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支”两条可以合起来看。
第六、“定觉支”:“觉”是“觉悟”。我们这个道场叫“大觉”道场。七个觉支合起来,才是圆满的大觉。每一个法门,都叫觉支,也就是觉的部分。“定”是修行的枢纽,在戒、定、慧三学中,戒学的目的是得定。因戒得定、因定开慧,“慧”是目的,是我们真正要求的。“慧”是从“定”中产生的,所以说“定”是修行的枢纽。要想得到“定”,就是要“守法”——世间人所说的守规矩。守法的人,他的心会安定,决定不会犯法,不作亏心事;不守法的人,心就不安定,天天要想些坏点子——如何逃避法律制裁——于是身心就不安。佛法修学,也离不开这个原理。所以说,学佛一定要修戒学。但是,有很多人持戒很好而得不到“定”的,追其原因,这是在戒学里面有过失。比如说:看到别人没有持戒,就很烦恼,心里不痛快;看到有人破戒,也很烦恼;或者是认为自己修持得比别人好,因而生起了是非人我、贡高我慢的心,而不能得定。
关于定功,六祖大师讲得很好,因为禅宗的修学,禅定是它主要的修行目标。六祖教诫学人:“若真修道人,不见世间过。”这样持戒就能得定,因为没有看到世间人的过失,所看到的都是自己的过失,这种修行人才会得到定功。如果认为自己没过失,样样都如法,都依教奉行,而看到别人的所作所为都是过失,像这样怎么能够得到真正的定功呢?像这漾修戒律得的是人天福报,如果人天因缘也没有修好的话,只有到恶道去得福报。像美国的畜生就很享福,他们养的那些猫、狗,真有福报,照顾得无微不至,死了之后,还有坟墓,常常还到墓上插个花。
另外,饿鬼道里也有有福报的,看那些鬼王,如山神、土地神,在台湾还有五府千岁、王爷公的,这些都是有福报的鬼神。有许多人去祭拜,供养祂,这就是鬼道的福报。因此,我们必须要知道,如何修“定”,才能得到“正定”。
念佛人得“定”,此是“念佛三昧”,也就是《弥陀经》上讲的“一心不乱”。“念佛三昧”几乎是古大德们共同承认的三昧中王。听这些话,不会生怀疑心,因为我们修净土法门,晓得净土法门是末法时期的第一法门,是无比殊胜的法门。只要一心念佛,所得的“念佛三昧”,当然是三昧中之王。尤其世尊在《无量寿经》里赞叹阿弥陀佛是“光中极尊,佛中之王”。所以,“念佛三昧”是真正的不可思议。要怎样得到“念佛三昧”?在念佛堂里,主七和尚常常有一句口头禅说:“放下万缘,提起正念。”“正念”就是一句佛号。换句话说,放下身心世界,什么都不去想。今日末法时期,唯有一句“阿弥陀佛”,对我们最为重要。除此之外,什么都不要,世间一切是非人我,与我都不相干。把自心里的一切分别、执著、忧虑、牵挂统统放下,自然能得到“念佛三昧”。而且,一定要这样修学,才能得到大自在、大轻安、大法喜。除了念佛三昧以外的种种禅定三昧,都不容易得到,正如倓虚老法师在香港打佛七的开示所说的,他一生当中,见到过学禅的人得定;但是,大彻大悟、明心见性的,他一个也没见到。能得禅定相当不容易,像盘腿面壁而入定一星期、两星期,甚至有几个月不出定的,这种功夫相当的深。他们将来在那里呢?老法师讲,是在“初禅、二禅、三禅、四禅”,在色界天。色界天还没有出三界,也不能出离六道轮回。初禅天是色界而不是欲界。前面佛对我们讲的“五盖障”,也就是五欲(财、色、名、食、睡)。对五欲不动念,才能到色界天。假如,有禅定功夫,能够禅坐几星期、几个月,还存有五欲的意念没断干净,将来的结果还是在欲界天,上不去色界天。欲界天上面四层,都要有禅定的功夫,单凭五戒十善,只能到忉利天(欲界的第二天)。再往上去,夜摩天、兜率天、化乐天、他化自在天,这四层天都要有禅定功夫。所以说,要得禅定,没有断除五欲,还是在五欲的境界里。由此可以知道,要得禅定是多么难的事情。我们自己冷静的想一想:有没有能力修禅定法门?五欲摆在面前,是否能真的不动心?如果做不到,就赶快回过头来念“阿弥陀佛”。要了解念佛法门是带业往生的,这是我们真正可以修学的法门,可以依靠的,真正在这一生当中可以成就的法门。末法时期选择净土法门是最恰当的。“三昧”,有无量三昧,三昧也即是禅定。所说有无量的三昧,一定就有无量的禅定。修学贵在一门深入,选择了一门,就要精进,才能有成就。
