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般若灯论释卷第四▪P2

  ..续本文上一页者见。论者言。彼同前过四种和合别有见者世皆不知而言有者。此义不然。是故偈言。离眼无见者。无彼自体故。以离眼见则无见能总名见者。此是随汝意说。复次鞞世师所立。第一义中。见者见色。是义不然。何以故。异眼故。如瓶等。以前二门。见者不成故。复次分别丈夫以为见者。无自体故。如偈言。离眼不离眼见者。不可得彼见者。自体有眼无眼不可见故。若谓见者有眼能见。此亦不然。何以故。由眼有体。见色得成。如火能烧。眼见亦尔。世谛中说。如此应知。若离彼眼。别有见者。盲人无眼。亦应能见。此义不然。复次鞞世师云。见者合作。能见于色。如是应知。彼具业有故。此若无作。彼业具则无。譬如虚空。由有眼具见色为业。知有见者。及彼见作。论者言。第一义中。于一切时。眼无有故。而立见者。是则不然。如偈曰

   见者无有故  能所二皆空 

  释曰。见者无体。则无所取。而言眼为彼具。以此眼见者。是义不然。是故汝言具业有故者。彼因不成。亦违义故。过失如是。复次自乘人言。诸行因缘。依他故空。眼及彼我。俱不能见。是义应尔。而言所见能见都无体者。此义不然。何以故。彼识等果。四种有故。此若无者。彼识触受爱。不名为果。如生盲人。论者言。所见及见。此义不成。如先已破。今所谓者。如偈曰

   见所见无故  识等四种无 

  释曰。何故无。缘无故。以是义故。识等不成。能所既不成。譬喻亦无体。有人言。第一义中。有是识等。以彼取等果有体故。论者言。此应如是答。偈曰

   彼取缘等果  何处当可得 

  释曰。识等无故。取亦不成。偈义如此。摄受是取义。彼有几种。谓欲取戒取我语取见取彼取缘有及生老死。如是过失。常随逐汝。外人品初。举譬喻等。成立眼见。如先已遮。彼耳声等。例同前破。如偈曰

   耳鼻舌身意  闻者所闻等

   应知如是义  皆同眼见遮 

  复次外人品初。说有是去。以作果者。是亦不然。如先偈说。是故去无性。去者亦复然。去时及诸法。一切无所有。以是义故。外人分别。有彼入起及去义者。此皆不成。如先说过。以入等体空令生信解。品义如此。是故得成。如无言说经。偈曰

   内外地界无二义  如来智慧能觉了

   彼无二相及不二  一相无相如是知 

  又如金光女经言。文殊师利语彼童女。应观诸界。童女答言。文殊师利。譬如劫烧时。三界等亦尔。又说偈曰

   眼不能见色  意不知诸法

   此是无上谛  世间不能了 

  又如般若波罗蜜经说。彼一切法。无知者。无见者。彼说法师。亦不可得。不可以心分别。不可以意能知。又如佛母经说。阿姊。眼不见色。乃至意不知法。如是菩提离故。眼色离。乃至菩提离故。意法离等。又如佛告极勇猛菩萨言。善男子。色不为色境界。受想行识不为识等境。以境界无故。极勇猛。色不知色。色不见色。若色不知不见。是为般若波罗蜜。乃至受想行识不知不见亦复如是

  释观根品竟

   般若灯论释观五阴品第四

  复次欲令识知阴无性义。故有此品。有人言。第一义中。有诸入等。何以故。以阴摄故。若其无者。彼色入等。则非阴摄。如处空花。由有诸入彼阴摄故。如十种色入。一色阴摄。法入三阴。谓受想行。及彼一分色阴所摄。彼意入识阴摄。以是因故。第一义中。有诸入等。论者言谓色阴者。略说二种。四大及所造。若三世等一切差别总说色阴。彼眼等阴摄。外人欲为因者。色粗易解。先分别说。如偈曰

   若离于色因  色则不可得 

  释曰。何等是彼色因。谓地等四种大。第一义中。若离此等。色不可得。而于世谛。依四大因。假施设色。第一义中。验色无实。自因不受故。彼觉无体故。若自因不受。觉无体者。彼实非有。如军众等。色因不可取。色觉无自体。亦复如是。复次第一义中。色觉境界。体非实有。何以故。以觉故。譬如林等觉。复次第一义中。色声句义。境界无实。何以故。以闻故。譬如军等声。若言受等诸阴非一向者。此义不然。何以故。识等心数。亦同遮故。非非一向。或谓第一义中。有彼实色。何以故。彼色变异。觉无别故。若物变异。觉亦别者。此世俗有。譬如瓶等。如青色别时。彼觉无异。以是义故。知有实色。论者言。第一义中。验无体故。已观因色。次遮四大。如偈曰

   若当离于色  色因亦不见 

  释曰。色声香味触等。此诸因色皆相离故。彼色因地等。不可见取。为此义故。今造论者。初遮彼地。遮彼地等。有何所以。有大义故。云何大义。如世谛中。从因起者。第一义中。体实无生。此无自体。如楞伽经偈曰

