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彌陀佛助念法
大光法師在香港佛教醫院講
一、什麼是助念
二、爲什麼要助念?
叁、助念有什麼好處?
四、爲什麼念阿彌陀佛?
五、阿彌陀佛是什麼意思?
六、助念的規矩
七、曲終人不散該如何?
八、蓮華化生
(一)甚麼是助念?
各位善知識:你有沒有聽說“助念”這回事?在這裏我可以靜靜的告訴您。
“助念”,就是當病人,醫藥無效,壽命已盡,臨命終時,請別人幫助他(她)念佛,用念佛的功德,送他(她)在人生的旅途上,走完最後的一程。讓他安安樂樂,自由自在,往生佛國。這樣無論對生者、對死者,兩者皆得安樂。
譬如一個人,要乘飛機,或坐輪船出遠門,親友們都來送行,祝福出門的人,有一個愉快的旅程。“助念”的事也和這情形一樣,只不過送行是送生人出門旅行,親友話別。“助念”則是送亡人往生佛國,最後“訣別”。這是佛教所具有的特點,也就是“助念”的本意。
大家都知道,世人都想多活幾年,誰也不想死,也不願死,但誰也逃不過無常的定律。無常到來,壽命已盡,不死都不成,怕死也要死,不怕死也要死,人總歸要死的。同時,死的滋味並不好受,佛說:“人死如活馬剝皮”,這是說人死是一件很痛苦的事。
儒家說:“朝聞道夕死可矣”!爲什麼?因爲聞道之死,等于未死,因其聞道,得超升故,助念的事,也是如此。助念就是念佛,佛就是道。不論亡者生前做何行業,只要他有一善行,臨命終時,獲一善友,起一善念,爲他助念,誦一佛號,而他本人,也仗此助念,得聞佛號,得入佛道,回光返照,而得超升。
這是一個人,生死的重要關頭;也是人生最後的一著,信佛善友,不可不予“助念”!
(二)爲什麼要助念?
普通人以爲人不喘氣了,就算死了,事實不然。
須知人死之後,八小時內,他雖不喘氣,但他的八識,(眼識、耳識、鼻識、舌識、身識、意識、第七末那識—又名傳達識,第八阿賴耶識—又名含藏識,含藏一切染淨種子)還沒有完全走完,普通人所謂叁魂七魄還沒完全離開。雖然他當時已不能說話,但還恍兮惚兮的知道。並且對世事發生留戀,對未來發生憧憬。恰在此時,用善業輔助他;用佛聲指引他,其靈性不昧,隨此佛聲,自會往生佛國。
你到過街市嗎?你看見過魚市場的大魚嗎?一條大魚在案板上,被魚販活生生的劈開成兩扇之後,它的內髒肌肉仍在活動,要幾小時後才停止。牆上的壁虎,尾巴被截斷之後,仍然蜷動不已。受刑之人,人頭落地,全身仍在翻滾。雞被殺之後,仍在跳動。這就證明人雖不喘氣了,但其知覺仍沒完全離開。按照佛經所說,約過了八小時後,其識神才完全離開身體,變爲“中陰”。中陰、就是人已死,而靈性尚未投生的時候,名爲“中陰身”,亦名“中有身”。這時,其在生眷屬,不但應該助念,而且在七七四十九日之內,應該誦經、禮忏,廣作佛事,予以超度。
另有一問題大家也須搞清楚,即人死之後,照普通說是“氣走春風肉走泥”,氣隨春風去了,肉身變爲泥土,一了百了。但其精神靈魂,是否也從此化爲烏有?
這裏若照佛經所說:人死之後的四十九日內,其神識—即中陰身—之去向,有叁種力量來決定。(一)是隨重業去;(二)是隨習氣去;(叁)是隨現念去。尤其屬于第叁者爲最多。
第一隨重業去者:如人在生,有大善業,或有大惡業,未死之前,其果報已定,既死之後,即可隨重業去受報。做善的生天堂;生佛國;做惡的落地獄,墜傍生。各隨所業,各受其報。
第二隨習氣去者:如人在世,各有其嗜好,各有其偏好,好有好習慣,壞有壞習慣,習慣性成,不易移改。一旦死去,仍隨其嗜好習慣,先到同類相引的環境中去投生。
第叁隨現念去者:即是隨他臨終時之現前“一念”,去投生六道,或上升佛國。這一念最要緊!如人在世,無重大善業,無重大惡業,亦無特別偏好習慣,命終之時,其現前一念之附于微小氣體,(如電波般)飄忽遊離,無所適從。此時若聽到家人之哭泣聲,即觸起貪戀的一念。若聽到念佛,即觸起解脫的一念。貪戀即下墜,解脫即上升。
普通有句俗語說:
“千錘打鑼,一錘定音”!
這“助念”的事,就是要“一錘來定音”!明白點說:就是用“助念”來扭轉亡者的“念頭”!啓發他的現前一念,指引他的現前一念。一念慈善,即生善處,一念邪惡,即生惡處,不可不慎。
“念”字,是上面一個“今”字,下面一個“心”字,合起來就是“念”字。“念頭”,即是“今心之開頭”,不是過去,不是未來,只要今心之“開頭”。“念頭”,就是今心之出發點,亦即常言所說之“舉心動念”。當亡者將要“舉心”,將要“動念”的時候,就在此時,用“助念方法”,加以啓發;加以開示,加以指引,這就是爲什麼要助念的最好的說明。
(叁)助念有什麼好處?
