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 光 普 照 众 生 心
——师父开示要点笔记(6/6)
(6月22日上)
【要点导读】: ◎ 如何透过发心、修行提升心力? ◎ 心与法相应的觉受应该是怎样的? ◎ 为何说“所长即所短”? 1、无始习气障道行·皈依祈求趣菩提 【认识自心】: ——如果我们一个人能够非常清楚地觉察到,自己的内心当中有问题,这些问题的原因是因为长期以来累积下来。 ——在这方面我们有经验,在修道方面我们没有经验,因为我们没有修过,我们修得不好, ——也就是,在负面的方面、在烦恼的方面,我们有经验, [喻]:比如你要发脾气了,你知道说我马上要骂人,他还是知道了,但是他要是不骂的话,他受不了,是不是?甚至你这个人要说假话,他也是知道的,但是说他觉得我还是说一点假话,对自己比较好,他也是知道,他有经验呢,就是做这些坏事他有经验呢,做这些错事他有经验,他为什么有经验呢,就等流下来的。甚至我们讲一些好听话,他也是有经验的,他知道说我这话怎么说,别人喜欢听,一直在等流,他就有经验,是不是? ——那么我们在戒定慧的修学上,没有经验、没有等流,没有很好的等流。 【观察等流】: ——这样的话就是,我们在用功的时候,这种负面的烦恼的等流会一直出现,它的作用会一直在产生,他的心念还是依然会在这些烦恼上面转动,这个是自然而然的。 ——而不是说,自己要去显现,他不去显现,他这种等流的力量就非常强的,一直在推动。 ——因为你很简单的说,“我今天要缘一个什么法”,但你真正去缘的时候,自己的心又跑偏了,又离开了,又跑到别的地方去了。 ——反过来说,你别的烦恼又跑出来了,别的等流又下来了。 【修心教授】: ——那么这个时候,我们在修行,我们在修心,如果我们不用祈求的办法,不用皈依的办法,内心里面没有去缘念三宝的时候,那么我们所缘的内心里面的这些佛法是非常微弱的。 ——他只有一个非常强的一个力量、三宝的力量,才能够让我们的心进入菩提道,进入到一种佛法的一种意境当中去, ——那么这样的一个让我们自己的一种心猿意马进入到佛法的一个境界当中去,如果没有真正根据善知识的指引,我们是很难去实践佛法的。 2、断除慢心依师友·信心契法对境修 【自识缘起】: ——因为佛法是非常微妙的,不可思议的。如果我们自己凭空去想象,是很难的。 ——因为我们本身要发起一种修行的心就很不容易了,我们一天当中好不容易说,我们能够发起真正要去修行这种心, ——你发起的时候,你还能够修得起来,你又能够用得上功,这都是非常不容易的。 【依师靠友】: ——那我们只有真正这种心发起来的时候,在《华严经》里面讲“主伴圆明”,什么意思呢? ——如果我们众生对佛菩萨来讲,那佛菩萨就是主,我们就是伴,什么意思呢? ——就是我们时时刻刻缘念佛、菩萨、善知识,这样子的话,我们内心就会非常的安稳, [喻]:就犹如走路一样,我不知道往哪里走,但是我跟着人走,那么他就敢去走。不然的话,一个人去走,他就会害怕,你看前面都没有人,是不是走到绝路上去? ——那修学也是一样的。如果我们很多人在修,很多人在走、在用功,大家就会越来越快乐,大家就越来越有希望。 ——但是我们领头的人、领路的人,那个就非常不简单了,这要一种实际的功夫。 【修学大碍】: ——反过来说,我们学习佛法、用功上不了路,反反复复,容易退堕。 ——就是自己认为说,我自己在路,自己在道,自己有一个很好的路,好像自己这种修法,这些路,别人都不如自己, ——然后你那边去用功,一天两天下去,一个月两个月,一年两年下去,到时候看一看,自己修了也害怕, ——这样子的话,修对了?修错了?这样子修下去会怎么样?自己也搞不清楚,自己也没有信心。 ——所以只要你自己认为对的那一点,你自己认为好的那一点,你自己有凭籍的那一点,这个就是你自己的慢心。最后这个人,就会死在这一点上。 【如理认识】: ——所以,我们佛法的一个解脱门,一个契入点,信心是枢纽了。 ——释迦牟尼佛是娑婆世界的教主,所有的佛法都是在佛的智慧这种教化之下去用功的, ——我们所有的人都是跟佛学的,法都是一样的, ——所有的祖师大德,再至我们都是根据佛的法来学习的。 【师父教诫】: ——所以我们只有真正非常至诚、恳切向佛菩萨祈求、启白,让我们自己的业障消除,让我们自己的烦恼能够淡化、断除,内在的智慧光明显现。 ——而不是在那些有形有相的,外在去追逐、去分别,这样子的话,不知不觉就著相了。 ——我们需要借境来明心,借境来转心,借境来启发和圆满我们内心的智慧和光明! 『附录·思考题』: 1.我们在哪些方面有经验?在哪些方面没有经验? 2.如何才能够让我们的心更容易进入菩提道,进入到一种佛法的一种意境当中去呢? 3.《华严经》里面讲“主伴圆明”,是什么意思呢? 4.我们学习佛法、用功上不了路,反反复复,容易退堕的原因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