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你追溯它們的來處,加以仔細分析,它們就會消失無蹤。它們如同翻騰起伏的暴風雲,外表看起來氣勢宏偉,內裏卻是無形的。簡而言之,唯有你將權力賦予給令人痛苦的情緒,它們才會擁有力量。不要一再沈溺其中;永遠根除它們,你的解脫將垂手可得。
爲了能夠成功地根除煩惱,你必須生起堅定而強烈的決心。否則,上師的教導將無法發揮太大的助益,你的修行也將一無所成。上師能夠引導你獲得證悟,但他無法像把一顆石頭擲向天空一般,把你推向證悟之境。上師指示你修行的道路,但是否遵循這條道路,則取決於你。由於情緒是威力強大的,你必須用具有同等力量的對治解藥來對抗它們。爲了除掉一棵有毒的樹木,你必須連根拔除。光是修剪幾根樹枝是不夠的。同樣的,除非你根除情緒,否則它們將再度生起,甚至比以前更強大。
96、
如果你無法堅持不懈,你將無法成佛,
聽瑞的人們啊,
確定自己披上堅持不懈的盔甲。
勤勉精進是修行的生命力。釋迦牟尼經過了叁大阿僧祗劫的堅持不懈,並且投生成爲一個准備犧牲一切來領受佛法的偉大國王七十一次,最後成佛。他超凡的加持力量,即是他從這些努力當中所獲得的功德之果。
密勒日巴尊者--意志堅決的修行者的典型--以及其他偉大的證悟大師,也是經由不斷的精進修持,才獲致證悟。一個不能精進勤勉的禅修者,如同一個沒有貼身護衛的國王,是敵人--懶散和負面情緒--輕易下手的目標;解脫之占即將落敗。披上勤勉精進的盔甲,不要遲延,並和懶散一決勝負。
97、
串習是一再造成訪我們的老友,
聽瑞的人們啊,
不要持續重蹈覆轍。
壞習慣是強大而危險狡詐的。它們之所以強大,乃是因爲它們過去無數的生世中根深蒂固;它們之所以危險狡詐,乃是因爲在它們可愛迷人的外表下,可以讓你步上毀滅。相反的,當你仍然是一個修行道上的初學者時,你的好習慣是微弱且膽怯的。
由於上師的仁慈,信心、熱忱和堅持不懈的芽蕾已開始在你的心中萌芽成長。然而,在面對險惡的外在環境時,它們是脆弱的。如同一個毫無經驗的新兵面對精通武術的傭兵,好習慣不是壞習慣的對手。你可能會繼續像過去一樣積聚財物,偏愛那些親近你的人,同時努力要超越你的競爭對手等等,一如在你之前世世代代的人們所做的一般。因此,你一直陷在永無止境且毫無用處的活動之中。
你或許已經領受了獲得解脫的所有必要教導,但如果你欠缺警覺,繼續屈服於壞習慣,你將兩手空空、充滿悔恨地前往來世,如同一個商人粗心大意地用低價售出一個無價的傳家寶,最後破産。唯有透過持之以恒的訓練,你才能獲得穩定的修持,並且能夠充滿信心、冷靜沈著地面對負面串習。
98、
如果你的領會和了悟是薄弱的,向上師祈請,
聽瑞的人們啊,
如此,深刻的禅定將在你的心中誕生。
有時候,你可能會感到挫折沮喪;你的修行沒有成果,你擔心你的修行永遠不會穩固。似乎沒有一件事是對的。你問自己,去修持另一個法門是否會有比較快速的進展。在疑慮和猶豫的時刻,如果在你的內心深處湧現對上師深刻熱切的虔誠心,橫阻在前的障礙將會消失,你的修行也將受到鼓舞提振。不動搖的信心和虔誠心,如同一面可以收聚陽光的放大鏡,能夠輕易地使一堆幹草燃起火焰。
在修道上的真實進展,來自上師的加持,以及你的虔誠心所點燃的加持。在過去偉大的上師之中,大多數都是透過對上師的虔誠心而獲致證悟。舉例來說,一些岡波巴大師的弟子的虔誠心是如此巨大,他們僅僅注視著岡波巴大師居住的達拉岡波山(Dagla Gampo),就了悟了心的本質。
99、
如果你想要在未來獲得安樂,你要接受眼前的考驗。
聽瑞的人們啊,
成佛就在你的身旁。
誰知道在今生以後,你會發現自己變成哪一種衆生?目前,你可能會覺得自己很忍難受饑、渴、寒、熱,但是相較於你在來世可能要面對的痛苦,這些困境都是較微小且次要的。從現在開始,准備迎接修持佛法所獲得解脫之不變大樂。
如果你忽視來世的前景--甚或懷疑來世有除了人身之外的存在狀態--並堅持追求世俗的目標,你將浪費你的精力,以及人身所有珍貴潛能。如果你認真專一追求,成佛即在不遠處。成佛即在你的心中。成佛即在此時此地,即在當上的本然清新(primordial freshness of the present instant)。它是每一個衆生與生俱來的品質。
富有的人投資本錢來增加財富,守財奴卻囤積本錢,得不到金錢所帶來的利益。佛性是你本俱的寶藏。是否用這個寶藏來創造財富,取決於你。
100、
這個年邁的印度大師將不會留在聽瑞,他將遠離,
聽瑞的人們啊,
此時此刻,你必須厘清你的疑慮。
帕當巴,這位年邁的印度大師,警告他的弟子,他的時日有限。你也應該從上師和弟子之間的短暫交會中獲益,領受上師的教導,厘清你的疑慮。
101、
我自己曾經專一地修行,
聽瑞的人們啊,
你們也應該以我爲榜樣。
帕當巴·桑傑舍棄了所有世俗的活動,證得了金剛乘共與不共的成就。他了悟心的究竟本質,利益無數衆生。他超越了一切的散漫和迷妄。《修行百頌》是他內在證悟的展現。如果你正在追尋心靈的轉化,那麼以過去證悟者的生平做爲你的模範。如果你以帕當巴·桑傑爲榜樣,那麼毫無疑問的,你也能夠證得他的證量。它完全取決於你的努力。願你的心充滿那樣的熱望。
帕當巴·桑傑對聽瑞鄉人宣說的心靈證言--《修行百頌》,於此圓滿。
《《修行百頌》(2)》全文閱讀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