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佛学的真实面目 (妙泽居士著)▪P3

  ..续本文上一页原貌存在了,所以是空观。“是名××”则叫中观,这个“中”即是不走极端,如实、本然之意。意思是在世俗谛之名言中,它当然就还是“××”了。我们一分为二了,还得合二为一,因为既然出现了,它当然就是“××”。请注意,“中观”不是什么非此即彼的主观、客观之义,因为主客之别仍旧是以意识分别为前题而下的结论,中观的实质就是体认事物的本质和空性,但又不否认事物的现象和状态,不坠戏论和虚无之泥潭,即是“真空”与“妙有”平等无二,性相一如。

  综上所述,当我们乐意去修学和证悟佛学的义理时,对般若空性及中观理论的解悟是非常重要的,它将决定一个人的佛学知见是否足够正确。如果知见上似是而非,那么实证方面自然就难以取得良好的成就了。

  2:“佛”是一种什么概念?

  “佛”是具有多种层面的含义的,原本是古印度的译音,其本义就是智慧与觉悟的意思。它同时也是指存在的本来,在佛门所立的概念上就叫做真如实相、法身如来、空等等异名。于此前题概念下,释迦牟尼一类的大智慧者大觉悟者,因依一定的理论与实践方法实证到了这个存在的“本然”,习惯上,我们把这样的人又都称之为“佛”。确切一点说,则应该叫做应身佛、化身佛等。而实践与证悟上依次稍差一点的分别叫菩萨、僻支佛、阿罗汉等等。

  由此,我们应该了解到,释迦牟尼佛绝不是什么玄乎的“神仙”,他当初也不过是同我们我一样的普通人,通过一定的理论与方法,实证到了关于世界、生命与宇宙的全息的智慧与真理,即证得实相,成佛。所以佛也是由众生修成,佛并没有什么玄奥莫测的地方。唯一的区别是,佛是通过一定的理论与方法进行修证,已经获得了一切的智慧与觉悟、并彻底地开发了生命潜能的众生(这个潜能佛门又叫做“神通”)。众生即是尚未获得一切的智慧与觉悟、还没有彻底地开发生命潜能的佛。所以,气功界里有人说释迦牟尼佛是一个彻底开发了特异功能的人,从某种层面上讲,此话是有一定道理的。不过,特异功能一类的“功夫”还是一种低层次的“潜能”,不能与究竟的“神通”同日而语。而且,所谓佛门,则只是智慧与觉悟的门,从不会彰显、强调或过于在意神通。佛门认为,神通只不过是一定智慧开发时的附加产品,我们不能本末倒置。所以,真正的佛弟子是绝不会执著于神通的。

  所谓众生皆有佛性,即是指众生都有获得一切的智慧与觉悟,并彻底地开发生命潜能的属性或机制。人人都可以同佛一样,佛绝不是什么高高在上的事物。既然如此,在我们这个世界里,我们这一期文明中,我们虽然有幸蒙受到了释迦牟尼伟大的慈悲与智慧之恩泽,我们应该永远怀念和恭敬他,但我们又不能是迷信和个人崇拜。同样道理,面对所有的智慧者,所有为人类示现了寻找真理与智慧之门的人,一切真、善、美的东西,我们也都应该心存感恩和恭敬,并不在于其形式或表述上一定要吻合佛学的概念名相,其核心只要是彰显智慧和真理,传播善良与美好,我们就应该恭敬和赞叹。

  万法不舍一法,佛门也没有门,没有内外。一个真正通达了佛学的人,日常生活中口里未必常挂个“佛” 字,其言行自然合法,并不一定非得以“佛” 这种语境出现。解悟佛学的义理仅是一小步,虽然要真正地做到这一点并非易事,但佛学的关键和核心却是在于“用 ”和“行” 。我们每一个人,无论对佛学了解与否,在具体的生活与工作,做人和做事的状态中,其实都具有不同程度的“用”和“行”(可惜往往是知其“用”,不能体证其“体”。) 。因为众生皆有佛性,佛学本来就是关于宇宙万物万有以及生命本身的一门究竟的学说。这好比一个人未必阅读和了解概念上的辨证法,可他在日常生活中自然会一定程度地运用和吻合于辨证法一样。解悟、修证佛学的义理和方法,只是为了在普通程度的基础更上一层楼,不断地进取,直至我们真正地获得关于一切存在的、全息相应的大智慧和大觉悟。

  3:佛学不是宗教

  大家都知道,我们中国的传统文化是以儒、道、释(即佛家)为主体的,可惜由于种种原由,除了儒家以外,如今我们对佛家和道家文化都了解得太少了,只要一提起佛学,有一些人就认为是迷信。其实,佛学本身并无世俗宗教的迷信色彩,只不过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一切都在世俗之中发展和流变著,佛学也不例外,它的确与以原始民间信仰为前生的宗教,慢慢地发生了某种程度上的“联姻”……毫无疑问,世俗中的宗教,的的确确是人类人为所创立的一种东西,但我们也应清晰地看到,真理本身的存在,是从来不会以人的这些主观执著为转移的,因此,我们真要来了解佛学,首先就得剥离一切古往今来人为赋予它的诸种迷信色彩。我个人则以为,如果我们的知见足够客观和正确的话,那我们就不难发现,佛门所谓的学佛之目的,不过是为了成佛,正因为人人都有佛性,学佛,就真可以算作是一种人类的“本能”了。