   离积聚无体  彼觉无可取

   故知缘起空  我说无自性

   无物从缘起  无物从缘灭

   起唯诸缘起  灭唯诸缘灭 

  释曰。以此方便。第一义中。地非实有。如是决定。彼因不可见。不见彼故。若不可见故。不见彼者。第一义中。彼不实有。如军众等。复次第一义中。地觉境界。体非实有。何以故。以觉故。如林等觉。复次第一义中。地声句义境界无实。何以故。以闻故。譬如军众等声。复次第一义中。自和合分。无彼异色。何以故。彼不可取。彼觉无体故。譬如地等自体。复次僧佉人言。汝言色等不异地等者。此成我所成。论者言。遮异故。非以不异令汝得解。汝邪分别言不异者我不受故。复次鞞世师言。汝出因者。非一向过。何以故。如不取灯。则无瓶觉。彼亦异故。论者言。汝不善说。我但遮彼。自和合支。不可取故。彼觉无体。不论余事。灯虽无体。而有宝珠药草日月等光。彼瓶觉起。自和合支已外。更无异色可得。以是义故。汝喻非也。灯非彼瓶自和合支故。异门无体。非非一向过。如偈曰

   此物与彼物  异者则不然 

  释曰。此义如后当说。复次第一义中。灯与瓶异。此亦不成。以是义故。非非一向过。复次鞞世师言。彼军众等总实。以初起有故。汝言地等无实。立验令解者。譬喻不成。论者言。军众诸枝。非彼军众总实初起之因。何以故。以总故。如树根茎枝叶等诸分。彼军众象等诸分。非彼军众初起之因。何以故。彼非分故。譬如经等。亦非譬喻无体。如偈言。若当离于色。色因亦不见。如前立义出因譬喻。验彼色等。无异地等。及彼地等。无异色等。异如前遮。不异后破。若不异者。乳即是酪。酪亦为乳。以不异故。以是义故。此证得成。如楞伽经偈曰

   不异无有体  束芦及别处

   若一若异等  凡夫妄分别 

  释曰。如色入等。彼欲成立。说因有故。以为因者。此因不成。亦违义故。复次若汝分别离彼色因而有色者。此亦不然。何以故。有过失故。如偈曰

   离色因有色  色则堕无因 

  释曰。诸说无因者。言欲令无因有色彼应如是问纵令汝说与理相应。随何等物。是汝所说无因种耶。不欲令尔。如偈曰

   无因而有物  终无有是处 

  释曰。此义云何。以无譬喻。显彼体故。若拨无因。有大过失。此执不成。如观缘品中已破。僧佉言。第一义中。实有地等。色等无异故。如色自体。论者言。汝因不成。喻亦无体。色等无异。及色自体。前已遮故。复有人言。第一义中。有彼地等。何以故。彼果有故。此若无者。彼果不有。如虚空花。今有果色故。地等不无。此执不然。如偈曰

   若离色有因  此因则无果

   无果而有因  云何有是义 

  释曰。若离色等果。有色因者。即是无果有因。何以故。以其异故。如竹篾等。又彼因者。亦色等聚故。由如此义。因果不成。如汝所说果有故。为因违于义故。此执不成。复次分别此色。若有若无。二俱不然。因无用故。如偈曰

   色若已有者  则不待色因

   色若先无者  亦不待色因 

  释曰。色若先有。则不须因。何以故。以其有故。如彼瓶衣。色若先无。即是未有。如彼余物。义意如是。复次执无因者。谓因无体。是义不然。如偈曰

   无因而有色  是义则不然 

  释曰。于世谛中。色无因者。义亦不尔。复次毗婆沙师言。未来色有者。同前偈答。复次于世谛中因未取果。色则无体。而言有者。是义不然。以是因故。于一切时。执有四大及造色者。与义相违。如偈曰

   是故于色境  不应生分别 

  释曰。云何分别。谓有实色。或因不异。及果不异地等色因如是色等形相差别。于此境界。不应分别。以不免前所说过故。欲得真实无分别智。聪慧眼者应善谛观。如梦所见觉则不然。彼智亦尔。复有人言。先因功能次第相续后果起时。彼因功力相亦可见。如紫矿汁染白叠子。以熏习故次第相续。至后果时彼色可得。为遮此执。故如偈曰

   若果似因者  此义则不然 

  释曰。此验彼非果因。语义如是。何以故。第一义中。不欲令彼青等色经为青等叠因以相似故。如余青叠等。僧佉人言。汝说彼余青叠因亦无者不然。何以故。汝立譬喻以无体故。论者言。汝不善说。彼叠起时。此因非分。以不成彼叠故。如是譬喻得成。复次自部人言。有相似因果。不相似因果。彼前后刹那。世虽有异。于物类中。如风灯焰。刹那起灭。此名相似因果。如烧木成灰。变乳为酪等。此名不相似因果。论者言。彼相似因果。如先已遮。不相似者。此如今破。偈曰

   若果不似因  义亦不应尔 

  释曰。第一义中。验此谷子。不为芽因。何以故。不相似故。譬如碎瓦。或谓稻谷。是彼芽因。以谷有体。彼芽得有。可指示故。如大鼓声。及麦芽等。论者言。汝不善说。诸有起者。一切遮故。以譬喻无体能成不足。有此过故。若谓彼眼等根生识等果。此不相似。非一向故者。是亦不然。何以故。如破诸法。彼眼识等亦如是遮。更无异门故。非非一向过。如前所说有实地等彼果有故者。二皆不成。以违义故。复次毗婆沙者言。所作因有故。谓有为法起时。一切相似不相似法…

《般若灯论释卷第四》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