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关于拜佛消业障的开示汇集▪P2

  ..续本文上一页佛八百拜,好象拜了五个半月,也应该超过十万拜了,这是显教,不是密教。

  十万拜拜下去之后,确实心就定了,信心也就生了。没有信心,心浮气躁,学什么都不能成就,不要说佛法,世间法也不能成就,所以恭恭敬敬地拜佛。一天要是拜一千拜并不困难,…… 入门最主要的是听经,如果你所学的,你对它的理论没有基础,时间久了就会厌倦、会懈怠、会退转。你对它了解的愈深,你的信心就愈坚固,能生欢喜心。……所以听经、好学是我们修行的基础,修行的根本。

  问:念佛会念到打瞌睡,精神提不起来,身体支持不下去,要如何克服?

  答:这是初学的人往往有这个现象,这种现象实在讲是功夫不得力,不是你才有这个现象,这种现象自古以来在初学这个阶段普遍的存在。释迦牟尼佛在世,他讲经说法大会里头也有不少人在打瞌睡。所以这是一般的现象,也可以说是一个正常的现象,你不必忧虑,但是要用另外一个方法来克服。大概念佛念到打瞌睡,多半在止静的时候,就是我们常讲打坐的时候,打坐闭着眼睛念佛,没有多久就睡着,打瞌睡了,这叫昏沈。另外一个现象呢?坐在这里是坐立不安,就是妄念特别多,七上八下,这叫掉举。这都是用功不得法,功夫不得力,但是这两种现象一定要把它克服。

  如果是昏沈,你就起来不要再坐了,起来干什么?经行,经行就是散步,散步念佛。或者用拜佛,恭恭敬敬拜佛,拜几十拜,拜一、二百拜,你这个瞌睡自然就没有,所以你要懂得如何来调适身体。如果是妄念太多,妄想纷飞,这个时候你就定下来,你可以打坐,用这种方法,精神着重在佛号,或者带一点观想也不妨,我们供的佛像,观想佛像,使你精神集中,你的妄想渐渐就会少。或者是观想佛在经上所讲的理论,讲的道理,总而言之把那个念头转过来,不要让杂念、妄想继续的去发展,这样就好。在佛经里面,「三十七道品」里面,七觉分就是讲求对治这两种毛病,它的方法很好。诸位可以把「三十七道品」七菩提分里面所说的这种方法找出来看看,你好好的去研究,能够用得上。

  问:一看经书及录相带就想睡觉,请问该怎么办?

  答:读经书时,精神提不起来,就不要读很长的时间,譬如读半小时,读二十分钟,或者读十五分钟,这样就行了。你可以早晨念一段,下午念一段,晚上再念一段,慢慢的把时间加长。看录相带也用这种方法。你的心就会慢慢的定下来,业障渐渐消除了,智能就渐渐增长。没事的时候,就多念佛、绕佛。绕佛就是散步,无论在什么地方,心里面就默念这句佛号。大势至菩萨教给我们「都摄六根,净念相继」,对于外面的境界,学着不去理会它。在绕佛时,我们只注意前面的路,不要顾及路人及两旁的状况,这样就能收到「都摄六根」的效果。念佛是消业障最殊胜的方法,这样去做就好了。

  问:请问绕佛有什么好处?

  答:绕佛的好处非常多,绕佛是养生之道中最殊胜的方法。要晓得生命是精神与物质和合的,肉体是物质,灵性是精神。我们的心要静,愈清净愈健康;身要动,身是机器,不动就生锈、就生病了。

  绕佛是身动心不动,绕佛与拜佛是一样的道理。所以,有些人修拜佛,一天拜三千拜,拜佛的时候心清净真诚,心里面只有一句阿弥陀佛,没有第二个杂念,身不断在运动,这是修礼敬。绕佛是经行,就是缓慢的散步,可以收到修学当中不昏沈、不掉举的效果。有些人念佛念了一会儿会打瞌睡,散步就不会了;有些人心里面七上八下止不住,但是在缓慢散步念佛,心就定了,这是用功的方法,又是养生之道。《华严经》的德云比丘专修念佛法门,一般称为「般舟三昧」,完全是绕佛,不坐下来也不躺下来,昼夜二十四小时不间断的绕佛、念佛。

  问:请问绕佛和拜佛有什么分别?

