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 光 普 照 衆 生 心
——師父開示要點筆記(6/6)
(6月22日上)
【要點導讀】: ◎ 如何透過發心、修行提升心力? ◎ 心與法相應的覺受應該是怎樣的? ◎ 爲何說“所長即所短”? 1、無始習氣障道行·皈依祈求趣菩提 【認識自心】: ——如果我們一個人能夠非常清楚地覺察到,自己的內心當中有問題,這些問題的原因是因爲長期以來累積下來。 ——在這方面我們有經驗,在修道方面我們沒有經驗,因爲我們沒有修過,我們修得不好, ——也就是,在負面的方面、在煩惱的方面,我們有經驗, [喻]:比如你要發脾氣了,你知道說我馬上要罵人,他還是知道了,但是他要是不罵的話,他受不了,是不是?甚至你這個人要說假話,他也是知道的,但是說他覺得我還是說一點假話,對自己比較好,他也是知道,他有經驗呢,就是做這些壞事他有經驗呢,做這些錯事他有經驗,他爲什麼有經驗呢,就等流下來的。甚至我們講一些好聽話,他也是有經驗的,他知道說我這話怎麼說,別人喜歡聽,一直在等流,他就有經驗,是不是? ——那麼我們在戒定慧的修學上,沒有經驗、沒有等流,沒有很好的等流。 【觀察等流】: ——這樣的話就是,我們在用功的時候,這種負面的煩惱的等流會一直出現,它的作用會一直在産生,他的心念還是依然會在這些煩惱上面轉動,這個是自然而然的。 ——而不是說,自己要去顯現,他不去顯現,他這種等流的力量就非常強的,一直在推動。 ——因爲你很簡單的說,“我今天要緣一個什麼法”,但你真正去緣的時候,自己的心又跑偏了,又離開了,又跑到別的地方去了。 ——反過來說,你別的煩惱又跑出來了,別的等流又下來了。 【修心教授】: ——那麼這個時候,我們在修行,我們在修心,如果我們不用祈求的辦法,不用皈依的辦法,內心裏面沒有去緣念叁寶的時候,那麼我們所緣的內心裏面的這些佛法是非常微弱的。 ——他只有一個非常強的一個力量、叁寶的力量,才能夠讓我們的心進入菩提道,進入到一種佛法的一種意境當中去, ——那麼這樣的一個讓我們自己的一種心猿意馬進入到佛法的一個境界當中去,如果沒有真正根據善知識的指引,我們是很難去實踐佛法的。 2、斷除慢心依師友·信心契法對境修 【自識緣起】: ——因爲佛法是非常微妙的,不可思議的。如果我們自己憑空去想象,是很難的。 ——因爲我們本身要發起一種修行的心就很不容易了,我們一天當中好不容易說,我們能夠發起真正要去修行這種心, ——你發起的時候,你還能夠修得起來,你又能夠用得上功,這都是非常不容易的。 【依師靠友】: ——那我們只有真正這種心發起來的時候,在《華嚴經》裏面講“主伴圓明”,什麼意思呢? ——如果我們衆生對佛菩薩來講,那佛菩薩就是主,我們就是伴,什麼意思呢? ——就是我們時時刻刻緣念佛、菩薩、善知識,這樣子的話,我們內心就會非常的安穩, [喻]:就猶如走路一樣,我不知道往哪裏走,但是我跟著人走,那麼他就敢去走。不然的話,一個人去走,他就會害怕,你看前面都沒有人,是不是走到絕路上去? ——那修學也是一樣的。如果我們很多人在修,很多人在走、在用功,大家就會越來越快樂,大家就越來越有希望。 ——但是我們領頭的人、領路的人,那個就非常不簡單了,這要一種實際的功夫。 【修學大礙】: ——反過來說,我們學習佛法、用功上不了路,反反複複,容易退墮。 ——就是自己認爲說,我自己在路,自己在道,自己有一個很好的路,好像自己這種修法,這些路,別人都不如自己, ——然後你那邊去用功,一天兩天下去,一個月兩個月,一年兩年下去,到時候看一看,自己修了也害怕, ——這樣子的話,修對了?修錯了?這樣子修下去會怎麼樣?自己也搞不清楚,自己也沒有信心。 ——所以只要你自己認爲對的那一點,你自己認爲好的那一點,你自己有憑籍的那一點,這個就是你自己的慢心。最後這個人,就會死在這一點上。 【如理認識】: ——所以,我們佛法的一個解脫門,一個契入點,信心是樞紐了。 ——釋迦牟尼佛是娑婆世界的教主,所有的佛法都是在佛的智慧這種教化之下去用功的, ——我們所有的人都是跟佛學的,法都是一樣的, ——所有的祖師大德,再至我們都是根據佛的法來學習的。 【師父教誡】: ——所以我們只有真正非常至誠、懇切向佛菩薩祈求、啓白,讓我們自己的業障消除,讓我們自己的煩惱能夠淡化、斷除,內在的智慧光明顯現。 ——而不是在那些有形有相的,外在去追逐、去分別,這樣子的話,不知不覺就著相了。 ——我們需要借境來明心,借境來轉心,借境來啓發和圓滿我們內心的智慧和光明! 『附錄·思考題』: 1.我們在哪些方面有經驗?在哪些方面沒有經驗? 2.如何才能夠讓我們的心更容易進入菩提道,進入到一種佛法的一種意境當中去呢? 3.《華嚴經》裏面講“主伴圓明”,是什麼意思呢? 4.我們學習佛法、用功上不了路,反反複複,容易退墮的原因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