第七、“舍觉支”:“舍”是“舍弃”。世间法要舍,出世间法也要舍。我们自己修学所得到的境界,也要舍;所得到的法喜、轻安,统统都要舍。如果不舍,容易生起贪爱和执著。譬如我们上一栋高楼,上到第二层,要把第一层舍掉,才能再上第三层。每上一层,都要舍掉前一层,才能继续向上走。“舍”,就是这个意思。等觉菩萨要不舍掉他所证入的境界,就不能圆满成佛。所以,佛一再对我们讲“舍得”——要能“舍”,才能“得”。
我们念佛,念到功夫成片,就决定往生。“功夫成片”是最浅的念佛三昧。假如我们把念佛三昧分作九品来讲,下下品的念佛三昧,就决定往生。功夫再稍微增进一点,往生就能自在,就能了生死,就是佛法所说的“生死自在”。
西方极乐世界有四土,“凡圣同居土”是西方世界四土当中最低的,每一土都有九品,下三品就往生自在。这也就是说明我们每一个人都可以修得到的。再想往上去,方便土、实报土、常寂光土,这三土,实在讲我们未必有能力去,虽然这一生未必能成功的往生上三土,但是,凡圣同居土,我们绝对有能力做得到。
台中李老师以前教导学生们说:“生死自在,我可以做到,你们也可以做到。”他自己现身说法,给我们作证明,证明佛在经上教导我们的话,句句真实,绝不虚假。但是,问题是我们能不能“放下万缘”?谁能舍得,谁就能得到。得到得不到,权利在我们自己手上,不在别人或是佛菩萨手上。舍得越干净越好,越干净就越专、越精,得到成功的机会就越大。
对于修学法门,抉择之后,绝不后悔。选择了念佛法门就选定这一句“阿弥陀佛”,绝不要其他的法门。假如有人告诉你,还有一个法门比这个法门还好,成就还要大,这时候要自己下定决心,告诉他,我已经决定了这个法门,其他再好的法门,我也不要了,要有这样的信心和决心,这才决定成功。
通常我们讲“修行”,就是修正错误的行为。过去我们不会选择,现在我们学会选择,这就是“择法”。进而依教修正我们错误的想法、看法、做法,叫做“修”;今后照正确的想法、看法、做法去实行,这叫“行”。读诵大乘经典是初学者相当重要的科目,因为我们一身的毛病自己不知道,读了佛经才能发现自己的错误,就是开悟。能悟到自己一身的错误、过失,才叫作“真开悟”,这才是真佛弟子。“知错就改”,“改”就是修正行为;修正之后,保持不再犯错,这叫“修习”。“修习”跟“修持”的意思是完全相同的。以上就是佛把修清净心的方法,全部都教给了我们。
诸比丘。所言清净心者。当知即是心解脱增语。慧解脱增语。
这一段经文,佛对我们讲,什么叫“清净心”?这两句话用最简单、最浅显的言词来说,“清净心”就是心里解脱。心解脱了,慧也解脱了。但是,这个心怎么解脱呢?解脱是形容、是比喻。譬如:一个人被重重绳索捆绑,不自在、不自由,现在有人把它解开,马上就得自在。我们现在心不能自在,就好像被很多绳索捆绑一样。这些绳索就是妄想、烦恼、忧虑、牵挂,绑得我们的心不能自在,而“慧”是“心”的作用,心不自在,就没有慧;心得自在,慧就现前。
佛常常在大乘经里面对我们说到“五浊恶世”。的确,在今天这个社会,可以说浊恶到了极处。《无量寿经》上面所说的“剧恶极苦”,也是指我们现前这个社会状况。“浊”就是“污染”。实在讲,今天我们的心所遭遇的,是有史以来最严重的染浊。心里的污染、精神的污染、思想的污染、见解的污染,乃至于身体、饮食的污染,这个世界,还有什么乐趣可言!现在,大家都在讲环境保护,所谓的“环保”,是永远达不到目标的。佛在经上讲:“依报随著正报转。”环境是依报,人心是正报。人心不清净,环境怎么可能清净!要想环境清净,要先求心清净;而要达到人心清净,惟一最有效果的方法就是佛法。佛法确确实实能够净化身心,叫我们的心能得解脱。清净心就是心解脱,清净心起作用,就是真实智慧。