  答:绕佛是一种缓慢的运动,非常适合于年岁大的人,体力弱的人;拜佛是一种激烈的运动,适合于年轻人,身体强壮的人,而绕佛、拜佛效果是一样的。

  拜佛是礼忏,礼拜忏悔,第一个目标就是降伏自己的贡高我慢,以我们最尊贵的头顶去礼佛之足,在此学习一切恭敬。为什么?一切众生皆是未来佛,我们要把所有一切众生当作佛一样的恭敬,折服自己的傲慢心。

  问:「请问分区共修念佛,是否以绕佛为主?有人提倡多礼佛,方能消业障,难道念佛、读经不是消业障吗?」

  答:对,统统都消业障。念佛,我们把念佛堂划做三个区域:绕佛、礼佛、止静,划成三个区域,这个方法很受现代人欢迎。我们过去在美国这样作法,得到了很好的效果。确实是以绕佛为主,这个方法是《华严经》德云比丘所传的。德云比丘他的念佛方法,就是我们后人所讲的「般舟三昧」、「佛立三昧」,是以绕佛为主。

  绕佛实在是累了,这是对我们现在人讲的,我们业障重,没有那么好的体力,可以坐下来休息,休息好了,赶紧再出来绕。绕的时候出声,坐下来的时候止静不出声,可以默念,也可以不念;不念怎么样?听绕佛念佛的声音,专心去听,这都叫「摄心念佛」,这方法都很好。如果精神提不起来,昏沈的时候就拜佛,在昏沈的时候拜佛,这是最好的对治方法。分三个区是这个意思,样样都能消业障。如果是「这个能消业障,那个不能消业障」,这业障就很重了。为什么?业障是从妄想来的,念佛还要打妄想,业障怎么能消得了?

  问:请问夜间绕佛昏沈该如何对治?

  答:现在众生烦恼习气比较重,也就是业障较重,在这种情形之下,谛闲老和尚教我们的方法好,「念累了就休息,休息好了接着再念」。他的锅漏匠徒弟,念佛三年多就成功了,站着往生。锅漏匠用这个方法站着往生,谛闲老和尚对他赞叹说:「当代寺院丛林的方丈住持及讲经的法师都比不上你。」这个方法真简单,累了就睡觉,睡好了再念,不要勉强。这个方法很好,而且有非常显著的效果,非常适合于现代人。

  问:每逢诵经就会想睡觉,请问如何才能克服?

  答:这是昏沈的烦恼很重。克服的方法,就是你把自己读经的声音录成录音带,当你诵经时,把录音带放很大的声音,你跟着念。你也可以走着念,用经行、散步的方式,不要坐着念,就能克服睡眠的烦恼。

  问:弟子经常失眠睡不着,心恐拜佛不够精神,但虽有一点不适,还可以坚持拜佛,请问这是否业障重?

  答:对,是业障重。但业障重不怕,要有毅力、决心克服这个关口。拜佛的方式有很多,如果要对治昏沈,可以加快拜佛的速度,就像追顶念佛。如果快速度拜佛,一个小时可以拜两百拜到三百拜,这时你就不容易打瞌睡了。聚精会神,身礼佛,口念佛,心想佛,就能消业障。

  问:弟子学佛不到两年在礼佛忏悔或读诵经书时常有很多妄想,不知要如何做才不会有妄想?

  答:你学佛两年,妄想这么多是很正常的现象,到什么时候妄想才少?大概学佛十年、二十年。你时间不够,这个事情很正常,不要放在心上。不要为妄想忧虑;为妄想忧虑,你的妄想愈多;妄想来的时候根本不理它,妄想就没有了。你要把精神、意志集中在念佛,集中在读诵,当中起妄想,根本不理,你的妄想一年比一年少。所以功夫很得力的时候,大概总是三年到五年,一个小时还有四、五次;一个小时一个妄想没有,至少要十年功夫。所以大家要很认真努力。

  在中国以前没有钟表,用长香,我们用香作为时间的单位,一支长香是一个半小时,普通短香是一个小时。所以我们拜佛、诵经都燃一支香,那是什么?时间,不要看钟。拜佛也是如此,拜佛也不必计数,计数很累,你心不清净。一面拜佛一面想我拜多少拜了,这就是打闲岔,你怎么得清净心?不能断妄想,所以烧一支香好。

  我拜佛拜一个半钟点,一个半钟点香烧完了我就拜完了,用这个方法好。

  

  

《关于拜佛消业障的开示汇集》全文阅读结束。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