之去向,有三种力量来决定。(一)是随重业去;(二)是随习气去;(三)是随现念去。尤其属于第三者为最多。
第一随重业去者:如人在生,有大善业,或有大恶业,未死之前,其果报已定,既死之后,即可随重业去受报。做善的生天堂;生佛国;做恶的落地狱,坠傍生。各随所业,各受其报。
第二随习气去者:如人在世,各有其嗜好,各有其偏好,好有好习惯,坏有坏习惯,习惯性成,不易移改。一旦死去,仍随其嗜好习惯,先到同类相引的环境中去投生。
第三随现念去者:即是随他临终时之现前“一念”,去投生六道,或上升佛国。这一念最要紧!如人在世,无重大善业,无重大恶业,亦无特别偏好习惯,命终之时,其现前一念之附于微小气体,(如电波般)飘忽游离,无所适从。此时若听到家人之哭泣声,即触起贪恋的一念。若听到念佛,即触起解脱的一念。贪恋即下坠,解脱即上升。
普通有句俗语说:
“千锤打锣,一锤定音”!
这“助念”的事,就是要“一锤来定音”!明白点说:就是用“助念”来扭转亡者的“念头”!启发他的现前一念,指引他的现前一念。一念慈善,即生善处,一念邪恶,即生恶处,不可不慎。
“念”字,是上面一个“今”字,下面一个“心”字,合起来就是“念”字。“念头”,即是“今心之开头”,不是过去,不是未来,只要今心之“开头”。“念头”,就是今心之出发点,亦即常言所说之“举心动念”。当亡者将要“举心”,将要“动念”的时候,就在此时,用“助念方法”,加以启发;加以开示,加以指引,这就是为什么要助念的最好的说明。
(三)助念有什么好处?
对了!有人问我:“助念”有什么好处?且听我慢慢道来。
大家都知道:人生有四个阶段,就是生、老、病、死,也称为四种定律。前三个且不管它,单说最后一个“死”吧!古往今来,多少英雄好汉,谁也免不掉这一关,但死有死得安乐与不安乐之分罢了。
照常理:人生活著要享受,死时也要安乐才对。大抵人在临终时,有下列四种现象:(一)是怕死!(二)是痛苦;(三)是放不下;(四)是神志不清。这四种事如果不解决,就在家人之哭泣声中逝去,那是死得并不安乐。但如果用“助念”方法呢!那就在临终时,可以开示他;安慰他;提醒他;指引他。让他在念佛声中,身心放下,正念分明,无挂无碍,无恐无怖,自自然然,安安静静,往生佛国,这样就是死得安乐了。
儒家说:“鸟之将死,其鸣也哀;人之将死,其言也善。”大抵人在还有一口气时,总不想死,但到气将断时,知道不能再生了,就会希望有个依靠;有个著落。这时用“助念”方法,使亡者得仗佛光,万缘放下,皈依我佛,若身若心,都获得最后的归宿,这就是助念的好处。
诸位天天都听收音机,报告新闻天气,这些报告,是由何处得到?是由天文台的发报机,经过发射台,发出许多电波,人们的家中有收音机,按照发射台发出的频率,接收电波,即可收听。人的心意,也像一具发报机,心念一动,即发出许多“念波”,发出之后,其量周遍,同类相聚。善念与善念相聚,恶念与恶念相聚。善念聚,则善业弥漫,恶念聚,则恶贯满盈。
助念的好处,就是用大众念佛所发出的“念波”,触起亡者念头所发动的第一念!帮助他这一念,持续不断,与十方法界之善念相聚,工夫到家,自然善业满盈。末了,也随此一心不乱之善念,往生佛国。
普通一般常识也都知道:念善即是天堂,一念恶即是地狱,是天堂是地狱,全凭当前一念。现在助念念佛,就是要促使亡者,触起其当前一念,把握其当前一念,不使一念有差,误入歧途。
(四)为什么念阿弥陀佛
助念时为什么要念“阿弥陀佛”?这有什么好处?噢!告诉你,因为阿弥陀佛,在他成佛的时候,曾经发了四十八大愿,其中之一是说:若有人,欲生我的极乐国土,他只要念我的名字,至至诚诚,那怕是只念了十声,也可以生到我的极乐世界来。因此佛教就提倡念佛求往生。这说明亡者欲往生佛国,而佛国的主人,也招手接引,两相吻合;两家情愿,必定往生极乐国土。
助念,在我们普通人说,只是很平常的听到念一句阿弥陀佛,但在鬼神和孤魂看来,则是金光,是莲华,是众多的佛相。亡者看到金光;看到莲花;看到佛相,自然生欢喜,顿起超升佛国之心。这就是助念时称念“南无阿弥陀佛”的好处。
有一个事例做证明:民国初年,谛闲老法师住持观宗寺。门下有一僧人名志诚,平素悭吝,多年来存银洋多枚,甚珍视,朝夕携之,不离身边,以致影响其参禅用功。一日患病,为阴曹捉去,二鬼逼其自前殿搬银至后殿库房,搬了半天,又坐下来休息。志诚以自己生前,贪心未了,耽误用功,现时人已死,有银亦无用,甚悔之。对被逼搬银事,无心去做。稍后,二鬼来,见志诚工夫未做妥,甚怒,猛以膝头撞之,志诚觉痛楚,随应声念“阿弥陀佛”一声,顿时阴曹,全现金光,惊动阎王出现,询之,知为二鬼偷懒。又知志诚贪银,被抓来做劳役,阎王斥之,二鬼遂将志诚放回。
志诚在世,死去半日复回,详言阴曹事,知为心系银锭所误,遂发心精进念佛,痛改前非,终获修成。
江北张某,性凶厉,素以屠猪为业。民国十二年(一九二三)忽大病,适来一云水僧语之曰:汝因作恶多,死必堕猪身,宜速念佛忏悔。张某于临终之最后一刻,轻举左手作礼,口唇微动,念“阿弥陀佛”一声遂去世。僧曰:只此一手,诚心礼佛,此手可免现猪形,可惜只此一手。虽然,因此亦可免一刀之苦;遂去世。时其邻居,生一小猪,前面左脚仍为人手形,行路时此脚不著地,时时对人作单合掌状。其家人赎得之,送上海宝华寺放生园内,永远放生。上海狄平子居士,曾摄影了一张照片,并为文以记其事;现在这张照片,我还保存著,可以作证明。这证明念“阿弥陀佛”,是有这样大的好处。
(五)阿弥陀佛是什么意思?
“助念”送终,是念“南无阿弥陀佛”,平素各大小寺院做功课,甚至人与人见面应答,也是念“阿弥陀佛”,这有何意义?且听我略加解释。
“南无阿弥陀佛”这六个字是梵语,即是梵天之语,若译成中国语,“南无”,(naman-Namo)亦读作那谟。即归命、归依、敬礼、救我、度我之义。阿弥陀佛(Namo-mitabhaya Buddhaya)译云:无量寿觉;或无量光觉。合起来读,即是归命无量寿觉,无量光觉。也可以说:归命无量寿觉度我,归命无量光觉救我。
善导大师的观经疏说:南无、即是归敬义;阿弥陀即行持义,既归敬,…
《阿弥陀佛助念法(大光法师在香港佛教医院讲)》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