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漫谈修学佛法的重要性 9

  

《漫谈修学佛法的重要性》

  

理念课要点(九)

  

(7月3日上)

  

  

【第十一次课】

  

一、复述上堂课的内容。

  

1.复述应总摄讲要点。

  

2.理念课也学了很久了,首先我们要得到正确的见解,做不做得到是第二位的,上课的内容开演的很广,因为学习是一个熏习的过程,一般人不容易马上做得到,不断熏习成种,才能与佛法越来越相应。既要精进努力,又要认识自己的现状条件。

  

  

二、文章中“真正修行是要面对内心的问题,一般分为三个层次……”这段内容。

  

1.修行的三个层次,第一层不学佛的人,认为问题是别人给我们造成的;第二层刚学佛时,会做好事,内心会变得比较好;第三层真正修行时,主要时间都是在观照自己的心。

  

2.讨论,我们属于哪个层次?为什么说属于这个层次?请说明?

  

一个法拿出来,要能在生活中找到相应清晰的形相,大家要去练习,讨论也不一定要有一个结果,但学习了经论后要常常能观照自己的心。

  

  

三、文章中“《大宝积经》说:佛久识心相,犹如巧幻师,幻作种种像,如佛号应供。…佛已拣择心,众生为心缚,佛能真实知,如幻师教子。…所行心境界,导师决定见,如梦受五欲,迷彼愚痴者。……调伏作业已,心无分别事,如来见心相,世间所不知。……所言心勇者,能破魔军众,以心见心者,观心不疲倦。……”这段内容。

  

1.这段话含义很深,佛久识心相,就象魔幻师。《地藏十论经》中讲了两种观法:真唯识观和唯心识观。真唯识观:认识到世间万事万物都是心的幻化、外现。

  

2.如大家会做种种的梦,为什么会做梦呢?唯心所现。实际上我们白天看到的人事物与我们在梦里的状态基本是一样的。

  

从这里可以引出一个问题,梦境是真的还是假的?如梦到被老虎追赶,梦醒后会认为是假的。白天遇到的事,如电脑被人弄坏了,就起烦恼,很真实。白天还有理智,晚上梦里多是习气,如白天看到讨厌的人晚上梦见跟他吵架,又如梦见被老虎追赶、梦见亲人或自己死了,做梦时感觉很真实,醒来后还感觉很真实,跟白天的境一样真实。因为心的状态会延续,白天所想会延续到晚上的梦里。

  

我们比较容易体会晚上的梦是幻化的,在梦中身口都停止了,只有心在起作用。白天我们看到山河大地很真实,是因为我们坚固的我执习气,真唯识观就是讲白天和晚上的境界一样都是幻化的。

  

又山河大地在佛的眼里是净土,在我们眼里是秽土,马麦佛吃就是天厨妙供,其他人吃就是马麦。

  

3.如果白天常常作意外境是幻化、是心识的化现,晚上做梦就能知道是假的、幻化的、是梦境。

  

举例,在梦中作主的例子,法师梦见班禅大师和三个黑人。第一步认识是梦境,第二步转化梦境,让自己在梦里变变变,变得象山一样高大,就是在梦里自己做主、转变。

  

在梦里可以做到,白天也可以做到,做不到是因为我们不能久识心相。我们被心束缚的死死的,佛来教我们,如幻师教子。凡夫无法认识所受的五欲是如梦如幻,而佛有无分别智能了知。

  

大家观照一下自己当下的心,看到了吗?要达到第三个层次是很不容易的。我们如何来观心?用什么来观心?

  

  

四、文章中“那么如何来观照自心呢?……”这段内容。师父说就是要根据佛法来观照。

  

1.这与前面“以心见心者,观心不疲倦”是联系在一起的,那么我们用什么观心呢?

  

广论第45页:“所言修者,谓其数数于善所缘,令心安住,将护修习所缘行相。盖从无始,自为心所自在,心则不为自所自在,心复随向烦恼等障,而为发起一切罪恶。此修即是,为令其心,随自自在,堪如所欲,住善所缘。”

  

我们无始以来被心牵着走,做不了自己的主,这里所说“自”是谁,心不是“我”,“我”又是谁?

  

我们要学习让心听我们的话,让它随自自在,让它住善所缘它就住于善所缘。

  

2.“以心见心者,观心不疲倦”若说以真心观心,不容易体会,现在用一个代名词---“正知见”,用“正知见”来检查自己的心是散乱、掉举、放逸或其他状态。

  

3.从因上来讲,闻思阶段的“见”叫“正知见”,修行阶段的“见”叫“正见”。我们按次第到了修相应慧时,我们的“见”就是“正见”。闻是思的因,修行境界的果就是证空性证果,我们在凡夫看到认为实在的境界到了修行境界时就能了知是幻化的。

  

4.正知见就象第三只眼,时刻观照到自己的身心状态。正知也是一种心法,唯识中讲是十一种善心所中的一个。

  

由以上可以知道建立正知见多么重要。

  

5.《大般若经》说:诸佛说法,咸依次第,必有因缘,言无不善。

  

(1)前面学过学佛与不学佛的人一个区别就是说不说绮语,绮语就是咸无次第,更没有因缘,想到哪就说到哪。而佛是观察因缘而说法。

  

举例,接待世间客人,客人说了很多话,都是思惟混乱,毫无次第,内心迷茫,作不了主,口才很好,在自己身上却做不到。我们随意说话久了就会感果,身边人对你说话不相信不信服,高僧大德说话为什么能帮人转心?就是说法依次第、有因缘。

  

(2)师父说大家在一起不要开玩笑,玩笑开多了,真正讲要做的事情时一转头就可能忘了,这一点在团队中很重要,如日本人的团体,相互之间讲话就很信服,这个优点值得我们学习。

  

所以我们在一起不要开玩笑,说一些没有意义的话。但我们也不要怕说话,不说绮语不代表变得呆滞、不随顺世间人情的话也不说了,大家要学习和把握尺度。

  

(3)师父说话都是很清楚有原因的,有时师父遇见人会问年纪多大、哪里人等,是绮语吗?大家去体会背后的因缘。师父还说过问你这个问题,另一个问题的答案也能知道,种种的状况也能知道。师父就是言有次第,内心清明,时时正念分明。

  

我们要去学习,以后可以主持大型活动,大场面复杂局面能镇定处理,就是靠内心的正念。

  

6.《摩诃般若波罗密多经》中说的是在说明次第修学的重要性。

  

  

五、总摄本堂课的要点内容。

  

1.修行的三个层次。大家要学习看到经文认识自己的心相,自己的心相认识不清楚就帮不了别人,讲经说法很重要的是观机而说,观不到别人的心相就无法契机,我们要培养自己的能力。

  

2.为什么说万事万物是幻化、是心的外现?用梦境来举例,知道梦境是幻化的就能转变梦境,那白天也是一样,用正知见主导自己的心转变外境,

  

3.广论中的话。闻思阶段的见是正知见,要用正知见观察身心、万事万物。

  

4.诸佛说法的特点,从中可以看到我们学习的方面和要避免的问题在哪里。(待续)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