由贪染污。心不清净。由无明染污。慧不清净。
这一段经文是“一语道破”,把我们的病根说出来。今天我们讲环境保护,聪明人就应该知道从这里下手。又怎样能把心地的贪染、无明的染污去除呢?要去除这些污染,一定要依照佛在前面对我们讲的“应当断除五盖。应当修习七法”做起,这是非常具体,句句话都落实。
若诸比丘。断除贪染。即得心解脱。断除无明。即得慧解脱。
在前面修学七法里面,我对同修们所推荐介绍的是念佛法门。因为,念一句佛号,不但是断除五种盖障,同时,也破无明。专心在念这一句佛号的时候,五种盖障都不会现前,而一句佛号,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就不堕无明。所以,名号功德不可思议。
又诸比丘。离贪染污得心解脱者。是名身作证。
何谓“身作证”?“身作证”就是健康、长寿、不老、不病,不需要吃药,也不用进补;那些补药、补品,都会带来染污和疾病的,唯有“清净心”是最有营养、最有效果的。“阿弥陀佛”是最好的补品,能老实念佛,就是天天在进补。夏莲居老居士在《无量寿经》前面的几首偈子中讲到:“佛说难信真难信,亿万人中一二知。”真的一点都不假,摆在面前这么好的法门也没人知道的,真是可惜!今天,我也带给诸位最好的补品、营养品——“清净心”。如果你们的心能清净、身清净,身心清净,怎么会衰老、生病呢?所以,我常常讲:“这个法门是不老、不病、不死的法门。”说不死,是因为往生的时候,看到阿弥陀佛来接引,跟著阿弥陀佛走,是活著走的,不是死了才走的。
前年华盛顿D·C,周广大居士的往生事迹。此次我又到华盛顿,遇到当时那批为他助念,亲眼看到他往生的同修,他们告诉我,周居士才念三天佛就往生了。因为他从前不信佛,就是在临命终的前三天,才遇到龚振华居士劝他念佛。他当时听到了就接受,叫他太太、女儿们统统帮助他念佛求往生,不要求病好,这是真正觉悟。另外,D·C那边的同修们也帮他助念,念到第三天,见到阿弥陀佛、观音菩萨、大势至菩萨,周居士说三圣从云端下降接他往生。他是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的走了。所以说往生是活著去的,不是死了才去的。这个不死的法门,就叫作“身作证”。
断除无明。得慧解脱者。是名无学。
这“无学”,就是没有可以再学习的,智慧圆满,毕业了,也就是教下讲的“大开圆解”。在小乘法里面,小乘人的无学是“阿罗汉”;大乘法里面的无学是“法云地菩萨”,十地菩萨叫做无学。这是讲果报,修因证果。
永离贪爱。了知真实正智。
这一句经文很重要。“正智”是佛知佛见,《法华经》上讲的“入佛知见”,就是“正知正见”。我们要知道,“贪爱”就是障碍正知正见的根源,离开贪爱,正知正见就得现前。
现前取证自果。尽苦边际。
“现前”就是不要等来生,现前就证果,证的是圆满之果。就是我们常讲的“破一品无明,证一分法身”。“苦边际”是讲六道轮回,“尽苦边际”就是永脱轮回,不再生死流转,超越了三界,成为法身大士。最后,佛再劝勉我们:
诸比丘。如是所说。汝等应学。
“如是所说”即是前面所讲的,如理如法,句句话真实不虚。整个佛法就是讲宇宙人生的真相。“宇宙”是我们生活的环境;“人生”就是自己,就是说我们自己和我们生活环境的真相,一切经典就是说这些道理。“汝等应学”,我们应当好好的来学习。
《佛说清净心经讲记》全文阅读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