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都把它错解了,以为我每天把经念一遍就是“受持”了,你说这错到那里去了?
要想功夫得力,实在讲,功夫得力就是改喜我们的生活,不但改善现前的生活,更改善我们来世、后世的生活,这意思很长、很长了,真的是深长得很。照我们现前这种生活方式,诚如佛在大小乘经论上所讲的,我们失掉人身之后,要再得人身,难了,难了,到那里去了呢?大多堕到三恶道去了。
怎么晓得堕三恶道?只要听听大家讲的一句话就明白了,什么话?“死了做鬼了!”,大家都认为死后都做鬼了,没听说死了又来做人,都只听说死后做鬼了。
佛告诉我们一个真理,“一切法从心想生”,你们的想法都是人死都做鬼了,你有这个念头,有这个想法,那你一定去做鬼了。有几个人想过死了以后再做人或生天,做佛做菩萨,这很少听到啊!所听到的都是人死去做鬼了。我们不要以为这句话很平常,未必是真的,实实在在这句话是真的,这句话很不平常。
一切法从心想生,《华严经》上说“唯心所现,唯识所变。”,这也说明佛所说的人死后再得人身很不容易,何况要依佛经所说的原理,来生要得人身,一定要具足五戒的条件,五戒与我们中国儒家所讲的五常,内容是相同的。
五常是仁、义、礼、智、信,第一个是仁慈,你有没有做到?对人、对物是否有一片仁慈之心?
义,对人对事是否有尽义务之心?虽有报酬,但并不看重它,而认为我本份的工作,我应该尽心尽力去做好,这是道义,而不是看在报酬的份上,报酬多我就多做一点,报酬少我就少做一点,这种人无义啊。
礼,人与人之间,要礼尚往来。
智,简单讲就是理智,不是感情用事。
信,是信用,信用里最重要的是“不自欺,不欺人。”,自己欺骗自己就是昧著良心,我们一般俗话讲“没有良心”,没有良心还谈什么信用?内,昧著自己良心;外,用种种方法去欺骗别人。
犯了这五条,你就不能得人身;这五条你都做到了,自己想想问心无愧,来生就可以得人身。我们看看今天社会上这些大众,再比照自己,最重要的是要反省自己,我自己有没有做到?我自己来生能不能得人身?如果仁、义、礼、智、信都没有,来生必定堕三途。
刚才讲了,一般人都说人死后都做鬼了,六道轮回不到其它道,偏偏到鬼道,既有这个说法,就有它的道理在。饿鬼道的条件是贪心、贪名、贪利、贪财、贪色,贪的对象可多啦,只要贪心重就是饿鬼道的业因。
嗔恚、嫉妒心重是地狱道的业因。没有智慧,不能辨别真妄,不能辨别邪正,不能辨别喜恶,这是畜生道的业因。贪、嗔、痴是三恶道的业因,我们自己反省反省,自己有没有贪嗔痴呢?贪嗔痴这个意念严重不严重呢?如果这个意念很重,你就要警觉了,我的前途将一片黑暗。我们要想念佛求生西方极乐世界,一定要息灭贪嗔痴,勤修信愿行三资粮,如教修行,我们此生就没有空过了,这一生的因缘无比的殊胜,能够遇到真正的佛法,又遇到佛法里最殊胜的净宗法门。
这个缘份不可思议,开经偈上讲“百千万劫难遭遇”,清初彭际清居士说:“无量劫来希有难逢之一日”,我们居然遇到了,善根福德因缘具足,如果自己不能够抓住,不能够把握住,让它空过了,那才叫真可惜了。
今天我们要继续谈谈在行门里的一些障碍,实在说,世尊确确实实是一切智者,正如同世间宗教徒们对于神的赞美,“无所不知,无所不能。”,在佛灭度后,就是佛灭二千五百年之后,末法时期众生修学的障碍,世尊当年在讲经说法当中都曾经说出,若非真正的一切智是说不出来的。
参、行门之障碍
现代造作罪业可以说是很普遍,已经把这桩事情看做正常事了,所以司空见惯不以为意,而不知道果报之可怕,有几个学佛的,无论是出家或在家,真的是觉悟了?真的是回头了?佛在经上也说这很稀有、很少见,但是不能说没有,只是说相当的稀少,我们要自问是否为佛所说的少数人当中的一个?这是我们应当要觉悟到的,应当认真的去反省、去检点。
佛在世时,曾经有一些菩萨表现得很愚痴,没有智慧,造作许许多多的罪业,即使想修行,也是障碍重重,他们是否真是如此?在我们想像当中未必是真的,因为世尊当年出现于世时,许许多多的古佛与大菩萨再来,帮助佛弘法利生,示现为佛的比丘众、菩萨众,甚至于为佛的护法众,无论他们是顺行或逆行,都是故意装作的,为什么这样做呢?为了教化一切众生,这真的是大慈大悲。
没有他们的这些表现,有许多的法,佛就不说了,因为佛说法是应机而说,他们种种的示现都是代众生请法的。有的人是发问,这是言语请法;有的人是故意造作一些恶行,让佛看到了而来开导、教训,这是以身业来请法。除了口业、身业能启请外,还有意业也能启请,我们在大乘经上也常看到,弟子们起心动念,虽然没说出来,佛已经知道了,像《无量寿经》阿阇王子那一段,他们是念请,心里有此念头,还没有说出来,佛就说出他们过去生中的因缘。由此可知,身、语、意三业皆可请法。
所以我们明白了这点,经典上密行的比丘、菩萨,我们不能以轻慢心来看待,一定要晓得他是大慈大悲,代我们来请法,他所表的正是我们现在的意恶、口恶、行恶,若无他们的启请,就没有佛的开导,我们怎会知道自己犯了过失?怎么知道自己犯了严重的过失?
