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认识人生之六 5

  

认识人生之六

  

——师父开示要点笔记(5/5)

  

(12月14日 中)

  【要点导读】:

  ◎如何在众生身上去体认和实践佛法?

  ◎你能体会默然的境界吗?

  ◎如何用我们的生命去展现佛法?

  

  五、顺逆二境增上缘·去贪离嗔修心要

  【顺逆之别】:

  ——我们遇到顺境、遇到逆境,都是自己的习气。

  ——我们认为说,这是一个顺境,(因为)符合自己的心意;遇到逆境,(因为)不符合自己的心意,(其实)都是自己习气的反应。

  ——它境界上面没有顺、没有逆,它(境界)对不同的人,都会有一个不同的答案。有些人觉得这是一个逆境,有些人会觉得这是一个顺境。

  [喻]:比如吃辣椒,你会吃辣椒的人,越辣就越好吃,顺境。你不会吃,放一点你都受不了,不敢吃了,他就变成一个逆境了。你说这个辣椒到底是顺境还是逆境?它跟人的习性有关系,你认为它好,就是顺境,认为它不好,就是逆境。

  

  【如理认识】:

  ——那修行,它刚好就是要改变顺境、逆境。

  ——最后,顺境也好,逆境也好,都是我们修道的增上缘。

  ——而不是说对顺境去贪着,对逆境去远离,在这些境界上面去分别,这些都不是我们正确用心的一个方法。

  ——所以修行就是要修心,我们这心很重要。

  ——过去净土宗的祖师讲“明珠投于浊水,浊水不得不清;佛号投于乱心,乱心不得不佛。”

  

  【反观自心】:

  ——那我们内心迷惑、迷茫、内心非常混乱,就是因为散乱、分别心、执着、狂妄心,都是这样子,内心不能宁静、不能寂静、不能清净所引起的。

  ——如果我们心静如水,自然而然对所有的外境都了了分明。

  

  【师父策励】:

  ——所以我们在学佛法,就是要真正去体会、认识我们生命当中的佛法,让我们生命当中怎么样子拥有佛法,佛法怎么样子真正在自己生命当中能够体现、能够展现;

  ——般若智慧究竟是什么?不生不灭究竟是什么?空性究竟是什么?这些都是能够感受得到的,而不是很遥远的事情。

  ——这些要通过闻思修,通过净除自己的业障、培养信心、建立正确的知见,慢慢慢慢就会越来越得到显现。

  

  『附录·思考题』:

  1.为什么说境界没有好坏?真正的差异在哪里呢?

  2.如何在境界上修心?如何去体会、认识我们生命中的佛法?

  

✿ 继续阅读 ▪ 认识人生之一 1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