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修行百颂》(2)▪P4

  ..续本文上一页你追溯它们的来处,加以仔细分析,它们就会消失无踪。它们如同翻腾起伏的暴风云,外表看起来气势宏伟,内里却是无形的。简而言之,唯有你将权力赋予给令人痛苦的情绪,它们才会拥有力量。不要一再沉溺其中;永远根除它们,你的解脱将垂手可得。

  为了能够成功地根除烦恼,你必须生起坚定而强烈的决心。否则,上师的教导将无法发挥太大的助益,你的修行也将一无所成。上师能够引导你获得证悟,但他无法像把一颗石头掷向天空一般,把你推向证悟之境。上师指示你修行的道路,但是否遵循这条道路,则取决於你。由於情绪是威力强大的,你必须用具有同等力量的对治解药来对抗它们。为了除掉一棵有毒的树木,你必须连根拔除。光是修剪几根树枝是不够的。同样的,除非你根除情绪,否则它们将再度生起,甚至比以前更强大。

  96、

  如果你无法坚持不懈,你将无法成佛,

  听瑞的人们啊,

  确定自己披上坚持不懈的盔甲。

  勤勉精进是修行的生命力。释迦牟尼经过了三大阿僧祗劫的坚持不懈,并且投生成为一个准备牺牲一切来领受佛法的伟大国王七十一次,最后成佛。他超凡的加持力量,即是他从这些努力当中所获得的功德之果。

  密勒日巴尊者--意志坚决的修行者的典型--以及其他伟大的证悟大师,也是经由不断的精进修持,才获致证悟。一个不能精进勤勉的禅修者,如同一个没有贴身护卫的国王,是敌人--懒散和负面情绪--轻易下手的目标;解脱之占即将落败。披上勤勉精进的盔甲,不要迟延,并和懒散一决胜负。

  97、

  串习是一再造成访我们的老友,

  听瑞的人们啊,

  不要持续重蹈覆辙。

  坏习惯是强大而危险狡诈的。它们之所以强大,乃是因为它们过去无数的生世中根深蒂固;它们之所以危险狡诈,乃是因为在它们可爱迷人的外表下,可以让你步上毁灭。相反的,当你仍然是一个修行道上的初学者时,你的好习惯是微弱且胆怯的。

  由於上师的仁慈,信心、热忱和坚持不懈的芽蕾已开始在你的心中萌芽成长。然而,在面对险恶的外在环境时,它们是脆弱的。如同一个毫无经验的新兵面对精通武术的佣兵,好习惯不是坏习惯的对手。你可能会继续像过去一样积聚财物,偏爱那些亲近你的人,同时努力要超越你的竞争对手等等,一如在你之前世世代代的人们所做的一般。因此,你一直陷在永无止境且毫无用处的活动之中。

  你或许已经领受了获得解脱的所有必要教导,但如果你欠缺警觉,继续屈服於坏习惯,你将两手空空、充满悔恨地前往来世,如同一个商人粗心大意地用低价售出一个无价的传家宝,最后破产。唯有透过持之以恒的训练,你才能获得稳定的修持,并且能够充满信心、冷静沉著地面对负面串习。

  98、

  如果你的领会和了悟是薄弱的,向上师祈请,

  听瑞的人们啊,

  如此,深刻的禅定将在你的心中诞生。

  有时候,你可能会感到挫折沮丧;你的修行没有成果,你担心你的修行永远不会稳固。似乎没有一件事是对的。你问自己,去修持另一个法门是否会有比较快速的进展。在疑虑和犹豫的时刻,如果在你的内心深处涌现对上师深刻热切的虔诚心,横阻在前的障碍将会消失,你的修行也将受到鼓舞提振。不动摇的信心和虔诚心,如同一面可以收聚阳光的放大镜,能够轻易地使一堆干草燃起火焰。

  在修道上的真实进展,来自上师的加持,以及你的虔诚心所点燃的加持。在过去伟大的上师之中,大多数都是透过对上师的虔诚心而获致证悟。举例来说,一些冈波巴大师的弟子的虔诚心是如此巨大,他们仅仅注视著冈波巴大师居住的达拉冈波山(Dagla Gampo),就了悟了心的本质。

  99、

  如果你想要在未来获得安乐,你要接受眼前的考验。

  听瑞的人们啊,

  成佛就在你的身旁。

  谁知道在今生以后,你会发现自己变成哪一种众生?目前,你可能会觉得自己很忍难受饥、渴、寒、热,但是相较於你在来世可能要面对的痛苦,这些困境都是较微小且次要的。从现在开始,准备迎接修持佛法所获得解脱之不变大乐。

  如果你忽视来世的前景--甚或怀疑来世有除了人身之外的存在状态--并坚持追求世俗的目标,你将浪费你的精力,以及人身所有珍贵潜能。如果你认真专一追求,成佛即在不远处。成佛即在你的心中。成佛即在此时此地,即在当上的本然清新(primordial freshness of the present instant)。它是每一个众生与生俱来的品质。

  富有的人投资本钱来增加财富,守财奴却囤积本钱,得不到金钱所带来的利益。佛性是你本俱的宝藏。是否用这个宝藏来创造财富,取决於你。

  100、

  这个年迈的印度大师将不会留在听瑞,他将远离,

  听瑞的人们啊,

  此时此刻,你必须厘清你的疑虑。

  帕当巴,这位年迈的印度大师,警告他的弟子,他的时日有限。你也应该从上师和弟子之间的短暂交会中获益,领受上师的教导,厘清你的疑虑。

  101、

  我自己曾经专一地修行,

  听瑞的人们啊,

  你们也应该以我为榜样。

  帕当巴·桑杰舍弃了所有世俗的活动,证得了金刚乘共与不共的成就。他了悟心的究竟本质,利益无数众生。他超越了一切的散漫和迷妄。《修行百颂》是他内在证悟的展现。如果你正在追寻心灵的转化,那么以过去证悟者的生平做为你的模范。如果你以帕当巴·桑杰为榜样,那么毫无疑问的,你也能够证得他的证量。它完全取决於你的努力。愿你的心充满那样的热望。

  帕当巴·桑杰对听瑞乡人宣说的心灵证言--《修行百颂》,於此圆满。

  

《《修行百颂》(2)》全文阅读结束。

✿ 继续阅读 ▪ 《修行百颂》(1)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