對了!有人問我:“助念”有什麼好處?且聽我慢慢道來。
大家都知道:人生有四個階段,就是生、老、病、死,也稱爲四種定律。前叁個且不管它,單說最後一個“死”吧!古往今來,多少英雄好漢,誰也免不掉這一關,但死有死得安樂與不安樂之分罷了。
照常理:人生活著要享受,死時也要安樂才對。大抵人在臨終時,有下列四種現象:(一)是怕死!(二)是痛苦;(叁)是放不下;(四)是神志不清。這四種事如果不解決,就在家人之哭泣聲中逝去,那是死得並不安樂。但如果用“助念”方法呢!那就在臨終時,可以開示他;安慰他;提醒他;指引他。讓他在念佛聲中,身心放下,正念分明,無挂無礙,無恐無怖,自自然然,安安靜靜,往生佛國,這樣就是死得安樂了。
儒家說:“鳥之將死,其鳴也哀;人之將死,其言也善。”大抵人在還有一口氣時,總不想死,但到氣將斷時,知道不能再生了,就會希望有個依靠;有個著落。這時用“助念”方法,使亡者得仗佛光,萬緣放下,皈依我佛,若身若心,都獲得最後的歸宿,這就是助念的好處。
諸位天天都聽收音機,報告新聞天氣,這些報告,是由何處得到?是由天文臺的發報機,經過發射臺,發出許多電波,人們的家中有收音機,按照發射臺發出的頻率,接收電波,即可收聽。人的心意,也像一具發報機,心念一動,即發出許多“念波”,發出之後,其量周遍,同類相聚。善念與善念相聚,惡念與惡念相聚。善念聚,則善業彌漫,惡念聚,則惡貫滿盈。
助念的好處,就是用大衆念佛所發出的“念波”,觸起亡者念頭所發動的第一念!幫助他這一念,持續不斷,與十方法界之善念相聚,工夫到家,自然善業滿盈。末了,也隨此一心不亂之善念,往生佛國。
普通一般常識也都知道:念善即是天堂,一念惡即是地獄,是天堂是地獄,全憑當前一念。現在助念念佛,就是要促使亡者,觸起其當前一念,把握其當前一念,不使一念有差,誤入歧途。
(四)爲什麼念阿彌陀佛
助念時爲什麼要念“阿彌陀佛”?這有什麼好處?噢!告訴你,因爲阿彌陀佛,在他成佛的時候,曾經發了四十八大願,其中之一是說:若有人,欲生我的極樂國土,他只要念我的名字,至至誠誠,那怕是只念了十聲,也可以生到我的極樂世界來。因此佛教就提倡念佛求往生。這說明亡者欲往生佛國,而佛國的主人,也招手接引,兩相吻合;兩家情願,必定往生極樂國土。
助念,在我們普通人說,只是很平常的聽到念一句阿彌陀佛,但在鬼神和孤魂看來,則是金光,是蓮華,是衆多的佛相。亡者看到金光;看到蓮花;看到佛相,自然生歡喜,頓起超升佛國之心。這就是助念時稱念“南無阿彌陀佛”的好處。
有一個事例做證明:民國初年,谛閑老法師住持觀宗寺。門下有一僧人名志誠,平素悭吝,多年來存銀洋多枚,甚珍視,朝夕攜之,不離身邊,以致影響其參禅用功。一日患病,爲陰曹捉去,二鬼逼其自前殿搬銀至後殿庫房,搬了半天,又坐下來休息。志誠以自己生前,貪心未了,耽誤用功,現時人已死,有銀亦無用,甚悔之。對被逼搬銀事,無心去做。稍後,二鬼來,見志誠工夫未做妥,甚怒,猛以膝頭撞之,志誠覺痛楚,隨應聲念“阿彌陀佛”一聲,頓時陰曹,全現金光,驚動閻王出現,詢之,知爲二鬼偷懶。又知志誠貪銀,被抓來做勞役,閻王斥之,二鬼遂將志誠放回。
志誠在世,死去半日複回,詳言陰曹事,知爲心系銀錠所誤,遂發心精進念佛,痛改前非,終獲修成。
江北張某,性凶厲,素以屠豬爲業。民國十二年(一九二叁)忽大病,適來一雲水僧語之曰:汝因作惡多,死必墮豬身,宜速念佛忏悔。張某于臨終之最後一刻,輕舉左手作禮,口唇微動,念“阿彌陀佛”一聲遂去世。僧曰:只此一手,誠心禮佛,此手可免現豬形,可惜只此一手。雖然,因此亦可免一刀之苦;遂去世。時其鄰居,生一小豬,前面左腳仍爲人手形,行路時此腳不著地,時時對人作單合掌狀。其家人贖得之,送上海寶華寺放生園內,永遠放生。上海狄平子居士,曾攝影了一張照片,並爲文以記其事;現在這張照片,我還保存著,可以作證明。這證明念“阿彌陀佛”,是有這樣大的好處。
(五)阿彌陀佛是什麼意思?
“助念”送終,是念“南無阿彌陀佛”,平素各大小寺院做功課,甚至人與人見面應答,也是念“阿彌陀佛”,這有何意義?且聽我略加解釋。
“南無阿彌陀佛”這六個字是梵語,即是梵天之語,若譯成中國語,“南無”,(naman-Namo)亦讀作那谟。即歸命、歸依、敬禮、救我、度我之義。阿彌陀佛(Namo-mitabhaya Buddhaya)譯雲:無量壽覺;或無量光覺。合起來讀,即是歸命無量壽覺,無量光覺。也可以說:歸命無量壽覺度我,歸命無量光覺救我。
善導大師的觀經疏說:南無、即是歸敬義;阿彌陀即行持義,既歸敬,…
《阿彌陀佛助念法(大光法師在香港佛教醫院講)》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