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大乘百法明门论 第十三讲 上篇

  

师父开示《大乘百法明门论》笔记要点(第十三讲) 上篇

  

(6月20日)

  

  【原文】一切最胜故。与此相应故。二所现影故。三位差别故。四所显示故。

  分位差别者,谓此不相应行,不能自起,藉前三位,差别假立。前三是实,此一为假,所以第四明之。

  

  甲一、经文简释

  甲二、广学多闻,建立正知见

   乙一、学习佛法的目的:通过名言、法相来观照本性

   乙二、我们在学习佛法过程中的常见错误

   丙一、对佛法的认识片面又执着——“盲人摸象喻”

   【认识问题:既迷又执】

   【树立正确标准】

   【教授一:树立无常正见】

   【教授二:通过修行的方式建立内心清净庄严相】

   丙二、用染污心理解佛法——“学我”

   【修行用功的重点是心而非外在境界:明镜喻】

   【认识问题:把名言当实有,用虚妄心理解佛法】

   【用现实中“见行分裂”的例子来说明我们对佛法误解的地步】

   乙三、判断自己是否具备正知见

   【判断标准】

   【陷入误区的外在表现】

   乙四、出现种种错误的根源——我执:常,一,主宰

  甲三、有方法有次第,如理修行

   乙一、如理认识修行——“学语言”喻

   【认识修行的对象:心】

   【随举二例体会心所的复杂微妙】

   【教授:注重过程,踏实用功】

   【以学语言喻来体会学好佛法的不易】

   乙二、了知自身修行状况:我们是否学得对路呢?

   丙一、听法很欢喜,实际上并没有领纳受持——“爱车喻”

   丙二、内心常有失落感、挫折感——“晚会喻”

   【失落感】

   【挫折感】

   【错误原因:不通因缘,只看果相】

   【不通缘起的其他现行】

   丙三、看不清自己的心念的产生和变化——“魔术喻”

   丙四、稀里糊涂,不识缘起

   【教授:培养佛法力量面对种种境界】

   乙三、通过学习法相,破除我执来解决问题

   丙一、我执深重的表现

   【六根随自性执着而产生幻觉】

   【把自己所缘的感受强加给别人】

   丙二、解决问题的方法:建立佛法的共同标准——“直播喻”

   【佛法名言是不会产生对立的】

   【如理认识法相殊为不易——颜色喻】

   【依照次第渐次通达法相——三种形相】

   【破斥不依次第的误区】

  

  

  

  

  甲一、经文简释

   五位百法的第四位是心不相应行法。心不相应行法是从心法、心所法、色法三者上假立的,所以叫做“三位差别故”。

  

  

  甲二、广学多闻,建立正知见

   乙一、学习佛法的目的:通过名言、法相来观照本性

   我们学百法,要在每一个法上观照二空,通达二空。通达二空,就是见道。禅宗里说“明心见性”,见到我们自己的本性。看到自己的本性,也就是我们内在的执着破除。没有执着、障碍、烦恼才能够见到本性。

   这些心性、真如,怎么去认识呢?首先要从依言真如到离言真如。

   依言真如,就是需要靠语言文字,然后到达离开、不需要语言文字见到真如,(离言真如)。

   喻禅宗的公案说,要看到月亮,要借助手指头,手指头一指,就看到月亮。

   语言文字就犹如我们的手指头一样。

   我们要证二空、明心见性、见到真如,必须要依靠经论、佛法,最后才能到达离言真如,远离语言文字相。

  

  乙二、我们在学习佛法过程中的常见错误

   丙一、对佛法的认识片面又执着——“盲人摸象喻”

  【认识问题:既迷又执】

   问题是,我们现在对佛法的认识、体会,都是非常片面、局部、肤浅的,每个人只是看到佛法全貌的一部分。

   盲人摸象,摸到大象耳朵、鼻子、腿的人,感受都是不同的。

   我们对整个佛法的认识只有一小部分,非常局部,非常有限,把它当成全部的佛法,把它当成佛法的最高境界,无异于盲人摸象,盲目的执着、迷执。

   我们既迷又执。迷,没有觉悟,迷惑一个方面的问题;同时我们还执着,执着于我们所迷惑的这些现象、问题、认识的缺陷、片面、局限。

  【树立正确标准】

   实际上,我们学佛法要通达。怎么通达呢?

   要通达前生后世,通达事跟理,通达自己与他人。即自己跟众生、事跟理、前世后世——三世联系起来,自己和众生联系起来,现象和本质联系起来,有为法的现象和无为法的本质联系在一起。

  【教授一:树立无常正见】

   一切法无我,就说明能够改变。

  无我:无常、无一、无主宰。

  喻贫穷、富贵、聪明,不等于就永远贫穷、富贵、聪明,都是可以改变的。

  改变,不是说一定要等到死了以后才能改变,现在就能改变。无我,时时刻刻都在变化。

  怎么改变呢?就要靠发心,发菩提心,从心方面来改变;从知见方面来改变,从见解方面来改变,见道也需要靠正见。

  佛教中,正见非常重要,若没有正见,它的反面就是邪见。

  ◇邪见即两边:断、常,这都是很可怕的。

  ◇正见:不迷惑,不执着。

  见到什么呢?见到因缘果报,见到自己的本心、本性。

  这些道理都是能够相通的。

  【教授二:通过修行的方式建立内…

《大乘百法明门论 第十三讲 上篇》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