我们略举经上一个例子,这桩事情在讲习当中常讲,虽然常讲,往往也为大众所疏忽了,那就是随自己的高兴,随著自己的欢喜来骂人、诽谤人、侮辱人,而不晓得造这种罪业的果报之可怕。
佛在经上为我们说了一棒事情,说的是出家人,是佛陀在世时的出家人,不是末法时期。出家人以为自己多闻,常在佛的会下听佛讲经说法,听多了,于是仗著自己的多闻而生骄慢之心,即现代人所谓的“值得骄傲啊!”,佛在世时,他修持得很好,持戒清净,听经也多,就值得骄傲了。骄傲是烦恼,你看看他,不生智慧而生烦恼,这错了。
还有一类修行人,虽然没有骄慢之心,他修苦行,少欲知足,这很难得了,像后世住山、住茅蓬,修定的这些人,身心确实比一般人清净,但是他著相了,著相错了,《金刚经》上说得很好,“若菩萨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即非菩萨。”,佛不承认此人是菩萨。我们想想,佛世尚且如是,何况末法时,五五百年之后啊。
世尊当年在世,可以说是一生都在讲经说法,说法四十九年,那时科技没有发明,佛在一处说法,远地的众生就没有机会来听,闻法的机缘非常难得,于是世尊就派遣他的弟子,这些弟子有出家的、也有在家的,都能讲经说法,于是被佛派至各地,代佛去弘法利生,也就是说这些人在佛陀会下,妤像已修学毕业了,他能讲,也懂得修行,修得也不错,就被派至各处去讲经说法。
佛的智慧圆满,福德也圆满,当然得一切大众的恭敬,学生里那就不一样了,被派出去的学生,大多数也都能得到听众的恭敬,信受奉行,但是也有少数不如意的,遭受人们轻视的,遭受人们诽谤的。
我们知道六道众生的烦恼习气很重,烦恼里的贪、嗔、痴、慢、嫉妒,这些都不必学的,是与生俱来的烦恼;看别人比自己优越,心里面就不服,于是就想方设法去破坏。现在是末法时期,这些事情比从前更多,随时随处,我们都能够遇到。
弘法是好事,但好事多磨,磨就是挫折,虽是一桩好事,但你会遭遇到许许多多的挫折。佛说当时有二位说法的比丘,是佛弟子,被派到外面弘法利生的。法师如果有德行、有辩才、有善巧,自然能得信众的欢喜,所以这二位法师法缘很殊胜,信众很多,当然供养也就多了。别的法师看到后,心里就难过了,嫉妒心生起来,想方设法去障碍他,于是就造谣生事,说他破戒,说他只会说,不能行,说他破了四重戒,这四重戒是杀、盗、淫、妄。
有人在挑拨,有人在造谣,有人在诽谤,有人在间离,教这些听众们对他产生怀疑,失去了信心,那法缘就逐渐逐渐减少了,听众都散掉了。这位嫉妒法师说法的人,他的目的都达到了,他做得很成功。
可是佛说了,由于造谣生事这个人他所造的恶业,他的果报是六百万年在阿鼻地狱,这六百万年是我们人间的时间,我们中国号称世界上的文明古国,五千年的历史,诸位想想,五千年都还不足一万年,他堕阿鼻地狱受罪的期限是六百万年。
六百万年后从阿鼻地狱出来了,他的罪并没有消完,重罪报完了,还有余罪,于是转到等活地狱,时间是四百万年;再生到黑绳地狱,时间是二百万年,然后再转到轻一点的烧热地狱,也是六百万年。这四个地狱的时间总共是一千八百万年。这是佛说的,佛在《金刚经》上说“如来是真语者。实语者。如语者。不诳语者。不异语者。”,佛绝对不说一句假话。
我们想想,造这种罪业很容易,为什么有这么重的罪?这往往教我们想不通,好像罪报太重了,太过份了。其实诸位要是细读戒经就晓得,佛法里的结罪,没有人跟他结,不像世间有法律,有法官来判刑,佛法里没有,诸佛菩萨不作判官,不作法官的;佛法里也没像世间法律一样,有如何惩罚罪人的,佛菩萨是一片慈悲。
那为什么会有这些罪业呢?这个罪叫“性罪”,真的是自作自受。地狱在那里?地狱是你自己的罪报变现出来的,不是有人去造一个地狱来让你受罪。佛菩萨不干这种事情,诸天鬼神也不干这种事情,阎罗王也不干这种事情。
朱镜宙老居士以前曾口述过,后来他写了一本书,好像是《八大人觉经讲记》,里面有记载,他的岳父章太炎先生,此人是民初的国学大师。他说他岳父在世时,曾经做过东岳的判官,东岳大帝是大鬼王,他的权势仅次于阎罗王,判官相当于现在的秘书长,地位很高。章太炎先生是学佛的,听说地里有炮烙的刑罚,炮烙即是将铁柱烧红后,教罪人去抱,他说这种刑罚太残酷了,建议东岳大…
《净宗入门》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