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人生之十
——师父开示要点笔记(3/5)
(2月17日 【要点导读】: ◎五逆也可以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吗? ◎鉴真大师的行谊带给我们什么启示? ◎菩萨跟凡夫有什么差别呢?? 三、苦乐名言虚妄相·离执离缚依教行 1、苦受乐受皆妄念·断除习气障自消 【深细观照】: ——比如说我们受苦也好,我们感受到快乐也好,我们受苦和快乐是内心的感受。 ——究竟是不是我们这个人在受苦呢?是不是我们这个身体在受苦呢?感觉好像是身体在受苦,那是不是你这个人在受苦呢?是不是“我”在受苦呢?还是心在受苦呢?还是我们的生命在受苦? 【认识烦恼】: ——受苦、快乐也是妄念,苦受、乐受的这种感觉也是一种妄念,也是一种习惯、一种习气。 ——你如果把这种妄念消除了,这种习气消除了,它就解脱了。 ——我们有了这些妄念,就会有障碍,因为会把这些妄念当成真,当成有一个“我”。 ——有一种符合我们自己六根相应的感觉,就觉得好,反之,就会觉得不好,所以引发出来痛苦跟快乐。 【如法思维】: ——如果我们痛苦的时候,我们想一想真正究竟是谁在受苦?想一想的话,你就找不到。 ——你快乐的时候,你想一想,现在真正到底是谁在快乐? ——你说,“我在快乐”,那么是眼睛在快乐?耳朵在快乐?鼻子在快乐?还是心在快乐? ——心在什么地方?心也找不到,所以就没有快乐可言,也没有痛苦可言。 2、莫执名言悟禅偈·一切境界达实相 【参悟禅偈】: ——“空手把锄头,步行骑水牛,人丛桥上过,桥流水不流。”过去禅宗祖师傅大士讲。 ——禅宗祖师讲的话都是有境界的,“空手把锄头,步行骑水牛”,怎么来理解“空手把锄头”? ——有些人说,“空手把锄头”就是你这个手空了,所以你才能够拿锄头了,你这个手里面有东西的话,锄头都拿不了,你要锄草,草都锄不了。 ——也有些人说“空手把锄头”什么意思呢?就是虽然你这个手上是空的,但好象手上拿着一把锄头一样,天天在那边锄草,就是说我们时时刻刻要用心,来铲除我们内心的杂草,这都是很有境界的。 ——“步行骑水牛”也一样,那走路为什么骑牛呢? ——我们(通常)说走路的人看骑马的人,骑马的人看坐骄的人,一比,比得心里难受,总觉得别人比我好。 ——那禅师就不同,他的境界刚好倒过来,“步行骑水牛”,走路的时候就犹如骑着一只牛一样。他这样子一种感觉了,这种感觉就犹如说自己好像骑着牛背上面一样,他就不知不觉,就不知道辛苦,不知道自己在走路,这样他走路就不会辛苦。 ——你看到“哎呀,我在走路,你在骑着一只马”,心里就不平,心里就不服气,他为什么要比我好?就会越来越烦恼,越来越难过。 ——“人从桥上过,桥流水不流”。为什么人从桥上过,桥流水不流? ——因为我们从桥上过的话,我们会认为说,桥是如如不动的,人是动的。 ——禅宗的祖师说,“我这个心如如不动,走到哪里,那么哪里就是我。我走到什么地方,那么这个桥离我越来越远,所以说桥在动我没有动。” ——水也在流了,因为我们顺着这个水流,所以就变成说,水跟我们的心、跟我们自己是同步的,但是这个桥在那里越来越远,所以就变成“桥流水不流”。 ——它很多境界要启发我们不能被世间上面种种的名言假相束缚住,束缚住的话,就想不开,起烦恼,不得解脱。 【会解经论】: ——我们天台宗也好,中观宗也好,常常听到《大智度论》里边的一个偈子:“因缘所生法,我说即是空,亦为是假名,亦是中道义”,《中论》里头也有。 ——那么我们说“因缘所生法,我说即是空,亦为是假名,亦是中道义”,怎么来从因缘所生法的本身体会到空、假、中?体会到中道呢? ——我们心情好的时候,可以理解“因缘所生法,我说即是空”;我们心情不好的时候,我们能不能理解“因缘所生法,我说即是空”呢? ——祖师大德、佛菩萨告诉我们,要观待因缘所生法是空性,就是你有境界的时候,它是空性;你没有境界的时候,它也是空性,它都是空。 【如法思维】: ——就是你一个事业的成功,因缘所生法;你一个事业的失败,它也是因缘所生法。 ——你一个人的成功,因缘所生法;你一个人不成功,也是因缘所生法。 ——它可能就是某一个因素加进去,然后这个事情就成功了;缺乏了某一个因素,就失败了。 ——它和合了,众缘和合,这些才是事物的本来面目,事物的本来面目才是佛法告诉我们的道理。 3、通达缘起莫执相·依教奉行勿空谈 【认识问题】: ——但是我们会把事物的一些外在的特点当成是真实的,这样的话我们就会有比较大的问题。 ——我们会很在意得失成败,你人在世间的话,会非常在意这些方面,得失成败也是缘起法。 ——如果我们通达了缘起法,观照缘起法,以智慧作为自己人生的导航,我们才能够有更多的成功的机会,就可以避免失败的因素。 【依教奉行】: ——佛法告诉我们,就要让我们去运用佛法,而不是让我们再以佛法的观点来解释佛法。 ——佛法本身是佛讲给我们听的,佛讲给我们听,就是因为我们有问题,所以我们要听,听 完了,我们要照办。 ——如果我们听完了以后,我们再讲给别人听,我们再讲给菩萨听,(实际上)菩萨不要听,那本身就是菩萨讲的,佛讲的,所有这些经都是佛讲的。 ——(所以)我们在念经,念也是念给我们自己听,启发我们内在的智慧,通过佛言祖语,透过三宝的加持。 ——而不是说佛菩萨喜欢听我们念经,我们才给他念经,我们不给佛菩萨做早晚功课,佛菩萨不高兴,没那回事情! ——这做早晚功课和念经是我们自己的事情,自己用功,不是说佛需要。 ——佛需要的是,我们要去用功,这才是真的。 『附录·思考题』: 1. 苦受、乐受是真实的吗?为什么? 2.我们是如何被世间名言假象束缚的?那事物的本来面目是什么呢? 3.如何才能够有更多的成功的机会,避免失败的因素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