  在这个地球上,无论是远古的半坡人,还是马雅人,甚至进入月球的现代人,无论是伟大的先哲,还是尚未开化的非洲土著,都共同对一个古老的命题感到无限迷惘——即人从哪里来,怎么会是这样?人将会到何处去?生命与世界到底是怎么一回事?面对风云突变的大自然,灾厄不断的现实生存境况,人该怎样才能了解和把握住自己的命运?我们的命运该怎样才会得以改观,继而我们又将如何才能获得圆满的幸福与美好?这个世界到底存不存在著真正圆满的幸福与美好?我始终相信,我们每一世的人,都有著这种深刻而真切的寻根意识和终极关怀,而人类一切科学文明的诞生与存在,也无一不是为了更好地寻根,更好地为我们人类自身服务。对于这一切的一切,佛学,则为我们提供了一种实际的、本然的宇宙观、世界观及人生观,更为重要的是,它在实际操作上、实践上,竟然真的具备著一种实实在在的现实可能性……

  或许,对于“现代味儿”颇浓的这个时代而言,是会有一些人认为这太不可思议了,诚然如此,在我们没有依照佛学的某种义理与方法,去身体力行地实践之前(佛门则叫做如法修证),这一切或许真有点不可思义……但这一切客观事实却不容人否定!

  感此,对于个别一些动辄就疑谤佛学之人,我非常想诚挚地对他们讲一句,请您诚实地扪心自问一下,还别说是如法实践佛学了,您究竟读过或是读懂过几本关于佛学方面的书籍呢?如果没有,这样动辄主观或武断地下结论是否妥当?讲实话,我时常对这种轻率地疑谤佛学的人倍感痛心,因为有时细想起来,如今一些依佛傍道的伪气功言论、原始民间信仰中的迷信言说、邪教方面的歪理邪说等等,相反还有一定数量的信徒,这不得不说是一种中国人自己的悲哀了。

  当然,我们更要欣然地看到,在二十一世纪的今天,研究或实践佛学的队伍毕竟是越来越庞大了,因为不管怎么讲,一门帮助人们求取智慧与真理的学问,总是能同大多数人的心灵相契相应的。再者,曾风行一时的形形色色的气功、瑜珈术等(坑蒙拐骗的伪气功除外),从某种相对的层次上,已经在开发人体生命潜能方面向世人展示出了生命某种别样的可能性,它虽然还不能同佛学的智慧觉悟之道相提并论,但它们已从身心效验方面撕开了某种“缺口”,所以在中国起初因练气功而后来修证佛学的人也比较多。现当代西方国家也因风行坐禅,以及一些藏汉两地的高僧大德们不遗余力的弘扬佛学,西方人也渐渐对佛学更加地接纳和认同了……

  毫无疑问,佛学是属于全人类的,是属于众生的。一直以来,佛学都在以它独有的方式滋养著这个世界。同儒家思想一样,中国的佛家和道家思想也是非常的博大精深的,是中国留给世界的非常珍贵的文化遗产,一直在人类文明史上占据著非常重要的位置,长期以来都受到世界各地的专家学者们的重视和研究。不仅如此,古今中外一直都有那么多人在学习和实践佛学,许多大哲学家、文学大师及大科学家们也一直都对佛学赞美有加,试想,假如佛学毫无道理,毫无实证上的可能性,它早就不会有如此强劲的生命力了。

  佛学既然是关于一切存在的一门学问,那么,大到宇宙、大自然和人类社会,历史与文化,小到个人的衣食住行、生老病死、智慧福德、男欢女爱,如是等等,在修学佛学、实践佛学的过程中,我们都能得到一种真正意义上的智慧与真理。所以,学佛是件实实在在、活活泼泼的事,绝不是搞什么虚妄的宗教寄托,更不是什么迷信活动。

  什么才叫做宗教呢?首先它有统一的组织机构,有统一不变的法义,有不可违逆的仪轨及信仰、活动等的方式,最根本是宗教信仰均会认为有一个或是多个“神”,超越在我们众生及万物之上,“神”能够创造我们,主宰我们,控制我们,还能创造或毁灭世界的一切,我们必须无条件地恭敬、顺应于“神”,这样,我们活著时会蒙受“神”的爱护,死后还有资格成为天国中“神”的臣民、奴仆(即无论怎样,这已是我们最好的下场了)。由此,有的宗教人士还会作此言论:假如我们不信“神”,我们就是魔鬼,我们肯定要下地狱,假如我们信神,即可获救去天国。

  在佛学里,首先是“法无定法”,一切法都是缘起或因果的产物,法是因材施教、因时制宜和因地制宜的东西,绝没有那种高高在上的统一不变的死板之法义,佛门也不承认有种至高无上的“神力”主宰自己、控制自己。佛学认为,人的命运掌握在自己手里,在于对自己言行、思想、精神及心灵的洗涤和改造,以及不断的自我救赎、完善和超越。其次,佛门所谓的“如法修行”,其本义仅是一种修学者主动的自我要求,在于追求自我进步和利益众生,其根本目的是为了成佛,同佛一样。根本上众生平等,佛也与众生平等,世界也只是一种客观存在而已,众生是尚未彻底觉悟的佛,“佛”只是已经…

《佛学的真实面目 (妙泽居士著)》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