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生命整体性的意义 4

  

生命整体性的意义

  

——师父开示要点笔记(4/7)

  

(4月24日 上)

  

【要点导读】:

  

◎ 此刻佛菩萨是怎样利益我们的?

  

◎ 我们感受到善知识的恩德了吗?

  

◎ 什么是生命整体性?

  

  

四、如理依师正听闻·莫堕党执殷重修

  

1、非理作意障闻思·把握要旨遵师教

  

【设喻晓理】:

  

——我们生病的时候,到医院看医生,医生讲你得了什么病,你这个病是怎么引起的,你应该吃什么药,你吃的时候,还要注意哪些问题?这一点一点,肯定要牢记于心,那么你才会去照着去做,并且要认真照着去做,我们的病才能够去除。

  

——对佛门里面的善知识也是如此,他真正告诉了我们佛法,那我们要照着去做的。

  

——比如我们大家在这个讲堂里边听佛法,那么在座的每一位都是当机众。

  

——所谓当机众,我们讲佛法的法师,是对大家讲的。

  

——更准确地来讲,是对大家的程度,对大家的问题来讲说的。

  

——而不是说,我们在这里做一场讲座,讲出一套理论出来,作一个什么主题演讲,那个是两回事啦。你作一场报告,跟讲佛法是两回事。

  

——讲佛法的目的就是为了要调伏现前大众的心。

  

  

【除遣邪执】:

  

——所以你听的时候,要用心来听。

  

——而不是说,我们一方面讲要听佛法,一方面我们又起一个念头,在观察、在思维“这位法师讲的究竟了义,还是不了义?”

  

——那个时候,你心里面就会有两个念头:一个念头在想要听,一个念头在想“我思考一下,我判断一下,到底我听还是不听?我接受还是不接受?我要还是不要?”

  

——你自己内心里面都起矛盾,都起挣扎。

  

——你自己内心里面都在互相过不去,就自己的心跟自己的心过不去,内心就不寂静了。那我们就会有很大的问题。——师父强调!

  

  

【如理认识】:

  

——如果是佛菩萨,如果一个更高量的法师,他也不会因为说,你是一个众生,你是一个不如我的人,那么我同你讲话,那么我这个境界就会变低,这是不可能的事情了。

  

——也就是说,即便说这个法师可能讲的不是究竟了义,也不会说我们会有很大的问题。这个不可能的事情。

  

——更多的情况下,是我们内心能不能同佛法去相应,这才是一个很难的一个问题,是一个难度。

  

——而不是说法师讲的如法不如法,是说我们的心能不能同法相应。

  

——那么法师为我们讲的时候,对于我们的问题肯定认识是比较清楚的,比我们自己认识要清楚。

  

——因为法师毕竟有经过比较长时间的专门的修行用功,他的体会、他的体验,我们是不好比的,这是肯定的。

  

  

【把握要领】:

  

——所以,我们在寺庙里边来,听闻佛法、来用功,那么善知识对我们的引导非常的重要。

  

——如果在这一点方面没有考虑清楚,自己没有抉择好,没有消除一切以无明为动机,为出发点的这样子的一个内心里边的大问题,佛法的要领是把握不到,肯定是把握不到。

  

  

2、诸法一味无高下·值遇圣教莫分别

  

【法法无碍】:

  

——一个佛教,他有很多的宗派,他有很多的法门,南传、北传、藏传;大乘、小乘;显宗、密宗。

  

——八万四千法门,八万四千法门都是佛菩萨心愿的开显,他们彼此之间是相融无碍的。

  

——肯定是无碍的,并且都是能够互相包容的,不会互相障碍的,是一体的。

  

——是适应不同众生的根基,只有这么多的法门,才能够度这么多的众生,才能够度很多很多的众生。

  

  

【破斥邪见】:

  

——而不是说,哪个法门有高低,哪个法门好,哪个法门不好。

  

——只要我们能够接触得到,我们能够用得上功,只要能够跟得上法师,跟得上善知识,一起去修行用功,都是非常的难得的。

  

——在现在这个时候,佛法本身就比较衰微的时候,我们能够遇到了,就很了不得啦,就非常不容易了。

  

——我们更没有必要去挑剔了,你挑剔不来的,你没有那么多的条件,没有那么多的资本去挑剔。那你挑剔,你怎么学?那肯定的。

  

  

『附录·思考题』:

  

1.如理听闻的关键是什么?为什么说法师对我们问题的认识比我们自己要清楚呢?

  

2.八万四千法门从何而来?佛菩萨为什么要开显这么多法门呢?

  

3.我们应该如何对待不同的法门?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