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
——师父开示要点笔记(4/6-1)
(4月6日)
【要点导读】: ◎ 我们为何追求不到世间目标? ◎ 如何被世间心智模式引入误区的? ◎ 学佛为何不需担心现世? 四、奉行业果舍现世·坚固意乐障自除 1、贪着现世空忧虑·践行业果得心安 【惜法如命】: ——我们对佛法了解一点,了解一个法类,就要照着这一点去实现,照着这一点去努力,照着这一点去用功落实,就要拿来修行用,同自己生命相结合。 ——释迦牟尼佛在因地的时候,他为了听两句佛法,不惜生命。 ——为什么为了要得到两句佛法,不惜生命呢?那么佛法比生命更重要。 ——当然有人说,我们没有生命,那怎么会有佛法呢? ——反过来说,如果没有佛法的话,那我们生命就没有那么重要了,是不是? 【除遣邪执】: ——但是我们学佛法的人依然常常会关心、会挂念,会担忧说,我们这样学佛法,去打工、赚钱、上班,时间少了,机会少了,身上没有钱,那如果生病的时候怎么办呢?没有钱看病,生病的时候,没人来照顾自己,最后老的时候,没人来帮助自己等等。 ——所以就有很多很多的莫名其妙的担忧,老、病、死种种的问题,非常地挂念。 ——实际上这些的问题都是对现世利乐的贪恋。 ——不等于说你不学佛法,你这些问题就解决好了。不学佛法的人,未必说你生病的时候,人家就很好来照顾你;你老的时候,很多人帮忙你;你临终的时候,很多人来关怀你,不可能的。当然也有,但是没有的居多。 ——学佛法的人,那同参道友很多嘛,那我们在龙泉寺,大家来当义工、来学佛法。这么多的信徒,你出了些什么事情,大家都会来帮忙嘛,不仅说居士们、义工们会帮忙,我们法师们也会帮忙。 ——他不会说,因为我们学佛法,我们老病死问题就不会得到解决了,没人去处理,这些都是没有必要的担心。 【廓清正见】: ——因为你心里会有这些担心、挂碍的话,就很难把所有的身心用在佛法上面去, ——也就是这些方面,还是世间心,还是对于现世的贪着,对现世利益的一种执着,所以我们慢慢要把它去掉。 ——佛法是讲业果,你只要照着佛法去实践、去落实,我们有很多的善业,有很多的福业,它自然而然会感得很多好的果报,这是很重要很重要的。——师父强调! 2、貌似障缘实考验·依法实践不畏难 【如理思维】: ——那么我们有时候来学佛法的时候、当义工的时候,个别人家里的父母、兄弟姐妹、亲朋好友不会理解,劝你不要去学,不要到寺院里边来。 ——这个时候就是要考验自己的信心是不是坚定,会不会动摇?对现实生活当中的种种的境界会不会贪恋?对学佛法会不会感到后悔? ——那么这些就是检验我们的善根、我们的福德因缘、我们的智慧的时候,而不是一种障碍。 ——它表面上来看,这些是一种障碍,那么这些障碍你超越了,我们内心就越来越沉着,就越来越有力量,同佛法的距离就越来越近。 【如法应对】: ——因为自己的父母,朋友,他不知道说,宗教信仰的一种意义,生命深层次的一些内容,他不了解。 ——当然我们也没有必要说,人家这么关心我们、劝导我们,我们也要跟他过不去,或者说我们也要不理他,要对他怎么样子,甚至说要跟他去对立等等,这是没有必要的。 ——我们就是要以一种平常的心去对待。这都是人的一种观念、认识问题。 【如理认知】: ——这个佛教里面,他也需要很多人去做事,承担如来的家业。 ——从我们国家的、社会的角度来讲,它也是社会的一个事业,也是传统文化的一部分, ——它也需要很多有能力的人、有学问的人、有责任心的人去承担, ——这本身就是社会的一部分,它不是独立的,不是孤立的。 ——它缘起就是相依共存,更何况我们国家的宗教政策,也是允许和保护的。 ——长期以来人们对佛教、对宗教有很多偏见,有很多误解,这些方面就需要靠我们去解决。 【认识障碍】: ——那因为有些人,他对佛法不了解,对宗教不了解的话,就产生了障碍。 ——那他自己的障碍也会变成我们的障碍,因为缘起的法就是相即不离的, ——就是你内心的问题也会变成我的问题; ——那我这个问题解决了,你的问题自然而然就不成问题,因为你的问题不会影响到我。 【跨越障碍】: ——学佛法,是不是真正很认真,很认真去实践、去落实? ——如果我们真正很认真去实践和落实,那我们对世间上面种种的名誉地位,世间上面所有的种种的“称讥苦乐、利衰毁誉”,种种的厌恶等等,甚至人家对我们的批评啊,我们都会不在话下的。 ——就是别人对我们的误解,别人对我们的批评,别人对我们这个障碍啊,我们都能一道一道去解答,慢慢慢慢去跨越。 ——这些就是我们的业障,学佛修道的障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