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大智度论卷第四十七▪P3

  ..续本文上一页修是神通故,得成慧眼,普照诸法,所见无碍。

   安立三昧者,得是三昧者,一切诸功德善法中,安立牢固;如须弥山在大海,安立不动。宝聚三昧者,得是三昧,所有国土,悉成七宝。

   问曰:此是肉眼所见,禅定所见?答曰:天眼、肉眼皆能见,何以故?外六尘不定故;行者常修习禅定,是故能转本相。妙法印三昧者,妙法名诸佛菩萨深功德智慧;得是三昧,得诸深妙功德智慧。法等三昧者,等有二种:众生等,法等。法等相应三昧,名为法等。断喜三昧者,得是三昧,观诸法无常、苦、空、无我、不净等,心生厌离;十想中,一切世间不可乐想相应三昧。到法顶三昧者,法名菩萨法,所谓六波罗蜜,到般若波罗蜜中;得方便力,到法山顶。得是三昧,能住是法山顶,诸无明烦恼不能动摇。能散三昧者,得是三昧,能破散诸法;散空相应三昧是。分别诸法句三昧者,得是三昧,能分别一切诸法语言字句,为众生说辞无滞碍;乐说相应三昧是。字等相三昧者,得是三昧,观诸字诸语,皆悉平等;诃骂赞叹,无有憎爱。离字三昧者,得是三昧,不见字在义中,亦不见义在字中。

   断缘三昧者,得是三昧,若内若外,乐中不生喜,苦中不生嗔,不苦不乐中,不生不知舍心。于此三受远离不著,心则归灭;心若灭,缘亦断。不坏三昧者,缘法性毕竟空相应三昧,戏论不能破,无常不能转,先已坏故。无种相三昧者,得是三昧,不见诸法种种相,但见一相,所谓无相。无处行三昧者,得是三昧,知三毒火然三界故,心不依止,涅槃毕竟空故,亦不依止。离曚昧三昧者,得是三昧,于诸三昧中,微翳无明等悉皆除尽。无去三昧者,得是三昧,不见一切法来去相。不变异三昧者,得是三昧,观一切诸法,因不变为果;如乳不变作酪,诸法皆住自相,不动故。度缘三昧者,得是三昧,于六尘中诸烦恼尽灭,度六尘大海;亦能过一切三昧缘生智慧。集诸功德三昧者,得是三昧,集诸功德,从信至智慧。初夜、后夜,修习不息;如日月运转,初不休息。住无心三昧者,入是三昧中,不随心但随智慧,至诸法实相中住。

   净妙华三昧者,如树华敷开,令树严饰;得是三昧,诸三昧中,开诸功德华以自庄严。觉意三昧者,得是三昧,令诸三昧变成无漏,与七觉相应;譬如石汁一斤,能变千斤铜为金。无量辩三昧者,即是乐说辩。得是三昧力故,乃至乐说一句,无量劫而不穷尽。无等等三昧者,得是三昧,观一切众生皆如佛,观一切法皆同佛法;无等等般若波罗蜜相应是。度诸法三昧者,得是三昧,入三解脱门;过出三界,度三乘众生。分别诸法三昧者,即是分别慧相应三昧。得是三昧,分别诸法善、不善,有漏、无漏,有为、无为等相。散疑三昧者,有人言:即是见谛道中无相三昧;疑结,见谛智相应三昧断故。有人言:菩萨无生法忍相应三昧是;是时一切法中疑网悉断,见十方诸佛,得一切诸法实相。有人言:无碍解脱相应三昧是;诸佛得是三昧,已于诸法中无碍,无近无远,皆如观掌。无住处三昧者,即是无受智慧相应三昧。得是三昧,不见一切诸法定有住处。一庄严三昧者,得是三昧,观诸法皆一;或一切法有相故一,或一切法无故一,或一切法空故一,如是等无量皆一;以一相智慧,庄严是三昧故,言一庄严。生行三昧者,行名观,得是三昧,能观种种行相、入相、住相、出相。又是行皆空,亦不可见。

   一行三昧者,是三昧常一行,毕竟空相应三昧中,更无余行次第;如无常行中次有苦行,苦行中次有无我行。又菩萨于是三昧,不见此岸,不见彼岸。诸三昧入相为此岸,出相为彼岸;初得相为此岸,灭相为彼岸。不一行三昧者,与上一行相违者是;所谓诸余观行。妙行三昧者,即是毕竟空相应三昧,乃至不见不二相,一切戏论不能破。达一切有底散三昧者,有名三有:底者,非有想非无想,以难到故名底。达者,以无漏智慧,乃至离非有想非无想入无余涅槃,三界五众散灭。

   复次,菩萨得是不生不灭智慧,一切诸有,通达散坏,皆无所有。入名语三昧者,得是三昧,识一切众生,一切物,一切法名字,亦能以此名字语化人;一切语言,无不解了,皆有次第。离音声字语三昧者,得是三昧,观一切诸法,皆无音声语言,常寂灭相。然炬三昧者,如捉炬夜行,不堕险处;菩萨得是三昧,以智慧炬,于诸法中无错、无著。净相三昧者,得是三昧,能清净具足,庄严三十二相。又能如法观诸法总相、别相,亦能观诸法无相清净,所谓空、无相、无作,如相品中广说。破相三昧者,得是三昧,不见一切法相,何况诸三昧相!即是无相三昧。一切种妙足三昧者,得是三昧,以诸功德具足庄严,所谓好姓、好家、好身、好眷属,禅定、智慧,皆悉具足清净。

