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建立终极信仰的意义 6

  

《建立终极信仰的意义》要点笔记(6/7 )

  

六、无限发心种正因·发心入道立正见

  

(7月6日)

  

  【谛观谛思】:

  ——无限生命的意思是说,我们生命的存在是无限的。

  ——我们的生命能够无限存在,那它的意义在哪里呢?存在之后好不好呢?

  ——如果是痛苦的,那么无限存在就意味着你有无限的痛苦;如果是快乐的,那么你就有无限的快乐。

  ——也就是说,你如果是快乐的话,那么你无限存在,也就是无限快乐,就非常好;你如果是痛苦的话,那么你的生命就是无限的痛苦,那就非常不好。

  

  

  【如理认识】:

  ——所以,我们就要来解决无限生命当中存在的这种无限痛苦和无限快乐的问题。

  ——我们无限的痛苦需要靠无限的发心,才能够去解决。

  ——也就是,我们的发心也必须是无限的,就是从最初的发心要一直往下发。

  ——因为我们只有不断去发心一直到成佛,不断去修行一直到成佛,自己的福德、智慧、慈悲的资粮才能够不断得到累积,才能够从有限变成无限,达到无限。

  

  

  【如法思维】:

  ——不然的话,我们无限生命在相续、在等流,但是我们的发心、我们的所作所为却是非常小,非常小的,微不足道。

  ——虽然在无限生命当中能够种因,但是,我们在种正因的时候,我们也种了很多的相似因,种了很多的恶因。那么反过来说,我们是得不偿失的。

  ——既然是得不偿失的,那在无限生命当中,我们痛苦只能减少一点,但是不能从根本上面解决,只能解决无限生命过程当中的一部分问题,只是某一个段落里边某一部分的痛苦能够减少,但不能彻底把它去掉。

  ——要彻底去掉无限生命当中的这些痛苦,只是成佛的正因才有办法,如果不是成佛的正因,要来去除这些痛苦,是不可能的事情。

  

  

  【认识自心】:

  ——我们一生当中本身的时间也很有限,就是我们几十年,天天在努力,我们也种不了多少的正因。

  ——更何况,我们常常把握不住自己的内心,在更多的情况下,我们都是一种情绪。

  ——情绪好的时候,就容易发心;情绪不好的时候,就不想发心。情绪好的时候,就好好学;情绪不好的时候,就不想学。

  ——更多情况下,都是自己、他人彼此之间的一种情绪在起作用,真正谈到这个菩萨发心,还非常非常的远。

  

  

  【体认思维】:

  ——菩萨发心,他非常清楚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人与事的关系、人与物的关系是息息相关、自他不二的。

  ——“无缘大慈,同体大悲”就是这样一个道理。

  ——世间上面有种种的苦难,人有种种的问题,所以,才需要我们去发心。

  ——如果大家都没有问题,大家都是佛,都是菩萨,这个世间都是清净圆满的,那不用我们发心,大家已经都非常好了。

  ——就是因为有问题、有障碍、有局限,才需要我们去发心。

  

  

  【学修要旨】:

  ——我们现在来学佛法,学道次第,就是要从培养自己的发心方面去下手,从培养自己对外在的这些人、事、物的认识上来下手。

  ——这个认识非常重要,用佛法的语言来讲,就是正见,正见的树立是非常重要的。

  

  

  

  『附录·思考题』:

  1.为什么我们无限的痛苦需要靠无限的发心才能够去解决?

  2.如何才能彻底去掉无限生命当中的这些痛苦?

  3.什么是菩萨发心?我们为什么需要发心呢?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