   不喜苦乐三昧者,得是三昧,观世间乐,多过多患,虚妄颠倒,非可爱乐;观世间苦,如病如箭入身,心不喜乐。以一切法虚诳故,不求其乐,何以故?异时变为苦;乐尚不喜,何况于苦!无尽相三昧者,得是三昧,观一切法无坏无尽。

   问曰:若尔者,云何不堕常边?答曰:如菩萨虽观无常,不堕灭中;若观不尽,不堕常中;此二相于诸法中皆不可得。有因缘故修行,所谓为罪福不失故言常,离著故言无常。陀罗尼三昧者,得是三昧力故,闻持等诸陀罗尼,皆自然得。摄诸邪正相三昧者,得是三昧,不见三聚众生,所谓正定、邪定、不定,都无所弃,一心摄取。又于诸法不见定正相,定邪相,诸法无定相故。灭憎爱三昧者,得是三昧,可喜法中不生爱,可恶法中不生嗔。逆顺三昧者,得是三昧,于诸法中逆顺自在;能破诸邪逆众生,能顺可化众生。又离著故,破一切法;善根增长故,成一切法;亦不见诸法逆顺,是事亦不见,以无所有故。净光三昧者,得是三昧,一切法中诸烦恼垢不可得;不可得故,诸三昧皆清净。坚固三昧者,有人言:金刚三昧是;坚固不坏故。有人言:金刚非,所以者何?金刚亦易破故;是诸法实相智相应三昧,不可破如虚空,以是故言牢固。满月净光三昧者,得是三昧,所言清净,无诸错谬;如秋时虚空清净,月满光明,凉爽可乐,无诸可恶。菩萨亦如是,修诸功德故,如月满;破无明黑故,净智光明具足;灭爱恚等火故,清凉功德具足;大利益众生故,可乐。大庄严三昧者,见十方如恒河沙等世界,以七宝华香庄严,佛处其中。如是等清净庄严,得是三昧故,一时庄严诸功德;又观此庄严,空无所有,心无所著。

   能照一切世三昧者,得是三昧故,能照三种世间:众生世间,住处世间,五众世间。三昧等三昧者,得是三昧,观诸三昧皆一等,所谓摄心相。是三昧皆从因缘生,有为作法无深浅;得是三昧,皆悉平等,是名为等。与余法亦等无异,以是故义中说,一切法中定乱相不可得。摄一切有诤无诤三昧者,得是三昧,不见是法如是相,是法不如是相;不分别诸法有诤无诤,于一切法中通达无碍;于众生中亦无好丑诤论,但随众生心行而度脱之。得是三昧故,于诸三昧皆随顺不逆。不乐一切住处三昧者,得是三昧,不乐住世间,不乐住非世间。以世间无常过故不乐;非世间中无一切法,是大可畏处,不应生乐。如住定三昧者,得是三昧故,知一切法如实相,不见有法过是如者。如义,如先说。坏身衰三昧者,血肉、筋骨等和合故名为身,是身多患,常与饥、寒、冷、热等诤,是名身衰。得是三昧故,以智慧力,分分破坏身衰相,乃至不见不可得相。坏语如虚空三昧者,语名内有风发,触七处故有声,依声故有语。观如是语言因缘故,能坏语言,不生我相,及以爱憎。有人言:二禅无觉观,是坏语三昧,贤圣默然故。有人言:无色定三昧,彼中无身,离一切色故。有人言:但是诸菩萨三昧,能破先世结业因缘不净身而受法身,随可度众生,种种现形。离著虚空不染三昧者,菩萨行般若波罗蜜,观诸法毕竟空,不生不灭,如虚空无物可喻。钝根菩萨著此虚空,得此三昧故,离著虚空等诸法,亦不染著是三昧。如人没在泥中有人挽出,锁脚为奴;有三昧能离著虚空,而复著此三昧亦如是。今是三昧能离著空,空亦自离著。

   问曰:佛多说诸三昧,汝何以但说诸法?答曰:佛多说果报,论者合因缘果报说。譬如人观身不净,得不净三昧;身是因缘,三昧是果。又如人观五众无常、苦、空等,得七觉意三昧,能生八圣道、四沙门果。

   复次,佛应适众生故,但说一法;论者广说,分别诸事。譬如一切有漏,皆是苦因,而佛但说爱;一切烦恼灭,名灭谛,佛但说爱尽。是菩萨于诸观行中必不疑。于诸三昧未了故,佛但说三昧;论者说诸法,一切三昧皆已在中。是诸三昧末后,皆应言用无所得,以同般若故。如是等无量无边三昧和合,名为摩诃衍。

  

《大智度论卷第四十七》全文阅读结束。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